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中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体的性能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立新 郑立允 +1 位作者 韩彦华 牛兰芹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作者对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增强方式进行了论述,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体具有整体性和可适应构件多种外形的特点,由其复合成的材料避免了方向性,使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纤维 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冲击后压缩强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宝艳 陈祥宝 +3 位作者 李敏 邢丽英 汪亮 蒋诗才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探讨了树脂基体、碳纤维增强体以及树脂基体 纤维的界面等对双马来酰亚胺 (简称双马 )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 (CAI)值的影响 ,指出降低树脂基体的交联密度和产生微观两相结构是提高碳纤维 /双马复合材料CAI值的两个典型方法。... 探讨了树脂基体、碳纤维增强体以及树脂基体 纤维的界面等对双马来酰亚胺 (简称双马 )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 (CAI)值的影响 ,指出降低树脂基体的交联密度和产生微观两相结构是提高碳纤维 /双马复合材料CAI值的两个典型方法。合适的树脂含量有利于保持复合材料体系较高的CAI值 ,采用高强高韧性的碳纤维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体系的CAI值。为获得较高的CAI值 ,保持合适的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 冲击 压缩强度 碳纤维增强体 韧性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三维网络体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云 陈雷 +1 位作者 樊小华 费又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2,共5页
以酚醛树脂粘结短切碳纤维(SCF)并炭化制得碳纤维三维网络增强体(CFNR),再采用真空袋成型法浸入环氧树脂(EP)制得新型EP/CFNR复合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CFNR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以及用电阻仪测定导电性能... 以酚醛树脂粘结短切碳纤维(SCF)并炭化制得碳纤维三维网络增强体(CFNR),再采用真空袋成型法浸入环氧树脂(EP)制得新型EP/CFNR复合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CFNR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以及用电阻仪测定导电性能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炭化后的酚醛树脂将SCF粘结成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EP/CFNR复合材料中SCF间有明显可见的炭质粘结点;当SCF质量分数为7.3%时,EP/CFNR复合材料较纯EP,EP/SC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33%,29%,压缩强度分别提高23%,10%,同时,其体积电阻率是EP/SCF复合材料的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网络增强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征立志 周玉兰 +1 位作者 张云虎 郑红星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从界面调控和制备方法两方面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前者包括碳纤维表面改性和金属基体合金化,后者除了粉末冶金、扩散粘结、搅拌铸造、挤压铸造、真空压力浸渗等传统方法外,还涉及增材制造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基... 从界面调控和制备方法两方面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前者包括碳纤维表面改性和金属基体合金化,后者除了粉末冶金、扩散粘结、搅拌铸造、挤压铸造、真空压力浸渗等传统方法外,还涉及增材制造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基于平面流动铸造法,笔者提出了采用流铸印刷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并介绍了一些试验结果。此外,还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体 增材制造 流铸印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夏伟 陆松 +3 位作者 白二雷 许金余 杜宇航 姚廒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6-114,共9页
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增强体(CNTs-CF)是一种在碳纤维(CF)表面引入碳纳米管(CNTs)构筑而成的新型纤维材料。按照利用CNTs-CF作为跨尺度增强组分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的思路,制备出五种CNTs-CF体积掺量(0%、0.1%、0.2%、0.3%和0.4%)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增强体(CNTs-CF)是一种在碳纤维(CF)表面引入碳纳米管(CNTs)构筑而成的新型纤维材料。按照利用CNTs-CF作为跨尺度增强组分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的思路,制备出五种CNTs-CF体积掺量(0%、0.1%、0.2%、0.3%和0.4%)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CCMC),测试了CCMC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及破坏形态等性能指标,进而结合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了CNTs-CF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CNTs-CF有利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提升,并且CNTs-CF在混凝土基体中的体积掺量存在相对最佳值。与未配置CNTs-CF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当CNTs-CF体积掺量为0.3%时,CCMC的抗压强度提高了8.79%,抗折强度提高了27.76%。在本试验的纤维掺量范围内,CCMC的折压比随CNTs-CF体积掺量的增加呈现出递增趋势,提高幅度为8.47%~19.16%。掺入CNTs-CF后,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有所减弱,在受荷失效时,其仍可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坏而不散、裂而不断。CNTs-CF的表面粗糙程度和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较CF表现出更加优越的强韧化效应,构成CNTs-CF的CNTs和CF可分别在纳米、微米层级上发挥各自的改性优势,同时又可相互协同、互为补充,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有效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纤维复合增强(CNTs-CF) 改性混凝土 力学性能 跨尺度 协同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过载条件下CFRP壳体演化行为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王荣惠 李树虎 +6 位作者 陈以蔚 王丹勇 彭刚 李萍 徐井利 贾华敏 秦贞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未来弹箭武器关键新材料部件所面临的高过载服役环境,通过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壳体的仿真模型,对CFRP壳体抗高速压缩性能进行了动态数值仿真。通过渐进损伤与最大应变... 针对未来弹箭武器关键新材料部件所面临的高过载服役环境,通过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壳体的仿真模型,对CFRP壳体抗高速压缩性能进行了动态数值仿真。通过渐进损伤与最大应变控制的破坏准则,描述了复合材料壳体在高速压缩下的损伤失效行为,比较分析发现,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计算得出CFRP壳体的最大承载应力为634 MPa,试验所测得的最大应力为602 MPa(误差为5.4%),仿真得出的壳体损伤状态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以加强环根部剪切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过载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壳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网络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玉飞 袁剑民 费又庆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1-1617,共7页
为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热尺寸稳定性,首先利用短切碳纤维制备了碳纤维网络增强体(CFNR),并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CFNR/环氧树脂新型复合材料。然后,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和热机械分析仪对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 为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热尺寸稳定性,首先利用短切碳纤维制备了碳纤维网络增强体(CFNR),并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CFNR/环氧树脂新型复合材料。然后,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和热机械分析仪对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有明显的网络节点,即碳质粘结点;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较高的刚性和较低的热膨胀性,其弹性模量分别为常规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纯环氧树脂的3倍和6倍,平均热膨胀系数(60-200℃)分别为常规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1/15及纯环氧树脂的1/40;随着温度升高,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常规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纯环氧树脂的弹性模量均因环氧树脂变软而降低,当温度高于80℃时,CFN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约为常规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7倍和纯环氧树脂的近70倍。研究结论可以为开发高刚性、低膨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网络增强 复合材料 热力学分析 弹性模量 热膨胀
原文传递
2016年首届直升机国产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论坛在京召开
8
作者 良展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1期12-12,共1页
2016年5月18日,2016年首届直升机国产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为期两天,由中航工业直升机和中航工业基础院联合主办,中航工业复材承办,深入研讨"十三五"期间国产复合材料如何满足直升机的需求。陆军装备部航空装备局局... 2016年5月18日,2016年首届直升机国产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为期两天,由中航工业直升机和中航工业基础院联合主办,中航工业复材承办,深入研讨"十三五"期间国产复合材料如何满足直升机的需求。陆军装备部航空装备局局长雷军,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本正,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中航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应用 吴希明 技术论坛 工业基础 航空装备 山特维克可乐满 光栅尺 海德汉 副总工程师 碳纤维增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iC interfacial coat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needled felt reinforced sol-derived Al2O3 composites 被引量:2
9
作者 Kuan-hong ZENG Qing-song MA Xing-yu G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63-471,共9页
3D carbon fiber needled felt and polycarbosilane-derived SiC coating were selected as reinforcement and interfacial coating,respectively,and the sol-impregnation-drying-heating(SIDH)route was used to fabricate C/Al2O3... 3D carbon fiber needled felt and polycarbosilane-derived SiC coating were selected as reinforcement and interfacial coating,respectively,and the sol-impregnation-drying-heating(SIDH)route was used to fabricate C/Al2O3 composites.The effects of Si C interfacial coat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C/Al2O3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C/Al2O3 composites was remarkably superior to that of monolithic Al2O3 ceramics.The introduction of SiC interfacial coating obviously improved the strengths of C/Al2O3 composites although the fracture work diminished to some extent.Owing to the tight bonding between SiC coating and carbon fiber,the C/SiC/Al2O3 composites showed much better oxidation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ver C/Al2O3 composites under static 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A carbon fiber reinforcement interfacial coa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xidation resistanc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