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NA的铁磁共振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琼崇 赵敏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铁磁共振参数测量方法,详细地描述了共面波导和磁场发生器的研制,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案。提出的用归一化洛伦茨函数拟合来描述铁磁共振曲线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关键词 磁共振参数 共面波导 洛伦茨函数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共振参数研究
2
作者 游效曾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72-380,共9页
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磁共振参数的一般表达形式。根据我们所建立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参数σ的计算方法,对二茂铁等衍生物的^(13)C-NMR化学位移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和实验相当一致的结果。我们还由光照多钼酸盐(NH_3Pr^i)_6[(CHO)_2Mo... 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磁共振参数的一般表达形式。根据我们所建立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参数σ的计算方法,对二茂铁等衍生物的^(13)C-NMR化学位移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和实验相当一致的结果。我们还由光照多钼酸盐(NH_3Pr^i)_6[(CHO)_2Mo_8O_(28)]·2H_2O和Na_3(CrMo_6O_(24)H_6)·H_20的单晶顺磁共振实验求出了自旋Hamiltonian参数g张量、a张量和零场分裂参数D。对所得结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配合物 磁共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核磁共振参数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坤 孙汉董 普诺·白玛丹增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9-376,共18页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着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不断发展,量子化学计算核磁共振参数(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arameters,qcc-NMR)的方法也日趋成熟,这些方法往往在较小的计算成本下就...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着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不断发展,量子化学计算核磁共振参数(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arameters,qcc-NMR)的方法也日趋成熟,这些方法往往在较小的计算成本下就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计算精度,且对于NMR参数计算结果的分析也从最初的简单统计学方法逐渐发展为基于更为复杂的统计学原理或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这些进展都促使qcc-NMR这一工具在天然产物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对传统的NMR技术、质谱,以及各种光谱技术做出了重要补充.本文对qcc-NMR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的一些应用实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磁共振(NMR)参数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DP4可能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定量参数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治 张凤翔 张芳 《影像技术》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定量参数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的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DPN组、2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30例... 目的:探究磁共振定量参数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的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DPN组、2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糖尿病患者下肢电生理检查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行右侧膝关节水平扩散张量成像(DTI)及T2 mapping磁共振定量成像。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取胫神经定量参数(FA、ADC、AD、RD、T2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并用LSD法进行事后分析,使用皮尔森系数评估各参数与MCV的相关性,若证实存在差异,则使用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对DPN的诊断效能。结果:DPN组胫神经FA值降低,ADC、RD和T2值升高,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有显著差异,AD值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与MCV正相关,ADC、RD和T2与MCV负相关。DTI和T2 mapping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DPN诊断效能。结论:磁共振DTI和T2mapping成像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结构变化,二者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对DP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磁共振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薛凯明 韩瑞 +2 位作者 张孟超 江岳娈 柳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通过多参数MRI评估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肾脏异常。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受试者,其中20例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eGFR>60ml/min/1.73m^(2)),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40名参与者均接受了多参数肾脏MR... 目的通过多参数MRI评估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肾脏异常。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受试者,其中20例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eGFR>60ml/min/1.73m^(2)),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40名参与者均接受了多参数肾脏MRI检查。在左肾和右肾的最大冠状位图像上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域(ROI),测量肾皮质的RBF、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R2*和ADC值,并将心衰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参与者左右肾之间的MRI测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心衰患者的肾皮质RBF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R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3)。慢性心衰患者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ADC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676,0.199,0.916)。结论研究发现,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即使肾小球滤过率相对正常,患者也会表现出早期肾脏异常,包括肾组织灌注减少和缺氧。这些发现表明MR在检测慢性心衰患者肾脏的亚临床病理生理学变化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肾功能保留 肾脏异常 参数磁共振成像 肾脏灌注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弥散加强成像(DWI)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滕德邱 黄筠洋 黄艳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在众多女性相关恶性肿瘤之中,乳癌的患病情况位列榜首,并且2020年该病种的全球患病率首次超过了肺癌,尽早对乳癌进行筛查与对策治理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免疫组化的手段可以将侵袭型乳癌划分为四种亚型,分别是Luminal A型、Luminal B型... 在众多女性相关恶性肿瘤之中,乳癌的患病情况位列榜首,并且2020年该病种的全球患病率首次超过了肺癌,尽早对乳癌进行筛查与对策治理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免疫组化的手段可以将侵袭型乳癌划分为四种亚型,分别是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型;众多研究分析表明不同亚型的乳癌,在治疗反应性和术后预后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的选择;近年来科技水平的飞跃发展,众多学者提出可以通过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的定量参数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测定,来探究两者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希冀预判乳腺癌的分子类型,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参考。本文通过分析众多研究,以期能整合、总结二者相关性,为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 弥散加强成像 乳腺癌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预测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柯楠 刘凯 +4 位作者 杨娴 陈娇 张海英 樊斌 左鹏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和差反应组(ypT_(3-4)或N+或M+)。提取患者NAT前的多参数MRI[包括T_(2)加权成像(T_(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态学、灰度统计学、纹理、小波和放射基因组等。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NAT反应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良好反应组和差反应组分别有32例和48例。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15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了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NAT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4%和90%,灵敏度分别为94%和88%,特异度分别为94%和92%,AUC分别为0.969和0.925。结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可以提供直肠癌NAT疗效反应的预测信息,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李可可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Bp-MRI)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2名医师采用Bp-MRI技术、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 目的:探讨研究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Bp-MRI)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2名医师采用Bp-MRI技术、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T2加权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T2WI-DCE)在未知病理情况下分别对患者进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各影像技术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Bp-MRI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约登(Youden)指数、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71、89.29、92.31、80.65、0.6901、0.883,Mp-MRI对应指标为83.00、92.86、94.59、78.79、0.7054、0.895,T2WI-DCE对应值为71.43、85.71、94.59、78.79、0.6123、0.830。3种检验方式Bp-MRI与T2WI-DCE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验方式Bp-MRI与Mp-MRI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MRI用于PC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诊断效能与Mp-MRI相近,但优于T2WI-DCE,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PCa诊断工具,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参数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老年患者脑膜瘤分级和PR表达的预测
9
作者 阳丹萍 杨一风 +6 位作者 李佳津 孙联稀 卢雅雯 方旭昊 叶瑶 李仕红 林光武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20-24,31,共6页
目的基于多参数MRI形态学特征构建老年患者脑膜瘤分级及PR表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确诊的老年脑膜瘤患者基本资料与术前MRI数据,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良性和非良性脑膜瘤、PR阳性和PR阴性脑膜瘤预测模型。通... 目的基于多参数MRI形态学特征构建老年患者脑膜瘤分级及PR表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确诊的老年脑膜瘤患者基本资料与术前MRI数据,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良性和非良性脑膜瘤、PR阳性和PR阴性脑膜瘤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判别性能。结果联合年龄和强化方式构建脑膜瘤的分级模型,AUC为0.808;基于脑膜尾征构建脑膜瘤的PR表达状态模型,AUC为0.623。结论MRI形态学特征可作为老年患者脑膜瘤分级和PR表达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望为脑膜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膜瘤 参数磁共振 分级 孕酮受体 胚胎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10
作者 吴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28-30,35,共4页
目的: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n=51)和非PCa组(n=46),术前患者均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并用PI-RAD... 目的: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n=51)和非PCa组(n=46),术前患者均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并用PI-RADS v2.1版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诊断PCa的价值。探讨PCa患者PI-RADS v2.1评分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PI-RADS v2.1评分检出PCa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95%CI:0.875~0.984;截断值选为4时,对应的约登指数(0.746)和准确率(87.63%)最高,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43%。PI-RADS v2.1评分越高对应的PCa阳性率也越高,Gleason评分高分值占比也越高。结论:多参数MRI PI-RADS v2.1评分对诊断PCa有很高的价值,PI-RADS v2.1评分越高提示Gleason高分PCa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参数磁共振成像 PI-RADS v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程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外周带可疑癌灶患者80例,均接受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 目的: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外周带可疑癌灶患者80例,均接受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mp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的MRI参数。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证实,8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前列腺炎42例;mpMRI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高于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K^(trans)、V_(e)、K_(ep)和SImax水平均高于前列腺炎组,而Tmax、ADC值则低于前列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SI-T曲线类型为Ⅲ型、高b值DWI等信号、占位效应占比高于前列腺炎组,而高b值DWI明显高信号、弥漫性低信号、不均匀低信号、病灶外周带肿胀占比低于前列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I-T曲线类型Ⅰ型和Ⅱ型曲线占比、高b值DWI稍高信号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MRI对于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定量参数变化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表现均可有助于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参数磁共振成像 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LDH、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2
作者 周中辉 江雅丽 +5 位作者 衡亮 陈功 徐笑 王森 吴垚 张寅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胶质瘤患者,根据不...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胶质瘤患者,根据不同IDH1基因型分为两组:IDH1突变型组(n=68)和IDH1野生型组(n=32)。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LDH、MBP,并接受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检查,构建重建模型,计算多参数,包括表面弥散系数(ADC)、轴向弥散系数(AD)、平均弥散参数(MD)、径向弥散系数(RD)、分数各向异性(FA),比较不同组别间的术前LDH、MBP水平及多参数(ADC、AD、MD、RD、FA)情况,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上述指标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IDH1基因型野生型组LDH、MBP、AD、MD、RD、FA均高于IDH1基因型突变型组,ADC低于突变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LDH、MBP、AD、MD、RD、FA均低于预后不良组,ADC高于预后不良组,对预后不良组内死亡组和生存组两组比较:死亡组LDH、MBP、AD、MD、RD、FA均高于生存组,ADC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190 U/L、MBP≥8.5μg/L、ADC<0.85、AD≥1.38、MD≥1.12、RD≥1.2、FA≥0.16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联合LDH、MBP、ADC、AD、MD、RD、FA预测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5,灵敏度、特异性为90.74%、88.78%。结论术前LDH、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患者不同IDH1基因型评估上发挥重要效能,能为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髓鞘碱性蛋白 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 基因型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及血清PIVKA-Ⅱ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3
作者 王新南 赵永利 孙志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2023...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PLC患者作为PLC组,选取同期68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慢性肝炎组,另选取68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入院时DCE-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血清PIVKA-Ⅱ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PLG患者入院时DCE-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血清PIVKA-Ⅱ水平,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血清PIVKA-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健康组,PLC组、慢性肝炎组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及Kep、Ktrans、Ve值均较高(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及Kep、Ktrans、Ve值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及Kep、Ktrans、Ve值比较: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及Kep、Ktrans、Ve值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及Kep、Ktrans、Ve值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PIVKA-Ⅱ水平诊断PLC的AUC为0.911,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6.76%,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PIVKA-Ⅱ水平及DCE-MRI定量参数可反映P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定量参数 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及磁共振参数分析
14
作者 陈露方 刘娇静 +1 位作者 周文娟 时胜利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及磁共振参数。方法描述性研究。抽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疑似HIE新生儿,均行磁共振DTI检查,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及磁共振参数。方法描述性研究。抽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疑似HIE新生儿,均行磁共振DTI检查,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磁共振DTI检查对新生儿HIE的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验证磁共振DTI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比较HIE新生儿与非HIE新生儿豆状核、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结果89例疑似HIE新生儿中,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2例,磁共振DTI检出HIE新生儿61例,阳性率为98.39%。磁共振DTI诊断新生儿HIE的灵敏度为96.77%(60/62),特异度为96.30%(26/27),准确度为96.63%(86/89),阳性预测值为98.36%(60/61),阴性预测值为92.86%(26/28);经kappa检验显示,磁共振DTI诊断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921。HIE新生儿豆状核、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FA值低于非HIE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TI在新生儿HIE诊断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且操作简便,便于尽早开展诊疗工作,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诊断价值 磁共振参数
原文传递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15
作者 索杰 任慧鹏 +3 位作者 吴军峰 杨磊 张海宁 罗晓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靶向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和超声融合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活检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梁杰 赵炎 +2 位作者 董宇宁 戚景光 曹敬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3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超声融合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PCa)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活检方式分为融合组(n=38)与超声组(n=50)。融合... 目的:研究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超声融合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PCa)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活检方式分为融合组(n=38)与超声组(n=50)。融合组应用mpMRI和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超声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穿刺针数与病理升级、穿刺阳性分层情况。结果:融合组检出真阳性27例,真阴性10例,漏诊1例,误诊0例;超声组检出真阳性27例,真阴性14例,漏诊8例,误诊1例。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作“金标准”,融合组诊断PCa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43%、97.37%,高于超声组的77.14%、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超声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与超声组穿刺针数分别为70针、614针,融合组单针阳性率为24.29%,高于超声组的16.45%,而病理升级率为0.00%,低于超声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阳性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Gleason评分分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MRI和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诊断PCa的效能较佳,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参数磁共振 超声 认知融合 诊断效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与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17
作者 何竹 张渊 +2 位作者 单君 傅宇 江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均行SMI和mpMRI检查以及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的系统穿刺+可疑...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均行SMI和mpMRI检查以及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的系统穿刺+可疑病灶的靶向穿刺活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MI、mpMRI及SMI联合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结果:61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22例,良性39例。SMI检出23例有异常征象,其中17例病理诊断为恶性,SM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7.27%、特异度84.62%、阳性预测值73.91%、阴性预测值86.84%、准确率81.97%。mpMRI检出24例有异常征象,其中20例病理诊断为恶性,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9.74%、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94.59%、准确率90.16%。SMI联合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5.45%、特异度为79.49%、阳性预测值72.41%、阴性预测值96.88%、准确率85.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MI、mpMRI及SMI联合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809(95%CI:0.688~0.931)、0.903(95%CI:0.814~0.993)及0.875(95%CI:0.782~0.968),3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I vs mpMRI,Z=-1.591、P=0.112,SMI vs SMI联合mpMRI,Z=-1.427、P=0.153,mpMRI vs SMI联合mpMRI,Z=0.852、P=0.394)。结论: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于SMI,两者联合应用并精准靶向穿刺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微血管成像 参数磁共振 经直肠超声 靶向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超 孙逢霞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13-61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35例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与37例前列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研究,...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35例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与37例前列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两组均进行T2WI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对两组上述3项检查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信号强度-时间(SI-T)参数及类型等。结果:T2WI序列上,观察组62.86%以不规则低信号影为主,对照组78.38%也表现为低信号影。观察组ADC最高值、最低值及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T曲线分型Ⅱ型22.86%低于对照组的48.64%,Ⅲ型71.43%高于对照组的32.43%,曲线参数SImax高于对照组,Tmax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mp-MRI诊断灵敏度87.92%,特异性77.92%、准确率83.92%、阳性预测值79.82%、阴性预测值88.18%。结论:通过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T2WI、DWI、DCE-MRI检查有助于了解前列腺疾病患者组织器官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变化,鉴别病变性质,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放射组学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茜樱 顾红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多参数磁共振的放射组学模型在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332名进行mp-MRI检查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PyRadiomics包分别提取T2WI、DWI和DCE三个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多参数磁共振的放射组学模型在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332名进行mp-MRI检查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PyRadiomics包分别提取T2WI、DWI和DCE三个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相关性最大的放射组学特征,并根据相应的系数得出放射组学得分,共建立了三个单一、两个多模态放射组学模型,评估五个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1.332名患者随机被分为训练组232例和验证组100例,两组间所有临床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多模态模型B预测效能最佳,AUC值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达到0.90和0.86,校准曲线显示了良好一致性,并且DCA曲线也表现出最大的临床获益。而模型A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在五个模型中达到最高,训练组中分别为0.86和0.86,验证组中分别为0.81和0.78。DWI模型的特异度在两组分别达到了0.91和0.80,这在五个模型中是最高的。结论基于mp-MRI的放射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Cs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放射组学 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伟强 陈思 +3 位作者 马欣越 周映辉 李超 肖志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1008-1010,1024,共4页
目的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12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参数;采用Spearman法分析DWI表... 目的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12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参数;采用Spearman法分析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根据Gleason分级结果将1~2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低级别前列腺癌组,3~5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高级别前列腺癌组,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WI ADC值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果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DWI 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呈负相关(P﹤0.05)。DWI ADC值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AUC为0.813(95%CI:0.740~0.886),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0.754,截断值为0.792×10-3 mm2/s。结论结论mpMRI对于诊断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当DWI ADC值为0.792×10-3 mm2/s时,其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GLEASON分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