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薛凯明 韩瑞 +2 位作者 张孟超 江岳娈 柳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通过多参数MRI评估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肾脏异常。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受试者,其中20例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eGFR>60ml/min/1.73m^(2)),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40名参与者均接受了多参数肾脏MR... 目的通过多参数MRI评估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肾脏异常。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受试者,其中20例肾功能保留的慢性心衰患者(eGFR>60ml/min/1.73m^(2)),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40名参与者均接受了多参数肾脏MRI检查。在左肾和右肾的最大冠状位图像上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域(ROI),测量肾皮质的RBF、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R2*和ADC值,并将心衰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参与者左右肾之间的MRI测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心衰患者的肾皮质RBF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R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3)。慢性心衰患者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ADC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676,0.199,0.916)。结论研究发现,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即使肾小球滤过率相对正常,患者也会表现出早期肾脏异常,包括肾组织灌注减少和缺氧。这些发现表明MR在检测慢性心衰患者肾脏的亚临床病理生理学变化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肾功能保留 肾脏异常 参数磁共振成像 肾脏灌注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预测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柯楠 刘凯 +4 位作者 杨娴 陈娇 张海英 樊斌 左鹏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和差反应组(ypT_(3-4)或N+或M+)。提取患者NAT前的多参数MRI[包括T_(2)加权成像(T_(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态学、灰度统计学、纹理、小波和放射基因组等。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NAT反应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良好反应组和差反应组分别有32例和48例。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15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了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NAT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4%和90%,灵敏度分别为94%和88%,特异度分别为94%和92%,AUC分别为0.969和0.925。结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可以提供直肠癌NAT疗效反应的预测信息,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李可可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Bp-MRI)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2名医师采用Bp-MRI技术、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 目的:探讨研究双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Bp-MRI)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2名医师采用Bp-MRI技术、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T2加权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T2WI-DCE)在未知病理情况下分别对患者进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各影像技术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Bp-MRI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约登(Youden)指数、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71、89.29、92.31、80.65、0.6901、0.883,Mp-MRI对应指标为83.00、92.86、94.59、78.79、0.7054、0.895,T2WI-DCE对应值为71.43、85.71、94.59、78.79、0.6123、0.830。3种检验方式Bp-MRI与T2WI-DCE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验方式Bp-MRI与Mp-MRI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MRI用于PC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诊断效能与Mp-MRI相近,但优于T2WI-DCE,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PCa诊断工具,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参数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4
作者 吴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28-30,35,共4页
目的: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n=51)和非PCa组(n=46),术前患者均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并用PI-RAD... 目的: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n=51)和非PCa组(n=46),术前患者均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并用PI-RADS v2.1版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RADS v2.1评分对诊断PCa的价值。探讨PCa患者PI-RADS v2.1评分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PI-RADS v2.1评分检出PCa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95%CI:0.875~0.984;截断值选为4时,对应的约登指数(0.746)和准确率(87.63%)最高,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43%。PI-RADS v2.1评分越高对应的PCa阳性率也越高,Gleason评分高分值占比也越高。结论:多参数MRI PI-RADS v2.1评分对诊断PCa有很高的价值,PI-RADS v2.1评分越高提示Gleason高分PCa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参数磁共振成像 PI-RADS v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程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外周带可疑癌灶患者80例,均接受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 目的: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外周带可疑癌灶患者80例,均接受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mp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的MRI参数。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证实,8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前列腺炎42例;mpMRI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高于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K^(trans)、V_(e)、K_(ep)和SImax水平均高于前列腺炎组,而Tmax、ADC值则低于前列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SI-T曲线类型为Ⅲ型、高b值DWI等信号、占位效应占比高于前列腺炎组,而高b值DWI明显高信号、弥漫性低信号、不均匀低信号、病灶外周带肿胀占比低于前列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I-T曲线类型Ⅰ型和Ⅱ型曲线占比、高b值DWI稍高信号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MRI对于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定量参数变化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表现均可有助于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参数磁共振成像 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LDH、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周中辉 江雅丽 +5 位作者 衡亮 陈功 徐笑 王森 吴垚 张寅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胶质瘤患者,根据不...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对不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胶质瘤患者,根据不同IDH1基因型分为两组:IDH1突变型组(n=68)和IDH1野生型组(n=32)。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LDH、MBP,并接受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检查,构建重建模型,计算多参数,包括表面弥散系数(ADC)、轴向弥散系数(AD)、平均弥散参数(MD)、径向弥散系数(RD)、分数各向异性(FA),比较不同组别间的术前LDH、MBP水平及多参数(ADC、AD、MD、RD、FA)情况,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上述指标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IDH1基因型野生型组LDH、MBP、AD、MD、RD、FA均高于IDH1基因型突变型组,ADC低于突变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LDH、MBP、AD、MD、RD、FA均低于预后不良组,ADC高于预后不良组,对预后不良组内死亡组和生存组两组比较:死亡组LDH、MBP、AD、MD、RD、FA均高于生存组,ADC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190 U/L、MBP≥8.5μg/L、ADC<0.85、AD≥1.38、MD≥1.12、RD≥1.2、FA≥0.16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联合LDH、MBP、ADC、AD、MD、RD、FA预测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5,灵敏度、特异性为90.74%、88.78%。结论术前LDH、MBP结合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患者不同IDH1基因型评估上发挥重要效能,能为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髓鞘碱性蛋白 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 基因型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超 孙逢霞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13-61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35例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与37例前列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研究,...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35例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与37例前列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两组均进行T2WI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对两组上述3项检查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信号强度-时间(SI-T)参数及类型等。结果:T2WI序列上,观察组62.86%以不规则低信号影为主,对照组78.38%也表现为低信号影。观察组ADC最高值、最低值及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T曲线分型Ⅱ型22.86%低于对照组的48.64%,Ⅲ型71.43%高于对照组的32.43%,曲线参数SImax高于对照组,Tmax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mp-MRI诊断灵敏度87.92%,特异性77.92%、准确率83.92%、阳性预测值79.82%、阴性预测值88.18%。结论:通过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T2WI、DWI、DCE-MRI检查有助于了解前列腺疾病患者组织器官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变化,鉴别病变性质,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伟强 陈思 +3 位作者 马欣越 周映辉 李超 肖志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1008-1010,1024,共4页
目的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12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参数;采用Spearman法分析DWI表... 目的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12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参数;采用Spearman法分析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根据Gleason分级结果将1~2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低级别前列腺癌组,3~5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高级别前列腺癌组,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WI ADC值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果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的DWI 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呈负相关(P﹤0.05)。DWI ADC值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AUC为0.813(95%CI:0.740~0.886),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0.754,截断值为0.792×10-3 mm2/s。结论结论mpMRI对于诊断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当DWI ADC值为0.792×10-3 mm2/s时,其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GLEASON分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联合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9
作者 梁雯雯 黄丙仓 +3 位作者 陆炜平 汪波 陈杰 张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双参数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本院病理科数据库中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126例(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良性增生104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双参数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本院病理科数据库中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126例(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良性增生104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双参数MRI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PS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绘制ROC曲线对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不同指标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T_(2)WI、DWI与病理结果比较的Kappa值分别为0.679、0.703(P<0.05)。双参数MRI、PSA单独及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893、0.772、0.955(P<0.05)。双参数MRI、PSA及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的Kappa值分别为0.775、0.475、0.895(P<0.05)。双参数MRI联合血清PSA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血清PSA单独诊断(P<0.05)。结论双参数MRI、PSA均对前列腺癌有一定诊断效能,且将其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铭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1例疑似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59例疑似前列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先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再...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1例疑似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59例疑似前列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先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再开展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参考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显著高于磁共振成像技术(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诊断灵敏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有效提高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度,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磁共振双参数成像(MRI+DWI)与多参数成像(MRI+DWI+DCE)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病灶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曲线。结果:5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恶性20例,感兴趣区(ROI)34个,其中低分化癌灶18个,中分化癌灶13个,高分化癌灶3个;良性30例,ROI 96个,其中以腺体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7个,以基质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9个。MRI+DWI+DCE检查前列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参数中达峰时间(Tmax)短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最快强化率(Ramx)、流出分数(Washout)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强化程度(SI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速升平台型比例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呈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比例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较高,其可获取SI-T曲线及半定量参数,提供血液灌注信息,从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组织特征进行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参数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及疾病危险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疾病危险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PCA患者120例,均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 目的:分析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疾病危险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PCA患者120例,均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成像诊断效能。同时将确诊的PCA患者按照疾病危险程度分层,分设亚组,比较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测指标差异,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PCA危险程度判断的应用效果。结果: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91.67%(110/120),Kappa值=0.732,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PCA患者清除率(Kr)、吸收速率常数(Ka)、最大血药浓度(MK)、最大效应(Rmax)、最大抑制(SImax)测定值高于前列腺良性肿瘤患者,平均弥散系数(MD)、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Tmax)、剂量校正浓度(dDDC)、弥散系数(D)、表观弥散系数(ADC)水平均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风险组患者Kr、Ka、MK、Rmax、SImax测定值高于中低风险组,MD、Tmax、DDC、D及ADC水平均低于中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PCA危险程度判断中效果可观,且对良性前列腺病变及PCA诊断均有差异性,利于PCA的早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参数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危险分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孟庆宁 史纲 王润强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1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参数对阿尔兹海默症(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D组,另收集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PWI检查,测量并对比两组额叶、海...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参数对阿尔兹海默症(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D组,另收集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PWI检查,测量并对比两组额叶、海马、基底节区的PWI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WI参数对AD的诊断价值。结果:AD组额叶、海马、基底节区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低于对照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最大峰值时间(TT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额叶、海马、基底节区的PWI参数CBV,CBF,MTT,TTP诊断AD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诊断价值较理想,敏感度较高。结论:PWI参数CBV,CBF,MTT,TTP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磁共振灌注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CT动态增强对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朱继兰 赵霞 +1 位作者 王市伟 杨蕾 《肝脏》 2024年第9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联合CT动态增强对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穿刺活检...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联合CT动态增强对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晚期HCC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免疫治疗前接受MRI及CT动态增强检查。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86例纳入训练组,37例纳入验证组。训练组免疫治疗8周后,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控制组(32例)和进展组(54例),比较两组MRI参数[增强率(Enhanced response, ER)、脂肪分数(Full fat, FF)、最大下降斜率(Mean squared deviation, MSD)、最大上升斜率(Modified surface index, MSI)、平均强化时间(Mean exit time, MET)、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和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灌注值、强化峰值(Potential of hydrogen, PH)、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值、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ime-to-peak tension, Tp)]。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MRI参数和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晚期HCC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RI参数联合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晚期HC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并在验证组中加以验证。结果 控制组ER、MSI均大于进展组,ADC、Ktrans、Ve均小于进展组(P<0.05)。控制组灌注值、PH值均小于进展组,Tp大于进展组(P<0.05)。MRI参数ER、MSI与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性(r=0.326、0.331,均P<0.05),ADC、Ktrans、Ve与免疫治疗疗效呈负相关性(r=-0.331、-0.342、-0.350,均P<0.05);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灌注值、PH与免疫治疗疗效呈负相关性(r=-0.402、-0.394,均P<0.05),Tp与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性(r=0.387,P<0.05)。训练组MRI参数ER、MSI、ADC、Ktrans、Ve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70、0.761、0.720、0.731,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灌注值、PH、Tp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730、0.743、0.699,均小于MRI参数与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联合预测的AUC(0.879)(均P<0.05)。联合预测在验证组中亦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结论 MRI参数联合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于晚期HC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参数磁共振成像 CT动态增强 疗效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肺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朱标 敖红艳 +1 位作者 洪琪 江慎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3例肺...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3例肺腺癌并EGFR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GFR突变状态分为突变组(52例)和野生组(41例),均予以能谱CT定量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参数变化。结果突变组患者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_(40kev)、CT_(70kev)、能谱曲线斜率(λHU)、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突变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真扩散系数(D)均显著高于野生组,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均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T_(40kev)、CT_(70kev)、λHU、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CT综合参数、ADC、D、K_(trans)、K_(ep)、MRI综合参数诊断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15、0.622、0.680、0.715、0.655、0.855、0.899、0.795、0.740、0.751、0.968;CT综合参数与MRI综合参数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定量与多参数MRI对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MRI的诊断价值更高,有助于为EGFR突变状态的准确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定量 参数磁共振成像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分析
16
作者 司富雨 刘守标 刘迎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72-74,81,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灶≤3 cm的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p-MRI检查及LI-RADS分级评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84例为恶性小肝癌,35例为良性病变。Mp-MRI、LI-RADS分级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7.62%(82/84)、准确度97.48%(116/119)、阴性预测值94.44%(34/35),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9、10.337、8.590,P均<0.05)。结论Mp-MRI、LI-RADS分级均对小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早期筛查效果,且两者联合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詹泽娟 罗珊 俞婷宇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4期14-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4年4月于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HCC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VI分为MV...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4年4月于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HCC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VI分为MVI阳性组(14例)和MVI阴性组(48例),比较两组影像资料的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征,确定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各危险因素对MVI的预测价值。以病理结果结合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肿瘤边缘对HCC MVI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肿瘤包膜、非环形动脉期高强化、非周边廓清、瘤内出血、瘤内坏死、瘤内含脂情况、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阳性组肿瘤边缘不光滑发生率高于MVI阴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是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金标准比较,肿瘤边缘诊断HCC MVI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0.42%,准确度为26.00%,阳性预测值为34.48%,阴性预测值为87.88%。结论肿瘤边缘不光滑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参数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位磁共振成像PROSET水激发序列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节段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水斌 林毅 +2 位作者 罗爱芳 肖玉辉 欧阳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估冠状位磁共振成像和PROSET水激发序列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节段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MRI检查使用3.0TMR扫描仪(荷兰Philip... 目的评估冠状位磁共振成像和PROSET水激发序列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节段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MRI检查使用3.0TMR扫描仪(荷兰Philips Ingenia公司,3.0T),之后使用冠状位PROSET水激发序列进行扫描。收集MRI图像上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及与神经根受压关系。以术中和术后患者疗效为受压神经根节段的判断标准,分析计算冠状位MRI诊断受压神经根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使用Kappa一致性分析两者诊断一致性。结果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图像上共识别到31例患者存在2节段腰椎间盘受累,25例存在3节段受累,10例存在4节段受累,共涉及177个椎间盘。在冠状位腰椎MRI上,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压迫存在一系列形态学变化,包括神经根凹陷、神经节信号增强、神经根肿胀或神经根断裂。L4/L5神经根起点多位于椎间盘平面(69.81%),L5/S1神经根起点多位于椎间盘上方(72.58%)。共79处神经根受压,其中以L5的神经根受压比例最高82.28%(65/79)。冠状位MRI在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定位致病节段的诊断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98.6%、准确性为98.6%。冠状位MRI与术中及术后诊断Kappa一致性高(k=0.926)。结论冠状位MRI对定位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致病节段、受压神经根具有较高准确性,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19
作者 索杰 任慧鹏 +3 位作者 吴军峰 杨磊 张海宁 罗晓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靶向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立鹏 阳青松 +3 位作者 张威 王振 陈玉坤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6-1241,共6页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但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均较低。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推广运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成为目前公认的诊断PCa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其不仅能够进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还能进一步预测PCa病理评分,以及指导后续的靶向穿刺及局部治疗。mpMRI对PCa的精确诊断和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在PCa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