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艳 杨亚苹 韩文雄 《包头医学》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进行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进行多层螺旋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效能以及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结石的准确率,并分析多层螺旋CT、MRCP技术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经MRCP检查后,胆总管内存在明显可见的圆形、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态的低信号影、结节;经多层螺旋CT检查,胆总管存在明显可见的椭圆形、圆形的高密度、低密度以及等密度结节。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显示阳性74例,阴性12例。MRCP敏感度93.24%、阴性预测值68.75%、准确度93.02%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结果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结石直径大小0.5~1.0 cm的准确率(95.45%)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的准确率(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小于0.5 cm的结石以及直径大于1.0 cm的结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数值为0.741,大于多层螺旋CT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数值0.705。结论:MRCP较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更高,尤其敏感度和准确率与病理金标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两种方法均对结石直径大于1.0 cm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2
作者 许曼曼 刘乐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64-167,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多层螺旋CT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多层螺旋CT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取MRCP、MS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以ERCP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CP、MSCT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及对不同直径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中,ERCP检出阳性79例,阴性27例。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CP对直径<0.5 cm、0.5 cm≤直径≤1.0 cm结石的诊断符合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直径>1.0 cm的结石患者中,MSCT与MRCP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的早期诊断中,MRCP相对于MSCT更具优势,尤其对于直径较小的结石诊断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续晋铭 卢晓玲 金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对胰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10 0例 ,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SEMRCP序列及HASTE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 MRC...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对胰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10 0例 ,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SEMRCP序列及HASTE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 MRCP对胰胆管疾病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0 % ;结合其他MR成像序列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9.0 %(χ2 =6.73 68,P <0 .0 5 )。对胆系结石 ,TurboSEMRCP检出率为 94.9% ,HASTEMRCP原始图像结合 3D图像的检出率为 98.7% ;HASTEMRCP 3D图像检出率为 84.6% ,与TurboSEMRCP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χ2 =4.45 72 ,P <0 .0 5 )。结论 MRCP与其他MR成像技术结合应用 ,可准确判断梗阻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继军 宋晓彪 +4 位作者 胡江 金衍波 陈富文 郝继伟 陈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0例患者LC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30例,其中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0例患者LC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30例,其中胆囊管冗长且扭曲14例、胆囊管低位汇合6例、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3例、迷走胆管3例、副胆管4例。手术证实30例与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胆道变异。结论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可全面了解胆树图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便可发现各种胆道变异及胆道的复杂性,克服了以往术中经验性、探索性解剖Calot三角的缺点,明显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道变异 胆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焦月 张澍田 +3 位作者 于中麟 于永征 冀明 吴咏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1 d内再行ERCP,MRCP及ERCP独立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的成功率为96.77%,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P)的成功率为94.74%,MRCP全部成功。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诊断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单独使用MRCP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5.65%,而MRCP+腹部MRI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7.78%,κ为0.93;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效果较中上段胆管癌稍差;单独使用MRCP对胰腺良性疾病诊断效果不佳;MRCP+腹部MRI检查可以提高其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MRCP诊断胆系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MRCP可部分代替ERCP的诊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郭万亮 黄顺根 +2 位作者 盛茂 汪健 倪勇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影像诊断结论。结果本组49例CCC患者均接受MRCP检查,均显示胆管扩张,其中球形扩张21,柱状扩张11例,梭形扩张9例,巨大囊状扩张8例。29例显示胰胆管共同管,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CCC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9例,Ⅱ型有2例,Ⅳ型有18例。结论 MRCP对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巨大囊状CCC多不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扩张症 胰胆管合流异常 儿童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俊英 李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3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或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40例门诊疑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或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40例门诊疑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观察组采取超声内镜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以术中取石结果或胆道镜探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结果中,AUC 0.921,准确率95.83%、敏感性98.92%、特异性85.19%、阳性预测值95.83%和阴性预测值95.83%;对照组AUC 0.793,准确率78.33%、敏感性77.27%、特异性81.25%、阳性预测值91.89%和阴性预测值56.52%,观察组效能均高于对照组,两种检查方法间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临床上对诊断胆总管结石具有重要意义,给予手术提供准确诊断,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腹部超声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亦辉 吕传国 顾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肿瘤、先天胆管囊肿等)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CP及ERCP各有优缺点,诊断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在胆道梗阻病变中,ERCP可用于介入...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肿瘤、先天胆管囊肿等)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CP及ERCP各有优缺点,诊断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在胆道梗阻病变中,ERCP可用于介入治疗及乳头部观察,对于胆胰管的观察可首选MRCP。结论各种检查方法互相补充、印证,可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亚平 周薇 +4 位作者 张洪社 冯海涛 徐涛 边海山 董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1期151-153,158,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1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MRCP、MRCP联合DWI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诊断...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1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MRCP、MRCP联合DWI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中恶性59例,良性41例。59例恶性病变中包括壶腹癌11例,胰头癌23例,胆管癌25例。MRCP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00%、84.75%、95.12%;MRCP联合DWI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00%、96.61%、100.00%。结论相较于单纯MRCP检查,MRCP联合DWI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中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在老年胆道梗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辉 向毓明 +2 位作者 朱理 黄强 孟秋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7-1658,共2页
正确判断胆道梗阻原因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种无创性胰胆管成像技术,利用MR重T2加权效果显示含液体的胰管和胆管,提供完整的胰胆管影像,对于诊断胆道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2,3〕。... 正确判断胆道梗阻原因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种无创性胰胆管成像技术,利用MR重T2加权效果显示含液体的胰管和胆管,提供完整的胰胆管影像,对于诊断胆道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2,3〕。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是检查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本研究对比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 胆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不同序列成像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厚强 张伟 樊英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进行单纯MRCP检查及MRCP联合T1WI、T2WI和D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进行单纯MRCP检查及MRCP联合T1WI、T2WI和D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种扫描的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74例患者中,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32例;恶性病变中胆管癌20例,胰头癌14例,壶腹癌8例;MRCP联合T1WI、T2WI及DWI检查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和85.71%,明显高于单纯MRCP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3,x^2=5.153;P<0.05);MRCP联合T1WI、T2WI及DWI检查和单纯MRCP检查诊断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6,P<0.05);胆管癌ADC值明显低于胰头癌和壶腹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t=-8.172;P<0.05)。结论:MRCP联合T1WI、T2WI和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可作为客观鉴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T1加权成像 T2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CT对胆道下段<4 mm的微小结石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虹 孙大勇 +3 位作者 陈美玲 谭永港 程斌 谢华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CT诊断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5例可疑性胆系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88例,年龄54~71岁(47.54±5.23岁),病程1~8年(4.24±0.5...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CT诊断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5例可疑性胆系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88例,年龄54~71岁(47.54±5.23岁),病程1~8年(4.24±0.58年)。分别采用EUS、MRCP、CT 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3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直径结石的检出率。结果在诊断胆系结石方面,EUS与MRC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跟CT检查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在胆系结石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MRCP(P<0.05);在<4 mm结石中,EUS检出率高于MRCP和CT,而MRCP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在胆系结石的诊断中,EUS、MRCP较CT效果更好,EUS较MRCP更具优势,尤其是对胆道下段<4mm的微小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系结石 超声内镜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里斯综合征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棠 刘起旺 +4 位作者 张辉 张锁旺 梁力 孙少杰 徐坚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米里斯(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证实Mirizzi综合征患者14例,其中8例术前MRCP明确诊断。结果MRCP可显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位置,肝总管...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米里斯(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证实Mirizzi综合征患者14例,其中8例术前MRCP明确诊断。结果MRCP可显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位置,肝总管狭窄、阻塞水平及程度,以及肝内胆管的扩张。本组14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8例,另外6例中误诊为肝总管、胆总管结石5例,肝门部占位1例。采用McSherry分类法将14例患者分为两型:Ⅰ型6例,Ⅱ型8例。结论MRCP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符合率,避免对胆总管的医源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诊断 米里斯综合征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米里斯综合征 造影诊断 Mirizzi综合征 术前诊断符合率 MRCP检查 胆囊管结石嵌顿 肝总管狭窄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诊断胆胰疾病44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建妹 沈云志 姚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时行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44例胆胰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对胆道结石性病变、胆道高位肿瘤诊断符合率高;对胆总管下端及乳头周围肿瘤性病变,MRCP...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时行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44例胆胰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对胆道结石性病变、胆道高位肿瘤诊断符合率高;对胆总管下端及乳头周围肿瘤性病变,MRCP能提出病变部位,不能鉴别病因,但可提供肿瘤侵犯及转移情况;对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诊断也不满意;对局部结构复杂、异常者,因无直视功能易产生漏诊和误诊。结论MRCP给胆胰疾病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仍不能替代ER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胰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枸椽酸铁铵对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小兵 王德杭 张维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枸椽酸铁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杏莉 张永军 庞亚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9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9例 ,恶性胆管梗阻 18例 ,胆囊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例 ,胆囊结石 1例 )进行MRCP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或...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9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9例 ,恶性胆管梗阻 18例 ,胆囊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例 ,胆囊结石 1例 )进行MRCP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分析。MRCP采用屏气单次激发半数傅立叶变换的TSE序列 (HASTE) ,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 2 9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2 7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率为 79.3 %。结论 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 ,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 诊断 肝外胆管结石 图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辉 杜艳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51-52,共2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CT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都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以及64层螺旋CT,对其影像诊断结果、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CT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都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以及64层螺旋CT,对其影像诊断结果、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96.78%,9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CT,前者在推断梗阻原因中更具优势,后者更方便与快速,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64层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超声(US)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海峰 王影 +2 位作者 王东旭 刘莹 邓佳佳 《系统医学》 2016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超声(US)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及US检查资料,对比分析MRCP、US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及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超声(US)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及US检查资料,对比分析MRCP、US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及病变性质的符合率。结果 MRCP联合US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方法 (P<0.05);68例患者中,MRCP、US及二者联合分别检出58例、55例、66例,检出率分别为85.29%、80.88%、97.05%。对MRCP、US及联合诊断的病灶检出率与手术证实符合率进行相关分析,r=0.98、0.966、0.995。结论 MRCP与US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及病变性质的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超声 胆道梗阻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腹部CT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新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MRCP和腹部CT检查。以超声内镜(EU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MRCP和腹部CT检查。以超声内镜(EU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RCP、腹部CT单独与联合诊断阳性检出率及对直径>9 cm、≤9 cm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经EUS检查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者58例,胆囊癌者2例,胆道感染者4例。采用MRCP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47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17例;采用腹部CT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41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23例;采用MRCP联合腹部CT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60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4例。MRCP联合腹部CT阳性检出率为98.28%,高于MRCP或腹部CT单独诊断的77.59%或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RCP联合腹部CT诊断直径>9 cm、直径≤9 cm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7.22%,高于MRCP、腹部CT单独诊断的72.73%、80.56%以及腹部CT单独诊断的86.36%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MRCP联合腹部CT可提高较短直径结石检出率,避免漏诊,有利于患者早期确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慧萍 赵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总共选取我院在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疑似患有肝外胆管结石的50名患者,按照随机与平均方式,将他们化划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 目的:分析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总共选取我院在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疑似患有肝外胆管结石的50名患者,按照随机与平均方式,将他们化划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25名患者。对两组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影像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诊断患者,根据诊断方面的数据,探讨与分析两种诊断模式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在影像学管理模式质量控制、不同部位肝外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不同大小结石的确诊率、出片所需时间以及诊断成本方面的数据得知。观察组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诊断方式所呈现的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由于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院有必要广泛应用这种先进的诊断方式,进而确保诊断结果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肝外胆管结石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