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润滑油中磨损磨粒的识别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宏伟 钟新辉 胡建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64,共3页
为了更有效地对润滑油中的磨损磨粒进行识别,探讨了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它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特征参数进行约简,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然后介绍了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利用它对磨粒进行分类。对2... 为了更有效地对润滑油中的磨损磨粒进行识别,探讨了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它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特征参数进行约简,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然后介绍了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利用它对磨粒进行分类。对20个磨粒进行识别,磨粒分类分对14个,分错6个,识别率达到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磨损磨粒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磨粒显微形态分析与自动识别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鹏 贾民平 +1 位作者 钟秉林 胡献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1-415,共5页
在磨粒自动识别系统中,首先对彩色磨粒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图像增强、自适应阈值选取、磨粒的标识和图像二值化方法成功地提取了特征磨粒;然后根据磨粒的识别特征建立描述磨粒形态的特征参数体系,确定了磨粒的三类特征参数(颜色、表面... 在磨粒自动识别系统中,首先对彩色磨粒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图像增强、自适应阈值选取、磨粒的标识和图像二值化方法成功地提取了特征磨粒;然后根据磨粒的识别特征建立描述磨粒形态的特征参数体系,确定了磨粒的三类特征参数(颜色、表面纹理和形状尺寸参数),并对磨粒进行特征量提取创建参数数据库;最后以提取的磨粒特征量为基础,运用灰色定权聚类的方法成功地识别了6种特征磨粒(正常磨粒、球形磨粒、切削磨粒、严重滑动磨粒、Fe2O3磨粒、Fe3O4磨粒).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磨粒 图像预处理 特征参数 灰色定权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识别的SCE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培林 李兵 +1 位作者 任国全 王正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32,共4页
针对发动机润滑油中典型磨损磨粒的智能识别,引入了信息论中对称交互熵的新概念,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转换为一种相似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交互熵的磨粒智能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 针对发动机润滑油中典型磨损磨粒的智能识别,引入了信息论中对称交互熵的新概念,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转换为一种相似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交互熵的磨粒智能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识别中。实例计算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为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磨损磨粒 智能识别 对称交互熵(SCE) 模糊相对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磨粒铁谱分析中图像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詹松 郑寿森 胡献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铁谱诊断自动化是铁谱技术发展的目标,故铁谱原始图像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平滑、滤波、二值化及颗粒筛选等,能够有效减少噪声污染和简化数据处理。文章探讨了铁谱图像的预处理技术应用,采用空白窗卷积方法,对...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铁谱诊断自动化是铁谱技术发展的目标,故铁谱原始图像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平滑、滤波、二值化及颗粒筛选等,能够有效减少噪声污染和简化数据处理。文章探讨了铁谱图像的预处理技术应用,采用空白窗卷积方法,对实际铁谱图像进行处理,从而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磨粒 铁谱分析 图像预处理 图像平滑 图像滤波 二值图像 筛选 计算机 空白窗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几何尺寸SiC微粒对机床导轨材料GCr15的磨损机制
5
作者 王奔 史忠澳 +1 位作者 祝天龙 张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几何尺寸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切屑对机床精密部件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及磨损机理,为机床防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机床精密部件——导轨运动副为例,利用SiC磨粒代替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切屑,采用机床导轨运动副材料GC... 目的探究不同几何尺寸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切屑对机床精密部件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及磨损机理,为机床防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机床精密部件——导轨运动副为例,利用SiC磨粒代替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切屑,采用机床导轨运动副材料GCr15轴承钢,在不同几何尺寸磨粒条件下进行销盘摩擦磨损试验,采用宏观摩擦因数和微观磨损形貌对磨损表面进行表征,探究磨损机制。结果相较于无磨粒条件下,在加入磨粒后其摩擦因数更高、更不稳定。在磨粒条件下,GCr15轴承钢的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平行凹槽和不规则压痕,并伴随着少量的剥落坑。随着磨粒尺寸的增加,损伤加重,平行凹槽磨损更深、更宽,表面材料的剥落坑更密集,同时,磨粒几何尺寸的增加导致更深的磨痕深度及更高的磨损量。结论磨粒在摩擦界面存在游离和结合等2种运动形式,磨损机制为滚动挤压磨损与滑动开槽磨损的结合,且随着磨粒几何尺寸的增大,磨损机制由磨粒滚动挤压过渡为滑动开槽主导;1μm和5μm磨粒对摩擦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剧烈磨损阶段,而10μm和20μm磨粒对整个进程都有明显影响,且大尺寸磨粒的加入会使摩擦副提前进入剧烈阶段;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磨损形貌、摩擦因数及磨损量可知,1μm和5μm的磨粒对摩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导轨 销盘试验 三体磨损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Nb-B-C金属粉芯丝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6
作者 丁纯纯 贺定勇 +1 位作者 马利霞 翟迎迎 《焊接》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目的】旨在深入分析Fe-Cr-Nb-B-C金属粉芯丝激光熔覆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磨粒磨损性能。【方法】研制了直径为1.2 mm的Fe-Cr-Nb-B-C金属粉芯丝,通过激光送丝熔覆方法在316L不锈钢板上制备了不同B元素含量的铁基熔覆层。通过光学... 【目的】旨在深入分析Fe-Cr-Nb-B-C金属粉芯丝激光熔覆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磨粒磨损性能。【方法】研制了直径为1.2 mm的Fe-Cr-Nb-B-C金属粉芯丝,通过激光送丝熔覆方法在316L不锈钢板上制备了不同B元素含量的铁基熔覆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和MLS-225型湿式橡胶轮磨粒磨损试验机等手段,对熔覆层中的相组成、组织结构、显微硬度与洛氏硬度、磨粒磨损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耐磨熔覆层主要由γ-Fe,NbC,M_(23)(C,B)_6以及少量α-Fe组成,其中NbC硬质相会优先形成。在激光送丝熔覆过程中,当熔覆层Nb元素含量约为5.7%,B元素含量为0.9%时,通过外添加碳化硼方式制备的熔覆层综合性能更优、硬度高、耐磨损性能较好。【结论】随着B元素含量的提高,Fe-Cr-Nb-B-C合金中抗磨粒磨损性能提高,熔覆层中原位生成的NbC和M23(C,B)6硬质相是熔覆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芯丝 激光熔覆 Fe-Cr-Nb-B-C合金 磨损 表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耐冲击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峥嵘 曹玉龙 +2 位作者 樊明强 张雲飞 赵英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9,共7页
采用MLD10磨粒磨损试验机和VL2000DX-SVF17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经磨粒磨损后性能及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W3Mo4Cr5V6钢的磨损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形貌及粗糙度变化情况。结果表... 采用MLD10磨粒磨损试验机和VL2000DX-SVF17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经磨粒磨损后性能及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W3Mo4Cr5V6钢的磨损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形貌及粗糙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热处理后W3Mo4Cr5V6钢的耐磨性较铸态有明显提高,相同试验条件下磨损质量损失量较铸态减少17~24.9 mg, 1100℃×1 h淬火+550℃×2 h回火试样的磨损质量损失较少且硬度均匀性较好,耐磨性优异。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不同试样表面粗糙度均逐渐减小,其中1100℃×1 h淬火+550℃×2 h回火试样从Ra=9.30μm减小到Ra=7.60μm,且不同视场间粗糙度数值较稳定。试样在磨损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磨料犁削、脆性断裂、疲劳脱落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热处理 磨损 粗糙度
原文传递
实时温度和磨粒条件下氟橡胶密封圈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8
作者 袁同鑫 周琴 +3 位作者 秦坤 孙玮浩 吕鸣昊 周子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1,共10页
橡胶密封件的磨损失效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而井下钻进时地层温度导致的密封件力学性能衰减和岩屑侵入导致的材料磨损失效都是加剧橡胶密封件失效的重要因素。为探讨氟橡胶(FKM)密封件在实时温度环境和磨粒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磨损失效机... 橡胶密封件的磨损失效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而井下钻进时地层温度导致的密封件力学性能衰减和岩屑侵入导致的材料磨损失效都是加剧橡胶密封件失效的重要因素。为探讨氟橡胶(FKM)密封件在实时温度环境和磨粒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磨损失效机制,通过模拟井下实际工况,研究实时温度对氟橡胶密封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实时温度下氟橡胶密封件与SS304钢配副的磨粒磨损实验,探究橡胶力学性能变化导致温度和磨粒条件下FKM/SS304配副接触形式转变的原因,并分析氟橡胶密封件磨损机制变化以及对摩擦因数、磨损量以及配副表面磨损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橡胶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在实时温度升高至60℃时发生明显衰退,力学性能的衰退使密封副之间的接触形式由三体接触转变为二体接触;橡胶表面磨损形貌由60℃之前的三体磨损导致的凹坑转变为二体磨损时的表面材料剥离,金属表面磨损形貌也由犁沟为主转变为划痕损伤;橡胶磨屑形貌也因磨损机制变化逐渐转变成条状磨屑。研究结果为井下钻进机具密封件材料的选择及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温度 氟橡胶 力学性能 接触形式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磁盘刀具钝化中磁弹磨粒的磨损及寿命研究
9
作者 吴泓辛 赵雪峰 刘漂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了探究磁弹磨粒在双磁盘刀具钝化中磨损规律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通过对磁弹磨粒进行受力分析讨论了其磨损失效的形式,得出了影响磁弹磨粒寿命的主要因素。然后,制备出不同质量配比和不同磨粒相类型的磁弹磨粒,采用双磁盘钝化设备进行... 为了探究磁弹磨粒在双磁盘刀具钝化中磨损规律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通过对磁弹磨粒进行受力分析讨论了其磨损失效的形式,得出了影响磁弹磨粒寿命的主要因素。然后,制备出不同质量配比和不同磨粒相类型的磁弹磨粒,采用双磁盘钝化设备进行钝化实验,分析了磁弹磨粒质量配比和磨粒相类型对磁弹磨粒的磨损规律和对刃口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对钝化前后的磁弹磨粒进行X射线能量色散普(EDS)和激光粒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氧化铝为磨粒相的磁弹磨粒在钝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磨粒相磨钝磨损,以金刚石为磨粒相的磁弹磨粒主要发生磨粒相脱落磨损,两种类型的磁弹磨粒都是在质量配比3:1时使用寿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钝化 磁弹 磨损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滚动直线导轨副摩擦磨损对比分析
10
作者 林道杰 《数控机床市场》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滚动直线导轨副作为承载件,其磨损会造成精度和刚度等下降,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基于摩擦力检测与磨损形貌观测试验,将导轨副滚道摩擦力与磨损机理联系起来,对比分析不同厂家A和B的导轨副摩擦磨损形貌和性能。两家导轨副的摩擦... 滚动直线导轨副作为承载件,其磨损会造成精度和刚度等下降,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基于摩擦力检测与磨损形貌观测试验,将导轨副滚道摩擦力与磨损机理联系起来,对比分析不同厂家A和B的导轨副摩擦磨损形貌和性能。两家导轨副的摩擦力在波动和峭度值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二者的磨损机理没有显著差别。滑块滚道磨损以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导轨滚道磨损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滑块滚道反向过渡区的剧烈磨损是造成某些导轨副摩擦力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精度 滚动直线导轨副 磨损 磨损机理 磨损形貌 粘着磨损 摩擦磨损 疲劳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铬粘结相对碳化钨涂层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康生 胡水莲 谢道秀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3,共5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gen-fuel Spraying,简称HVOF)工艺在30CrMnSiA基材表面制备了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三种WC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以及粘结相Co、Cr含量对WC涂层显微...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gen-fuel Spraying,简称HVOF)工艺在30CrMnSiA基材表面制备了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三种WC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以及粘结相Co、Cr含量对WC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WC复合涂层的磨粒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超音速火焰喷涂WC复合涂层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存在少量夹杂,涂层孔隙率均小于1%,涂层存在少量氧化物;粉末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存在氧化和分解脱碳,生成了少量W_(2)C和Co_(3)W_(3)C两种脆性相,含Cr的涂层中发现了少量Cr_(3)C_(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粘结相Co、Cr含量的增加,超音速火焰喷涂WC复合涂层显微硬度降低,耐磨粒磨损性能下降,三种涂层中粘结相含量为12%的WC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最佳,粘结相含量为17%的WC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最差;超音速火焰喷涂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WC复合涂层在白刚玉磨粒环境中磨粒磨损机制均为微切削和大颗粒WC硬质相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钴铬粘结相 质量分数 WC复合涂层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镶金刚石钻头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展 方小红 +1 位作者 谭松成 杨凯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7-413,共7页
孕镶金刚石钻头通过钻头胎体的持续磨损实现金刚石的自锐和高效破岩。因此,研究金刚石钻头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次研究探讨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钻头胎体性能和钻进工艺参数... 孕镶金刚石钻头通过钻头胎体的持续磨损实现金刚石的自锐和高效破岩。因此,研究金刚石钻头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次研究探讨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钻头胎体性能和钻进工艺参数等因素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磨损过程和磨损机理的影响。分析表明,对钻头磨损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岩石中的硬质颗粒导致的磨粒磨损,其次是钻头胎体与岩粉之间的粘着磨损,以及冲洗液中岩粉颗粒导致的冲蚀磨损。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硬度的钻头胎体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为例,探讨了钻头胎体性能及其内部硬质点对钻头磨损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设计与合理使用孕镶金刚石钻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镶金刚石钻头 磨损 粘着磨损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WC陶瓷相电弧喷涂层耐磨粒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贺定勇 傅斌友 +3 位作者 蒋建敏 李晓延 王智慧 栗卓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采用电弧喷涂含WC-CoNi金属陶瓷粉末的粉芯丝材,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铁基复合涂层,采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评价铁基复合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及... 采用电弧喷涂含WC-CoNi金属陶瓷粉末的粉芯丝材,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铁基复合涂层,采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评价铁基复合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及其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WC陶瓷相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较好,相对Q235钢提高约9倍;当粉芯中WC质量分数低于25%时,随着WC含量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当粉芯中WC质量分数超过25%后,涂层的耐磨性有所下降;电弧喷涂含WC陶瓷相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硬质相的脆性剥离和轻微的塑性切削,在磨粒磨损条件下硬度较低的金属基体先磨损,硬度较高的WC和Fe3B硬质相起到阻止石英砂磨损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涂层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粉芯丝材 碳化钨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磨粒磨损的特性与机理 被引量:35
14
作者 任露泉 刘朝宗 +3 位作者 蒋蔓 佟金 赵宇光 李建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4-339,共6页
为了改善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的减粘脱土状况,制备了石英砂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并对其磨粒磨损性能作了试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磨料粒度、载荷和速度及这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得出了回归方程.... 为了改善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的减粘脱土状况,制备了石英砂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并对其磨粒磨损性能作了试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磨料粒度、载荷和速度及这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得出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载荷对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损的影响最大,载荷越高,磨损越严重;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体系中,磨料粒度对磨损的影响最大.这表明引入硬质点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和抗犁切能力是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磨损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磨损中微观接触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樊瑜瑾 杨晓京 +1 位作者 李浙昆 刘剑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7,共3页
分析了磨粒压入被磨损材料表面、磨粒在材料表面滑动和卸载脱离接触的过程,研究了这三个接触阶段材料表层的应力应变、接触压力和接触摩擦切应力特征。结果表明,微观接触过程不仅存在材料的非线性作用和摩擦接触的状态非线性作用,而且... 分析了磨粒压入被磨损材料表面、磨粒在材料表面滑动和卸载脱离接触的过程,研究了这三个接触阶段材料表层的应力应变、接触压力和接触摩擦切应力特征。结果表明,微观接触过程不仅存在材料的非线性作用和摩擦接触的状态非线性作用,而且存在着由于材料表面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作用,被磨损材料表层的应力应变和接触压力的分布和大小与材料表面变形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摩擦接触 表面变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 系形状记忆合金两体磨粒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久军 张会臣 +2 位作者 王刚 严立 杨大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硬度较低的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体磨粒磨损行为,其耐磨性明显高于硬度较高的38CrMoAl(氮化)合金.认为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弹性模量非线性、高强度及良好的耐疲劳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SMA... 研究了硬度较低的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体磨粒磨损行为,其耐磨性明显高于硬度较高的38CrMoAl(氮化)合金.认为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弹性模量非线性、高强度及良好的耐疲劳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SMA的“自适应”磨损机制,这种“自适应”机制是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极好耐磨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磨损 磨损机制 镍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铁基非晶涂层的磨粒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傅斌友 贺定勇 赵力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合金涂层.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评价铁基复合涂层的磨粒磨损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 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合金涂层.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评价铁基复合涂层的磨粒磨损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晶相,通过Verdon方法对XRD图谱进行Pseudo-Voigt函数拟合,计算得出涂层的非晶相含量约为49%.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组织结构,结构致密,孔隙率低,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显微硬度在HV900~1 050范围内,属于硬质涂层.涂层耐磨粒磨损性能为Q235钢的12.2倍.其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纳米晶 电弧喷涂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仿生非光滑表面磨粒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敬 高晓丽 +2 位作者 徐杨 陈晓敏 凌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6,共5页
以鲨鱼盾鳞表面非光滑形态为模型,制备了由镍基合金粉末熔覆层和45钢基体构成的起伏型、平面型仿生非光滑试样,并进行磨粒磨损实验和磨痕观察,分析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平面型涂层耐磨性明显优于起伏型涂层;设计和制备耐磨性良好涂层的... 以鲨鱼盾鳞表面非光滑形态为模型,制备了由镍基合金粉末熔覆层和45钢基体构成的起伏型、平面型仿生非光滑试样,并进行磨粒磨损实验和磨痕观察,分析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平面型涂层耐磨性明显优于起伏型涂层;设计和制备耐磨性良好涂层的判据是几何硬化率(GHR)不小于50%。起伏型涂层的磨损机理:硬化带表面自身非光滑磨损机制与磨头对硬化带的冲击磨损机制共同作用。平面型涂层的磨损机理:硬化带表面自身非光滑磨损机制与表面几何形貌非光滑磨损机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仿生非光滑涂层 磨损 开沟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硬度材料的滑动磨粒磨损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虹 刘家浚 +2 位作者 朱宝亮 成文涛 张志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中,往往同时存在着磨粒分别在表面滚动与滑动造成的两种磨损形式;因此,滑动磨粒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目前所悉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却还甚少。通过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硬度材料与SiC磨粒配磨时... 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中,往往同时存在着磨粒分别在表面滚动与滑动造成的两种磨损形式;因此,滑动磨粒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目前所悉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却还甚少。通过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硬度材料与SiC磨粒配磨时的滑动磨粒磨损研究发现,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表面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当材料的表面硬度高于734HV时,其耐磨性对硬度变化的敏感性很大。例如,当硬度从734HV仅增加到830HV时,材料的耐磨性就可以提高近一倍,但磨报表面粗糙度却略有增大。此时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在材料的表面硬度低于734HV时,硬度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较小,如在硬度从317HV增大到734HV的情况下,耐磨性仅能提高约50%,但磨损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很快,此时的磨损机制以微切削为主,还伴随有应变疲劳剥层。因此,在许多工程应用中,追求材料表面的高硬度是获得理想使用寿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滑动磨损 35CRMO钢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纳米级磨削过程中磨粒磨损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晓光 郭东明 +1 位作者 康仁科 金洙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0-1183,共4页
建立了考虑磨粒磨损的三维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将固体物理学中的爱因斯坦模型引入到金刚石磨粒原子的温度转换过程中,设计了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在磨削的初期,磨粒有明显的磨损,但当磨损到一定阶段后,磨粒不再磨损,磨削开... 建立了考虑磨粒磨损的三维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将固体物理学中的爱因斯坦模型引入到金刚石磨粒原子的温度转换过程中,设计了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在磨削的初期,磨粒有明显的磨损,但当磨损到一定阶段后,磨粒不再磨损,磨削开始进入稳定的切削状态.金刚石磨粒的磨损主要发生在磨粒的最底部,这与表面效应有密切关系.由于表面效应,磨粒底部表面原子配位不足,导致磨粒底部结构表面存在许多缺陷,使磨粒底部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极不稳定,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它将自发地向最低能量状态变化,也就是通过塑性变形、非晶相变等变化释放能量,使磨粒的表面能减少,从而发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加工 分子动力学仿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