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善杰 陈阳阳 刘国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浸润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3例自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肺癌患者,微浸润腺癌及原位癌患者共59例纳入对照组,浸润性腺癌34例纳入研究组。应用CT扫...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浸润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3例自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肺癌患者,微浸润腺癌及原位癌患者共59例纳入对照组,浸润性腺癌34例纳入研究组。应用CT扫描仪进行胸部CT扫描,将胸部CT肺窗薄层图像导入人工智能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中,分析2组患者磨玻璃密度结节检出情况以及肺结节手术时间间隔,比较2组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分析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侵袭性影响因素,2组人工智能定量参数ROC曲线及各项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全部107个磨玻璃密度结节中共计检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68个及纯磨玻璃结节(pGGN)39个,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观察组共计检出结节45个,对照组共计检出结节62个,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GGN占比更低,mGGN占比更高(P<0.05),2组患者肺结节手术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最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年龄更高,最大CT值、平均CT值、最大面面积、三维长径及体积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大CT值及三维长径为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侵袭性影响因素(P<0.05)。各参数在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中的诊断效能对比可知,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其次为三维长径、体积、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以及平均CT值,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最大CT值、平均CT值(P<0.05)。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可准确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以最大CT值与三维长径建立的联合模型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人工智能 磨玻璃密度 预测价值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三维测量与病理切片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吴瑜 张莲 +5 位作者 杨玉婵 丁晓青 张冬晴 陈永其 詹松华 张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1-374,378,共5页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人工智能测量、半自动测量与病理数字切片测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T1a期肺腺癌的CT图像及病理切片资料。使用人工智能肺部影像分析系统(AILIAS)及半自动分割技术(SLLS)测量CT...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人工智能测量、半自动测量与病理数字切片测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T1a期肺腺癌的CT图像及病理切片资料。使用人工智能肺部影像分析系统(AILIAS)及半自动分割技术(SLLS)测量CT图像上结节的平均直径和体积,并在病理数字切片上测量结节的平均直径与面积。AILIAS及SLLS与病理数字切片平均直径测量值、AILIAS与SLLS体积测量值两两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LIAS及SLLS体积测量值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AILIAS与SLLS所测平均直径均大于病理数字切片(Z=-7.310,-8.557;均P<0.001)。AILIAS与SLLS所测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4,P=0.457)。SLLS所测体积小于AILIAS(Z=-6.218,P<0.001)。AILIAS和SLLS体积测量值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均显著相关(rs=0.729,0.727;均P<0.001)。结论:人工智能可多维度测量肺磨玻璃结节的直径和体积,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可为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判定及临床疗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磨玻璃密度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结节分割 肺结节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内部血管及支气管改变对肺腺癌侵袭性的诊断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内部血管及支气管改变对肺腺癌侵袭性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且经临床病理检查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病变...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内部血管及支气管改变对肺腺癌侵袭性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且经临床病理检查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病变侵袭程度分为未浸润组(28例)、微浸润组(22例)及浸润组(20例)。比较三组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分型及空气支气管CT成像征分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微血管及支气管CT成像征诊断肺腺癌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的血管CT成像征分型有显著差异(P<0.05),未浸润组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分型多分布在Ⅰ型与Ⅱ型,微浸润组与浸润组多分布在Ⅲ型与Ⅳ型。三组的肿瘤支气管CT成像征分型有显著差异(P<0.05)。未浸润组肿瘤支气管CT成像征分型多分布在Ⅰ型,微浸润组与浸润组多分布在Ⅱ型与Ⅲ型。微血管CT成像征鉴别诊断肺腺癌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50.00%、78.57%、74.55%及93.33%,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16);支气管CT成像征鉴别诊断肺腺癌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46.43%、74.29%、72.22%、81.25%,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423);微血管CT成像征联合支气管CT成像征鉴别诊断肺腺癌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85.71%、88.57%、90.48%、85.71%,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2)。结论:肺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内部血管联合支气管改变预估肺腺癌侵袭性诊断效能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小结节 支气管改变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应用高分辨CT检测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及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阳性征的临床意义分析
4
作者 邹志刚 刘晓辉 邓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应用高分辨CT(HRCT)检测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CTGGO)及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的效果,分析HRCT对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腺癌(病理侵袭...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应用高分辨CT(HRCT)检测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CTGGO)及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的效果,分析HRCT对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腺癌(病理侵袭性)患者作为病理侵袭性组,随机选取同期80例肺腺癌(病理非侵袭性)患者作为病理非侵袭性组,所有患者均行HRCT检查。根据2015年WHO制定的《肺腺癌新分类》,将肺腺癌(病理侵袭性)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PI)、微浸润性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比较两组与病理侵袭性组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CTGGO、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占比情况及双侧肺部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病理侵袭性组CTGGO、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占比均高于病理非侵袭性组(P<0.05)。病理侵袭性组双侧肺部不同大小病灶总检出率为93.75%,病理非侵袭性组为8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CTGGO及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患者CTGGO、支气管阳性征均低于PI患者,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阳性征均低于MIA患者,MIA患者CTGGO占比低于P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侵袭性组PI、MIA、IA患者0~5、>5~10、>10~15、>15~20 mm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CT征象可应用于不同浸润程度的肺腺癌患者,通过HRCT图像中的CTGGO、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阳性征,进一步诊断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高分辨CT 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 胸膜凹陷征 支气管阳性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肺小腺癌病理亚型的Ultra-HRCT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群慧 张杰 +3 位作者 叶晓丹 邵晋晨 叶剑定 吴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直径≤2cm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Noguchi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分别与病理Noguchi分型对照... 目的:探讨直径≤2cm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Noguchi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分别与病理Noguchi分型对照。结果:病灶纯磨玻璃密度、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增粗和棘突征在各不同病理亚型中出现比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22,0.002,0.022,0.032和0.012。而边缘、空泡、蜂房征在不同病理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部分形态学征象与病理Noguchi亚型有明显相关性,有助于预测病灶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CT 单纯磨玻璃密度 混合磨玻璃密度 Noguchi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CT在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曹雷 陆园 季妍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CT(UHRCT)在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60例中小型肺GGN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常规CT及UHRCT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方式在肺GGN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常规CT检查发现60个结...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CT(UHRCT)在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60例中小型肺GGN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常规CT及UHRCT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方式在肺GGN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常规CT检查发现60个结节病灶、UHRCT检查发现78个结节病灶。常规CT与UHRCT检查结节直径及类型、边缘、血管扩张征、血管集束征占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透明气征、伪影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病理检查发现60例肺GGN患者中AAH 19例(31.67%)、AIS 10例(16.67%)、IPA 26例(43.33%)、MIA 15例(25.00%)。常规CT诊断AAH、AIS的符合率分别为68.42%、40.00%,低于UHRCT(94.73%、90.00%,P<0.05)。常规CT与UHRCT诊断IPA、MIA的符合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UHRCT检查对中小型肺GGN的结节大小、边缘、血管征象较常规CT优势明显,可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CT 磨玻璃密度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诊断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作用及准确率分析
7
作者 林玉蓉 杨金魁 万云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7-9,1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诊断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作用及准确率。方法:选取德宏州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CT扫描与HRCT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检出结节的个数、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诊断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作用及准确率。方法:选取德宏州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CT扫描与HRCT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检出结节的个数、直径、边缘、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血管扩张征、血管集束征,通过图像特征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结节直径检出结果HRCT大于常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磨玻璃结节(pGGN)所占比例较低,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的诊断效能,HRCT诊断方式诊断信心和病理符合率高于常规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诊断效能较高,在临床诊疗、随访中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 HRCT诊断 准确率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m以下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43
8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李颖娜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度、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PA)]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对照,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密度与病理亚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患者性别、病变位置、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T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各病理亚型间,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病变位置、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4、0.126、0.609、0.678、0.091、0.374、0.339),各病理亚型间病变大小、密度、空泡征的有无以及边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2、0.003、0.046),Ki-67在不同形状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1在瘤肺界面是否清晰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ER-2在是否有空泡征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CT征象与VEGF和Top-Ⅱα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中,IPA的空泡征出现率最高,而AAH最低,且浸润前病变(AAH+AIS)多表现为边缘光滑,MIA和IPA则多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且一些CT征象在特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之间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磨玻璃密度 肺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亚型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多排螺旋CT征象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范丽 刘士远 +2 位作者 李清楚 于红 肖湘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分析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的良恶性。方法回顾82例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及MD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采用Fishe... 目的分析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的良恶性。方法回顾82例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及MD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良恶性分析。结果 82例fGGO中恶性61例,良性21例;良、恶性fGGO间一般资料、病灶部位和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分叶、界面和胸膜凹陷是良恶性fGGO间最重要的鉴别征象,诊断恶性的优势比分别是8.122、3.139、9.076;利用所得回归方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93.4%、66.7%、86.6%。结论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MDCT影像若表现为具有分叶、清楚毛糙的界面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磨玻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临床及CT表现对长期存在≤10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金梅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比较进展组(病灶增大或/和出现实性成分)与未进展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灶的CT征象;应用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及文献报道的对肺腺癌相关因素的界定,计算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指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求得风险指数的界值,检验风险指数预测病变进展的效度。结果 100例(108个病灶)患者中有15例(15个病灶)出现进展,所有病灶平均随访时间为(1016.36±486.00)d;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病变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改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3,P=0.030);Cox回归模型显示病变的密度(CT值≥-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为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P=0.003,P=0.021);预测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的界值为4.25(灵敏度为46.7%、特异度为89.2%、符合率为83.3%)。结论对于长期存在≤10 mm的p GGN,病灶密度≥-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可以预测病变的进展;风险指数<4.25提示病变进展的可能性较小,可以适当延长随访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肿瘤 腺癌 随访研究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小肺癌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善华 陈志军 +4 位作者 王和平 林奇辉 曹捍波 张铁英 王兆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GCO)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方法:搜集43例(45个)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根据GGO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三型,分别与病理对照。并有12个小肺癌术前...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GCO)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方法:搜集43例(45个)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根据GGO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三型,分别与病理对照。并有12个小肺癌术前行中长期动态观察。结果:I型(GGO成分占91%-100%)11个,病理均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II型(GGO成分占51%。90%)21个,BAC11,BAC伴高分化腺癌4个,高分化腺癌4个,中分化腺癌2个;Ⅲ型(GGO成分占≤50%)13个,BAC3个,中分化腺癌5个,低分化腺癌3个,低分化鳞癌2个;通过三型间比较发现GGO所占比例越高,小肺癌的病理分化越好,GGO成分占≥50%时,病理多数为BAC(22/32);同时对部分小肺癌术前中长期动态观察及术后随访,发现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结论:局限性GGO不仅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而且通过半定量分析GGO所占比例的多少,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倍增时间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周围型小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51
12
作者 何慧 孙鹏飞 +2 位作者 曹向荣 叶斌强 董永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8例炎症中7例呈斑片状;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腺癌主要呈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征。11例BAC和腺癌边缘毛糙或伴毛刺征,16例边缘清晰、光整。15例胸膜凹陷征,均见于BAC和腺癌;16例胸膜增厚,3例见于炎症,13例见于BAC和腺癌。6例炎症和2例AAH为纯GGO,18例BAC和8例腺癌为混杂GGO。结论 fGGO的CT征象与病灶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肿瘤 局灶性磨玻璃密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肺腺癌侵袭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齐丽萍 张晓鹏 +5 位作者 孙应实 李晓婷 孙宇 唐磊 曹崑 高顺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探讨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GGO)肺腺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含GGO、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薄层CT影像征象.根据肿瘤内实性成分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值将患者分为GGO为主组即... 目的探讨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GGO)肺腺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含GGO、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薄层CT影像征象.根据肿瘤内实性成分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值将患者分为GGO为主组即G_G组和实性成分为主组即G_C组,比较两组肿瘤CT征象和侵袭性差异。结果病灶平均直径(2.71±1.08)cm;纯GGO 8例,混杂GGO 51例;43例病灶内见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43/51,72.9%),53例病灶边界清晰(53/59,89.83%)。G_C组19例、G_C组40例。CT征象:两组病灶直径、部位、形状及边界是否清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_C组边缘分叶和(或)毛刺比例、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比例均明显高于G_G组(P均<0.05)。病理结果:G_C组与G_G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_C组胸膜侵犯率和病理分期高于G_G组(P均<0.05)。结论表现为GGO的肺腺癌随肿瘤实性成分比例增高,出现恶性CT征象比例和肿瘤侵袭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腺癌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显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魏然 李万湖 +1 位作者 申洪明 崔永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磨玻璃密度肺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数目、边缘、内部结构与周边结构是否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方法对经常规剂量(200mA)与层厚(5mm)螺旋CT扫描发现GGN患者56例同时行肺部... 目的探讨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磨玻璃密度肺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数目、边缘、内部结构与周边结构是否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方法对经常规剂量(200mA)与层厚(5mm)螺旋CT扫描发现GGN患者56例同时行肺部低剂量(30mA)螺旋CT扫描,所得图像分别重建2mm、1mm,并按结节直径〈5mm,5~10mm,〉10mm不同大小分组,记录结节数目、边缘、内部特征以及周边结构等。结果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GGN的数目、边缘、内部结构与周边结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mA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层厚2mm可对GGN作出较好的判断,值得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 层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磨玻璃密度浸润性肺腺癌CT表现 被引量:18
15
作者 景瑞 赵绍宏 +1 位作者 蔡祖龙 金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pGGO)结节浸润性肺腺癌的CT特点。方法根据2011年多学科肺腺癌分类(IASLC/ATS/ERS分类),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腺癌并且CT表现为pGGO结节(≤3cm)的88例患者(94个病变),其中浸润性肺腺癌37例(38个病...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pGGO)结节浸润性肺腺癌的CT特点。方法根据2011年多学科肺腺癌分类(IASLC/ATS/ERS分类),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腺癌并且CT表现为pGGO结节(≤3cm)的88例患者(94个病变),其中浸润性肺腺癌37例(38个病变),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节的瘤肺界面、病灶边缘(分叶、毛刺)、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结果38个浸润性肺腺癌结节最大径0.7~3.0cm,平均(1.75±0.46)cm,其中结节直径〈1cm者3个,1~2cm者25个,〉2cm者10个。所有结节边界均较清楚,结节出现分叶31个,毛刺11个,空泡征28个,形成空腔5个,胸膜凹陷征14个,血管集束征28个。18个结节局部或整体密度增高,其中局部密度增高12个,整体密度增高6个。手术病理证实贴壁生长腺癌27个,微乳头腺癌2个,腺泡样癌4个,乳头型腺癌2例,实性腺癌3例。结论pGGO肺腺癌结节中,CT表现为空泡征、瘤肺界面清晰、血管集束征提示浸润性肺腺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磨玻璃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肺肿瘤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相生 宋云龙 +1 位作者 张挽时 王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肺肿瘤性病变的CT鉴别特点。方法收集45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肿瘤性病变,腺癌17例,支气管肺泡癌19例,淋巴瘤5例,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CT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病变的种类... 目的探讨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肺肿瘤性病变的CT鉴别特点。方法收集45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肿瘤性病变,腺癌17例,支气管肺泡癌19例,淋巴瘤5例,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CT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病变的种类、部位、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及周围肺野情况。结果单纯性磨玻璃密度主要见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n=4)和支气管肺泡癌(n=6);混合性磨玻璃密度主要见于腺癌(n=13)和支气管肺泡癌(n=13)。按照病变大小分为两组(≤1cm组和>1cm),两组的病变性质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9.12,P<0.05),≤1cm组主要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支气管肺泡癌,>1cm组主要为腺癌和支气管肺泡癌。按照磨玻璃占整个病灶的比例分为两组(>50%组和≤50%组),把两组的病变性质构成比进行比较,发现有显著性差异(χ2=8.24,P<0.05),>50%组主要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支气管肺泡癌,而≤50%组主要为腺癌。结论综合分析磨玻璃密度的类别、内部结构、边缘和大小有助于鉴别诊断,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肿瘤性病变中,较小的单纯磨玻璃密度多见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支气管肺泡癌,实性成分较多的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多见于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腺癌 支气管肺泡癌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超高分辨力CT(UHRCT)检出并有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72例,72例病灶最大径均≤2cm,回顾性分析其UHR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超高分辨力CT(UHRCT)检出并有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72例,72例病灶最大径均≤2cm,回顾性分析其UHR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2例fGGN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20例,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GGN)52例。20例pGGN中良性病变8例(40%,8/20),其中炎症3例,局灶纤维化3例,间质或肺泡上皮增生2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6例(30%,6/20),细支气管肺泡癌(BAC)6例(30%,6/20)。52例mGGN中良性病变2例(3.85%,2/52),其中慢性炎症1例,肺泡内出血1例;恶性病变50例(96.15%,50/52),其中BAC10例,含BAC的腺癌35例,不含BAC的腺癌5例。结论:超高分辨力CT影像上,pGGN的病理诊断以良性病变、AAH或BAC为主,而mGGN则大多为BAC及肺小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影的肺癌: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旻 陈起航 +3 位作者 杨正汉 刘甫庚 潘纪戍 周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分析HRCT上表现为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影(pGGO)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影像表现、复查进展,旨在提高对pGGO、BA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BAC,其中1例为同一病灶内BAC合并AAH的影像表现,将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学... 目的:分析HRCT上表现为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影(pGGO)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影像表现、复查进展,旨在提高对pGGO、BA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BAC,其中1例为同一病灶内BAC合并AAH的影像表现,将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在HRCT上均表现为pGGO,其中右上叶4例,右中叶1例,右下叶1例,左上叶2例。术前6例首次及末次CT大小增加而密度无改变3例,大小及密度均增加3例,肿瘤倍增时间为384.4天~2372.2天,平均(864.9±757.6)天。结论:HRCT偶然发现的、长期存在的pGGO提示BAC、AAH;HRCT上表现为pGGO的BAC为早期(ⅠA)肺癌,肿瘤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HRCT上AAH与BAC形态方面鉴别困难,AAH较BAC密度低,可帮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肺部持续存在的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建华 赵相胜 +2 位作者 张朝桐 唐运成 张瑞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肺部持续存在的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fGGO)的影像病理分析,探讨MSCT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间在MSCT进行胸部检查的病例中,发现30例直径≤20mm的fGGO病例,经治疗或观察1.5-2个月后MSCT随访,23例病变持续存在。... 目的通过对肺部持续存在的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fGGO)的影像病理分析,探讨MSCT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间在MSCT进行胸部检查的病例中,发现30例直径≤20mm的fGGO病例,经治疗或观察1.5-2个月后MSCT随访,23例病变持续存在。其中17例进行了胸腔镜活检或手术肺叶切除后送病理诊断,2例进行了血液检查确诊,4例仍在追踪复查中。结果23例持续存在的fGGO,经确诊支气管肺泡癌(BAC)9例,腺癌5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2例,支原体、衣原体抗体阳性2例,4例复查病例中有1例高度建议手术,余3例病灶范围逐渐缩小或无变化,仍在随访观察中。对确诊19例fGGO进行CT大小测量和分型,14例恶性病例中,13例病灶≥10mm占92.86%(13/14),磨玻璃密度影成分〉25%有10例占71.43%(10/14),有1例磨玻璃密度影成分〈25%的发现远处脏器转移。说明持续存在的fGGO的大小、磨玻璃密度影成分量化与病变良、恶性及其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肺部持续存在的fGGO是早期腺癌或癌前病变的CT表现,MSCT确能早期正确诊断并能指导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局限性磨玻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不同阈值CT测量的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上,分别采用-300Hu、-350Hu、-400Hu、-450Hu、-500Hu和-550Hu6种CT阈值进行病灶GGO含量的定量,同时均完成病理上肺泡细胞癌成分的半定量。两种定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小腺癌CT上GGO含量与病理上肺泡细胞癌含量间有明显相关性,当采用阈值为-350Hu进行分析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r=-0.691,P=0.000)。结论: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CT上GGO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以阈值-350Hu进行CT定量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磨玻璃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高分辨率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