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薄层重建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雷 陈长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探究MSCT薄层重建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徐州利国医院及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放射科接收并治疗的70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薄层重建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MSCT薄层重建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徐州利国医院及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放射科接收并治疗的70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薄层重建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以及浸润性病变组。比较两组MSCT薄层重建图像征象,并根据纯磨玻璃结节最大截面面积和平均C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最大截面面积和平均CT值对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浸润性病变组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均高于非浸润性病变组,浸润性病变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例数及比例高于非浸润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二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914,95%CI为0.835~0.993,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923。结论:MSCT薄层重建技术对于鉴别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之浸润性与非浸润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对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薄层重建 MSCT薄层重建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 鉴别诊断 浸润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平面重建对鉴别诊断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准确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娜 欧阳佳裕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临床鉴别诊断过程中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的疑似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81例,入院后均应用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给予检查诊断,统...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临床鉴别诊断过程中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的疑似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81例,入院后均应用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给予检查诊断,统计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检出率,观察CT征象,并参照手术病检结果,计算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检结果证实46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占56.79%(46/81),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检查证41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占50.62%(41/81),结果高度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病灶直径、容积CT增强值、CT平均值明显高于非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厚度不均、类圆形、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等CT征象比例明显高于非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手术病检结果,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诊断准确性91.36%、灵敏性86.96%、特异性97.14%。结论: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病理类型,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 双源CT 平面重建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曹雷 陆园 季妍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CT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方法:100例MLA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检查。按照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31)、中分化(n=42)、低分化(n=27);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52)、未转移组(n...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CT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方法:100例MLA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检查。按照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31)、中分化(n=42)、低分化(n=27);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52)、未转移组(n=48)。分析CT征象与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病灶长径≥3cm、毛刺征、分叶征、空洞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检出率依次升高,pGGN检出率依次降低(P<0.05)。MLA患者病灶直径与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1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发现52例(52.00%)患者发生转移。转移组病灶长径≥3cm、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占比高于未转移组,圆形或类圆形占比低于未转移组(P<0.05)。MLA患者病灶直径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结论:MLA患者CT征象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联系,可根据患者的CT征象判断患者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 多灶性肺腺癌 CT特征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晞 符立辉 黄鹏达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究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CT征象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156例ML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分别分为高分化亚组(n=48)、中分化... 目的:探究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CT征象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156例ML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分别分为高分化亚组(n=48)、中分化亚组(n=65)、低分化亚组(n=43)及转移亚组(n=81)、未转移亚组(n=75)。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转移情况亚组MLA患者的CT征象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CT征象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高分化亚组患者≥3cm的病灶出现率低于低分化亚组;高分化亚组患者的pGGN出现率高于中、低分化亚组;高分化亚组毛刺征、分叶征、空洞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低于低分化亚组;中分化亚组患者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均低于低分化亚组(P均<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MLA患者病灶长径与分化程度负相关(r=-0.337,P<0.05)。转移亚组与未转移亚组病灶长径≥3cm及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pGGN、毛刺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差异不显著(P均>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MLA患者病灶长径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429,P<0.05)。结论:病灶长径及pGGN、毛刺征、分叶征、空洞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与分化程度相关,病灶长径、圆形或类圆形出现率、分叶征出现率、血管集束征出现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根据MLA患者部分CT征象可对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进行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 CT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庆 邓凡 潘海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疑似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患者均进行CT检查,之后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CT诊断准确率。结... 目的:分析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疑似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患者均进行CT检查,之后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CT诊断准确率。结果:CT诊断圆形、分叶征、毛刺症、空泡征、血管集束症准确率分别为90.00%、83.33%、88.89%、91.67%、100%;CT诊断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准确率分别为94.12%、97.22%、82.50%;CT诊断纯磨玻璃影像、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准确率分别为89.58%、88.46%。结论: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诊断中使用CT进行检查,对于疾病分期、疾病症状分析均较为准确,对于患者的疾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雷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有关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并诊治的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患者57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A组(浸润前病变)、B组(微浸润腺癌)、C组(浸润性腺癌),对比分... 目的分析有关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并诊治的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患者57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A组(浸润前病变)、B组(微浸润腺癌)、C组(浸润性腺癌),对比分析3组CT征象及其与病理对比的结果。结果该次研究的135个病灶中,圆形或类圆形84个(62.22%),毛刺征36个(19.26%)、空泡征29个(21.48%)、分叶征47个(34.81%)、血管集束征22个(16.30%)、瘤肺界面清楚114个(84.44%);A组100.00%病灶临床表现是纯磨玻璃结节;B组中61.11%病灶是纯磨玻璃结节,38.89%病灶是部分实性结节;C组16.67%病灶是纯磨玻璃结节,83.33%病灶属部分实性结节;3组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的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的毛刺征、空泡征和血管集束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分析磨玻璃结节样多灶的CT征象,能够为术前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的确诊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 CT征象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消瘰丸治疗262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术后残留及新发小结节的效果
7
作者 张琨 郭文韬 +2 位作者 俞杞泉 包祺 寿伟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90-292,共3页
观察加味消瘰丸治疗262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术后残留及新发小结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寿伟臻教授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加味消瘰丸治疗,2个月为1疗程,总共治疗... 观察加味消瘰丸治疗262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术后残留及新发小结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寿伟臻教授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加味消瘰丸治疗,2个月为1疗程,总共治疗6个疗程。结果 本研究中男98例(37.4%),女164例(占62.6%);年龄25-80岁,平均(53.83±15.41)岁;残留单个小结节134人(51.15%),残留多个小结节76人(9.01%),新发单个小结节31人(11.83%),新发多个小结节21人(8.02%)。加味消瘰丸治疗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41人,部分缓解(PR)10人,疾病稳定(SD)193人,疾病进展(PD)18人,客观缓解率(ORR)19.47%,疾病控制率(DCR)93.13%。结论 加味消瘰丸治疗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术后残留及新发小结节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 加味消瘰丸 结节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龚海鹏 司海峰 +1 位作者 邢金丽 丁勇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86例)和浸润性病变组(6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SCT征象;以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基准,分析MSCT对p GGN样肺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对病理分型诊断准确率。结果 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病变组患者在病灶大小、边缘情况、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浸润性病变边缘多见“分叶”征或“毛刺”征,形态以类圆形为主。MSCT诊断p GGN样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3.02%,准确性92.67%。MSCT对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100%、94.44%、89.2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高(P>0.05)。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GGN样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且有助于进行不同病理亚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磨玻璃结节样 肺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娟 刘啸峰 +2 位作者 丁晓娟 汪涛 方阮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分析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患者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80例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检出203个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92个结节)、微浸润腺癌组(69个结节)、浸... 目的:分析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患者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80例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检出203个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92个结节)、微浸润腺癌组(69个结节)、浸润性腺癌组(42个结节),均行CT检查,对三组CT征象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节形态、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血管特征、磨玻璃结节类型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腺癌组圆/椭圆形结节、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清晰、血管穿过、部分实性结节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微浸润腺癌组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穿过、部分实性结节占比均高于浸润前病变组(P<0.05);结节平均大小、实性结节平均大小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浸润性腺癌组均大于其他两组(P<0.05),浸润前病变组与微浸润腺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A患者CT征象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及病理分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 CT 诊断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章九龙 方卫民 +1 位作者 翁贵斌 朱坤寿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274-2275,229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54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以及60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自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54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以及60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中,边界清晰检出率(81.48%>48.33%,χ^2=13.095)、血管聚集征检出率(59.26%>35.00%,χ^2=6.724)、晕厚度不均检出率(53.70%>33.33%,χ^2=4.812)、分叶检出率(61.11%>36.67%,χ^2=6.801)以及胸膜凹陷检出率(62.96%>33.33%,χ^2=10.008)相对更高(P<0.05)。在54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中,检出原位腺癌(AIS)16例、微浸润腺癌(MIA)17例和浸润性腺癌(IAC)21例,不同类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小、位置、数量、形状以及密度等方面。结论: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临床诊疗中,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高效、准确的检出和鉴别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军保 沈俊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图像特征表现,分析MS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和肺部炎性病变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对患者所得图...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图像特征表现,分析MS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和肺部炎性病变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变患者MSCT征象表现;并以病理结果为基准,比较MSCT对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中出现“分叶”征、边界清晰、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征以及云厚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SCT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一致性较高(P>005)。不同病理类型(AIS、MIA、IAC)的病灶的MSCT征象上各有差异。结论MSCT对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有着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根据MSCT不同征象,对肺部炎性病变和不同病理类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进行鉴别,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 MSCT 图像特征 鉴别诊断 肺部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128层高速CT低剂量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舟 郑吟诗 +2 位作者 李春荣 李依明 黄文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4期188-189,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128层Philips高速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128层Phillips高速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普通6排螺旋CT筛查。结... 目的研究采用128层Philips高速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128层Phillips高速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普通6排螺旋CT筛查。结果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128层Philips高速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癌性病灶 128层Phillips高速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和观察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在多层螺旋CT(MSCT)中的表现特征,并探讨MSCT对肺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检查的... 目的:分析和观察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在多层螺旋CT(MSCT)中的表现特征,并探讨MSCT对肺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检查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72例,将其设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MSCT表现特征,并探讨其对肺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病灶分叶、边界清晰、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晕厚度等表现特征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不同病理类型(AIS、MIA、IAC)的病灶大小、位置、数量、密度、形状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SCT有助于临床鉴别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和肺炎性病变,同时还能够鉴别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 肺腺癌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卫一宾 马敬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5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患者114例(270个病灶),均接受CT检查。结果:114例患者270个病灶中,168个为圆形或类圆形,72个为毛刺征... 目的:研究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患者114例(270个病灶),均接受CT检查。结果:114例患者270个病灶中,168个为圆形或类圆形,72个为毛刺征,58个为空泡征,94个为分叶征,44例为血管集束征,228个为瘤肺界面清楚,分别占总数的62.2%、19.3%、21.5%、34.8%、16.3%、84.4%114例患者270个病灶中,78个为浸润前病变,144个为微浸润腺癌,48个为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患者的部分实性结节比例显著低于微浸润腺癌、浸润前病变(P<0.05),而浸润前病变患者的部分实性结节比例显著低于微浸润腺癌(P<0.05);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患者的纯磨玻璃结节比例逐渐降低(P<0.05),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例逐渐升高(P<0.05);浸润性腺癌患者的分叶征比例显著高于微浸润腺癌、浸润前病变(P<0.05);浸润性腺癌患者的瘤肺界面比例显著低于微浸润腺癌(P<0.05),显著高于浸润前病变(P<0.05)。结论:CT用于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诊断中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应用多层螺旋CT的研究
15
作者 陈秀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应用多层螺旋CT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观察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各10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边界清晰、分叶、晕厚...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应用多层螺旋CT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观察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各10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边界清晰、分叶、晕厚度不均比例较高,P<0.05;不同类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大小、位置、密度、形状等对比,P<0.05。结论: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良恶性应用CT检查鉴别玻璃影形态学CT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16
作者 江国波 庄燕波 陈朝阳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10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应用CT检查鉴别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惠安县医院接受CT扫描检查发现的92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依据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将纳入病例划分为良性组(45例)和恶性组(47例),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应用CT检查鉴别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惠安县医院接受CT扫描检查发现的92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依据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将纳入病例划分为良性组(45例)和恶性组(47例),对比分析组间的CT参数差异和影像学特征。结果恶性组空泡征检出率(25.53%)、分叶征检出率(78.72%)、毛刺征检出率(68.09%)、胸膜凹陷征检出率(51.06%)、边界清楚征检出率(80.85%)均高于良性组的空泡征检出率(0%)、分叶征检出率(0%)、毛刺征检出率(6.67%)、胸膜凹陷征检出率(8.89%)、边界清楚征检出率(26.67)(P<0.05);恶性组多结节融合状检出率(10.64%)、斑片状检出率(40.43%)、不规则状检出率(44.67%)高于良性组的多结节融合状检出率(0%)、斑片状检出率(4.44%)、不规则状检出率(6.67%);恶性组椭圆状检出率(2.13%)、圆状检出率(2.13%)低于良性组椭圆状检出率(51.11%)、圆状检出率(37.78%)(P<0.05);恶性组侵袭性癌最大直径(2.02±0.42)cm、结节质量(1.21±0.36)g、结节体积(2.56±0.76)cm3均大于非侵袭性癌最大直径(1.42±0.33)cm、结节质量(0.31±0.09)g、结节体积(0.86±0.26)cm3(P<0.05)。结论CT检查在诊断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诊断价值,能够精准区分结节的良恶性,这对于预测癌症的进展趋势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肺部玻璃结节 非侵袭性癌 侵袭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发现及随访肺磨玻璃样结节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胡天明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发现及随访肺磨玻璃样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在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就诊行肺部检查并发现存在GGN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深入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发现和随...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发现及随访肺磨玻璃样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在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就诊行肺部检查并发现存在GGN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深入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发现和随访GGN对诊断早期肺癌的作用和价值。结果:以病理活检检出结果为金标准,30例患者中良性5例,恶性25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检出率为93.33%(28/30),其中良性结节4例,恶性肿瘤24例,其检出率与病理活检结果相差不大,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64排螺旋CT检查可见,恶性病变者GGN的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尾征的检出率高于良性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泡征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和观察统计,随访复查时的GGN恶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初次检测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选择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能明确区分结节的不同征象特点,通过后期随访复查,能增加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便于临床尽早救治,此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随访肺玻璃结节 早期肺癌 检出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CEA在肺磨玻璃样结节诊断的价值
18
作者 庄献鹏 赵建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和CEA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良性组(51例)和恶性组(69例),比较两组的CT影... 目的探讨CT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和CEA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良性组(51例)和恶性组(69例),比较两组的CT影像学特征与CEA水平。结果恶性组患者病灶表现为边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和边缘分叶征的病例数明显多于良性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5.05±3.78)ng/mL,明显高于良性组患者的CEA水平(8.21±2.53)ng/mL,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CEA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可达94.20%。结论在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中,CT和CEA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CEA 玻璃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周晓鹏 马媛媛 巩小康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24-127,共4页
目的在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治疗中,分析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实际疗效。方法目的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安排胸腔镜肺叶切... 目的在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治疗中,分析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实际疗效。方法目的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安排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最大肺活量、最大每分钟通气量分别为(2.32±0.21)L、(64.13±3.31)L/min高于对照组的(1.97±0.14)L、(57.45±3.13)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2、6.558,P均<0.05)。结论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玻璃结节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CT检查对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赵明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肺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肺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 目的:探讨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肺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肺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肺部CT检查的诊断结果及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探讨肺部CT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确诊45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2例,良性结节34例;恶性结节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中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界面模糊、有分叶征、有毛刺征、有囊状透亮影、密度混合的占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肺部CT检查虽存在假阳性诊断及漏诊,但诊断准确性为82.14%,敏感性为95.45%,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其检查一致性程度较高,Kappa=0.648,P<0.001。结论:肺部CT检查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判定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CT检查 肺部玻璃结节 良恶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