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终点磷分配比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德刚 王耐 +3 位作者 李建英 李经哲 王建兴 马光宗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基于某公司具有LOMAS烟气分析自动化炼钢系统的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工业生产数据,分析了冶炼终点[%C][%O]、[%C](%FeO)与[%C]的关系,结果显示[%C][%O]、[%C](%FeO)与[%C]^(1/2)线性关系显著。计算了吹炼终点的磷容量C_(PO实),并与Turkd... 基于某公司具有LOMAS烟气分析自动化炼钢系统的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工业生产数据,分析了冶炼终点[%C][%O]、[%C](%FeO)与[%C]的关系,结果显示[%C][%O]、[%C](%FeO)与[%C]^(1/2)线性关系显著。计算了吹炼终点的磷容量C_(PO实),并与Turkdogan提出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的磷容量C PO算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C_(PO实)大于C_(PO算)原因是终渣处于过氧化状态。分析了C_(PO实)和C_(PO算)二者差值与[10^(-6)O]/(%FeO)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者线性关系显著。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转炉冶炼IF钢吹炼终点磷分配比预测模型,模型包含了吹炼终点温度T、终点[%C]、终渣(%CaO)和(%MgO)等因素,构建的磷分配比预测模型很好地重现了生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容量 磷分配比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碱性炉渣脱磷时的磷分配比函数的建立及最佳FeO含量的计算
2
作者 张羡夫 《河北冶金》 1989年第2期6-13,共8页
一、前言关于复杂碱性氧化渣中的FeO含量X_(FeO)(或%FeO)对磷分配比Lp的影响,已有很多人作了大量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和相当一致的结论。图1是巴拉耶瓦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应当指出,图1中的曲线是连接有限个实验点得到的,而这... 一、前言关于复杂碱性氧化渣中的FeO含量X_(FeO)(或%FeO)对磷分配比Lp的影响,已有很多人作了大量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和相当一致的结论。图1是巴拉耶瓦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应当指出,图1中的曲线是连接有限个实验点得到的,而这些实验点是间断的。尽管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碱性 FEO含量 磷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SiO_2-MgO-FeO-MnO-P_2O_5脱磷专用转炉渣系磷分配比的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晓伟 崔衡 +2 位作者 张丙龙 刘延强 罗磊 《河南冶金》 2018年第1期14-18,37,共6页
为提高"全三脱"工艺脱磷专用转炉的脱磷效率,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建立了脱磷专用转炉渣系磷分配比的热力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的磷分配比和现场生产测得的磷分配比进行对比,并利用该模型探究了出钢温度、Fe O含量、二元碱度... 为提高"全三脱"工艺脱磷专用转炉的脱磷效率,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建立了脱磷专用转炉渣系磷分配比的热力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的磷分配比和现场生产测得的磷分配比进行对比,并利用该模型探究了出钢温度、Fe O含量、二元碱度三个重要因素对磷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出钢温度控制在1 580 K^1 610 K,二元碱度控制在1.6~2.0,Fe O含量控制在25%~30%之间既能达到较高的磷分配比,又能节省钢铁料和辅料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转炉 共存理论 磷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F吹炼过程中磷分配比的变化
4
作者 Sonmath BASU 《现代冶金(内蒙古)》 2008年第4期1-2,12,共3页
碱性氧气转炉炼钢包括铁水中各元素的氧化过程,在最后形成的钢水中残留元素含量较低(〉99%Fe)。其中BOF炉渣化学组成的连续变化及其温度变化被普遍认为是炉渣变化所经历的过程,即“炉渣途径”。对于任何精炼反应来说,在任意一个... 碱性氧气转炉炼钢包括铁水中各元素的氧化过程,在最后形成的钢水中残留元素含量较低(〉99%Fe)。其中BOF炉渣化学组成的连续变化及其温度变化被普遍认为是炉渣变化所经历的过程,即“炉渣途径”。对于任何精炼反应来说,在任意一个瞬时时间内,其物化特征和热力学驱动力取决于炉渣和金属相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因此,炉渣途径的知识在预测BOF炉精炼的能力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F炉 磷分配比 吹炼 碱性氧气转炉 热力学驱动力 元素含量 温度变化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顶与磷肥施用对马尾松结实能力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月 丰忠平 +3 位作者 王建昌 张振 杨涛 周志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目的】研究截顶配合施用磷肥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雌球花密度、枝梢发育与碳(C)、氮(N)、磷(P)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为提高种园管理水平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高产209号和低产225号无性系为材料,布置^(15)N标... 【目的】研究截顶配合施用磷肥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雌球花密度、枝梢发育与碳(C)、氮(N)、磷(P)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为提高种园管理水平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高产209号和低产225号无性系为材料,布置^(15)N标记的盆栽控制试验,分别在未截顶和截顶小区内,设计施钙镁磷肥0 g/plant(P0)、200 g/plant(P_(200))和400 g/plant(P_(400))处理,在花原基形成期分析了树体自下而上的第一层轮枝(H_(1))、第二层轮枝(H_(2))和顶梢(H_(3))处的针叶C、N、P含量和^(15)N贡献率(Ndff),在盛花期分析了各器官的N、P分配率。【结果】与未截顶相比,截顶处理小区209号的H_(1)处平均枝长、枝粗和雌球花密度分别增加11.06%、40.14%和9.18%,H_(2)处分别增加7.75%、65.81%和65.27%,225号H_(1)处的枝长和枝粗分别增加21.94%和28.99%,H_(2)处分别增加了17.03%和41.01%,且仅有极少量雌球花产生。无论截顶与否,施用磷肥对雌球花密度、枝长和枝粗增长量无显著影响,而品种影响显著。与未截顶相比,截顶处理增加了两个无性系幼苗的C、N、P含量和Ndff值,209号H_(1)处的C、N、P含量和Ndff值分别增加25.05%、9.15%、4.12%和37.72%,H_(2)处分别增加20.57%、8.37%、3.96%和17.09%;225无性系H_(1)处C、N、P含量和Ndff值分别增加2.51%、19.87%、8.84%和30.09%,H_(2)处分别增加20.82%、12.40%、4.39%和19.85%;209号H_(1)处的C:N增加了7.91%。在未截顶处理小区,施磷显著提高针叶C、N、P含量,以P_(400)处理增效最高,而在截顶小区,磷肥施用量只对针叶C和P含量有显著影响。无论截顶与否,施磷处理的针叶Ndff值均高于P0处理,说明磷肥提高了对^(15)N的征调能力。截顶配合施用磷肥提高了针叶的C:N和C:P值。在盛花期,N、P主要分配在老叶和主干中,截顶后209号雌球花的氮、磷分配比例较225号显著增加。【结论】截顶增加了马尾松下层针叶C、N、P素含量,促进下层枝梢生长发育,结实层下移,尤其对高产无性系马尾松的雌球花形成具有积极作用。施用磷肥可提高截顶马尾松对氮素的征调能力,并促进了氮素向雌花球的分配,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截顶 雌球花 碳氮养分分配 15N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0℃高碱性渣与钢液间磷的分配比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伟 马嵩 +3 位作者 邹宗树 郭振和 吴德润 赵国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实验室电阻炉的条件下,对复吹转炉在吹炼含中高磷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炉渣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的氧化铁质量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4 4,其他成分具有一定配比时,炉渣的脱磷能力较强.讨论了光学碱度对中高磷铁水脱磷的影... 在实验室电阻炉的条件下,对复吹转炉在吹炼含中高磷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炉渣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的氧化铁质量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4 4,其他成分具有一定配比时,炉渣的脱磷能力较强.讨论了光学碱度对中高磷铁水脱磷的影响,回归出如下的1600℃终渣磷分配比的计算公式:lgLp=0 52Λ-0 0027w(FeO)+0 49.式中,Lp为磷在渣与金属中的分配比;Λ为多元渣系的平均光学碱度;w(FeO)为渣中FeO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铁水 炉渣氧化性 炉渣碱度 磷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铁矿石熔融还原中铁浴和熔渣间磷分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姜多 王秀 +1 位作者 李秋菊 洪新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6,共5页
通过对铁浴与CaO-SiO2-MgO-Al2O3-FeO-2.3%P2O5熔融还原渣系间磷分配行为的热力学实验研究,考察了高磷铁矿石熔融还原中温度、炉渣成分、CO2/CO气氛对磷在铁浴和熔渣间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渣金间磷分配行为的氧势为(%FeO)控... 通过对铁浴与CaO-SiO2-MgO-Al2O3-FeO-2.3%P2O5熔融还原渣系间磷分配行为的热力学实验研究,考察了高磷铁矿石熔融还原中温度、炉渣成分、CO2/CO气氛对磷在铁浴和熔渣间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渣金间磷分配行为的氧势为(%FeO)控制的炉渣氧势,CO2/CO控制的气氛氧势则要高于该氧势,但是气氛氧势与该分配行为的氧势仍存在相关性。在光学碱度为0.65~0.69的范围内,a3O/22-/γPO3-4随着光学碱度的上升而升高;在高光学碱度条件下,温度对于渣中磷酸根活度系数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磷分配比 熔融还原 气氛氧势 光学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金间硫磷分配比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孝山 储焰平 +1 位作者 肖赛君 章俊 《中国冶金》 CAS 2016年第8期28-31,共4页
硫磷分配比广泛用于钢铁冶金脱硫脱磷反应热力学分析。依据分配定律对硫磷分配比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现有教材中关于渣量对硫磷分配比没有影响的证明是不准确的。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渣量对硫磷元素在渣金两相中的活... 硫磷分配比广泛用于钢铁冶金脱硫脱磷反应热力学分析。依据分配定律对硫磷分配比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现有教材中关于渣量对硫磷分配比没有影响的证明是不准确的。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渣量对硫磷元素在渣金两相中的活度比没有影响,而对其分配比存在影响;恒温恒压条件下,只有w((S))/a(S)与w((P))/a(P)才能衡量炉渣的脱硫与脱磷能力。当钢液中硫及磷活度系数恒定时,w((S))/w([S])与w((P))/w([P])才可以衡量炉渣的脱硫与脱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冶金 分配定律 分配比 磷分配比 炉渣脱硫脱能力
原文传递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万喜 侯文华 +1 位作者 缪静 张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不同的水生植物处理系统中,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解磷细菌的数量均有差异,且沉积物的磷含量与解磷菌的数量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细菌 微生物生物量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旗叶期缺磷及去蘖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正萍 李春俭 +3 位作者 薛世川 门明新 毕淑芹 马峙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8-592,共5页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并去除或保留分蘖,研究旗叶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旗叶光合和蒸腾速率、干物质和磷在体内分配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旗叶期缺磷一段时间后降低小麦旗叶的光合和蒸腾速率。...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并去除或保留分蘖,研究旗叶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旗叶光合和蒸腾速率、干物质和磷在体内分配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旗叶期缺磷一段时间后降低小麦旗叶的光合和蒸腾速率。不同供磷水平下,去蘖使小麦旗叶光合和蒸腾速率大都高于同期未去蘖的;⑵旗叶期缺磷几乎导致两品种所有器官和整株干物质和磷的积累降低,去蘖的小麦籽粒干物质和磷总量占整株的比例均高于未去蘖的,说明缺磷促进小麦各营养器官的磷向籽粒转移;⑶主茎干物质和磷的积累以CA9325高于JM2,而JM2则以分蘖占优势,这与JM2分蘖数较多有关;⑷不论供磷还是缺磷,未去蘖的CA9325籽粒产量低于JM2,而去蘖后则相反。不同库容量的CA9325千粒重和籽粒磷含量均高于JM2。全生育期供磷条件下的磷吸收效率,以未去蘖的CA9325显著高于JM2,去蘖后两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容量 冬小麦 光合特性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肥对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丽 郭素娟 +3 位作者 宋影 孙慧娟 谢明明 武燕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9,共6页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期板栗营养枝叶片的氮质量分数外,在展叶期、花期经T3处理板栗地上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的,且经T3处理的雌雄花序比最高。展叶期氮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花、叶片、顶梢、枝条,且花的磷质量分数也最高,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叶片、花、顶梢、枝条;而花期以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雌雄花的磷质量分数最高,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最高。且花期板栗地上各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展叶期,花期雌雄花、枝条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也小于展叶期的,但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较展叶期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展叶期板栗花与枝条的氮、磷质量分数,花期雌花簇与雄花序的氮、磷质量分数,雌雄花序比与展叶期花、花期雌花簇的氮、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雌雄花发育与营养状况尤其磷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总之,T3处理,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3次对当地板栗地上器官氮、磷营养积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地上器官 叶面喷肥 分配 雌雄花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磷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德鸿 寇太记 +2 位作者 徐晓峰 朱建国 朱新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O3-FACE(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小麦(Tritcium aestivumL.)品种的物质积累、磷素的吸收与分配对大气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显示,大气臭氧浓度增加50%对供试小麦根和地上部的生物量...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O3-FACE(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小麦(Tritcium aestivumL.)品种的物质积累、磷素的吸收与分配对大气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显示,大气臭氧浓度增加50%对供试小麦根和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影响差异较大,显著降低了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产量,降幅为13.2%~35.7%,但对扬麦15和扬幅麦2号的产量无显著影响。臭氧增加导致5种小麦根系和地上部植株中磷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籽粒中磷含量却无显著变化。臭氧污染降低了磷在小麦根和籽粒中的积累量,促使小麦植株中磷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增加了籽粒中磷所占比重。高臭氧浓度下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磷偏生产力降低9.0~23.8(kg/kg,P2O5),磷素利用率显著降低8.2%~20.2%,但扬麦15和扬幅麦2号的磷素偏生产力与利用效率变化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具有改变小麦物质分配,影响土壤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统周转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升高 分配 偏生产力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病对几种樱桃砧木生长发育及氮、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东升 王海波 +1 位作者 李宪利 李桂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9-494,共6页
利用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根癌病对几种生产中常用的樱桃砧木生长发育及氮、磷分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根癌病菌能显著抑制新梢和茎干粗度的生长,并使树体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树体光合速率下降,但下降幅度与树体抗性有关,树体抗性愈强,... 利用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根癌病对几种生产中常用的樱桃砧木生长发育及氮、磷分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根癌病菌能显著抑制新梢和茎干粗度的生长,并使树体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树体光合速率下降,但下降幅度与树体抗性有关,树体抗性愈强,则下降幅度愈小;根癌病菌能促进患病植株的根系活力,根癌病菌导致的根系活力的升高促进冠瘿瘤的生长发育,但没有促进树体的生长。冠瘿瘤中,氮、磷含量明显高于该冠瘿瘤所着生的枝条;冠瘿瘤是强生长中心,发生在枝干上的冠瘿瘤首先与地上部协作,共同参与争夺地下部的磷素,然后再参与地上部磷素的竞争;根癌病首先干扰氮素由地上部向根部的回流,其次才影响氮素从叶片向树体其它部位的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病 樱桃 砧木 生长发育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量及磷利用效率花生品种磷素及干物质累积、分配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天一 王春晓 +5 位作者 孙学武 吴正锋 郑永美 孙秀山 沈浦 王才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794,共7页
探讨不同产量及磷利用效率(简称磷效率)花生品种的干物质及磷素累积、分配特性,为高产及磷高效利用花生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在山东莱西和招远两基点大田条件下,研究了34个花生品种的产量及磷效率差异,以两指标平均值为基准,将供试品种... 探讨不同产量及磷利用效率(简称磷效率)花生品种的干物质及磷素累积、分配特性,为高产及磷高效利用花生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在山东莱西和招远两基点大田条件下,研究了34个花生品种的产量及磷效率差异,以两指标平均值为基准,将供试品种划分为高产磷高效(简称双高型)、高产磷低效、低产磷高效和低产磷低效(简称双低型)四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花生磷素及干物质累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1)34个品种中有27个品种产量及磷效率类型在两试验点表现一致,占供试品种的79.4%,总体表现稳定。(2)当产量类型相同时,花生磷效率主要取决于植株磷浓度及累积量,而器官中磷浓度偏高及营养体磷积累过多,是磷低效的主要原因,基于花生磷高效植株适宜的磷浓度为0.49%-0.55%;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花生产量的关系较小。双低型品种磷收获指数低于低产磷高效型,其多吸收的磷素主要用于茎、叶、针等无经济价值的器官,对产量贡献较小。(3)与低产型品种相比,生殖体及整株较高的磷累积量以及干物质生产能力是高产品种的显著特征,磷浓度及磷收获指数对产量影响较小。综上,较高的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能力、适当偏低的植株磷浓度和适中的磷累积量是高产磷高效花生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利用效率 产量 累积与分配 干物质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水中磷质量浓度对磷在青萍-上覆水-沉积物中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万喜 张鹏 +1 位作者 金相灿 侯文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7,共4页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上覆水中ρ(磷)对磷在青萍处理系统中的青萍-上覆水-沉积物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的增加青萍吸收的磷量呈增加趋势;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对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上覆水中ρ(磷)对磷在青萍处理系统中的青萍-上覆水-沉积物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的增加青萍吸收的磷量呈增加趋势;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对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磷的分配主要与二者之间磷含量差有关系,且上覆水中的可溶性磷含量越低,沉积物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越高;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0.5mg/L时,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呈减少趋势;培养前上覆水中ρ(磷)为2~50mg/L时,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含量 分配 碱性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节和挑旗期缺磷对两小麦品种体内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正萍 李春俭 门明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41-1346,共6页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研究了拔节和挑旗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体内磷分配和成熟期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的延续,两品种供磷植株的主茎、有效分蘖和整株中的磷含量均呈“S”型增加,峰值在...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研究了拔节和挑旗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体内磷分配和成熟期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的延续,两品种供磷植株的主茎、有效分蘖和整株中的磷含量均呈“S”型增加,峰值在灌浆期。两品种所有处理的植株主茎中的磷在整株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无效分蘖和根系中的磷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两品种缺磷植株的有效分蘖中磷含量也呈下降趋势;对照CA9325主茎的籽粒含磷量及其在主茎中所占比例高于有效分蘖;而对照JM2主茎的籽粒含磷量低于有效分蘖,这与二者分属不同穗型小麦有关。缺磷的两品种主茎和有效分蘖营养器官和颖壳中的磷含量均低于同期的对照植株,使得籽粒中磷占主茎和有效分蘖中磷的比例高于对照。尽管如此,主茎和有效分蘖的籽粒含磷量低于对照;到成熟期,两次缺磷均显著降低两品种的籽粒产量。供磷的CA9325磷吸收效率和各处理的CA9325的收获指数均高于JM2,但前者各处理的磷利用效率低于后者。对两品种小麦体内磷利用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节期 挑旗期 现象 小麦品种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博超 窦广玉 +5 位作者 王雪婷 苑喜男 朱克松 刘刚 王天宁 潘涔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为指导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科学还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全氮、全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并依据农田中废水施用量计算氮、磷和有机碳的年均投入量。...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为指导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科学还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全氮、全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并依据农田中废水施用量计算氮、磷和有机碳的年均投入量。采集连续施用8年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地块(还田地块)和未施用废水地块(对照地块)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垂直剖面水解氮、硝态氮、有效磷累积与分配特征及氮磷淋失风险。【结果】还田地块随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年均施入的氮(以N计)、磷(以P 2O 5计)分别高达2823和708 kg/hm^(2),分别是对照地块氮、磷投入量的10.8和4.1倍;还田地块随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年均施入的总有机碳为14.04 t/hm^(2),对照地块未投入有机碳。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还田地块0~250 cm土层土壤水解氮、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分别为48.9~140.0,37.6~53.0和0.8~35.4 mg/kg,极显著高于对照地块的水解氮(10.8~73.2 mg/kg)、硝态氮(1.82~7.34 mg/kg)及有效磷(0.2~22.2 mg/kg)含量。还田地块和对照地块水解氮含量均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呈近似线性下降趋势;还田地块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对照地块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急剧下降至40~60 cm土层后缓慢下降。相比0~20 cm土层,还田地块200~250 cm土层中水解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65.07%,29.06%和97.74%,对照地块分别为85.24%,75.20%和99.10%。【结论】在宁夏固原气候条件下,长期、大量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农田土壤氮、磷淋失风险仍较小,但造成了水、肥资源的严重浪费,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科学确定废水还田总量,避免造成废水养分浪费及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废水 废水还田 累积与分配 淋失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春季磷的形态分配及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振红 石圣吉 李顺兴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5,共4页
以石码河口及上游水域为研究对象,2007年5月对表层水中不同形态的磷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Chla)进行了调查,分析河口磷形态分配的影响因素及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以颗粒态有机磷(POP)为主的颗粒态磷(PP)占总磷的61.2%;溶解态无机... 以石码河口及上游水域为研究对象,2007年5月对表层水中不同形态的磷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Chla)进行了调查,分析河口磷形态分配的影响因素及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以颗粒态有机磷(POP)为主的颗粒态磷(PP)占总磷的61.2%;溶解态无机磷(DIP)占溶解态磷(TDP)的72.8%。河口区上游磷与河口磷的组成相似,雨水的淋洗作用对水体中磷的组成有较大影响,以颗粒态无机磷(PIP)的显著增高为特征。水中Chla与TP和DOP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生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水域表层水中磷形态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 叶绿素A 形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产群体淀粉和氮、磷、钾、分配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林萍 门福义 +1 位作者 刘梦芸 郭乃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3期9-16,共8页
本试验以内蒙古乌盟地区主栽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马铃薯高产群体生育过程中茎秆、叶片、块茎的淀粉、氮素、磷素、钾素的含量及其向块茎中运转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数学模拟手段,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以生育时期 X_1和... 本试验以内蒙古乌盟地区主栽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马铃薯高产群体生育过程中茎秆、叶片、块茎的淀粉、氮素、磷素、钾素的含量及其向块茎中运转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数学模拟手段,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以生育时期 X_1和密度 X_2为自变量,淀粉、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因变量,建立了淀粉、氮、磷、钾在植株各器官中积累分配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和曲线。充分揭示了实际系统的真实规律,可做为高产马铃薯栽培的田间诊断、看苗促控管理的重要指标及制定栽培规范化、管理指标化方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群体 淀粉 氮、、钾分配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在浮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系统中的分配行为研究
20
作者 缪静 汪群慧 侯文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115,共1页
由湖泊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暴发是当今社会频繁发生的环境灾害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磷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磷在水体系统中的循环,特别是沉积物(底泥)中磷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富营养化的进程。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萍 分配 形态 碱性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