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catenin和VEGF在磷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1
作者 黄洪欣 杜兴莉 姜长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9期19-19,共1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VEGF在皮肤磷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lymer方法检测30例皮肤SCC和27例皮肤组织慢性炎的β-catenin和VEGF的表达。结果皮肤SCC中β-catenin主要呈细胞核和(或)细胞质异位表达...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VEGF在皮肤磷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lymer方法检测30例皮肤SCC和27例皮肤组织慢性炎的β-catenin和VEGF的表达。结果皮肤SCC中β-catenin主要呈细胞核和(或)细胞质异位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6.7%;VEGF在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组织慢性炎(70.0%和22.2%,P<0.01);且β-catenin与VEG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SCC中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VEGF高表达的重要原因,其在磷状细胞癌发生中可能扮演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状细胞癌(SCC) Β-CATENIN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窦磷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安淑玲 《中国民康医学》 1997年第5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磷状细胞癌 额窦 眼眶肿物 细胞 眼眶内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切口 组织分离 情况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食管磷状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王馨苑 宋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食管磷状细胞癌(ESCC)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食管癌细胞株(TE-10、KYSE150)用含有10%FBS与1%双抗DMEM培养基培养。筛选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对ESCC细胞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取对数期TE-10... 目的: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食管磷状细胞癌(ESCC)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食管癌细胞株(TE-10、KYSE150)用含有10%FBS与1%双抗DMEM培养基培养。筛选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对ESCC细胞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取对数期TE-10、KYSE150细胞,根据实验分组[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西妥昔单抗组(加入西妥昔单抗,使其浓度为50nmol/L)、伊立替康组(加入伊立替康,使其浓度为10µmol/L)和联合用药组(加入上述两种药物,使其浓度分别为50nmol/L、10µmol/L)],依从加入相应药物。在培养24h、48h、72h时,加入CCK-8试剂,培养2h,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值,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取对数期KYSE150细胞,根据上述实验分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培养48h,观察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结果:西妥昔单抗浓度为50nmol/L,伊立替康浓度为10µmol/L为ESCC细胞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与对照组比较,西妥昔单抗组和伊立替康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妥昔单抗组和伊立替康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联合能明显提升ESCC治疗效果,可显著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磷状细胞癌 西妥昔单抗 伊立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F BZIP转录因子G促进SLC7A11的表达影响头颈磷状细胞癌的铁死亡
4
作者 丁映辉 袁思洁 +1 位作者 叶放蕾 王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MAF BZIP转录因子G(MAFG)对头颈磷状细胞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TCGA数据库的519例头颈磷状细胞癌测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与铁死亡基因SLC7A11相关性>0.5的基因,并从中筛选出SLC7A11的潜在转录因子。... 目的探讨MAF BZIP转录因子G(MAFG)对头颈磷状细胞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TCGA数据库的519例头颈磷状细胞癌测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与铁死亡基因SLC7A11相关性>0.5的基因,并从中筛选出SLC7A11的潜在转录因子。将人源头颈磷状细胞癌细胞系SAS和SCC15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和MAFG过表达质粒,转染2 d后,使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丙二醛(MDA)检测验证细胞的铁死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探索MAFG与SLC7A11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其对铁死亡通路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转录因子MAFG与SLC7A11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且在SLC7A11启动子区域有明显的结合峰。在头颈磷状细胞癌细胞系SAS和SCC15中过表达MAFG后,SLC7A1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AS:0.62±0.10比1.02±0.06,t=5.798,P<0.05;SCC15:0.51±0.08比0.95±0.05,t=8.377,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AS:0.35±0.01比0.98±0.05,t=20.838,P<0.05;SCC15:1.19±0.16比2.22±0.25,t=6.030,P<0.05);克隆形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AS:443.67±50.65比262.67±25.66,t=5.522,P<0.05;SCC15:520.67±32.13比205.67±19.43,t=14.532,P<0.05)。MAFG过表达同时添加RSL3组相较于MAFG单纯过表达组,MDA水平显著升高(SAS:1.30±0.15比0.39±0.07,t=9.531,P<0.05;SCC15:2.25±0.13比0.96±0.09,t=14.338,P<0.05);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SAS:304.67±29.67比438.33±25.48,t=5.920,P<0.05;SCC15:170.67±11.37比502.00±39.34,t=14.013,P<0.05)。结论MAFG能够通过MAFG/SLC7A11/铁死亡轴促进头颈磷状细胞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磷状细胞癌 铁死亡 MAF BZIP转录因子G
原文传递
带蒂皮瓣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后创面7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头皮鳞细胞 带蒂皮瓣修复 切除后 创面 组织病理检查 颅骨缺损 脓性分泌物 磷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MMP9、S100A4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金绪 蔡科军 陈月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研究CD147、MMP9、S100A4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法)检测10例食管癌旁正常组织和50例食管癌切除组织中CD147、MMP9、S100A4的表达。结果CD147、MMP9... 目的研究CD147、MMP9、S100A4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法)检测10例食管癌旁正常组织和50例食管癌切除组织中CD147、MMP9、S100A4的表达。结果CD147、MMP9、S100A4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与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的表达分别与CD471、S100A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100A4、CD147和MMP9蛋白表达均参与了食管磷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三者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且三者之间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磷状细胞癌 CD147 MMP9 S100A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389-1391,共3页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对肿瘤的诊断、分期、转移、判断预后、监测复发、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
关键词 上皮细胞抗原 肿瘤 血清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Z1基因稳定表达SCC15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对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化的影响
8
作者 王星 姜立 +1 位作者 张沄 陈肖燕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065-2071,共7页
目的探索鸟氨酸脱羧酶抗酶(OAZ1)对舌鳞癌细胞株SCC15上皮间质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框移位点突变的OAZ1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Neo-OAZ1-IRES-Zs Green,包装病毒并感染SCC15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挑取荧光强度较高的单克隆细... 目的探索鸟氨酸脱羧酶抗酶(OAZ1)对舌鳞癌细胞株SCC15上皮间质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框移位点突变的OAZ1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Neo-OAZ1-IRES-Zs Green,包装病毒并感染SCC15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挑取荧光强度较高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AZ1以及上皮间质化相关基因(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Zeb1、Snail、Twist1、TGF-β1、Smad1)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OAZ1基因稳定表达的SCC15细胞株,且OAZ1的过表达可以抑制Vimentin、N-cadherin、TGF-β1的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此外,OAZ1可以促进Smad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OAZ1可以抑制舌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化,其机制可能涉及TGF-β1信号通路和Smad1信号通路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 磷状细胞癌 慢病毒 上皮间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E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关系研究
9
作者 黄应通 王凯 +1 位作者 李纯培 郭建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扩增基因1(GAE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0名ESCC组织以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GAEC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SCC与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GAEC1蛋白阳... 目的 研究食管癌扩增基因1(GAE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0名ESCC组织以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GAEC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SCC与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GAEC1蛋白阳性率表达分别是52.5%、42.5%,以上两种组织中GAE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字2=1.896,P=0.172)。但是存在一致性特点(Kappa=0.539,P约0.001)。T3期、中低分化时期、存在淋巴转移及临床晚期的恶性程度较高的ESCC组织中,GAEC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T1和T2时期、高分化时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I、II期的患者(字2=5.029、6.056、8.994、7.045,P约0.05)。结论 GAEC1的表达同食管癌患者的恶性表型、侵袭能力以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EC1 食管磷状细胞癌 表达 临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及文献综述
10
作者 黎颂铭 洪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方法对作者近期发现右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增生的瘤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明显核异型,核分裂易见,细胞角化,可见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肿瘤旁见多个癌细胞弥漫浸润,... 目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方法对作者近期发现右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增生的瘤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明显核异型,核分裂易见,细胞角化,可见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肿瘤旁见多个癌细胞弥漫浸润,部分呈小叶癌化,符合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结论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房恶性肿瘤,同其它乳腺肿瘤一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磷状细胞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斐斐 柳仲秋 +5 位作者 贺启华 李炜 姚忠强 喻小静 白云波 何婷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期85-87,9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选取行TACE治疗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另选取80例肝囊肿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选取行TACE治疗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另选取80例肝囊肿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AFP、SCC、CYFRA21-1水平。结果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可知,门脉癌栓、肝内转移、Child-Pugh分级、AFP术后阳性、SCC术后阳性、CYFRA21-1术后阳性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血清AFP、SCC、CYFRA21-1水平及AFP、SCC、CYFRA21-1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而TACE术后血清AFP、SCC、CYFRA21-1水平及AFP、SCC、CYFRA21-1阳性率低于TACE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术后阳性、SCC术后阳性、CYFRA21-1术后阳性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 甲胎蛋白 磷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SCC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苑文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的影响。方法 7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方案,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的影响。方法 7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比较观察2组治疗的疗效和血清SCCA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治疗后的血清SCC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中血清SCC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降低血清SCC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放疗 中晚期宫颈 磷状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鼻咽癌MTS1基因分子遗传学研究
13
作者 符生苗 林少民 +5 位作者 梁茱 吴爱祝 肖翰 邓立群 陈鑫苹 王海枫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7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家族性鼻咽 遗传学研究 基因分子 MTS1 鼻咽患者 研究对象 鼻咽组织 石蜡包埋 平均年龄 磷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SGF、SCC-Ag、CA125水平表达对宫颈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席源 刘永洁 李祥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化疗前检测外周血中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I期的宫颈癌患者70例,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肿瘤复发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SGF、SCC...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化疗前检测外周血中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I期的宫颈癌患者70例,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肿瘤复发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不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年无复发的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54.63±12.35U/mL、2.42±0.60μg/L、27.28±12.28U/mL)明显低于3年内复发患者的(78.29±18.29U/mL、3.89±1.25μg/L、36.43±13.05U/mL)(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与治疗后3年内复发风险呈正相关(r=0.535、r=0.329,r=0.744,P<0.05)。进一步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对外周血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联合预测其3年内肿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对外周血TSGF、SCC-Ag、CA125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结果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糖类抗原-125 磷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在涎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全法 张儒群 +2 位作者 张卓 章宏毅 赵吉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2-612,共1页
近5年来,在我院诊治的涎腺癌患者中的涎腺磷状细胞癌,低分化腺癌临床分期Ⅳ及已侵犯神经与淋巴管的涎腺癌,在行原发灶扩大切除的同时,施行同侧颈淋巴组织清扫术,经过近3年的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涎腺 颈淋巴清扫 临床意义 手术中 功能性 磷状细胞癌 低分化腺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导管腔内照射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益 李卫 +1 位作者 贾维坤 关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36-938,共3页
因肺功能差、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不能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例在临床较为多见,有部分食管癌患者甚至不能行常规放化疗。探索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早期患者的新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本文报告3例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磷状细胞... 因肺功能差、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不能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例在临床较为多见,有部分食管癌患者甚至不能行常规放化疗。探索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早期患者的新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本文报告3例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磷状细胞癌患者,经食管腔内^125I粒子导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早期食管 疗效观察 食管腔内 内照射治疗 食管磷状细胞癌 手术治疗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艳华 孙钧 郑继伟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660-662,666,共4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degree,NSE)、磷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degree,NSE)、磷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癌68例,同时选取良性肺疾病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90名作为对照组和健康组,分别应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展血清检查,记录三组样本血清中的CEA、NSE、SCC-Ag与CYFRA21-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的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与联合诊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0.9%,准确度为83.3%,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NSE、SCC-Ag与CYFRA21-1的联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 上皮细胞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型肺鳞癌皮肤转移和脑转移1例
18
作者 李洪霞 王淑琴 +2 位作者 李立 曾三武 张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磷状细胞癌 中心型肺鳞 转移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膀胱憩室癌变1例
19
作者 李芳中 张晓凤 贾继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592-592,共1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磷状细胞癌 病例报告 膀胱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基底膜表达与颈淋巴结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湘 沈子华 刘蜀凡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7例口腔鳞癌进行检测,以探讨癌巢基底膜表达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口腔鳞癌癌巢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缺损,甚至完全消失,基底膜缺损与肿瘤分化和癌颈洒巴结转移密切...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7例口腔鳞癌进行检测,以探讨癌巢基底膜表达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口腔鳞癌癌巢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缺损,甚至完全消失,基底膜缺损与肿瘤分化和癌颈洒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提示口腔鳞癌基底膜表达程度对评价肿瘤分化和肿瘤浸润及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