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C端结构域参与调控终止密码子的识别过程 被引量:3
1
作者 闫静 石文鑫 +2 位作者 王美 申泉 柴宝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终止过程中,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eukaryotic polypeptide release factor,eRF1)利用其N端结构域识别终止密码子。eRF1的N结构域中的GTS、NIKS和Yx Cxxx F模体对于终止密码子的识别发挥重要作用。但至目前为止,eRF1识... 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终止过程中,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eukaryotic polypeptide release factor,eRF1)利用其N端结构域识别终止密码子。eRF1的N结构域中的GTS、NIKS和Yx Cxxx F模体对于终止密码子的识别发挥重要作用。但至目前为止,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机制,尤其是对于终止密码子的选择性识别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构建了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ia)eRF1的N端结构域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eRF1的M和C结构域组成的杂合eRF1,即Tt/Sc eRF1和Tt/Sp eRF1。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两种杂合eRF1在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活性具有显著差异。Tt/Sc eRF1仅识别UGA密码子,与四膜虫eRF1一致,具有密码子识别特异性;而Tt/Sp eRF1可以识别3个终止密码子,无密码子识别特异性。为解释这一现象,将Sp eRF1的C结构域中的1个关键的小结构域中的氨基酸进行突变,与Sc eRF1相应位点的氨基酸一致。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Tt/Sp eRF1识别密码子UAA和UAG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说明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C端结构域参与了终止密码子的识别过程。这提示,四膜虫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的特异性可能依赖于eRF1分子内的结构域间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肽链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链释放因子 终止密码子识别 c结构域 四膜虫eR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F1基因敲低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影响的探究
2
作者 房梦桃 刘众 +4 位作者 吴琪 黄冬艳 叶昱 万根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PCIF1基因特异性靶向干扰载体——pcDNA3.1-Double U6-mCherry-sh PCIF1,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81),并通过遗传霉素筛选、富集PCIF1-KD重组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CIF1基因的敲低效果,并验证PEDV在获得的重组敲低细胞上的增殖能力。【结果】(1)重组干扰质粒经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证明成功构建PCIF1干扰质粒;(2)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重组Vero-81细胞中PCIF1被显著敲低,获得了稳定的PCIF1-KD重组细胞系sh-△PCIF1-Vero-81;(3)PEDV感染验证发现PEDV在sh-△PCIF1-Vero-81细胞的增殖水平被显著抑制,且在感染后24~36 h病毒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被进一步抑制。【结论】利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一株稳定敲低PCIF1基因的细胞系sh-△PCIF1-Vero-81,PCIF1基因的沉默对PED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PCIF1对PEDV的影响或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工具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洲绿猴肾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氯化碘盐与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v1的C-端结构域的相互作用(英文)
3
作者 张尚荣 赵青 李树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v1)在"呼吸爆发"过程中参与细胞内p H的调节,以补偿NADPH氧化酶产生电子时的电荷.Hv1胞内C端结构域通过α螺旋二级结构形成二聚体,这种结构对蛋白质定位和在吞噬体中可能感应氧化还原反应起重要作用.二苯... 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v1)在"呼吸爆发"过程中参与细胞内p H的调节,以补偿NADPH氧化酶产生电子时的电荷.Hv1胞内C端结构域通过α螺旋二级结构形成二聚体,这种结构对蛋白质定位和在吞噬体中可能感应氧化还原反应起重要作用.二苯基氯化碘盐(DPI)经常被用来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通过荧光光谱实验研究了DPI与Hv1的C端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荧光猝灭的存在表明DPI与Hv1的C端结构域之间有相互作用.此外,锌离子的存在使DPI与Hv1的C端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表明锌离子影响DPI与Hv1的C端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PI与Hv1的C端结构域之间有相互作用,这可能为DPI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机理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氯化碘盐 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v1 c结构域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C/EBP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荣 曹诚 马清钧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C/EBPβ是转录因子C/EBPs(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和二聚化功能域。它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机体炎症反应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 C/EBPβ是转录因子C/EBPs(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和二聚化功能域。它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机体炎症反应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到蛋白酶降解、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有关C/EBPβ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P 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 蛋白质相互作用 生物学功能 基因转录 细胞增殖 肿瘤发生 生命活动 炎症反应 调控机理 功能域 二聚化 结合域 DNA 靶细胞 酶降解 磷酸化 c 分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m修饰酶PCIF1调控靶基因ACOT8参与胃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彭进 王伟宁 +2 位作者 谭智 叶冠男 周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8-376,共9页
背景与目的:最新证据显示N6, 2’-O-二甲基腺苷(N6, 2’-O-dimethyladenosine,m6Am)修饰酶磷酸化C末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hosphorylated c-terminal domain-interacting factor 1,PCIF1)可能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 背景与目的:最新证据显示N6, 2’-O-二甲基腺苷(N6, 2’-O-dimethyladenosine,m6Am)修饰酶磷酸化C末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hosphorylated c-terminal domain-interacting factor 1,PCIF1)可能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这种新的PCIF1分子机制与胃癌进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分析PCIF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及其调控靶基因酰基辅酶A硫代酯酶8(acyl-CoA thioesterase 8,ACOT8)在胃癌进展中的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非胃癌组织中的PCIF1表达,并分析了PCIF1表达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收集2019年——2021年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89对胃癌组织和匹配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CIF1表达。在体外实验中,将SNU5细胞分为PCIF1敲低(shPCIF1)组和相应对照(sh-NC)组,将AGS细胞分为载体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和PCIF1过表达(PCIF1)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和transwell法分析了PCIF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此外,在PCIF1过表达的AGS细胞中敲低ACOT8并进行了拯救实验。采用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来测定PCIF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PCIF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并且PCIF1高表达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与sh-NC组相比,sh-PCIF1组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PCIF1组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在PCIF1过表达的AGS细胞中,敲低ACOT8的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在体内实验中,与NC组相比,PCIF1过表达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PCIF1在胃癌细胞系和组织中上调。此外,PCIF1/ACOT8轴参与介导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 2’-O-二甲基腺苷 磷酸化c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 酰基辅酶A硫代酯酶8 胃癌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人IL-2Rα基因NIRS元件结合蛋白的cDNA
6
作者 盛德乔 陆瑜 +2 位作者 李宏帆 吴宁华 沈珝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βgal活性;测序后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4个不同蛋白的cDNA克隆。其中一个是已知的反式作用因子Ku抗原,另一个是RNA聚合酶Ⅰ的转录终止因子。它们的C末端分别含有SAP和SANTDNA结合结构域。结论在Jurkat细胞中存在与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 结合蛋白 人IL-2 筛选 Ra基因 杂交系统 酵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结合结构域 Jurkat细胞 相互作用 HTLV-1 cDNA文库 cDNA克隆 反式作用因子 RNA聚合酶 阳性克隆 Ku抗原 杂交体 gal 假阳性 SAP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