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论纲——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上位范畴 被引量:2
1
作者 文魁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实践,提出新观点、发现新范畴、构建新理论。面对各种不同的理论见解,必须找到共同的上位范畴——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淡出,有其历史原因,但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实践,提出新观点、发现新范畴、构建新理论。面对各种不同的理论见解,必须找到共同的上位范畴——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淡出,有其历史原因,但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作为上位范畴,不但自身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政治经济 上位范畴
原文传递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与黄振奇同志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克鉴 《人文杂志》 1981年第1期68-72,共5页
黄振奇同志在《红旗》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有计划发展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要求及其同价值规律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实际上,作者的许多观点也是... 黄振奇同志在《红旗》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有计划发展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要求及其同价值规律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实际上,作者的许多观点也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是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本文准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得到黄振奇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发展 客观经济规律 按比例发展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计划 生产单位 社会化大生产 经济条件 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
作者 康祥生 《求实》 1986年第1期22-25,共4页
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生机旺盛的重要标志。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局面,对于完成“七五”计划,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使国民经... 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生机旺盛的重要标志。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局面,对于完成“七五”计划,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有关文件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本文试图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从哲学的角度,就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探讨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同一性 矛盾体系 发展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比较
4
作者 蒋学模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18,28,共9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逐步被确认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经济管理的科学根据是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因此,以探索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逐步被确认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经济管理的科学根据是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因此,以探索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为己任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也就适应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为着正确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明确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异同,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宏观经济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 运行规律 经济波动 总需求 总供给 实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划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作者 何荣飞 吕先声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34-38,共5页
讨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以下简称计划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肯定计划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之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基本观点,是列宁、斯大林在... 讨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以下简称计划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肯定计划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之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基本观点,是列宁、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的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了有计划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按比例发展规律,不存在有计划发展规律,或者认为按比例发展规律可以代替有计划发展规律。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有计划发展规律与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两个不同的规律,二者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它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是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调节的,而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计划分配劳动时间于国民经济各部门。这种通过计划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二者的联系,但不能因此而将二者混淆起来。按比例发展规律具有“自然规律”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计划发展 价值规律 地位和作用 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运用计划 社会主义条件下 国民经济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方法论问题
6
作者 詹继生 《江西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29-31,28,共4页
我国计划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走过弯路,受过挫折。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来认识、总结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文试图就当前在方法论上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每一事物内部... 我国计划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走过弯路,受过挫折。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来认识、总结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文试图就当前在方法论上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每一事物内部不仅存在着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们在观察问题时,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为主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方法论问题 国计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国家计划 多层次所有制结构 计划管理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社会主义的生产价格
7
作者 王婷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23-24,共2页
浅议社会主义的生产价格□王婷政治经济学中传统的看法,是把平均利润规律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特别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更掩盖了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清... 浅议社会主义的生产价格□王婷政治经济学中传统的看法,是把平均利润规律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特别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更掩盖了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对社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个别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规律 利润率 社会主义市场 国民经济各部门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的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规律 经济条件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讲 社会主义信用
8
作者 潘金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6期41-48,共8页
一、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当商品通过赊销而让渡,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随之产生。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社会,就存在着信用。马克思曾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 一、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当商品通过赊销而让渡,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随之产生。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社会,就存在着信用。马克思曾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资本论》第3卷第39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 货币资金 货币流通 利息率 商品货币经济 消费信用 国家信用 商品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的二重性
9
作者 潘祥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95-96,共2页
社会主义阶段,劳动力所有制上所表现的两重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全社会来看。
关键词 劳动力所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 二重性 劳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者 社会主义阶段 消费资料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全民所有制 调节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
10
作者 陈星 《江西社会科学》 1980年第0期42-46,共5页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斯大林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在生...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斯大林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只有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 国民经济计划 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11
作者 黄海 《统计研究》 1987年第3期17-23,共7页
1984年,国务院决定: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应当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1987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统计局有“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职责”。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统一的、科学的国... 1984年,国务院决定: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应当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1987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统计局有“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职责”。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统一的、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是当前统计战线上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建国以来,我国曾长期采取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实行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吃大锅饭”的传统经济体制,忽视综合平衡与经济效益,忽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管理的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核算事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建立健全 非物质生产领域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再生产理论 有计划商品经济 马克思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经济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方法论讨论综述
12
作者 顾凌英 魏雅卿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2期43-45,共3页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统计学界对建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在这一基础上召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方法论讨论会”综述如下。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理论与方法论 讨论综述 生产劳动 服务劳动 物质生产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劳动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推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3
作者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0年第12期66-66,共1页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最新消息,从1995年开始,我国将全面推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完成对各项经济统计的改革。目前,我国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很不适应现代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最新消息,从1995年开始,我国将全面推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完成对各项经济统计的改革。目前,我国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很不适应现代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1985年开始,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吸收联合国等有关体系的优点,拟订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经济统计 社会再生产 平衡表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 最新消息 适应发展 统一核算 宏观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论述
14
作者 宋涛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1999年第1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学习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革命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毛主席对于国民经济平衡理论的发展
15
作者 尹世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24-32,共9页
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有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关键词 国民经济平衡 毛主席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统一计划 综合平衡 积极平衡 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选集》 按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
16
作者 王勤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20,共2页
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是要坚持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之路,展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 1.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经济效益 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技术改造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经济基本态势与1995经济发展前景
17
作者 萧灼基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5年第2期7-11,共5页
1994年,我国渡过了改革开放的第十五周年。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市场的活力,提高了国家的实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认真回顾和总结1994年的成就和问题,展望1995年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助于经济管理部门掌握宏观调控的方向... 1994年,我国渡过了改革开放的第十五周年。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市场的活力,提高了国家的实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认真回顾和总结1994年的成就和问题,展望1995年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助于经济管理部门掌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制订经营决策,有助于国外投资者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增强投资信心,有助于广大公众更好地参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基本态势 经济发展 1994年 进出口贸易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乡镇企业 上市公司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宏观经济管理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8
作者 田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5,共5页
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以后,既要加强国家的宏观控制,又要搞活企业。这两个方面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和改革同步进行。本文仅就宏观经济管理的直接控... 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以后,既要加强国家的宏观控制,又要搞活企业。这两个方面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和改革同步进行。本文仅就宏观经济管理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问题谈些认识。 一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所谓宏观经济管理是指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从整体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进行全局性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宏观经济管理 管理经济 经济杠杆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大锅饭 企业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家董辅礽和李泽中应邀来我院讲学
19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34-134,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董辅礽同志和该所经济学家李泽中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我院政教系讲学.董辅礽同志的讲题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价值规律和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董辅礽同志和该所经济学家李泽中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我院政教系讲学.董辅礽同志的讲题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价值规律和经济体制改革》.李泽中同志的讲题为:《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此外,李泽中同志还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雇工等若干理论问题与政教系部分教师举行了座谈.董辅礽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目标”、“道路”和“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命题的含义.他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辅礽 全民所有制经济 价值规律 经济学家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讲题 政教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若干理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关于经济快速高效相统一的思想
20
作者 王丽贤 邢杰 《绥化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邓小平同志 高速度 快速高效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台阶式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