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述评
1
作者 文成豪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51-64,共14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价值意义、构成要素、经验启示、现实困境、突破路径等方面展开诸多有益探讨,从不同角度为深化这一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重要启发。基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价值意义、构成要素、经验启示、现实困境、突破路径等方面展开诸多有益探讨,从不同角度为深化这一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重要启发。基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亟须强化基础理论、拓展研究思路、优化研究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的学理深度、视野宽度和现实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研究述评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发挥及其提升
2
作者 李虹曼 王永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能否有效发挥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否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能否提升的重要因素。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能否有效发挥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否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能否提升的重要因素。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必须要满足全面引领的一般性要求、持续引领的隐含性要求以及强大引领的规定性要求,方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目标的实现。但在这些要求的实现过程中,信息共享、价值冲突和需求更新分别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技术阻力”“他者阻力”和“自我阻力”,严重影响了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引领、持续引领和强大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聚焦当前引领力发挥的阻力因素,破解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现实困境,致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对策精进与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奠基性贡献
3
作者 李虹曼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46-54,共9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并非新时代独有的工作,而是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的任务升级。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塑造与提升。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并非新时代独有的工作,而是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的任务升级。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塑造与提升。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过程中,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思想理论创新上,确立了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阐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现实必要,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价值基准,进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策略定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筑牢了理论根基。实践举措探索上,毛泽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积极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并主张坚决同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斗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法律规章制定上,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领导创建了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条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提供了制度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陈蓉蓉 吴学琴 《理论导刊》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思想条件和方法遵循。探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 “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思想条件和方法遵循。探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现路径,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具体而言,在价值意蕴上,体现在增强意识形态认同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增进意识形态情感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作用,在完成意识形态生产中始终讲好中国故事,在优化意识形态叙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目标指向上,以具象化的方式定位在宏观思想指引、中观文化使命、微观个体实践等层面进行细化,以期贯通不同层面各个群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建设,进而达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聚合效果。在实现路径上,通过以“双创”原则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以润物无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以仪式化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情感认同,以多重叙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方天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价值与利益既是构筑意识形态发展的两个本质向度,也是解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的“双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科学表达、真实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推动特殊利益走向普遍利益的一种实践力量,这股力量是由价值建构力、价... 价值与利益既是构筑意识形态发展的两个本质向度,也是解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的“双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科学表达、真实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推动特殊利益走向普遍利益的一种实践力量,这股力量是由价值建构力、价值实践力和利益推动力形成的一股“合力”。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内蕴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人民性等本质属性有效回答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何具有引领力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应以科学性为底色,建构崇高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以真实性为动力,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实践转化;以人民性为根本,推进人类共同利益的渐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 利益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艺术院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0-86,124,共8页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艺术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要努力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守护者和践行者。新时代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艺术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要努力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守护者和践行者。新时代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具有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适应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落实新时代艺术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落实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诉求等重大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艺术院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探索
7
作者 郑红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1-74,共4页
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责任,担负着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而艺术院校处在社会思潮交流交锋的前沿,增强新时代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具有重... 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责任,担负着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而艺术院校处在社会思潮交流交锋的前沿,增强新时代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培养为国家建设发展服务的艺术人才,主要路径为:切实履行党委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运用“思政+艺术”教学模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发挥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名师的示范效应等方面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艺术院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必然、实然和应然——兼析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论述的理论意蕴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亮 王永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1-7,共7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的广泛性决定其引领力建设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实践的客观性映射其引领力建设的实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的广泛性决定其引领力建设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实践的客观性映射其引领力建设的实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潮的复杂性规约其引领力建设的应然性。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应从学理上厘清习近平关于"建设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提出的必然、实然和应然,以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力建设的历史传承、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必然 实然 应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期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慧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4,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同于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牵引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党政期刊的灵魂和使命,对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同于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牵引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党政期刊的灵魂和使命,对做好期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政期刊 使命
原文传递
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翠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26-132,共7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的逻辑自洽性是其具备引领力的先决条件。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面临着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不足、...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的逻辑自洽性是其具备引领力的先决条件。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面临着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不足、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层次化的价值观念、互联网传播的复杂性等一系列严峻挑战。要从强化理论建设、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统筹协调群众利益、提升传播能力等方面,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重在形成合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6-62,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之需。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一个系...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之需。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艺术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各种要素、资源、途径等,构筑认识合力、管理合力和载体合力才能有效增强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国民 秦欢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33-240,247,共9页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前提,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前提,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以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能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既表现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聚合力,又表现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亲和力和传播力。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要处理好、协调好意识形态工作同其他工作的关系,紧紧围绕话语权,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放在凝聚力和引领力上,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亲和力、传播力,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治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13
作者 赵子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2-39,共8页
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当前,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面临价值观念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虚拟社会管理复杂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化等严峻挑战。对此,要创新理论体系,提升社... 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当前,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面临价值观念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虚拟社会管理复杂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化等严峻挑战。对此,要创新理论体系,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把准网络舆论导向,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培育正能量网络意见领袖,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批判错误思潮,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健全网络治理体系,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圈层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胡梅花 任佳劲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8,共6页
信息化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圈层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走入公众视野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圈层的凸显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圈层应该遵循批判利用圈层文化、主动对话圈层主体、... 信息化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圈层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走入公众视野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圈层的凸显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圈层应该遵循批判利用圈层文化、主动对话圈层主体、依托大数据精准渗透圈层的原则,并从融入网络圈层、引领网络圈层、运用网络圈层三个方面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挑战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需把握的重要环节
15
作者 宋翠玉 《甘肃理论学刊》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实现要以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为基础,目的是思想掌握群众,达到社会大众对党和政府的施政纲领、路线方针、行动方略的认可并自愿服从跟随。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角度分析,它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科学建构社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实现要以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为基础,目的是思想掌握群众,达到社会大众对党和政府的施政纲领、路线方针、行动方略的认可并自愿服从跟随。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角度分析,它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科学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树立理论权威,理论权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逻辑起点;着力强化执政党形象建设确保政治权威,政治权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重要依托;契合大众思维特点筑牢本位基础,与人民大众思维特点相契合是引领力建设的根本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路径探析
16
作者 杜雪晖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等艺术院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尤为重要。面对外来思想文化渗透、社...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等艺术院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尤为重要。面对外来思想文化渗透、社会价值冲突、互联网舆论斗争等挑战,应从加强党对高等艺术院校的领导,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创作和科研全过程,创新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方式等方面,推进高等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
17
作者 黎远波 郭胜甫 《评价与管理》 2021年第4期36-39,100,共5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回顾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从过程、空间、主体和效果四个维度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科学内涵,并依次分解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回顾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从过程、空间、主体和效果四个维度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科学内涵,并依次分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程传播力、全息引导力、全员公信力和全效影响力。依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四维度,开发设计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文章尝试从建立评价责任制、完善评价运行机制、构建评价反馈机制和健全评价保障机制等四个层面全方位、系统地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期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18
作者 刘亚娟 马云鹤 +2 位作者 艾明洋 王希婧 王春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00215-00215,217,共2页
现阶段,党的十九大陈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明前进方向和开展路途。有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联合在一起。党政期刊是党... 现阶段,党的十九大陈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明前进方向和开展路途。有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联合在一起。党政期刊是党的喉舌,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造的重要力气。十九大陈述提出了“建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这是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造提出的更为清晰的要求,为进步办刊水平供给了重要理论指引。因而,要办好新时代的党政期刊就有必要深入了解和研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党政期刊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构成要素论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虹曼 王永友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4,共8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现要完成意识形态加工、传递、吸收和影响等一系列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存在相似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现要完成意识形态加工、传递、吸收和影响等一系列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存在相似性。遵循“信息系统论”思路,从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五个维度剖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合成力,理论前瞻力、政党领导力、媒介传播力、话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本要素。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前瞻力是引领力的资源输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负责引领力的调控处理,媒介传播力是引领力能量输出的关键因子,话语影响力是引领力的现实反馈,舆论引导力对引领力具有控制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四重向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远波 《社科纵横》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全媒体所蕴含的时间、空间、主体和效果“四全”维度成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的四重向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时间维度表现为全程传播力,在空间维度表现为全息引导力,在主体维度表现为全员公信力,在效果维... 全媒体所蕴含的时间、空间、主体和效果“四全”维度成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的四重向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时间维度表现为全程传播力,在空间维度表现为全息引导力,在主体维度表现为全员公信力,在效果维度表现为全效影响力。准确掌握全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科学内涵,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