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化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构建路径
1
作者 高霞 《甘肃教育》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社会化学习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单一的问题,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选定教学主题、融入生活元素、借助信息技术、创造合作契机等四个策略方... 在社会化学习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单一的问题,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选定教学主题、融入生活元素、借助信息技术、创造合作契机等四个策略方面提出了构建“智趣课堂”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小学数学 智趣课堂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学习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途径探索
2
作者 黄亚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029-032,共4页
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学习时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趣课堂。社会化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 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学习时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趣课堂。社会化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结合社会化学习理论,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构建智趣课堂。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的社会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社会化学习的探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从社会化学习入手,注重营造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本文对社会化学习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学习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途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霞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S2期81-83,共3页
小学数学社会化学习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社会事件、参与社会体验,在此过程中不断认识、发展和完善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小学数学可从确定“教学主题”、关注“社会生活”、... 小学数学社会化学习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社会事件、参与社会体验,在此过程中不断认识、发展和完善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小学数学可从确定“教学主题”、关注“社会生活”、利用“媒体工具”、提供“互助机会”,打破“教育孤岛”,让教育成为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智趣课堂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筑社会化学习 为学生成长赋能——特级教师张齐华“分数乘整数”教学片段赏析
4
作者 倪玲羚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6期49-51,共3页
本文赏析了特级教师张齐华“分数乘整数”一课,他通过“独立研究,解析学习单内容”“组内共学,探究学习单内容”“质疑深化,解决共同的疑问”“当堂测验,运用评价的功能”,将社会化学习的思想巧妙地融于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知识的学习... 本文赏析了特级教师张齐华“分数乘整数”一课,他通过“独立研究,解析学习单内容”“组内共学,探究学习单内容”“质疑深化,解决共同的疑问”“当堂测验,运用评价的功能”,将社会化学习的思想巧妙地融于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生成能力,发展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苏教版 分数乘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及其演化趋势——基于开放知识社区的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段金菊 余胜泉 吴鹏飞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3期51-62,共1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基于知识社区的学习从传统的个体学习逐步走向群体互动、从自上而下的知识接受逐步转向自下而上的群体贡献与创造,学习者从知识的消费者同时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纵观整个学习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基于知识社区的学习从传统的个体学习逐步走向群体互动、从自上而下的知识接受逐步转向自下而上的群体贡献与创造,学习者从知识的消费者同时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纵观整个学习过程,"由学变教"以及"由教变学"的师生角色交替进行,在此背景下,兴起了一种新的在线学习范式,即"在线学习中的社会交往范式"(在线社会化学习)。同时,用户参与、共建共享的知识创造模式促进了开放知识社区的迅速形成。通过对开放知识社区中的社会化学习进行文献分析,对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发展演进及未来趋势进行综述,为在线社会化学习提供相关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有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两种视角;在社会化学习的发展脉络方面,从知识网络走向社会网络以及知识网络与社会网络相融合(社会性知识网络)将是未来趋势;在社会化学习的发展演进方面,聚焦于技术趋势、学习形态趋势、所提供的学习可能以及各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成为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演化趋势及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知识社区 社会化学习 知识分享与创造 知识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娅峰 包昊罡 李艳燕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9期25-31,共7页
以集体智慧为特征的社会化学习是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学习形式。文章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发展、理论基础及其主要技术支持。为了对社会化学习进行有效支持,文章通过对社会化学习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归类,构建了社会化属性信息模型,并从六个... 以集体智慧为特征的社会化学习是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学习形式。文章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发展、理论基础及其主要技术支持。为了对社会化学习进行有效支持,文章通过对社会化学习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归类,构建了社会化属性信息模型,并从六个维度刻画社会化特征,有效解决了智慧学习环境中社会化属性信息的分类与描述问题。基于该模型,文章设计了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框架及其服务机制工作流程,为智慧学习环境下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支持服务 推荐机制 智慧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5,共7页
在微时代,学习的"社会"属性日益彰显,促使研究者从认知科学个体视角转化到群体的立场考察学习的变化。该文应用传统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策略五部分组成的框架深入解析社会化学习原生态下的五个基本属性,阐释... 在微时代,学习的"社会"属性日益彰显,促使研究者从认知科学个体视角转化到群体的立场考察学习的变化。该文应用传统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策略五部分组成的框架深入解析社会化学习原生态下的五个基本属性,阐释它们存在的机理以及和当前对学习认识的差异,并尝试将这些属性应用到一线教学中去,进一步揭示社会化学习环境能够改变课堂信息流向的本质,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示社会化学习可以改造传统教学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本质属性 微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中心观”下的社会化学习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彤 谢作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从21世纪初的新“中国中心观”出发,剖析了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指出发展本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各区域的发展,并最终落实到区域背景下家庭及个人的发展上。因此,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高效、... 本文从21世纪初的新“中国中心观”出发,剖析了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指出发展本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各区域的发展,并最终落实到区域背景下家庭及个人的发展上。因此,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持续开发和利用,形成多元社会观和人本观,服务于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目标是全球竞争取胜和实现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合理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开放式的区域社会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开放性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新解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8,共5页
微时代是对互联网的再次革命,它产生了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空间。在教育学领域,社会化学习概念不能再沿用传统理解,新形势下需要重新梳理与澄清。近年来社会化学习界定比较混乱,主要存在定义本身与社会化学习方法混淆... 微时代是对互联网的再次革命,它产生了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空间。在教育学领域,社会化学习概念不能再沿用传统理解,新形势下需要重新梳理与澄清。近年来社会化学习界定比较混乱,主要存在定义本身与社会化学习方法混淆、与学习结果等同、缺乏对群体的整体性关注、过分强调社交工具等四个误区。该文从当代学习理解出发,认识到社会化学习根植于社会,产生于交往之中,具有个体与社会双层属性。新解将有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形成学习化社会的积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社会化学习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学习背景下的研究生个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昌平 黄梅芳 陈洁 《高教论坛》 2010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通过分析研究生阶段学习对其个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影响和社会化学习思潮及Web2.0信息环境对研究生个人终身学习体系的全新要求,提出基于DIKW知识阶层图的研究生个人终身学习体系模型,并介绍该模型各节点中应用的主要工具集合。
关键词 研究生 终身学习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教育中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菲 帅全锋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79,113,共3页
Web2.0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和"90后"学生群体的信息接受特点,决定了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树立社会化学习网络理念的必要性。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应从建立自主学习理念、协作式学习模式、知识管理理念等方面入手,旨在培养未来... Web2.0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和"90后"学生群体的信息接受特点,决定了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树立社会化学习网络理念的必要性。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应从建立自主学习理念、协作式学习模式、知识管理理念等方面入手,旨在培养未来的新闻传播者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社会化学习网络 自主学习 协作式学习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标注的多用户社会化学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臻 李保珍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0-83,共4页
社会化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经济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学家的重大兴趣。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多用户参与的协同标注能够较充分体现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并由此在... 社会化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经济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学家的重大兴趣。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多用户参与的协同标注能够较充分体现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并由此在多用户之间形成协商和协作,以及具有博弈性和动态性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 协同标注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化学习的高校互补式课堂形态的设定——以艺术学学科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利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社会化学习,对于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互补式课堂形态的设定不仅是社会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而且能够将师生学习习惯的优势转变为教学力量的优势,受益面不仅是艺术学相关专业,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其他专业... 社会化学习,对于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互补式课堂形态的设定不仅是社会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而且能够将师生学习习惯的优势转变为教学力量的优势,受益面不仅是艺术学相关专业,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其他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互补式课堂形态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ECI模型的社会化学习框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崇文 任翔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8-12,共5页
社会化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其集中体现就是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就处于社会化环境中,并不断通过模仿、交流等途径进行学习,由于社会性媒体的不断应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与内涵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从知识管理中SECI知识转化模型出... 社会化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其集中体现就是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就处于社会化环境中,并不断通过模仿、交流等途径进行学习,由于社会性媒体的不断应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与内涵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从知识管理中SECI知识转化模型出发,在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相互融合的趋势下,提出一种基于SECI模型的社会化学习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社会性媒体 SECI模型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生态转型之社会化学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诉求。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包含:教育环境的学习目标泛化;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教育整合;教育评价...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诉求。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包含:教育环境的学习目标泛化;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教育整合;教育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认知体验的社会化学习从技术发展角度、群体性认知、个体认知变化和教师指导四个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在没有摒弃原有学习理论的巨大成果基础上,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生态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时代的社会化学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惠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Web 2.0技术的推动下,学习者在数字"微时代"的网络交往更加频繁,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化学习理念应运而生。文章从社会化学习的理念形成入手,分析了"微时代"的社会表现和国外相关理念。在对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 在Web 2.0技术的推动下,学习者在数字"微时代"的网络交往更加频繁,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化学习理念应运而生。文章从社会化学习的理念形成入手,分析了"微时代"的社会表现和国外相关理念。在对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关系,提出了社会化学习的概念,并且系统分析了学习者社会化学习的特点和作用;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社会化学习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并强调了社会化学习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社会化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社会化学习网络平衡构建的新方法
17
作者 方海光 常志 +1 位作者 罗金萍 陈俊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67-74,共8页
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是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基础。目前,针对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资源的推送以及学习者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两方面,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 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是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基础。目前,针对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资源的推送以及学习者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两方面,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提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实现信息源关系构建与人际关系构建的协同展开。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是加强学习者与资源节点和人际节点间交互,进而提高学习绩效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强调了人与信息间的关系,弥补了关系间关系的缺失。以学习者态度为基础,可以总结出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过程中的规则集合和策略集合。依据构建策略,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新方法,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认知平衡理论 态度结构模型 应用策略 移动学习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开展社会化学习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孔 刘向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8期105-107,共3页
目前,社会化学习已被大学生广泛使用,但尚未被纳入常规教学体系.本文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对高校的社会化学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社会化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学习环境 知觉行为 情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协商的目标”:从确认、优化到定制——“社会化学习”基本要素解读之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贤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1年第7期10-15,共6页
“社会化学习”需要“相协商的目标”,来实现主体参与的补足和内容视角的拓展。“相协商的目标”是指,在教师初步设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生个体及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进程中,对学习目标不断地进行理解确认、选择扩展、调整完善等。“相协... “社会化学习”需要“相协商的目标”,来实现主体参与的补足和内容视角的拓展。“相协商的目标”是指,在教师初步设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生个体及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进程中,对学习目标不断地进行理解确认、选择扩展、调整完善等。“相协商的目标”的实现路径包括——教学前设定:转换视角,适当留白;学程中协商:从确认、优化到定制;学科外突破:实现社会性素养的真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学习目标 相协商 社会性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不能成为新时代的孤岛——新社会化学习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遵民 周杨嘉源 法洪萍 《教育家》 2021年第49期9-11,共3页
《社会学基础》一书中指出,狭义的社会化概念,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并实现从生物人转为社会人的过程,其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转换的知识学习,就使得个体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简言之,社会化... 《社会学基础》一书中指出,狭义的社会化概念,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并实现从生物人转为社会人的过程,其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转换的知识学习,就使得个体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不断通过学习以养成个体社会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学校教育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环境相对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个体社会化 角色转换 养成 互动过程 个性和人格 相对封闭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