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心理护理在改善癌症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状态的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和杏 李玉珠 +1 位作者 叶艳君 陈敏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护理在改善癌症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014-01—2015-02间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拟择期行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护理在改善癌症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014-01—2015-02间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拟择期行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会心理护理,包含护士心理护理、家属心理护理、病友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爱团体的心理治疗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01)。结论社会心理护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干预人群广泛的方式,可有效改善癌症患者介入治疗前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护理 癌症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孟瑾瑾 姚宁 +1 位作者 杨红梅 刘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各5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接纳问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能改善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接受度及自我效能感,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化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雪琴 陈普建 +2 位作者 朱海燕 徐建华 成红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92例行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92例行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2例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术后的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主要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和出院随访,实验组主要照顾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Burdenlnterview,ZBI),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中文版(Wor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BREF,WHOQOL-BREF)。结果 干预后,两组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能显著减轻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术后患者的照顾者照顾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存在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 帕金森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张艳丽 赵红霞 +1 位作者 李晓璐 陈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533-1534,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结果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以及SBP、DB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CDSM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可明显缓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难治性高血压 负性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雷青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琼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84-187,共4页
分析生物-心理-社会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对我们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的69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成2组,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生物-心理-社会护理,对比差异。结果 两组的护理依... 分析生物-心理-社会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对我们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的69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成2组,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生物-心理-社会护理,对比差异。结果 两组的护理依从性、肺活量、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SAS评分、PSQI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实施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效果是很大的,对患者的身心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意义都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 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杏勤 吴燕萍 +3 位作者 覃惠英 张国娇 郑美春 辛明珠 《实用护理杂志》 1998年第6期325-326,共2页
本文通过运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翻译的SCL-90心理健康调查表对98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中4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对照组50... 本文通过运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翻译的SCL-90心理健康调查表对98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中4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对照组50例比较,放射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如皮肤反应、粘膜反应、胃肠反应、体重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显著。从而得出,做好社会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并在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护理 副反应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高珊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2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护理的5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 目的:分析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护理的5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抑郁量表)、FAM(家庭功能量表)、FIM(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前两组的HAMD、FAM、FIM、NHIS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FAM、FIM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标准化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 脑卒中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许文娟 张会转 李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给予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 目的 探讨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给予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 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可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 脑卒中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余颖 刘芳 俞秋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闽清县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闽清县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心肺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大于对照组,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各维度(情绪、身体、其他)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 心肺功能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1
作者 林靖怡 陈思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伴AFib病人共82例,随机分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n=41,常...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伴AFib病人共82例,随机分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情绪低(P<0.05);生活质量高(P<0.05);症状积分低,自我效能高(P<0.05)。结论 在老年CHD伴AFib临床护理中使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症状积分,并提升生活质量,推荐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房颤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在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繁华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HBV感染患者8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一体化组43例,采用生物-心...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HBV感染患者8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一体化组43例,采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评分BAI、抑郁评分BDI-21)、社会支持度(SSRS)、自我效能感(GSES)。结果:一体化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一体化组BAI、BDI-21评分低于对照组,SSR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可提升HBV感染患者遵医率,缓解其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策略 乙型肝炎病毒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联合eCASH护理对ICU冠心病PCI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詹仕柳 连燕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对ICU冠心病PCI患者开展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联合eCASH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ICU冠心病PCI患者中选择68例为观察样本,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34例,开展ICU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开展生物心理社会一... 目的 观察对ICU冠心病PCI患者开展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联合eCASH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ICU冠心病PCI患者中选择68例为观察样本,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34例,开展ICU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开展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联合eCASH护理)。针对两组心功能、心理状态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面情绪量表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应激指标,观察组丙二醇较对照组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PCI患者开展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联合eCASH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eCASH护理 ICU冠心病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在膝骨关节炎针刀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周艳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在膝骨关节炎(KOA)针刀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采取针刀治疗的88例KO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 目的:观察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在膝骨关节炎(KOA)针刀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采取针刀治疗的88例KO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积极情感层面PANAS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情感层面PAN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S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和生理职能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方式、心理干预、沟通态度和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应用于KOA针刀治疗患者可提高SF-36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改善PANAS评分,降低ISOA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针刀治疗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15
作者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5期0239-0241,共3页
探究在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择2020年07月~2021年07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 探究在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择2020年07月~2021年07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意外脱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周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 护理满意度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下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下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影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周敏 李佳昕 张铭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进行干预,分别使用...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进行干预,分别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干预前后的2组患者予以评分。结果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之后2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其对于疾病的不确定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侯蕊 徐爱丽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用于宫颈癌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2014年7月—2016年1月选择本院诊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1 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5例。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用于宫颈癌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2014年7月—2016年1月选择本院诊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1 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5例。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功能康复训练、社会支持等。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期间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的运动、饮食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8.6±1.1)分、(8.2±1.3)分、(8.5±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2.5)分、(7.1±2.6)分和(7.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入院、住院期间、出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结束后心理应对、身体健康、积极影响、生活打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用于宫颈癌术后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功能与社会支持护理 宫颈癌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秋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和社会关系得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性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小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经...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生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经进行单孔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术后进行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卵巢良性肿瘤单孔宫腔镜术后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良好,可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单孔宫腔镜手术 穴位敷贴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