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汉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0-19,共10页
俄汉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不尽相同的民族特点、历史渊源、社会习俗、文化理念、思维方式、非口头表达习惯等,主要体现于动作语言、空间语言、触摸语言及面具语言。希冀通过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掌握男... 俄汉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不尽相同的民族特点、历史渊源、社会习俗、文化理念、思维方式、非口头表达习惯等,主要体现于动作语言、空间语言、触摸语言及面具语言。希冀通过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掌握男女两性使用俄汉身势语的基本规则,为国内俄汉语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语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语 身势语 社会性别定型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定型的转喻认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春红 《中国俄语教学》 2015年第2期59-64,共6页
社会性别定型是社会性别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它是解读性别话语含意的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定型是一种转喻认知方式,男性女性范畴及其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邻性基础之上,用突显的性别气质可以指称相应的性别,或者用性别范... 社会性别定型是社会性别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它是解读性别话语含意的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定型是一种转喻认知方式,男性女性范畴及其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邻性基础之上,用突显的性别气质可以指称相应的性别,或者用性别范畴转喻其主要特征。同时,作为语言现象的主要生产机制之一,转喻认知方式以社会性别定型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为基础,促进社会性别词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定型 转喻 认知研究 词汇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社会性别定型中的语用标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民权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3期39-45,共7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标记理论在包括社会性别定型在内的人文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俄汉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定型较为明显地见诸恭维、抱怨等言语行为,具有明显的语用标记,体现了简约性、强制性、稳定性、复现性以及可... 作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标记理论在包括社会性别定型在内的人文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俄汉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定型较为明显地见诸恭维、抱怨等言语行为,具有明显的语用标记,体现了简约性、强制性、稳定性、复现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社会性别语言世界图景中具有交际特征的社会规约,彰显出毋容置疑的社会性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语 标记理论 语用标记 社会性别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传统言语礼节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探究
4
作者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17年第3期40-45,共6页
传统的俄语言语礼节研究始于语言国情教学法、伦理学以及美学等视角。从现代语用学和定型理论的角度来看,言语礼节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言语行为,而且是一种言语定型。在言语礼节中,社会性别定型体现于从见面问候到分手告别期间的各个交际环... 传统的俄语言语礼节研究始于语言国情教学法、伦理学以及美学等视角。从现代语用学和定型理论的角度来看,言语礼节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言语行为,而且是一种言语定型。在言语礼节中,社会性别定型体现于从见面问候到分手告别期间的各个交际环节,其中尤以称呼语和恭维语为最。对俄汉称呼语和恭维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予以发掘并进行对比分析,乃是拓展言语礼节和社会性别定型研究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言语礼节 言语定型 称呼语 恭维语 社会性别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社会性别定型的语用价值对比研究
5
作者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在进行俄汉社会性别定型的语用机制对比研究时,从语用价值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或者互不对应等3个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较为充分地挖掘俄汉两种语言定型的使用异同,从中探究隐藏在这些异同现象背后的不尽相同的民族... 在进行俄汉社会性别定型的语用机制对比研究时,从语用价值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或者互不对应等3个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较为充分地挖掘俄汉两种语言定型的使用异同,从中探究隐藏在这些异同现象背后的不尽相同的民族特点、历史渊源、社会习俗、文化理念、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诸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语 社会性别定型 语用价值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性别定型理论对基础俄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6
作者 李丽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近些年汉语中“女汉子”、“伪娘”之类词汇,挑战着传统的性别界限,并愈加流行,这些词汇之所以对人的思维产生如此冲击,源于它们打破了人类对于男、女两性特征的固有认知。人自出生起就被冠以性别的符号,这既是对人生理性别的定义... 近些年汉语中“女汉子”、“伪娘”之类词汇,挑战着传统的性别界限,并愈加流行,这些词汇之所以对人的思维产生如此冲击,源于它们打破了人类对于男、女两性特征的固有认知。人自出生起就被冠以性别的符号,这既是对人生理性别的定义,也是对其社会性别的定型。性别特征存在于俄语的习得过程,认识到不同性别的特长和不足,便可以“顺水推舟”,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语言学 社会性别定型 基础俄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社会性别定型分析——以问候类礼节身势为例
7
作者 刘星 周民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2-89,共8页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究,以期给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拓宽非言语交际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符号 问候类礼节身势 社会性别定型 多媒体俄语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定型视阈下的俄汉身势语对比研究
8
作者 刘星 葛红 《现代语文》 2022年第10期62-69,共8页
身势语是一种有别于有声语言的特殊的表情达意手段,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对社会性别定型的内涵进行系统阐释,对身势语乃是社会性别的载体与动态体现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在这一基础上,从形式和意义层面,对比分析俄汉文化背景下不同类... 身势语是一种有别于有声语言的特殊的表情达意手段,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对社会性别定型的内涵进行系统阐释,对身势语乃是社会性别的载体与动态体现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在这一基础上,从形式和意义层面,对比分析俄汉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身势语的社会性别定型异同。研究发现,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受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别身势语定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势语 社会性别定型 俄语 汉语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俄语身势语看社会性别定型
9
作者 刘星 赵垒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身势语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其选择和使用受到许多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俄语身势语,探究具有明显社会性别定型特征的头部动作、手部动作、躯干动作、腿部与足部动作的社会生活含义,可以确定身势语乃是社会性别... 身势语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其选择和使用受到许多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俄语身势语,探究具有明显社会性别定型特征的头部动作、手部动作、躯干动作、腿部与足部动作的社会生活含义,可以确定身势语乃是社会性别定型的载体与动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社会性别定型 身势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研究
10
作者 刘星 张晓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3-116,121,共5页
身势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手段,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别定型特点。俄语身势语中的动态身势语和静态身势语具有不同的文化惯习和内涵指向。研究发现,俄罗斯女性倾向于通过动作行为展现自身性格和情感的柔媚特征以及优雅气质,而男性则希... 身势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手段,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别定型特点。俄语身势语中的动态身势语和静态身势语具有不同的文化惯习和内涵指向。研究发现,俄罗斯女性倾向于通过动作行为展现自身性格和情感的柔媚特征以及优雅气质,而男性则希望通过自己的动作行为传达出男性气质或男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社会性别定型 动态身势语 静态身势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学界社会性别语言定型哲学渊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14年第4期28-33,共6页
俄罗斯学者借鉴西方学界相关学术成果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性别语言定型具有深厚的哲学渊源,其中包括:哲学视野下的二元对立静态化研究,它关注的是建立在生物—生理学基础上的男性定型和女性定型的相互对立;基于社会性别语言学的性别... 俄罗斯学者借鉴西方学界相关学术成果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性别语言定型具有深厚的哲学渊源,其中包括:哲学视野下的二元对立静态化研究,它关注的是建立在生物—生理学基础上的男性定型和女性定型的相互对立;基于社会性别语言学的性别建构动态化研究,它主张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的建构应以和谐的社会性别关系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学者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 社会性别语言学 哲学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薇 周民权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国内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视角及方法趋于多元化,逐步进入本土化研究阶段,但同时存在着研究缺乏系统性、广度及深度尚显不足、过于看重差异、忽视多种因素、"述"多"评"少、原创性... 国内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视角及方法趋于多元化,逐步进入本土化研究阶段,但同时存在着研究缺乏系统性、广度及深度尚显不足、过于看重差异、忽视多种因素、"述"多"评"少、原创性观点较少等不足之处。针对存在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语言学界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分析
原文传递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薇 周民权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进程中的各种哲学思想及理论流派息息相关。从基于女性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研究,到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动态研究,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逐步完善并产生了质的飞跃。研究结...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进程中的各种哲学思想及理论流派息息相关。从基于女性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研究,到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动态研究,社会性别语言定型研究逐步完善并产生了质的飞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别语言定型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文化叙述和制度建构的结果,通过语言和语言意识展现出来,既有积极作用,也不乏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 女性主义 哲学基础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标记对比研究
14
作者 周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3期96-97,共2页
语用标记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发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究。研究表明,语用标记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社会性别语用差异等层面,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反映了人们的惯性... 语用标记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发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究。研究表明,语用标记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社会性别语用差异等层面,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反映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定型,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理念、民族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结构及其表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标记 跨文化言语交际 社会性别语言定型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