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高校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及其教学的五点看法 |
王宏维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
|
全球化的社会性别学与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区域趋向 |
荆世杰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7 |
1
|
|
3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
董林
|
《民族音乐》
|
2013 |
4
|
|
4
|
探寻文学叙述与中国现代性别主体建构的关系——评《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 |
王万森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5
|
推广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 |
胡桂香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6
|
综合类学术期刊刊载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成果的现状与反思 |
赵小华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0 |
|
7
|
现代中国社会的思潮、文学与性别——民国妇女报刊与文学的社会性别研究(1898-1949) |
刘钊
|
《新长征》
|
2023 |
0 |
|
8
|
教材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以江苏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语文三个出版社语文教材为例 |
张溢
向蓓莉
|
《今日教育》
|
2011 |
2
|
|
9
|
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 |
王政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09 |
9
|
|
10
|
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特定语境与方法论探讨 |
杨克青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复仇者与救赎者——社会性别研究角度下的《坏小子》 |
王梦遥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社会性别研究之科研、行动与教育”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剪影 |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13
|
性别多元:社会性别研究的新扩展——“性别多元: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侧记 |
方刚
王卫媛
吕娜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4
|
批判的视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Media and Gender Studies)评述 |
曹晋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15
|
宋元话本叙事视角的社会性别研究 |
马珏玶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16
|
社会性别研究中的“父权制”概念探讨 |
满珂
|
《民俗研究》
CSSCI
|
2013 |
6
|
|
17
|
社会性别、文化霸权与文学研究 |
彭体春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5
|
|
18
|
“社会性别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
陈雁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妇女艾滋病流行现状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何建刚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2012 |
2
|
|
20
|
《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译者序 |
谢锺浩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