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元虎 《基础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8-9,共2页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价值观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价值观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对于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促进儿童品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试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作一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品德发展 现代公民 社会教材 《品德与社会 公民教育 人的发展 过渡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有所思,教有所想——对历史与社会教材、教参、课课练上的三处看法
2
作者 周昆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6年第3期45-45,共1页
初三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九年级上册第34页有一幅插图,教材关于这幅插图的文字说明是“库斯科城遗址”,而这幅著名的照片其实是古印加帝国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遗址,那么究竟库斯科(Cuzco... 初三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九年级上册第34页有一幅插图,教材关于这幅插图的文字说明是“库斯科城遗址”,而这幅著名的照片其实是古印加帝国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遗址,那么究竟库斯科(Cuzco)和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社会教材 课课练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参 马丘比丘 初三年级 文字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拓展·提高——苏教版社会教材第一册《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谈
3
作者 朱以秀 《江苏教育》 2000年第8期86-87,共2页
《大纲》明确指出:社会课“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由于受认知结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买东西的学问》一文正是针对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丽编写的... 《大纲》明确指出:社会课“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由于受认知结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买东西的学问》一文正是针对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丽编写的,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买东西的简单常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苏教版 社会教材 《买东西的学问》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品德与社会教材内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
作者 邱祖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1年第9期109-109,共1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这一历史重任,而实施这一重任的教材便成为其关键环节所在。笔者以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谈谈如何细读文本、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内涵 社会教材 品德 培养 民族进步 历史重任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春华 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52,共6页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基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著作和教材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怀银 郭建斌 《教育史研究》 2019年第2期108-126,共19页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程,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者就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社会教育史、不同国家的社会教育比较以及社会教育实践等进行了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译介了国外的社会教育理...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程,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者就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社会教育史、不同国家的社会教育比较以及社会教育实践等进行了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译介了国外的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版了社会教育研究的著作和教材,探索了社会教育的中国化,开创了社会教育学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民国时期 社会教育著作 社会教育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社会科教材中的责任教育内容——以《社会与环境》为例
7
作者 赵卫菊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7-70,共4页
责任意识和担责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将责任教育内容编入教材,是很多国家的共同做法。我国一向重视学生的责任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澳大利亚社会科教材《社会与环境》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编撰背景、教... 责任意识和担责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将责任教育内容编入教材,是很多国家的共同做法。我国一向重视学生的责任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澳大利亚社会科教材《社会与环境》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编撰背景、教材内容进行了剖析,其责任教育具有循序渐进、重视理念、视角多元、实践导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社会教材 责任教育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小学社会科教材中的中国形象
8
作者 赵卫菊 宋晓霞 《生活教育》 2020年第11期96-100,共5页
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权威性、使用的普遍性与长期性都决定了它所呈现的别国形象必然深远且持久地影响着该国学生对别国的认知和评价。澳大利亚小学社会科教材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正面的中国形象,也呈现了少量与事实不符的中国... 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权威性、使用的普遍性与长期性都决定了它所呈现的别国形象必然深远且持久地影响着该国学生对别国的认知和评价。澳大利亚小学社会科教材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正面的中国形象,也呈现了少量与事实不符的中国形象。建议中国政府、中国小学社会科教材的出版机构与研究者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澳大利亚小学社会科教材对中国形象的客观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小学社会教材 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教学例谈
9
作者 王月枫 《小学德育》 2007年第20期9-11,共3页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跟历史有关。那么,如何准确把握住这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真正走近历史,走近历史人物,实现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呢?
关键词 历史题材 良好品德 社会教材 课文教学 社会性发展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 历史人物
原文传递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必修2《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编写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友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6,共7页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教材编写既应该考虑具体学科核心素养,又应该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实质与共性。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写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依据思想政治学科核...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教材编写既应该考虑具体学科核心素养,又应该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实质与共性。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写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依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国家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具备五个基本特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本教材的使用者应该具备以下基本专业素养:基于关键行为表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良好的教学典型情境的创设能力、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写 具体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化呈现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德育(社会)教材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康轩版”和“东京书籍版”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芙蓉 熊钦乐 +3 位作者 孟敏 申静 徐婷 章乐 《中小学德育》 2018年第12期42-45,共4页
"人教版""康轩版"和"东京书籍版"教材在传统文化的内容性质、内容呈现以及微观、宏观视角的内容组织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在小学德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以正面为主、负面为辅;呈... "人教版""康轩版"和"东京书籍版"教材在传统文化的内容性质、内容呈现以及微观、宏观视角的内容组织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在小学德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以正面为主、负面为辅;呈现时应以外显方式为主,辅以内隐方式;内容组织方面,微观视角下以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和组织内容,宏观视角下按照"先分散、后集中"进行组织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社会)教材 传统文化教育 策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辑的核心素养
12
作者 李晓冬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关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其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在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出版工作中,学科编辑...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关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其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在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出版工作中,学科编辑要持续增强两种核心素养,即意识形态政治把关能力和数字融合能力,以最大程度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育人效果,适应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教育出版产生的深刻变革,不断助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 育人功能 政治把关 数字融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学科《My World》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启示
13
作者 陈齐 张增田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9年第5期20-22,共3页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进入大众视野,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激荡下,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教材可以走出国门,我们称之为"国际教材"。通过对国际教材的分析,可为国内相关教材编写提供指导。文章选取美...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进入大众视野,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激荡下,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教材可以走出国门,我们称之为"国际教材"。通过对国际教材的分析,可为国内相关教材编写提供指导。文章选取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出版的社会学科教材《My World》,对该教材进行整体介绍与微观分析,得出教材编写特点,对我国社会学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科教材 编写特点 教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空白"
14
作者 李优治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正文中就有许多的空白之处,有很多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可引发众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材 空白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高中生物教材“进阶式”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子萍 《中学生物学》 2019年第4期63-65,共3页
为更好地实现社会责任的渗透教育,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进行梳理,并尝试呈现"进阶式"的渗透过程,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材社会责任渗透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编撰探析
16
作者 辛萌 岳谦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0-96,共7页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社会教育教材的编撰是根据地社会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为根据地民众知识之传授、精神文化面貌之改变、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之变革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于山西革命...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社会教育教材的编撰是根据地社会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为根据地民众知识之传授、精神文化面貌之改变、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之变革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于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的研究鲜见,究其原因为研究资料缺乏所致。文章以发掘到的1938—1949年间19本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为基础进行考察,试图在编辑学的理论指引下,结合历史学研究视角,对教材之编撰原则、特点等内容进行探析,以期为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研究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革命根据地 社会教育教材 编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第一版《社会学基础》教材中几点问题的商榷
17
作者 戴玲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02年第8期93-93,共1页
自2000年起,我校于四年制护理专业中开设社会学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社会学基础>教材,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体会到此教材涉及面广、重点突出,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社会学教学.
关键词 社会学基础》教材 第一版 问题 护理专业 社会学教学 社会分层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 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无缝连接及实践策略
18
作者 石梦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使其有效辅助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新教材不断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罗列了可以整合的乡土资源板块,并总结了将乡土资源与教材文本相结合的具体策略,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 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使其有效辅助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新教材不断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罗列了可以整合的乡土资源板块,并总结了将乡土资源与教材文本相结合的具体策略,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丰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材 乡土课程资源 教学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互补,丰实《历史与社会》教材文本信息
19
作者 忻万紫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4期10-11,共2页
文章以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为依据,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认知需要,选取教材中文本资料辅以新的插图,或根据教材已有插图辅以新的文本资料或更直观的图片资料,以求能让学生较真实地感知历史,形成对历史的表象认识,进而培养学... 文章以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为依据,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认知需要,选取教材中文本资料辅以新的插图,或根据教材已有插图辅以新的文本资料或更直观的图片资料,以求能让学生较真实地感知历史,形成对历史的表象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达到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历史与社会 图文互补 文本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的多维审视
20
作者 张焕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9期56-58,共3页
为了使教师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教材,从而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思想特质、课程目标、内容阐述、呈现形式四方面入手对高中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进行了多维审视。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 高中思政课 思想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