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治理现代化
1
作者 朱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实践从工具主义导向的偶发性举措创新,到市场驱动下的政策形式创新,再到风险叠加背景下的工具理性创新,最终发展至人口国情下的实质性社会创新。通过构建一个涵盖“横向协调、纵向协同、长远规划”的三维模型,重新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的理论解释框架。该框架的主旨内涵是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要求从整体视角审视人口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家战略转向为社会行动。即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未来实践中,将进一步拓展为“发展性—社会包容”“普惠性—社会投资”“基础性—社会动员”“兜底性—社会保护”的治理现代化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 社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2
作者 徐道稳 《社会工作》 2025年第1期25-32,153,154,共10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确立了基本方位。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通中国共产党的... 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确立了基本方位。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和西方社会治理理论,最终实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十年考:传播体系、社会治理与自主知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21
3
作者 曾祥敏 刘思琦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0,共14页
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 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媒体融合十年的经验在于:在目标导向层面,通过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过程导向层面,通过守正创新推动传播体系现代化;在功能导向层面,通过价值升级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导向层面,通过中国特色新闻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阶段性总结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媒体融合的重点和趋势,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传播体系 社会治理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龄社会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波 周学馨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6-97,共12页
老龄社会治理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构建中国老龄社会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对推进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老龄社会治理内涵,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治理、老龄社会应对举措以及... 老龄社会治理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构建中国老龄社会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对推进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老龄社会治理内涵,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治理、老龄社会应对举措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从治理主体、治理能力、治理过程和治理绩效四个维度逐层分解形成了包含15个要素层和65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本文采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体系权重并对全国老龄社会治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和区域内老龄社会治理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我国老龄社会治理耦合协调度普遍偏低,治理主体发展滞后是制约老龄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为此,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建引领,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提高老龄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社会治理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效用
5
作者 刘茜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服务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各级法院面向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服务机制,建立府院联动的司法大数据综合研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社会治理 理论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参与推动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视角
6
作者 严飞 《天府新论》 2025年第1期127-135,159,160,共11页
文化治理能够通过文化的独特属性,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取向日益受到重视,但人们对文化治理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分歧。围绕文化治理的含义和实践路径的争论,其实是对国家治理体系... 文化治理能够通过文化的独特属性,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取向日益受到重视,但人们对文化治理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分歧。围绕文化治理的含义和实践路径的争论,其实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回应。文化治理本质上是以人为主体的治理,人是文化治理中的核心主体。而在文化治理的现有实践取向中,恰恰对民众主体性的认知和发挥仍存在不足。要真正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治理,解决公共管理失灵的问题,不仅需要摆脱传统的文化管理方式,更需要发挥文化参与的作用。促进文化参与,将有助于提升公众在文化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匹配,从而提高文化治理水平,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文化治理 文化参与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施策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7
作者 陈清华 《群众》 2025年第3期42-4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旨在以设区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旨在以设区的城市为治理主体,聚焦城区,同时辐射农村地区,推动城乡联动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十四五”期间,江苏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监管体系显著增强,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不安定因素预警率达98%以上。这为“十五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管体系 治理效能 利益协调 社会治理现代化 不安定因素 城乡联动 显著成效 治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8
作者 龚维斌 《人民周刊》 2025年第4期15-18,共4页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改革作出重要安排,进一步深化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 规律性认识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原创性贡献 理论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风险和完善
9
作者 王莹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其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风险:上级高效动员与基层落实低效的组织滞后风险、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有限与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增多的资源匮乏风险、信息多方供给...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其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风险:上级高效动员与基层落实低效的组织滞后风险、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有限与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增多的资源匮乏风险、信息多方供给与农民理性判断能力有限的舆情事件风险、公共道德理性与农村熟人社会行事逻辑矛盾的道德失范风险。面对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风险,临时性的社会应急治理治标不治本,建议从增强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组织领导力、资源保障力、舆论引导力、道德培育力出发,走出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应对之路,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突发事件 农村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赋能”和“减负”双向发力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
10
作者 黄建宏 江梓瑜 《南方论刊》 2024年第10期25-25,31,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可用“赋能”和“减负”逻辑来加以总结。赋能逻辑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家庭、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及...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可用“赋能”和“减负”逻辑来加以总结。赋能逻辑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家庭、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及时反映老百姓利益诉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基层社会问题和矛盾不上交。减负逻辑就是从市域角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将不适合在基层社会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相应地提升治理层级,通过不同治理层级的力量联调、联治、联创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手段破解社会难题,为基层减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赋能 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内涵要义与改革重点
11
作者 张义祯 孙秀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20,170,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部署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基础上的具体化、明确化、重点化。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具有多元复合、边界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部署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基础上的具体化、明确化、重点化。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具有多元复合、边界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结构,必须通过一体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加以深刻理解和把握,也需要从层级结构视角加以深入剖析和探讨,今后还应当融合线上数字社会与线下实体社会、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等结构视角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同时,应当从社会治理系统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科学化等视角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重点任务,即建立发挥社会工作部门牵头作用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深化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演进历程 内涵要义 改革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12
作者 刘艳梅 张慧芳 +1 位作者 张雪梅 何龙韬 《四川党的建设》 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
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完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部署.当前,四川志愿服务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找准切入点,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相关问题,本期特邀嘉... 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完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部署.当前,四川志愿服务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找准切入点,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相关问题,本期特邀嘉宾谈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体系 现代社会文明 找准切入点 认识和思考 基层社会治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三重链路:理念更新、机制完善与场景营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来成 《学习月刊》 2024年第9期45-47,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持续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持续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理念更新 基层社会治理 机制完善 党组织领导 城乡基层治理 必答题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
14
作者 李韬 付强 +1 位作者 许燕 闫洪丰 《社会治理》 2025年第1期11-28,共1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需要精神医学的专业支持,又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支持,更需要从社会治理层面统筹考量。社会治理首先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需要精神医学的专业支持,又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支持,更需要从社会治理层面统筹考量。社会治理首先是人心治理。本期以“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为主题,从社会治理视角深度思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等相关问题,旨在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思考 精神医学 精神卫生 危机干预机制 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心态 社会治理现代化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研究
15
作者 金国泓 《就业与保障》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实践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文章从政策引领同源、价值理念相近和服务场域重叠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基础;从治理体系共建式嵌合阻塞、治理服务共治式嵌合...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实践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文章从政策引领同源、价值理念相近和服务场域重叠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基础;从治理体系共建式嵌合阻塞、治理服务共治式嵌合乱序和治理能效共享式嵌合困局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从统筹设计与规范建设治理、坚持个体与社会相融合治理、进行多元社会主体连接式治理和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共同治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为解决当前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困境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 体系建设 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进程需要怎样的市域社会治理?——《人民法治》专访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
16
作者 邢军 宋贵伦 《人民法治》 2025年第7期6-11,共6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被视为关键突破口。如何以法治思维破解市域治理难题?如何通过法治建设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法治》专访了长期深耕社会治理领域的专家宋贵伦教授。作为...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被视为关键突破口。如何以法治思维破解市域治理难题?如何通过法治建设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法治》专访了长期深耕社会治理领域的专家宋贵伦教授。作为《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之路》的作者,宋贵伦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逻辑 宋贵伦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之路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场域下人民法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7
作者 刘定 《秘书之友》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社会治理”一词。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社会治理”一词。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并指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坚持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档案管理 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法治路径
18
作者 黄竹智 唐余俊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随着新冠疫情应对中应急心理服务发挥出积极作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其相关工作被纳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体系之中。在区域性先行试点实践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状态与理想内涵之间张力明显,主要问题集中在内容上过度偏重... 随着新冠疫情应对中应急心理服务发挥出积极作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其相关工作被纳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体系之中。在区域性先行试点实践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状态与理想内涵之间张力明显,主要问题集中在内容上过度偏重于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的全面目标存在显著偏差。鉴于社会心理服务在增进社会和谐与个体福祉方面的显著价值,加速其服务体系法治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宜以试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社会需求为契机,统筹科技发展对人类心理的深远影响,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心理治理层面的内涵予以深化,推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全方位心理治理法律体系升级,并强化行政主体依法、理性、平和地履行职责,以积极引领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治理能力 社会心理治理体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治理体系构建
19
作者 周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8,共7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逐年增长的报名人数和日益激烈的考研竞争,高校研究生招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为保障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公正与安全稳定,构建多维度的风险治理体系势在必行。从社会冲突理论视角出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逐年增长的报名人数和日益激烈的考研竞争,高校研究生招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为保障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公正与安全稳定,构建多维度的风险治理体系势在必行。从社会冲突理论视角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的多样性特征、社会影响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制度、程序、监管、培训、宣传、预警等六个维度整合构建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治理体系,以此助推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理论 研究生招生 招生风险 风险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及其运营机制建构
20
作者 何继新 张晓彤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革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效途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亟须构建系统性逻辑体系和创新型运营机制。现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探索为...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革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效途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亟须构建系统性逻辑体系和创新型运营机制。现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探索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及其运营机制建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经验参照。为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普遍存在的引导乏力、能力低弱、协同不畅、规制孱弱、激励虚空和监管滞后等问题,需要利用横纵两条逻辑脉络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探寻与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过程脉络相契合的宣传引导机制、能力提升机制、激励补贴机制、利益趋同机制、风险规避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协同联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明晰不同运营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持续发展与稳步推进提供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智能化 逻辑体系 运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