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社会特殊群体 做好服刑人员的帮教服务工作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注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为这个需要“净化灵魂”的群体创造一个充分享受图书馆人文氛围。
关键词 服刑人员 帮教服务 社会特殊群体 图书馆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特殊性社会群体的“介入式”社会实践研究——以宁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2
作者 曲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4期146-148,共3页
"介入式"是医学领域中一种将药物通过某种手段直接送达病变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疗效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创新型方法。本文借用该名称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就是强调和尝试... "介入式"是医学领域中一种将药物通过某种手段直接送达病变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疗效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创新型方法。本文借用该名称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就是强调和尝试学生实践过程的纵深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弥补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效果,表演性、走过场的问题,探索一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宁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特殊社会群体 “介入式”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介入灾后特殊群体社会服务的探索——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敏 《学会》 2018年第7期38-44,共7页
在芦山灾后重建中,面对灾后特殊群体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雅安模式"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构建,实现政社协同,将重建工作变为政府牵头,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以社会公益力量为主力,加强民众参与的全面组织形式,为灾区民... 在芦山灾后重建中,面对灾后特殊群体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雅安模式"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构建,实现政社协同,将重建工作变为政府牵头,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以社会公益力量为主力,加强民众参与的全面组织形式,为灾区民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了芦山的灾后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灾后重建 芦山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范畴 被引量:29
4
作者 许经勇 曾芬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范畴 ,体现我国向现代化转变的过渡性特色。“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范畴 ,体现我国向现代化转变的过渡性特色。“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 ,“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但是 ,“农民工”所面对的歧视性待遇 ,又会制约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特殊社会群体 农村城镇化 生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知识社会培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莎 黄丽丽 阙慧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5期1900-1901,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事故多发和易发单位、人口密集的机关学校展开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方法和意义,提高第一目击者的参与意识及技能。方法采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和相关教具,辅以电化教学,模具操作训练,模拟现场急救,宣传卡片,媒体报道,成功案例宣传,... 目的探讨在事故多发和易发单位、人口密集的机关学校展开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方法和意义,提高第一目击者的参与意识及技能。方法采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和相关教具,辅以电化教学,模具操作训练,模拟现场急救,宣传卡片,媒体报道,成功案例宣传,近距离熟悉急救措施。结果受训的3200名社会成员院前急救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基本技能分次考核全部合格。结论采用医院培训首先吸引社会上特殊群体的视线,并由此逐步形成链结反应,从而增强社会对救护技术与心肺复苏技术的兴趣与参与,是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院培训 社会特殊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明学 冉云梅 刘闵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8,26,共9页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发展进程和体制,农民工工作、生活在城市,户籍仍在农...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发展进程和体制,农民工工作、生活在城市,户籍仍在农村,形成了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融入 城镇化进程 现代化建设 特殊社会群体 农村发展 城市繁荣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分层分类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茗臻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6S期I0001-I0001,共1页
根据农民工与城市联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农民工划分城市化的农民工、流动型农民工、季节性农民工三类,其中,城市化的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学习,有着相对稳定的职业、住所和收入来源,这部分农民工除... 根据农民工与城市联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农民工划分城市化的农民工、流动型农民工、季节性农民工三类,其中,城市化的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学习,有着相对稳定的职业、住所和收入来源,这部分农民工除了是农村户口外,实际上已经与城市居民没有区别。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社会保险制度 分类 特殊社会群体 社会保障问题 城市化 城市工作 相对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海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农民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城市化进程 特殊社会群体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城市化水平 不容忽视 市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3
9
作者 岳颂 《北方经济(学术版)》 2007年第5期29-30,共2页
一.农民工问墨的现状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体现了农民工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 一.农民工问墨的现状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体现了农民工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农民工,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靠务工为生,他们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又不能融入城市社会,伴随身份差别的待遇差别、社会福利差别、社会活动差别使他们成为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成为奔波于城市社会边缘地带的“边缘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农民工权益 维护 中央一号文件 特殊社会群体 城市社会 农民工问题 社会转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乞讨:一道难解的社会方程
10
作者 邹德萍 《社会工作》 2004年第6期48-49,共2页
流浪乞讨人员,这个历来承受着人们复杂观感的社会特殊群体,正在被逐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然而由于其本身的流动性、边缘性和隐蔽性,社会管理者实际上很难掌握这个群体的详细而真实信息。尽管2003年,随着国家原有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和新... 流浪乞讨人员,这个历来承受着人们复杂观感的社会特殊群体,正在被逐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然而由于其本身的流动性、边缘性和隐蔽性,社会管理者实际上很难掌握这个群体的详细而真实信息。尽管2003年,随着国家原有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和新救助办法的出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纷纷制定"禁讨"规定或设置"禁讨区",收效都不太明显,大中小城市里还是"讨声依旧"。根治城市乞讨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道难解的社会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乞讨人员 收容遣送 救助办法 中小城市 难解 方程 社会特殊群体 社会救助体系 地方政府 大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鸿诗 《改革与开放》 2008年第3期37-38,共2页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工”。广东是农民工流人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相对稳定的跨县区流动从业人...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工”。广东是农民工流人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相对稳定的跨县区流动从业人员达2300万人.其中外省1600多万人,占全国跨县区流动就业总量的20%以上,其中农民工约1640万人。农民工已经成为广东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及相关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广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和谐广东 社会保险 20世纪80年代 经济与社会发展 农民进城务工 特殊社会群体 就业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探析
12
作者 王凌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21,45,共5页
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正在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作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构建和完善我省农村社保的立法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应采取统一立法模... 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正在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作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构建和完善我省农村社保的立法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应采取统一立法模式,确立"全覆盖"、"低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原则,做到科学立法,程序公开公正。并在立法中注意做好农村社会保障的城乡衔接、地区衔接和新老衔接工作,关注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强化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纠纷的救济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地方性立法 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3
作者 封彦霞 《中国商界》 2009年第7期332-332,共1页
近年来,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完善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此,应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从解决农民工迫... 近年来,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完善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此,应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从解决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工伤、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项目出发,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和社会效益 特殊社会群体 现实状况 势在必行 保障问题 保险项目 医疗 养老 工伤 创造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研究:回溯与展望
14
作者 张宇恒 王小红 《实事求是》 2018年第2期81-84,共4页
"大学生农民工"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是实现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关于这一群体的研究集中在生存处境、心理状况、发展困境、城市融... "大学生农民工"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是实现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关于这一群体的研究集中在生存处境、心理状况、发展困境、城市融入等问题上,研究面较狭且缺乏理论深度。分析这一群体的特征,通过对其内涵的深刻揭示,详尽展现其生存现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农民工化” 特殊社会群体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高校的社会控制
15
作者 李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9年第1期41-43,共3页
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对高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实行有效的科学控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所亟待解决的,既是理论又是现实的社会课题。 1 社会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二类,即硬性社会控制(简称硬控)... 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对高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实行有效的科学控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所亟待解决的,既是理论又是现实的社会课题。 1 社会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二类,即硬性社会控制(简称硬控)和软性社会控制(简称软控)。硬控是指社会权力对被控对象采取强制性的限制.它以法律和行政规章制度等形式来体现,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其特点是强制性的。硬控的效用是增加个体的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 统治阶级意志 思想政治教育 特殊社会群体 行政规章 被控对象 社会课题 教育体制 思想教育 教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研究
16
作者 牛淑新 朱小菲 +1 位作者 白云芸 龙江 《河北企业》 2008年第10期49-50,共2页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从建立城...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从建立城市农民丁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制度的设计方面,对城市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社会保障问题 特殊社会群体 社会保障制度 “三农问题”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昆峥 《中国民政》 1997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保障体系建设 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制度建设 保障功能 养老保险制度 服务网络 农村群众 服务实体 特殊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社会地位的理论表述
18
《社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8-48,共1页
妇女社会地位,可以理解为,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性别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性别分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妇女社会地位又是一个集合概念,由妇女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在婚... 妇女社会地位,可以理解为,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性别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性别分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妇女社会地位又是一个集合概念,由妇女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等基本因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 多元性 妇女社会地位 婚姻家庭 集合概念 性决定 理论表述 特殊社会群体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考
19
作者 袁振华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07年第10期56-58,共3页
在农村,土地承担着相当部分的社会保障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了非农用地,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正在快速形成,而这些农民除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外,也失去了相应的... 在农村,土地承担着相当部分的社会保障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了非农用地,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正在快速形成,而这些农民除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外,也失去了相应的生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过程 失地农民 特殊社会群体 城镇化进程 生活保障 农业用地 经济补偿 非农用地 保障功能 工业化 土地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学视野的思想政治工作
20
作者 朱玥琪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特殊社会群体,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不够清晰。基于社会学视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 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特殊社会群体,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不够清晰。基于社会学视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特殊社会群体 自我价值 社会学视野 高等教育 不可替代 育人 成长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