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40
1
作者 隋晓爽 苏彦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2,共7页
Tager -Flusberg和Sullivan(2 0 0 0 )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 ,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 :一个是社会知觉成分 ,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适合儿童特点的测查社会知觉成分的任务 ,将对心理... Tager -Flusberg和Sullivan(2 0 0 0 )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 ,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 :一个是社会知觉成分 ,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适合儿童特点的测查社会知觉成分的任务 ,将对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作进一步的验证 ,并对语言和心理理论两个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被试为 90名 3~ 5岁的儿童 ,男女各半。结果表明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同语言相关密切 ,而知觉成分同语言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这个结果为该认知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认知模型 社会知觉成分 儿童 社会认知成分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隋晓爽 苏彦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30-931,共2页
关键词 心理理论 认知能力 社会知觉成分 语言能力 表情 性别因素 社会认知成分 信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灵理论认知障碍 被引量:6
3
作者 汪永光 王义强 +1 位作者 陈树林 汪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灵理论两成分加工的特点。方法采用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和失言觉察任务分别测查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55名正常对照心灵理论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能力,患者又分为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PD组和NPD组)。...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灵理论两成分加工的特点。方法采用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和失言觉察任务分别测查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55名正常对照心灵理论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能力,患者又分为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PD组和NPD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心理状态阅读成绩(t=7.42,P<0.01)和失言觉察问题得分(t=13.57,P<0.01)显著差于对照组。而PD组(n=23)、NPD组(n=33)和对照组3组间心理状态阅读成绩(F=33.08,P<0.01)和失言觉察得分(2=78.50,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在两种任务情况下PD组和NPD组均差于对照组(P<0.05)。以贝克抑郁量表评分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进一步显示,PD组在两种任务下的得分均差于NPD组(P<0.01)。患者组心理状态阅读成绩和失言觉察问题得分分别与BPRS总分(r=-0.36,P<0.01;r=-0.48,P<0.01)和敌对因子分(r=-0.73,P<0.01;r=-0.77,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心灵理论加工的两个亚成分上均存在损害,且与精神病性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灵理论 社会知觉成分 社会认知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心理理论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欣 汪程鹏 +2 位作者 胡澄 汪永光 施剑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成瘾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特点,分析ToM加工损害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 目的探讨男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成瘾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特点,分析ToM加工损害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METH-P)、31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no psychotic symptoms, METH-NP)及41名男性健康对照者。采用眼区任务(Eyes Task)和失言觉察任务(Faux pas Task)分别评估3组被试的ToM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加工成分,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评估METH成瘾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结果 METH-P组、METH-NP组的眼区任务和失言觉察问题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ETH-P组眼区任务得分低于METH-NP组(P<0.05);METH-P组和METH-NP组失言觉察问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METH成瘾患者眼区任务得分与其BPRS阳性症状分(β=-0.415, P=0.001)有关联。结论男性METH成瘾患者存在ToM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成分损害,METH所致精神病性症状与ToM社会知觉成分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理论 社会知觉成分 社会认知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