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的经济学逻辑建构
1
作者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
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是高度创新性和社会供需相宜性的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组织建设,是非常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组织行为和企业创新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既有理论突破,也有实践创造。经济学承认企业(经济人)的自利性行为,但最终关切的... 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是高度创新性和社会供需相宜性的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组织建设,是非常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组织行为和企业创新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既有理论突破,也有实践创造。经济学承认企业(经济人)的自利性行为,但最终关切的则是社会利益目标如何得以实现。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至少“不仅是”)为自利行为张目,而是为社会理性立据。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只要有社会需要,市场经济机制就会产生相应的社会供给,以满足相关需要。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创设和发展,则是以市场机制的企业自主自择行为,满足社会重要利益关切的创新性经济组织供给。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更需要有更具社会利益关切,以至人类命运关切意识的优秀企业,投入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创新发展的伟大进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金融 社会企业 经济学逻辑建构 利益关切 供需相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力行 《科学决策》 2011年第3期13-23,共11页
本文讨论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两个过程与中长期发展的关系,阐明金融支持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帮助金融防范风险的规律,融资促进实现人人享有融资权。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坚持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根据国家发... 本文讨论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两个过程与中长期发展的关系,阐明金融支持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帮助金融防范风险的规律,融资促进实现人人享有融资权。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坚持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在继续支持"两基一支"的同时,坚持"两个轮子"战略,积极探索建立民生金融机制,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金融社会 社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3
作者 陈直斌 《经济师》 1998年第5期59-60,共2页
社会金融风险问题研究陈直斌严重的社会金融风险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1997年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社会经济、政治危机,就是该国由高息集资引发的社会金融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近几年来,金融风险问题已引... 社会金融风险问题研究陈直斌严重的社会金融风险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1997年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社会经济、政治危机,就是该国由高息集资引发的社会金融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近几年来,金融风险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金融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社会金融风险 中国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对社会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4
作者 戚本峰 《现代商业》 2021年第25期106-108,共3页
2020年出现了一股数字科技的热潮,我国还处在数字科技研究的起步阶段。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对数字科技做了应对处理,并对其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特别关注。部分凭借着前瞻性的目光,努力推动其在现实生产经营与社会管理中的应... 2020年出现了一股数字科技的热潮,我国还处在数字科技研究的起步阶段。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对数字科技做了应对处理,并对其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特别关注。部分凭借着前瞻性的目光,努力推动其在现实生产经营与社会管理中的应用。而且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不少的企业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社会金融 经济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金融意识中的几个迷误
5
作者 张登权 《四川城市金融》 1992年第4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金融意识 银行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的金融亲社会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兴 陈洁宇 何奇龙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2期27-42,共16页
可持续金融要求金融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经济单维”向“经济—社会—环境”三维转变。从广义上讲,可持续金融可以涵盖所有产生社会和环境正外部性的金融活动,包括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其发展普遍具有高风险、高成本的问题,影... 可持续金融要求金融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经济单维”向“经济—社会—环境”三维转变。从广义上讲,可持续金融可以涵盖所有产生社会和环境正外部性的金融活动,包括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其发展普遍具有高风险、高成本的问题,影响了金融体系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积极性。传统的“市场至上”或者“政府简单干预”以及“作为另外一只手的‘社会’”的单一实践模式虽然各自具有一定亲社会机制,但是也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有必要实现市场、政府和社会性要素的融合以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从供给主体和机制上,建立和完善“商业性+政策性+社会性”金融分工合作的多元金融体系,同时,通过机制融合提升多元供给主体的主动供给,如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在商业性金融中注入社会性动机,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在政策性金融中增添市场性和社会性机制,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在社会性金融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此外,还必须要有自上而下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和政策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微观动机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金融 社会金融 政府-市场-社会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商业银行社会影响力金融实践与评价——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7
作者 康立 杨梦琪 《浙江金融》 2024年第7期28-39,共12页
发展社会影响力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在住房租赁、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创新创业、绿色环保和社会大众等重要民生领域,陆续开发出有代表性的社会影响力金融服务和产品,产生了... 发展社会影响力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在住房租赁、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创新创业、绿色环保和社会大众等重要民生领域,陆续开发出有代表性的社会影响力金融服务和产品,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评估体系发现,建行2018~2022年社会影响力评价综合得分持续保持高位。建行社会影响力金融的后续发展,需解决政府层面顶层设计与制度环境问题,市场层面投资者认知与行业建设问题,银行层面发展可持续性与风险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影响力金融 银行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金融社会核算矩阵乘数效应研究
8
作者 陈亮 丁子阳 《河北金融》 2024年第5期23-29,36,共8页
本文利用金融社会核算矩阵以及乘数模型来讨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部门和行业。乘数结果表明,与政府向非金融企业转移支出相比较而言,政府向住户部门转移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效应更大。SAM和FSAM中收入乘数较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 本文利用金融社会核算矩阵以及乘数模型来讨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部门和行业。乘数结果表明,与政府向非金融企业转移支出相比较而言,政府向住户部门转移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效应更大。SAM和FSAM中收入乘数较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些行业与经济中的其他部门联系最为紧密。而金融、房地产的收入乘数相对较低,这些行业从其他行业获得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其他行业关联较少。2020年中国FSAM的收入乘数平均值比实体SAM的收入乘数高出3.07%,正是这最后一个循环导致储蓄转化为投资,导致FSAM收入乘数大于实体SAM收入乘数。储蓄的影响分析表明,企业部门增加储蓄对经济的影响较大,企业储蓄对金融账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存款和债券方面。投资的影响分析表明,政府部门增加单位量投资时,资金需求是1比1,而非金融企业进行投资时,资金需求更高,为1.31倍,因此,需要加大非金融企业投资,以促进我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中国金融社会核算矩阵 乘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的社会研究:起源、发展与前沿研究
9
作者 王荣欣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金融的社会研究(简称SSF)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科学的社会研究,以述行性(performativity)为核心概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金融社会学和金融人类学从不同学科视角对金融现象进行了研究,共同推进了金融的社会研究。凯恩斯主义、货币主... 金融的社会研究(简称SSF)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科学的社会研究,以述行性(performativity)为核心概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金融社会学和金融人类学从不同学科视角对金融现象进行了研究,共同推进了金融的社会研究。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均无法解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社会学家从述行性视角深入思考金融问题,对经济学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批判,也超越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视角,对金融危机提出新的解释。如今,金融的社会研究已开始进入对量化交易、高频交易和加密货币等前沿金融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研究 金融社会 金融人类学 述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治疗——金融社会工作的新趋势
10
作者 梁西雅 严云鹤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9,20,共6页
金融治疗作为金融社会工作的新趋势,是金融社会工作者根据“全人金融健康模型”,使用科学、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案主的金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健康的金融行为进行介入、诊断和治疗,帮助案主恢复金融健康,实现社会福祉增进。通过对... 金融治疗作为金融社会工作的新趋势,是金融社会工作者根据“全人金融健康模型”,使用科学、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案主的金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健康的金融行为进行介入、诊断和治疗,帮助案主恢复金融健康,实现社会福祉增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回顾了金融治疗的发展历程、理论模型和实务探索的研究,并对后疫情、社会治理以及多学科视角下的金融治疗如何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对我国金融治疗领域和金融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治疗 金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理论基础 实务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作为与挑战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晓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年第2期41-48,共8页
金融社会工作在我国快速发展,引发热烈的讨论与参与。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和文献资料分析,对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作为和挑战进行讨论。研究发现,中国社会面临着相对贫困长期存在且贫富差异居高不下、社会数字化和金融化交互影响、对... 金融社会工作在我国快速发展,引发热烈的讨论与参与。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和文献资料分析,对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作为和挑战进行讨论。研究发现,中国社会面临着相对贫困长期存在且贫富差异居高不下、社会数字化和金融化交互影响、对弱势群体的新型数字鸿沟和新型金融排斥等社会问题。金融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应对以上社会问题的有力补充,可以在金融素养、金融机会两个要素,收入、资产、消费、信用和保障五个领域,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开展干预。发展金融社会工作面临金融服务体系参与不足、数字化技术准备不足、文化滞后及社会工作专业意识和技能不足等四个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工作 社会金融 新型数字鸿沟 金融排斥 新型金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淑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4,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当前我国农业金融在支持力度、信贷产品结构和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还存...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当前我国农业金融在支持力度、信贷产品结构和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只有在充分调动商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结构,农业金融才能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 社会金融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乔海曙 谭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1,共5页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出发.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框架,提出以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为利益相关者的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运用极值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和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并通过对我国上市的14家银行2003-2007年的面板数...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出发.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框架,提出以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为利益相关者的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运用极值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和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并通过对我国上市的14家银行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本上证实了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财务绩效等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利益相关者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方向:金融社会工作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巫正洪 吴世友 +1 位作者 Gina A.Chowa Gina A.Chow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0,共3页
金融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学科分支,是国际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它是通过运用心理社会的介入方法和优势为本的视角,帮助服务对象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和改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感和... 金融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学科分支,是国际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它是通过运用心理社会的介入方法和优势为本的视角,帮助服务对象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和改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感和自尊心的提升以及情绪的稳定,最终达成个人与社会的改变。金融社会工作的适用对象与服务人群非常广泛,有力地丰富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工作 理财 社会工作实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社会学视角下的国有银行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艳文 王拓涵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6期62-63,共2页
采用金融社会学的视角和最新理论成果,对三十年来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风格切换进行了另类解读,基本观点是:随着"金融社会"的日益崛起,金融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举足轻重而成为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 采用金融社会学的视角和最新理论成果,对三十年来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风格切换进行了另类解读,基本观点是:随着"金融社会"的日益崛起,金融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举足轻重而成为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宏观调控之关键领域。作为金融体制的核心,三十年来,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风格向"大刀阔斧"的激进式改革风格的切换,这一改革风格切换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从货币社会迈向金融社会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改革理念和政策范式显著转变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 金融社会 国有银行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转型与金融社会工作发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迎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5-101,共7页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进入从总体性发展向特色化发展的转型时期。发展金融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推动社会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提升其介入社会治理、精准扶贫、扶危济困的效...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进入从总体性发展向特色化发展的转型时期。发展金融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推动社会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提升其介入社会治理、精准扶贫、扶危济困的效能,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深化改革。现阶段,在我国推动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条件业已具备:可以借鉴发展金融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国家出台的普惠金融方案为金融社会工作提供了政策和实务空间,金融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探索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的转型尚处在初期,发展金融社会工作面临着来自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等各方面的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工作 转型 金融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嵌入性范式:金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新议题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7-225,共19页
金融处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自M.韦伯开始,古典社会学已论证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正当性。随着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学者在新经济社会学框架下,以"嵌入性"为理论起点,从社会结构和社... 金融处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自M.韦伯开始,古典社会学已论证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正当性。随着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学者在新经济社会学框架下,以"嵌入性"为理论起点,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两个理论维度研究了金融现象。欧洲学者则挑战了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金融现象的新视角。在新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能从更多角度对金融领域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 金融市场 嵌入性 脱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社会化促进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俊华 蒲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1-688,共8页
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生力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匹配的高标准金融配置。界定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金融社会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及体育产业推动金融社会化进程的机理。依据体... 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生力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匹配的高标准金融配置。界定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金融社会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及体育产业推动金融社会化进程的机理。依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提出了在金融社会化视角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债权融资工具、发展体育保险、建设体育金融治理体系等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金融社会 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国伟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176-181,共6页
金融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对社会生活的塑造,为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研究的兴起提供了现实基础。西方新经济社会学家分别从社会网络、新制度主义、场域和述行分析的角度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既突破了金融学的解释逻辑,又深化和丰富了经济社会... 金融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对社会生活的塑造,为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研究的兴起提供了现实基础。西方新经济社会学家分别从社会网络、新制度主义、场域和述行分析的角度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既突破了金融学的解释逻辑,又深化和丰富了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题。通过对金融行为、金融权力、金融技术、金融风险等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研究议题的概述,强调了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扩展已有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具有实现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中国金融市场二十年的发展实践,为开展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社会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向静林 艾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伴随地方金融治理在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地方政府治理金融的过程和机制亟待研究。鉴于金融学和法学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地方金融监管而非金融治理,文章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为地方金融治理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分... 伴随地方金融治理在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地方政府治理金融的过程和机制亟待研究。鉴于金融学和法学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地方金融监管而非金融治理,文章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为地方金融治理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分析路径。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制度分析对于金融治理研究的启发,据此指出金融治理涉及三个层次,即微观层次的交易属性与合约安排,中观层次的组织场域与关系结构,宏观层次的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其次对应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炼了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即技术治理、结构治理和环境治理,并比较了它们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存在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三个维度之间进行治理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衍生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治理 技术治理 结构治理 环境治理 治理选择 金融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