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影响机理——基于秦岭景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7
1
作者 陈佳 杨新军 +1 位作者 王子侨 张立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75,共12页
脆弱性及其评估框架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借鉴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性相关理论,探索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秦岭山区乡村人地关系的测度与解释。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 脆弱性及其评估框架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借鉴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性相关理论,探索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秦岭山区乡村人地关系的测度与解释。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参与式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在农户生计分类的基础上,测度以农户为基础的局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厘清不同类型农户和景区脆弱性的影响机理。以农户适应性为切入点,提出实践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以旅游生计和综合生计型为主的农户较传统生计型(务工/农)农户脆弱性降低。局域脆弱性空间差异不大,但结构性差异显著,其中,社区共管类景区脆弱性明显较其他景区低。(2)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家庭物质资产种类、旅游收入、贷款资助机会、区域优势度、技能培训等成为影响农户脆弱性的关键因素。(3)自然资本缺失、适应力资本分异、企业经济理性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进一步增加了人地系统脆弱性,而农户认知、社会资本建设以及社区共管模式有利于提升系统应对风险能力,减缓或降低系统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农户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的西北农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榆中县中连川乡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新军 张慧 王子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2-959,共8页
人地系统及其脆弱性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脆弱性研究对象逐渐由生态系统转变到人地耦合系统即社会-生态系统,由于该耦合系统具有多尺度扰动和多利益主体并存的特点,且易受不确定性的干扰,目前关于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难以解... 人地系统及其脆弱性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脆弱性研究对象逐渐由生态系统转变到人地耦合系统即社会-生态系统,由于该耦合系统具有多尺度扰动和多利益主体并存的特点,且易受不确定性的干扰,目前关于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难以解释系统的不确定性。选择榆中县中连川乡作为研究区域,尝试将社会与生态环境信息结合起来进行脆弱性研究。首先运用情景分析方法,确定当地社会-生态系统未来的情景变化的关键驱动力为干旱气候和政府决策,筛选出在两者组合下系统未来情景概率较高的3种情景S1(干旱减缓,有政策支持),S2(干旱缓解,无政策支持)和S3(干旱加剧,有政策支持)。通过实地调查,对多利益主体(农户、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进行情景访谈,对不同利益主体对不同情景的可接受程度进行测度,结合社会-生态矩阵分析,得到不同利益主体对系统未来的可接受程度,以此判断利益主体在未来变化情景下的脆弱度。结果显示,在S1情景下,当地农民和管理者的脆弱性较低;在S2和S3情景下,当地农民和管理者的可接受度是负向的,表明其脆弱性增加,干旱加剧是影响当地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干旱带来的消极影响。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态度,提出未来当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情景分析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ISM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琦 徐源 《科技与管理》 2019年第1期21-26,32,共7页
基于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3个维度共识别出影响系统脆弱性的14个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ISM模型对影响我国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因素进行结构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4个影响因素之间... 基于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3个维度共识别出影响系统脆弱性的14个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ISM模型对影响我国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因素进行结构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4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5层级的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其中海洋渔业依赖度、海洋渔业产值和渔民生活幸福感是影响系统脆弱性的表层直接因素;海洋渔业生产效率、海洋环境承载能力、海洋灾害、海洋环境污染、海洋渔业开发强度、海洋环境治理效率及海洋渔业结构优化度是影响系统脆弱性的中层间接因素;海洋气候变化、生产空间压缩、海洋渔业管理效率及水产科技水平是4个深层根源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ISM模型 递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基于系统GMM与门槛模型的检验
4
作者 胡联升 郗永勤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4-93,共10页
基于我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增长型和环保型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段异质性和非线性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存在时段差异。... 基于我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增长型和环保型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段异质性和非线性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存在时段差异。2011—2019年时段的增长型竞争和环保型竞争对降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作用较2004—2010年时段大。增长型竞争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经济发展水平单一门槛效应,其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步减弱。环保型竞争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经济增长压力单一门槛效应,但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转变,环保型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效应并未随着经济增长压力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弱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增长型竞争 环保型竞争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标竞争能否降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5
作者 胡联升 郗永勤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2-102,共11页
利用中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系统GMM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增长型竞争和环保型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长型竞争、环保型竞争以及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有效降低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双目... 利用中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系统GMM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增长型竞争和环保型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长型竞争、环保型竞争以及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有效降低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双目标竞争影响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存在区域和时段异质性,相比于西部,东、中部区域的双目标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降低效应更大,2011-2019年时段的双目标竞争对社会-生态系统质量的提升作用较2004-2010年时段大。为此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来鼓励规范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开展适度的增长型竞争和环保型竞争,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增长型竞争 环保型竞争 地方政府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施瑶 李嘉艺 +1 位作者 高娜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目的】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区域脆弱性评估可以较为全面地识别区域气候风险。在城市中,浅山区具有其特有的气候调节的重要性和气候适应的脆弱性,且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耦合特征更为明显。作为气候适应的重要环节,... 【目的】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区域脆弱性评估可以较为全面地识别区域气候风险。在城市中,浅山区具有其特有的气候调节的重要性和气候适应的脆弱性,且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耦合特征更为明显。作为气候适应的重要环节,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京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有助于为气候适应策略提供空间上的定量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危险性-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评估框架,构建包含44个指标的指标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筛选及权重确定,形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评估北京市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脆弱性空间分布。【结果】当前和未来的气候脆弱性均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深山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脆弱性程度以中度、重度为主,未来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行政分区上,昌平、顺义、海淀区气候脆弱性较低,房山、丰台、门头沟区较为严重。【结论】本研究通过评估北京市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脆弱性空间分布,得到北京浅山区气候适应的重点区域,为浅山区气候适应决策提供依据,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脆弱性评估提供方法及指标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 脆弱性 社会-生态系统 浅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区乡镇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以北京平谷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阎姝伊 李嘉艺 +1 位作者 王瑶函 郑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912-6921,共10页
浅山区乡镇社会-生态系统相比于平原区受地形环境等因素制约更为脆弱,在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中更需要权衡。使用显式空间脆弱性(SERV)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评估平谷浅山区12个乡镇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并... 浅山区乡镇社会-生态系统相比于平原区受地形环境等因素制约更为脆弱,在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中更需要权衡。使用显式空间脆弱性(SERV)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评估平谷浅山区12个乡镇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并使用有序加权平均算法(OWA)模拟多种决策风险下脆弱性情景。研究表明:(1)平谷浅山区2007—2017年总体脆弱性呈现中度脆弱水平,局部呈现上升态势,10年间中等以上脆弱乡镇面积比重由73.09%上升到80.74%。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2)处于高脆弱水平乡镇应进行严格控制,增加水土保持林面积等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注重低脆弱乡镇的高暴露风险源及时进行生态修复。(3)通过设定不同决策风险系数预测不同发展导向下区域系统脆弱性差异,在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导向下优先生态环境治理,在经济发展导向下应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评价结果可满足不同决策思路下指导区域发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评价 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 浅山区乡镇 北京市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及障碍因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倩 帅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3-64,共12页
张家界市位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当地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张家界市4区县为例,基于SEE-VSD模型构建SES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29个指标,探... 张家界市位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当地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张家界市4区县为例,基于SEE-VSD模型构建SES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29个指标,探讨贫困山区旅游地脆弱性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研究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分别出现“较快上升”“波动上升”和“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系统脆弱性总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变化趋势;2008—2011年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2012—2017年则为“东高西低”。3)适应能力指标对研究区SES的脆弱性影响最大。由此表明,加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坚守环境质量底线对于实现贫困山区旅游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贫困山区旅游地 脆弱性 障碍度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卫宇曦 刘小鹏 +2 位作者 冯康利 崔云霞 蒋春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5-372,共8页
[目的]揭示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探究其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提出降低系统脆弱性,推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方法]基于宁南脱贫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 [目的]揭示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探究其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提出降低系统脆弱性,推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方法]基于宁南脱贫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力三个维度构建脆弱性评价体系,借助VSD模型开展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并地理探测其影响因素。[结果]时序上,脆弱性先降后升,其中暴露度与之一致,敏感性先升后降,适应力不断上升。空间上,脆弱性南升北降且高值区不断向南集中而低值区呈南北分散分布,暴露度南升北降且高值区不断向南集中,敏感性南升北降且始终保持南高北低的态势,适应力南北升降变动较大且高值区趋于收敛。地理探测脆弱性主要受农业产值比重(0.6817)、平均坡度(0.5965)、城市化水平(0.5913)、地方财政性收入(0.5684)和水资源总量(0.5236)的影响。[结论]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显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同时起主导作用,应注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脱贫地区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下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大数据视角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文菁 陈佳颖 +1 位作者 叶润宇 李杨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79-7086,共8页
2016年莫兰蒂台风对厦门城市社会 生态系统造成重创,该系统在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结合统计年鉴及空间基础数据,建立台风灾害影响下基于暴露 敏感 应对 恢复力体系的海岸带城市社... 2016年莫兰蒂台风对厦门城市社会 生态系统造成重创,该系统在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结合统计年鉴及空间基础数据,建立台风灾害影响下基于暴露 敏感 应对 恢复力体系的海岸带城市社会 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估灾前灾后台风对厦门不同地区的影响;同时根据微博大数据的定位信息,对不同受灾信息进行灾情跟踪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台风灾害中思明、湖里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低,而海沧、集美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高,主要是由于思明、湖里区的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从大数据显示的恢复情况来看,除海沧区外,其他三区在电力方面的恢复速度都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能够为台风灾害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与技术,为灾前防治、灾后恢复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生态系统 脆弱性 “莫兰蒂”台风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国土综合整治时空配置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1 位作者 李洪庆 尹罡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8-1330,共13页
精确评价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并识别其空间分异特征是合理制定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和精准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研究针对效率模型权重分配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性问题,引入灾害脆弱性理论的压力冲击因果链分析框架,界定乡... 精确评价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并识别其空间分异特征是合理制定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和精准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研究针对效率模型权重分配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性问题,引入灾害脆弱性理论的压力冲击因果链分析框架,界定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内涵和形成机理,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压力-状态-响应(SEE-PSR)模型的致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效率评价模型对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国土综合整治时空配置实践。结果表明,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压力变化下所表现出的承脆体状态和综合应对能力过程符合“输入-产出”的系统致脆效率;采用熵权对抗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EW-ACE-DEA)对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更具可信度和精确性;2018年该区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均值为0.595,全区值域范围为[0.404,0.787],且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采用乡村脆弱性等级-脆弱性空间集聚类型的综合配置法,可合理安排该区国土综合整治时序,上海市青浦区国土综合整治时空配置类型可划分为5类。该研究丰富了乡村地理学理论,可为乡村区域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EW-ACE-DEA模型 空间分异 国土综合整治 时空配置 青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麓牧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诊断——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娅 杨国靖 周立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基于人与自然耦合视角,辨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前沿领域。依据社会-生态系统和脆弱性经典范式VSD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利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指数和致脆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2004—2016年... 基于人与自然耦合视角,辨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前沿领域。依据社会-生态系统和脆弱性经典范式VSD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利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指数和致脆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2004—2016年肃南县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变化趋势及其致脆因子。结果表明:该县社会-生态系统的暴露度指数介于0.374~0.725,整体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趋势。敏感性指数和适应性指数均呈持续波动上涨趋势,脆弱性指数由2006年的0.327持续上升至2014年的1.081后,又下降至0.440。该县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潜在风险和致脆因子主要来源于系统的暴露度,牲畜密度、人均GDP、植被覆盖度是影响系统暴露度涨落的潜在风险因素,退牧还草工程及财政支出支持力度是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提升的关键致脆因素。未来肃南县应放缓经济发展增速,提高第三产业GDP比重、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推进落实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及其可持续治理长效机制,以降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VSD框架 致脆因子诊断 祁连山北麓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水源区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地理影响模式——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2 位作者 李洪庆 季翔 赵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9-1478,共10页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采用数据包络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和层次聚类模型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及地理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基于熵权集结交叉的"投入-产出"效...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采用数据包络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和层次聚类模型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及地理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基于熵权集结交叉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对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更具可信度和精确性,2018年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上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脆弱性均值为0.583;(2)地理因素对经济发达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仍旧具有重要影响。距上海市中心距离、距淀山湖距离、距青浦区中心距离和水域面积成为影响该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4种主导地理因素,其地理影响力呈现系统结构空间差异和种类属性替代及程度转化;(3)依据地理因素影响力聚类分析将该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地理因素空间耦合模式分为10种,多地理因素耦合模式是主要决定类型,呈现中部多因素主导和两侧单因素主导并存的多元环状地域决定格局;针对不同类型提出调控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可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评价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地理因素 地理影响模式 上海青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评估和预测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
14
作者 李润阳 陈佳 +3 位作者 杨新军 尹莎 徐俐 白玉玲 《生态学报》 2025年第5期2281-2297,共17页
随着人类活动干扰不断加剧,促使我国山区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评估和预测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SESV)的演化与特征,对实现我国山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空间显式脆弱性模型模... 随着人类活动干扰不断加剧,促使我国山区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评估和预测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SESV)的演化与特征,对实现我国山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空间显式脆弱性模型模型,将SESV分解为暴露风险、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共48个指标,定量评估了2000—2020年陕南秦巴山区SESV及其各维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后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对比三种算法优化后的模型精度选取最优模型并预测2020—2050年陕南秦巴山区SESV及其各维度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结果显示:①陕南秦巴山区的SESV整体处于中低脆弱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②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准确性最优,且选取合适的训练样本数量能进一步改善预测性能。③预测结果显示,陕南秦巴山区SESV得到了显著降低,社会⁃生态系朝着良好态势发展。其中,暴露风险与SESV具有趋同性且地区间的差异变小,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维度均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但地区间的差异并未缓解。研究旨在通过中国山区典型案例分析为SESV评估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支持向量机模型 优化算法 陕南秦巴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城镇空间演化治理机制研究——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
15
作者 黄安 王燕 +2 位作者 向莹 郭斌 庄元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1)呼包鄂城市群城镇空间扩张面积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玉泉区、赛罕区和土默特左旗等中部地区,呈现出“中部扩张快、南北扩张慢”的演化态势。(2)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2015-2020年,人类活跃度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且二者交互后对因变量的解释力最强。(3)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扩张具有重要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研究可为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呼包鄂城市群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空间演化 治理机制 社会-生态系统 地理探测器 呼包鄂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志龙 胡曾曾 +1 位作者 许丰伟 郑晓迪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5-10,共6页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地理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适应性治理是社会-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关键议题。论文在梳理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的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尺度、数据指标、测度流程、驱...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地理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适应性治理是社会-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关键议题。论文在梳理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的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尺度、数据指标、测度流程、驱动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研究进展,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研究方法、适应途径等方面阐述了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研究展开,并指出当前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适应性治理 干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馨 韩玲 +1 位作者 赵永华 黄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892-6905,共14页
耦合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正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主题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使得该领域研究仍面临较大挑战,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研究范式尚不统一。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 耦合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正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主题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使得该领域研究仍面临较大挑战,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研究范式尚不统一。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脆弱性、韧性和适应性整合视角提出了开展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能为我国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脆弱性 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模拟
18
作者 彭丽福 赵宇鸾 杨小飘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目的]评估和模拟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对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北盘江流域脆弱性,并使用有序加权... [目的]评估和模拟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对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北盘江流域脆弱性,并使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模拟不同决策风险下的脆弱性情景。[结果](1)2000—2020年,北盘江流域脆弱性程度明显下降,高脆弱区面积占比由13.82%降到8.37%,低脆弱区面积占比由10.66%增加到17.62%。(2)20年间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平均占比32%,空间变化呈现“西北、东南低,中部高”的分布格局。(3)从情景模拟分析上看,在可持续导向型中应重视风险环境的胁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应能力建设,在经济优先型中应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系统脆弱性。[结论]北盘江流域脆弱性程度明显降低,情景模拟结果可满足不同政策指导下的流域发展需要,并为北盘江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 北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长三角核心-边缘区比较实证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化均衡发展,恢复力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②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协同有序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互为非线性动态因果关系,在此非线性复杂自组织力作用下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良好发展趋势。③通过复杂系统多情景模拟,核心区乡村旅游地发展路径以协调发展型或生态保护型为主,边缘区以旅游优先型为主。④驱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演化的要素系统具有差异性。在系统层面,生态系统对核心区影响程度最高,社会系统对边缘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在因素层面,生态因素是影响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共同要素,核心区能够通过生态修复提升生态韧性,边缘区能够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均能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地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演化差异 核心-边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耦合关系、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为例
20
作者 彭文喜 任亮 孔伟 《湖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72,共11页
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为该区旅游地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构建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生态涵... 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为该区旅游地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构建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23个县域旅游地脆弱性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处于高度耦合作用阶段,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明显且耦合紧密,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涵养区脆弱性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承德市区和张家口市区耦合协调度较高;涵养区脆弱性耦合关系总体上属于失调衰退发展状态,未来发展中要注重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涵养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粮食生产力、土地资源丰度、旅游地经济旅游依存度、旅游地人口结构和城镇化进程。基于涵养区当前脆弱性耦合状况,可从推进高质量生态涵养建设和保护、加快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优化功能性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发挥可利用耕地生产潜力和特质、推进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和建设等方面降低脆弱性,实现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脆弱性 耦合协调度 京津冀生态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