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
吴越菲
文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2
|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 |
张和清
闫红红
尚静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8
|
|
3
|
“社区为本”的综合社会服务: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
徐文艳
沙卫
高建秀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4
|
“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
雷杰
邓云
|
《青年探索》
CSSCI
|
2016 |
15
|
|
5
|
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与实务模式探索——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 |
张和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6
|
|
6
|
社区为本: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及其反思 |
文军
吕洁琼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7
|
以社区为本的参与式治理: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
谈小燕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8
|
专业服务与项目管理:“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索——以北京市G社区为例 |
杨荣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9
|
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 |
邓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1
|
|
10
|
社区为本: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建构 |
姚进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6
|
|
11
|
社区为本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研究 |
方舒
|
《残疾人研究》
|
2013 |
14
|
|
12
|
“社区为本”:高校学生服务的转型实践及其反思——以东莞理工学院“社区育人”系列项目为例 |
成洪波
王云龙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3
|
美国警察“社区为本”的反家庭暴力模式 |
赵颖
|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7
|
|
14
|
“社区为本”的信访社会工作模式的运用研究——以K社区平息独生子女政策争议为例 |
方 萍
|
《社会工作》
|
2014 |
1
|
|
15
|
从内生发展到新内生发展——构建“社区为本”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
文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以社区为本:城市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H市幸福社区创建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的“社区性”谈起 |
顾江霞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6 |
0 |
|
17
|
以社区为本:本土化社工发展道路的选择?——基于珠三角某市H镇社工实践的初步分析 |
顾江霞
|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8
|
论从机构救助到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建设 |
姜微
薛在兴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19
|
社区为本: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基础与重点 |
史娜娜
向德平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20 |
8
|
|
20
|
以社区为本的互助机制:加拿大邻舍中心及其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
殷妙仲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