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对G市B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恒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8,共10页
针对各地推行社区去行政化改革难以持续的问题,以G市B区为个案对“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进行考察和分析后发现:新型社区“政务名称”与“政务级别”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遭遇“公章效力”困境,反映的是机构与权力规则的不吻...
针对各地推行社区去行政化改革难以持续的问题,以G市B区为个案对“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进行考察和分析后发现:新型社区“政务名称”与“政务级别”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遭遇“公章效力”困境,反映的是机构与权力规则的不吻合;“属地管理”机制与“去行政化”举措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及其工作人员遭遇“权责错位”困境,反映的是不同制度功能的不吻合;“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之间的非一致性使改革后的社区干部遭遇“身份下降”困境,反映的是编制待遇及流动规则的不吻合;“经费包干”与“费随事转”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遭遇“捉襟见肘”困境,反映的是市区两级关于社区工作经费规则的不吻合;“撤销建制”与“加强党建”之间的非一致性使改革所在地遭遇“街道地位”困境,反映的是地方与中央政策对于街道定位的不吻合,并最终引致改革的终结。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是:“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过程遭遇的,是不断改革环境中现有制度体系的欠吻合或非一体化的困境,即改革的制度与整体制度之间的非一体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去行政化
改革
“撤街扩社”
制度困境
制度非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去行政化问题的探讨——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2
作者
胡敬宏
黄元
姚元凯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11期85-86,共2页
通过调查发现恩施市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致使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较重,而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在深圳等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分析了社会工作服务对减轻社区行政负担的作用、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的思路...
通过调查发现恩施市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致使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较重,而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在深圳等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分析了社会工作服务对减轻社区行政负担的作用、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的思路及建议,为社区去行政化提供一定的方法,使社区居委会达到群众自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服务
社区去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四轮改革及其运作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雪霖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53-62,共10页
自单位制渐趋解体与社区建设运动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便一直在路上。在政府与社会分权理论的指导下,以居民自治与社区去行政化为目标,城市社区治理先后经历了四轮改革,分别为首轮的社区建设模式、以社区工作站模式为代表的...
自单位制渐趋解体与社区建设运动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便一直在路上。在政府与社会分权理论的指导下,以居民自治与社区去行政化为目标,城市社区治理先后经历了四轮改革,分别为首轮的社区建设模式、以社区工作站模式为代表的第二轮改革、以社区减负模式为代表的第三轮改革以及以三社联动模式为代表的第四轮改革,但是却面临始终无法跳出社区去行政化—居委会边缘化—社区再度行政化的悖论,在政府职能社区化的内生需求下,居民自治改革陷入内卷化。在对近20年改革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不在于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而在于建立对社区的制度化支持与回应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建设
社区去行政化
居民自治
社区
减负
三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能力取向的“行政化”: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关系再认识
被引量:
58
4
作者
苗延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近年来,随着社区诸多"去行政化"改革实践渐趋搁浅,学界对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关系展开新一轮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基层社会中国家行政权力"进""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行政化"具有能力取向...
近年来,随着社区诸多"去行政化"改革实践渐趋搁浅,学界对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关系展开新一轮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基层社会中国家行政权力"进""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行政化"具有能力取向特质,行政性与自治性不是彼此消长的对立实体,而是国家体制下基层治理能力的不同面向,互促共生。"行政化"之所以成为问题,缘于行政性有实质行政性与形式行政性之分,形式行政性对自治无增益并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因此"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弱化形式化行政性而非追求"纯净"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制
能力取向
社区去行政化
基层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对G市B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恒全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培育机制研究”(21XSH006)。
文摘
针对各地推行社区去行政化改革难以持续的问题,以G市B区为个案对“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进行考察和分析后发现:新型社区“政务名称”与“政务级别”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遭遇“公章效力”困境,反映的是机构与权力规则的不吻合;“属地管理”机制与“去行政化”举措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及其工作人员遭遇“权责错位”困境,反映的是不同制度功能的不吻合;“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之间的非一致性使改革后的社区干部遭遇“身份下降”困境,反映的是编制待遇及流动规则的不吻合;“经费包干”与“费随事转”之间的非一致性使社区遭遇“捉襟见肘”困境,反映的是市区两级关于社区工作经费规则的不吻合;“撤销建制”与“加强党建”之间的非一致性使改革所在地遭遇“街道地位”困境,反映的是地方与中央政策对于街道定位的不吻合,并最终引致改革的终结。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是:“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过程遭遇的,是不断改革环境中现有制度体系的欠吻合或非一体化的困境,即改革的制度与整体制度之间的非一体化困境。
关键词
社区去行政化
改革
“撤街扩社”
制度困境
制度非一体化
Keywords
De-administration reform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Eliminate streets and expand communities”
Institutional predicament
Non-integration of institutions
分类号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去行政化问题的探讨——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2
作者
胡敬宏
黄元
姚元凯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11期85-86,共2页
基金
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4W008.
文摘
通过调查发现恩施市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致使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较重,而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在深圳等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分析了社会工作服务对减轻社区行政负担的作用、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工作的思路及建议,为社区去行政化提供一定的方法,使社区居委会达到群众自治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服务
社区去行政化
分类号
F276.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四轮改革及其运作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雪霖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53-6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质量研究”(19BKS08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单位制渐趋解体与社区建设运动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便一直在路上。在政府与社会分权理论的指导下,以居民自治与社区去行政化为目标,城市社区治理先后经历了四轮改革,分别为首轮的社区建设模式、以社区工作站模式为代表的第二轮改革、以社区减负模式为代表的第三轮改革以及以三社联动模式为代表的第四轮改革,但是却面临始终无法跳出社区去行政化—居委会边缘化—社区再度行政化的悖论,在政府职能社区化的内生需求下,居民自治改革陷入内卷化。在对近20年改革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不在于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而在于建立对社区的制度化支持与回应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关键词
社区
建设
社区去行政化
居民自治
社区
减负
三社联动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力取向的“行政化”: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关系再认识
被引量:
58
4
作者
苗延义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业社会学视阈下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变迁研究”(18ASH010).
文摘
近年来,随着社区诸多"去行政化"改革实践渐趋搁浅,学界对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关系展开新一轮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基层社会中国家行政权力"进""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行政化"具有能力取向特质,行政性与自治性不是彼此消长的对立实体,而是国家体制下基层治理能力的不同面向,互促共生。"行政化"之所以成为问题,缘于行政性有实质行政性与形式行政性之分,形式行政性对自治无增益并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因此"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弱化形式化行政性而非追求"纯净"自治。
关键词
国家体制
能力取向
社区去行政化
基层自治
Keywords
State system
Orientated Ability
Community De-Administration
Grass-Roots Self-Government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实践的制度困境——对G市B区的个案研究
李恒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社区去行政化问题的探讨——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胡敬宏
黄元
姚元凯
《青年与社会(下)》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四轮改革及其运作机制
张雪霖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能力取向的“行政化”: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关系再认识
苗延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