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祛瘀生新理论探究乳腺癌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治疗
1
作者 李姝彤 金鹤 +2 位作者 孟宪萌 王曹逸飞 高允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1期99-101,共3页
乳腺癌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乳岩”的范畴[1],乳岩早期被称为“(乳)石痈”,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五。亦被称为“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有关乳岩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从中医理论出发,认为乳房属脾胃,而乳头属肝。恼怒抑... 乳腺癌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乳岩”的范畴[1],乳岩早期被称为“(乳)石痈”,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五。亦被称为“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有关乳岩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从中医理论出发,认为乳房属脾胃,而乳头属肝。恼怒抑郁则伤肝,肝气不舒而郁结;思虑劳倦则伤脾,脾虚运化则不健,痰湿内生不得运化,乳络阻滞,气血凝结,乳内成核,日久气血不和,冲任失调,继而恶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祛瘀生新 切口延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谭妙 程延 +2 位作者 刘祯垚 徐鹏 王明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祛瘀生新胶囊6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活性成分;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ONFH的疾病靶点;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得到祛瘀生新胶囊36个有效活性成分和203个相应靶点蛋白;ONFH疾病相关靶点2992个,相交的靶点基因134个;核心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鼠李糖醇等;核心靶点包括PTGS2、PTGS1、NCOA2、PRSS1、RXRA等;主要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IL-17、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祛瘀生新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O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祛瘀生新胶囊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病祛瘀生新之新解
3
作者 刘柏炎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祛瘀生新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通过文献整理,梳理了祛瘀生新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结合对“瘀”“新”两字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祛瘀生新的新解析。同时,结合中风病研究,认为祛瘀不仅局限于活血化瘀,还包含了清热毒、化痰浊、利水湿... 祛瘀生新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通过文献整理,梳理了祛瘀生新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结合对“瘀”“新”两字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祛瘀生新的新解析。同时,结合中风病研究,认为祛瘀不仅局限于活血化瘀,还包含了清热毒、化痰浊、利水湿等方面,而生新则包括了生新物、生新络及生新气,这些均以化瘀为基础。此研究拓展了祛瘀生新法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祛瘀生新 源流 机制
原文传递
从“祛瘀生新”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国佳鑫 杨茜茹 +1 位作者 严冬 董青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关键方法,使瘀祛气血平、新血生。本文从理论及临床方面探讨祛瘀生新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以展现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骨髓抑制 祛瘀生新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梁欢欢 黄汝成 +4 位作者 李丹 赵贝贝 陈阳阳 孔杰 金远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848-2852,共5页
目的:探讨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及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任脉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in量表(mR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与81.6%,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瘀阻络型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任脉灸 祛瘀生新针刺法 神经功能 日常活能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方浩涛 赵贝贝 +2 位作者 金远林 叶宇旋 黄汝成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MMSE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在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治疗 祛瘀生新针法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不同时间介入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患者临床观察
7
作者 叶宇旋 李忍 +1 位作者 周蔚华 黄汝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1组在溶栓后24 h加入针刺,治疗2组在溶栓后7 d加入针刺。比较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NIHSS、ADL、mR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组的NIHSS、ADL评分优于治疗2组(P<0.05),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ICAM-1、ENOS、sT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后24 h加祛瘀生新针,比在溶栓后7 d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祛瘀生新针法 针刺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聪运用祛瘀生新理论辨治癥瘕不孕经验
8
作者 高晓晴 胡攀伟 +2 位作者 杨红 齐聪 章晓乐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上海市名中医齐聪教授擅长孕前祛瘀消癥养卵、孕后补肾养血安胎原则辨治子宫腺肌症不孕,以及以活血药治疗早孕合并绒毛膜下出血,总结齐师临床应用祛瘀生新理论辨治的有效案例以供借鉴。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不孕 祛瘀生新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失眠症临床研究
9
作者 赵和兰 蓝蓓蕾 盛义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脑出血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及酒石酸唑比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脑出血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及酒石酸唑比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功能状态(KPS)量表、生活质量(IBS-QOL)量表评分、血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80.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失眠日久、胸闷、夜寐不安、胸痛或头痛日久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KPS、IB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T、ACE、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4项血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睡眠质量及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失眠症 祛瘀生新 针刺 吴茱萸 穴位敷贴 血液黏度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鹏飞 杨权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1980-1984,共5页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1组52例、观察2组52例、对照组52例。3组患者均行经皮...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1组52例、观察2组52例、对照组52例。3组患者均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辅助祛瘀生新配方颗粒治疗,观察2组辅助祛瘀生新汤治疗,持续5 d。比较3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rlogerl,Fg)]、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3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1组、观察2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3组患者PT、APTT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DD、Fg、TNF-α、IL-1、IL-6水平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1组、观察2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D、Fg、TNF-α、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PT、APTT、DD、Fg、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配方颗粒、汤剂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均可减轻术后早期肿痛,促进骨折愈合,可能与调节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配方颗粒 祛瘀生新 四肢骨折 肿痛 炎症因子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塔长峰 王海燕 +3 位作者 孔杰 占大权 骆振宇 金远林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术后3~14 d加祛瘀生新针法及Bobath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术后3~14 d加祛瘀生新针法及Bobath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药物及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及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及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FIM),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采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后,治疗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祛瘀生新针法 Bobath康复技术 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溃疡组织中巨噬细胞表达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强 吴闯 +3 位作者 姜在龙 钱进 王芳 王振宜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巨噬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NBS)联合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中药组(溃结2号方组),模型+阴... 目的:研究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巨噬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NBS)联合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中药组(溃结2号方组),模型+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阳性对照组(SASP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14d及21d后结肠组织黏膜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PAP二步法分析巨噬细胞(CD68)表达。结果:治疗14d及21d时,溃结2号方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量明显减少,而SASP组及生理盐水组变化不明显。且溃结2号方组治疗14d时CD68表达明显低于21d。结论:溃结2号方可能通过降低活化巨噬细胞水平,从而达到促进UC创面愈合的作用,且长时间用药较短期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祛瘀生新 溃结2号方 结肠巨噬细胞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塔长峰 吴定奇 马腾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痉挛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痉挛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的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促进偏瘫患者的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痉挛性瘫痪 针刺 祛瘀生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对药流后大鼠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PRmRNA及凋亡基因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燕 张云竹 +2 位作者 王桂媛 周景华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模型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模型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结果:生化止血饮可降低PRmRNA表达水平,增强Fas/FaslmRNA表达水平,生化止血饮组与模型组及益母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可明显促进药流后大鼠子宫蜕膜细胞调亡,加快蜕膜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 子宫蜕膜 PRmRNA Fas/Fasl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6
15
作者 金远林 王晓彤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2期2136-2138,共3页
中风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结合经典和临床实践,笔者将"痰阻、气郁、血瘀"的病机合而为"瘀",提出了祛瘀生新法,即祛除"恶血"以扶持正气,祛郁气以调气机,祛瘀阻以生津精,祛瘀血以生络血... 中风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结合经典和临床实践,笔者将"痰阻、气郁、血瘀"的病机合而为"瘀",提出了祛瘀生新法,即祛除"恶血"以扶持正气,祛郁气以调气机,祛瘀阻以生津精,祛瘀血以生络血;创造了祛瘀生新方及祛瘀生新针法进行临床运用及实验检验,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 针法 方药 中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蔚华 黄汝成 赵贝贝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3-54,68,共3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祛瘀生新针法联合抗生素,对照组30例仅给予抗生素。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化痰及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祛瘀生新针法联合抗生素,对照组30例仅给予抗生素。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化痰及营养支持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可有效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针法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病毒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盈 杨豪杰 +5 位作者 干丹 崔灿 金磊 秦凯健 王振宜 吴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6-89,221-222,共6页
目的研究祛瘀生新方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粪便病毒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分类水平比较UC患者与正常人群粪便中病毒多样性的差异,并进行丰度聚类热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UC患者粪便样本中有尾噬菌... 目的研究祛瘀生新方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粪便病毒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分类水平比较UC患者与正常人群粪便中病毒多样性的差异,并进行丰度聚类热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UC患者粪便样本中有尾噬菌体的丰度明显上升。目水平分类上有尾噬菌体的丰度高于其他类型病毒;科水平分类时,有尾噬菌体中的长尾噬菌体、肌尾噬菌体、短尾噬菌体及一些无名有尾噬菌体丰度也是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病毒;而在属、种水平分类的表现与目、科水平一致。进一步丰度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治疗能明显降低有尾噬菌体的相对丰度。结论有尾噬菌体与UC的发病密切相关,祛瘀生新方可能通过降低有尾噬菌体的相对丰度达到抑制肠道炎症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 病毒 祛瘀生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祛瘀生新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元颖 阙华发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 祛瘀生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煎配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34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远林 赖洪华 +1 位作者 王海燕 吴军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煎配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祛瘀生新煎足浴日1剂,配合按摩,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4.12%。溃疡局部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煎配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祛瘀生新煎足浴日1剂,配合按摩,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4.12%。溃疡局部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生新煎足浴配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部溃疡 祛瘀生新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胶囊挥发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冬 王洪波 +2 位作者 杜霞 张红 李彤晖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筛选祛瘀生新胶囊挥发油部位提取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L9(34)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提取及包合条件,以HPLC定量及TLC定性控制挥发油包合物质量。结果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水,浸泡1h,提取9h;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11,... 目的筛选祛瘀生新胶囊挥发油部位提取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L9(34)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提取及包合条件,以HPLC定量及TLC定性控制挥发油包合物质量。结果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水,浸泡1h,提取9h;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11,包合时间3h,包合温度40℃;建立了挥发油包合物质量标准。结论优化后工艺可操作性强、稳定、合理,质量控制标准专一、全面、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胶囊 挥发性部位 正交实验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