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9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
1
作者 崔东 陈茂林 +5 位作者 张卫东 栾加强 冯雨 侯曼曼 蔡祖勋 钱如林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50例中、重度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50例中、重度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对照组行双侧R_(3)交感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在单孔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组10例左手有轻度潮湿,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双手轻度潮湿,对照组左手潮湿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14例(56.0%)发生代偿性多汗,对照组18例(72.0%)发生代偿性多汗,两组轻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右侧R_(3)、左侧R_(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确切,又降低了中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的概率,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代偿性多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发生重度代偿性多汗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董澳森 周晓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后发生重度代偿性多汗(C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ETS治疗的手汗症患者。使用电子调查问卷和患者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目的分析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后发生重度代偿性多汗(C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ETS治疗的手汗症患者。使用电子调查问卷和患者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有效率为94.57%。209例研究对象中,177例术后发生CH。术后1个月与3个月重度C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在177例术后发生CH患者中,33例发生重度CH,纳入重度CH组;144例发生轻中度CH,纳入非重度CH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CH组与非重度CH组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颅面多汗和术中交感神经切断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交感神经切断部位是手汗症患者ETS后发生重度CH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中交感神经切断部位是手汗症患者ETS后发生重度CH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代偿性多汗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的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肋骨定位中的应用
3
作者 许罡 胡超越 +4 位作者 朱道龙 刘瀚 林园才 陈聪 汪栋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观察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肋骨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ETS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PPH)患者1008例,术前进行胸部CT扫描。通过肋骨CT影像将患者分为三型:1型(肋骨常规型)754例、2型(胸... 目的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观察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肋骨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ETS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PPH)患者1008例,术前进行胸部CT扫描。通过肋骨CT影像将患者分为三型:1型(肋骨常规型)754例、2型(胸顶可见第1肋型)31例、3型(第2肋隐约可见型)223例。ETS术中通过肉眼观察或移动式C臂X线机摄片验证术前肋骨分型准确性。结果1008例PPH患者均顺利完成ETS手术。1008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或摄片检查后证实,术前肋骨分型均准确,术前肋骨分型正确率为100%。术前肋骨分型为1型的754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均确定肋骨分型为1型,术前肋骨分型均准确。术前肋骨分型为2型的31例患者,术中肉眼观察确定肋骨分型为2型者26例,术中肉眼观察不易分辨者5例,经术中摄片检查后确定为2型。术前肋骨分型为3型的223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确定肋骨分型为3型者204例,术中肉眼观察不易分辨者19例,经术中摄片检查后确定为3型。结论对于接受ETS手术治疗的PPH患者,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进行术前肋骨分型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肋骨定位 肋骨分型 CT检查 原发性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恒伟 温丽慧 吕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联合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鼻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和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R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MTT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疼痛VAS、RQLQ评分和A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鼻腔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QL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鼻腔疼痛,还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鼻内镜 翼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卓莹 陈仁杰 朱鲁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86-789,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增长至17.6%(2011年)[1]。即使采用了规范的治疗方法,仍有约20%的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病情[2]。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18.9%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AR症状[3],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的患者占26.1%[4]。Bousquet等[5]将这种即使经过治疗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AR定义为一种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severe chronic upper airway disease,SCUAD)。这些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依然有无法缓解的鼻部症状,还可能伴有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11],这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翼管神经切断术 鼻后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后神经切断术在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树华 姚婷 邓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试验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和12个月总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炎症因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5和23例,对照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6和25例;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试验组EOS、IgE、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更能抑制机体IgE分泌和黏膜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 鼻后神经 神经切断术 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雍惠 李淑茸 刘怀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于该院变态反应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100例,采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50例),采用药物治...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于该院变态反应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100例,采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50例),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量表(RQL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治疗后6和12个月,实验组3种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2个月,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仅有RQL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AS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能明显提高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该手术在鼻内镜下易定位,创伤小,视野清晰,且并发症少,经济有效,是较为安全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后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T_(3)和T_(4)不同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腾腾 支修益 +1 位作者 刘宝东 张培龙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T_(3)和T_(4)不同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的125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断胸...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T_(3)和T_(4)不同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的125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断胸交感神经节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_(3)组(60例)和T_(4)组(65例)。T_(3)组接受胸腔镜下T_(3)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T_(4)组接受胸腔镜下T_(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后不同时间点PPH复发率和代偿性出汗(CH)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时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家族史、症状持续时间、PPH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有效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PPH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CH发生率和CH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T_(3)组CH发生率显著高于T_(4)组(P<0.05),两组CH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T_(3)和T_(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PPH均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与T_(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相比,T_(3)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CH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代偿性出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婉扬 许昱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9,201,共5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展、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慧慧 朱凯铨 +1 位作者 麻琼钒 郑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并分组,即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39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术前更低(P<0.05)。无效组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患者比有效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及哮喘均为影响AR患者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AR患者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是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
11
作者 郑蕾 王杰 +6 位作者 王晓琼 李若淇 王亦佳 叶余丰 刘学军 倪丽艳 郑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1,317,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内镜术)和对照组(单纯性鼻内镜术),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项表(SNOT-22)评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和鼻窦CT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SNOT-22评分、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ECRSwNP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嗜酸性粒细胞 鼻窦炎伴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陈如如 郑博 项海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阶段,在本院接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治疗患者64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收集时间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 目的探究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阶段,在本院接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治疗患者64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收集时间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n=31,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对比对照组分值更低(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指标对比对照组表达更低(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鼻气道阻力对比对照组水平更低,鼻腔通气面积、纤毛运动速率较对照组水平更高(P<0.05)。结论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可调节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鼻腔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矫正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13
作者 常浩 周延辉 +1 位作者 李阳阳 刘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相关应激指标(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术后半年疗效判定[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研究组和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和对照组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PAR的CRSwNP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窦炎 鼻息肉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贺佳萌 柳林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866-1872,共7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自上个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期间,不断有学者报道了其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疗效,但因当时的手术环境限制,翼管神经定位困难,且该手术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翼管神经切断术遭受了很多争议。近年来,随着内窥镜... 翼管神经切断术自上个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期间,不断有学者报道了其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疗效,但因当时的手术环境限制,翼管神经定位困难,且该手术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翼管神经切断术遭受了很多争议。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蓬勃发展,翼管神经切断术再度兴起,并获得了大量肯定的疗效评估,或将为药物难以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理论基础、解剖结构、手术路径、疗效及相关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术 鼻内镜 变应性鼻炎 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腭骨蝶突为指引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27例
15
作者 邱增玉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以腭骨蝶突为指引的翼管神经切断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耳鼻咽喉科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并行翼管神经切断术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27例,通过以腭骨蝶突、腭鞘管后口为解剖标志在等离子辅助下消融腭骨蝶突前的... 目的探讨以腭骨蝶突为指引的翼管神经切断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耳鼻咽喉科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并行翼管神经切断术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27例,通过以腭骨蝶突、腭鞘管后口为解剖标志在等离子辅助下消融腭骨蝶突前的软组织,暴露腭鞘管切断腭鞘动脉及咽支神经后定位翼管前口,切断翼管神经。统计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定位翼管神经并将其切断,术后第6个月末各症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短期硬腭麻木1例(3.4%),术中未损伤蝶腭动脉主干,无继发性出血,患者鼻部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以腭骨蝶突为指引的翼管神经切断术入路相对简单,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腭骨蝶突 视觉模拟评分法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鼻甲黏膜瓣覆盖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黎安静 周霞 王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中鼻甲黏膜瓣覆盖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治疗... 目的探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中鼻甲黏膜瓣覆盖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鼻甲黏膜瓣覆盖翼管神经切断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鼻塞症状评分、上皮化时间、创面修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鼻塞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鼻塞症状评分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上皮化时间、创面修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中鼻甲黏膜瓣覆盖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鼻甲黏膜瓣 翼管神经切断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17
作者 谷康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喷嚏、鼻溢、鼻塞、鼻结膜炎相关生存质量问卷(RQLQ)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鼻腔阻力(NR)、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鼻黏膜纤毛清除率(NMCR)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可有效减轻AR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温元朝 陈从云 +2 位作者 赵选俊 张熙 陈春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46-0049,共4页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前神经切断术。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人群的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前神经切断术 随机对照研究 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炎症因子水平 生活质量评分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孙梅英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组,38例单数者入对照组,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双数者入研究... 目的分析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组,38例单数者入对照组,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双数者入研究组,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一年内疾病复发率、治疗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内疾病复发率(2.63%)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OT-20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采取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疾病相关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后神经切断术 复发性鼻窦炎 息肉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内脏交感神经切断术应用观察
20
作者 云峰 余艳华 +1 位作者 刘新江 周百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交感神经切断术 内脏神经切断术 胸腔镜 止痛方法 国外学者 临床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