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挤压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轴突反应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蔚 惠延年 +2 位作者 吕荣 王琳 马吉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对视神经挤压伤的反应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计算机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视神经连续纵向切片 ,定量分析挤压伤后大鼠视神经细胞反应 .结果 挤压伤后 ,视神经轴突标志物 NF- ... 目的 观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对视神经挤压伤的反应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计算机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视神经连续纵向切片 ,定量分析挤压伤后大鼠视神经细胞反应 .结果 挤压伤后 ,视神经轴突标志物 NF- 16 0 ,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在直接机械损伤区活力降低并在其后数周内保持低表达 . 3wk时损伤近端神经段 GFAP的光密度为正常的 1.7倍 .在实验观察的 3wk期间挤压伤区近端的 NF-16 0染色明显高于远端 .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从位于胶质瘢痕和远端之间的损伤区消失可能是视网膜节细胞轴突不能伸长通过损伤区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挤压伤星形胶质细胞 轴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卜令学 李宁毅 +2 位作者 杨学财 蔡圳 童庆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成年大白兔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 ,随机分成 2组 ,即对照组和用药组。对二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作比...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成年大白兔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 ,随机分成 2组 ,即对照组和用药组。对二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作比较。结果 NGF能使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增加 ;术后相同时间NGF组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挤压 神经再生 下牙槽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德春 陈中伟 +2 位作者 陈峥嵘 张乃娴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蛋白表达的变化 ,了解TGF β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 2 1只Wistar大鼠 ,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伤后 6h、1、3、7、14、2 1d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蛋白表达的变化 ,了解TGF β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 2 1只Wistar大鼠 ,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伤后 6h、1、3、7、14、2 1d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3d时神经挤压伤处TGF β抗原呈阳性反应 ,7d时损伤处的雪旺细胞明显增多 ,且TGF β表达的量也增多 ,以后TGF β表达的量有所减少。 结论 TGF β参与周围神经的损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挤压 转化生长因子Β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视神经挤压模型大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庞龙 邱波 熊天琴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及修复过程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在视网膜上表达的变化及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24只。模型...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及修复过程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在视网膜上表达的变化及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24只。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挤压伤实验模型,药物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灭菌注射用水,分别于造模后第5、15、30d随机抽取各组8只大鼠处死,摘取眼球行视网膜中CNTF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证实正常视网膜中存在CNTF的表达;视神经损伤后5d、15d、30dCNTF表达均增高,伤后第5d最高,15d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至30d时其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大鼠视神经损伤后5d、15d、30dCNTF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至伤后治疗15dCNTF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表达增加,复方麝香注射液能有效地促进视网膜中CNTF较长时间高表达,这可能是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 神经挤压 视网膜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形态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莫云长 耿武军 +3 位作者 王均炉 刘珺 戴勤学 王丹丹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578-581,共4页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17.5×10-3 PNAU/kg HTK治疗;对照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受损段神经行光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另随机抽取5只大鼠坐骨神经电镜下观察神经形态学以及雪旺细胞(SCs)的凋亡情况,剩余10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行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则较低(P<0.05);术后14 d光镜观察,与HTK组相比,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术后14 d电镜观察,对照组神经纤维髓鞘水肿、神经纤维内部分细胞器水肿明显,并有大量SCs凋亡,而HTK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SCs凋亡。结论:HTK具有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调节局部氧自由基水平,和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 氧自由基 雪旺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欣 杨旻 +1 位作者 王亚先 汤淳康 《交通医学》 2012年第1期1-3,9,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麻醉后行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第2天开始灌药,并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弥可保组;实验组神经生长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灌药后3周,通过...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麻醉后行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第2天开始灌药,并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弥可保组;实验组神经生长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灌药后3周,通过对术后动物的整体观察,压伤段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腓肠肌组织学形态测量,评价修复效果。结果:灌药后3周,大鼠坐骨神经干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和神经传导速度(MCV),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腓肠肌肌湿重比,NGG高、中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胶原纤维面积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神经生长颗粒有明显的促神经再生和促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挤压 神经生长颗粒 周围神经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外固定导致坐骨神经挤压伤1例报告
7
作者 钟润泉 马伯俊 曾宪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石膏外固定 坐骨神经挤压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腓肠肌肌亚部神经挤压后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和肌梭等的变化
8
作者 王启明 薛黔 +2 位作者 杨胜波 李季蓉 羊惠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肌亚部神经挤压损伤的模型 ,以肌内神经、肌梭 ,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为参数观察神经的损伤及修复。方法  1.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肌内神经。 2 .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观察肌运动终板带变化。 3.用H...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肌亚部神经挤压损伤的模型 ,以肌内神经、肌梭 ,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为参数观察神经的损伤及修复。方法  1.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肌内神经。 2 .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观察肌运动终板带变化。 3.用HE染色法观察肌梭。结果 实验组手术后两周肌亚部轻度萎缩 (肌湿重P <0 0 5 ) ,运动终板带变绍颜色变浅 ;肌内神经连续性存在 ,但三级末梢染色浅淡甚至消失 ;肌梭形态无明显变化。手术后五周到六周肌湿重增加 ,肌内神经着色深 ,三级末梢清晰可见 ,肌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与其他亚部相比 ,腓肠肌内侧亚部各参数恢复较快。手术后八周所有各参数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肌湿重、肌梭密度p >0 0 5 )。结论  1.家兔腓肠肌外侧头各亚部在神经挤压损伤六周后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恢复至正常形态 ,神经末梢感受器及运动终器恢复。 2 .在亚部水平神经被挤压后 ,神经的再生与修复速度较整肌更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 肌亚部 神经挤压 肌内神经 运动终板 肌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花 王华明 +1 位作者 尹洁 景玉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建立面神经挤压损伤模型,20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治疗组局部给予胰岛素250ng/kg注射,... 目的探讨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建立面神经挤压损伤模型,20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治疗组局部给予胰岛素250ng/kg注射,对照组局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于损伤后7d内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7d利用逆行荧光金标记技术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结果术后5~7d,治疗组神经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损伤侧面神经核内逆行荧光金标记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胰岛素局部注射治疗可促进面神经挤压伤中后期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纤维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挤压 面肌 神经功能 神经再生 胰岛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海马NF-κB减轻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海龙 齐敦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二甲基亚砜组(sham+DMSO)、假手术+白藜芦醇组(sham+Res)、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CCI)+DMSO组、CCI+白藜芦醇组(CCI+Res)。假手术组仅暴...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二甲基亚砜组(sham+DMSO)、假手术+白藜芦醇组(sham+Res)、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CCI)+DMSO组、CCI+白藜芦醇组(CCI+Res)。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做结扎,其他各组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术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术后5 d,分别经侧脑室注射DMSO 5μl和30μg Res(溶于DMSO 5μl),注射时间20 s,留针5 min。手术前,给药前,及侧脑室给药后1、7、14 d应用热辐射仪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WL),同时测定海马星型胶质细胞和NF-κB p65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DMSO组相比,CCI+DMSO组各时间点TWL缩短,热痛阈(WTL)降低(P<0.05),CCI+Res与CCI+DMSO组相比TWL延长;同时海马星型胶质细胞活化受到抑制,NF-κB p65表达下调(P<0.05)。结论白芦藜醇可以减轻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星型胶质细胞活化,抑制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 神经病理性痛 白藜芦醇 星型胶质细胞 NF-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运动对家兔周围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立宁 王兴林 +3 位作者 刘子洋 魏正茂 郭义柱 郑一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2-494,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夹板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康复训练组神经传导速度比夹板固定组快,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夹板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康复训练组神经传导速度比夹板固定组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的波幅比夹板固定组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的潜伏期比夹板固定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的髓鞘厚度、单位面积的有髓纤维数目、再生轴突直径均比康复训练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小腿三头肌湿重和肌细胞直径比夹板固定组大,前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后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被动运动能促进胫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挤压 被动运动 电生理学 组织学 神经再生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疗效观察
12
作者 林茵 张悦 汪锦飘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9期63-63,共1页
目的:观察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患者使用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腕正中神经挤压... 目的:观察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患者使用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骨科外洗方熏洗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正中神经挤压 骨科外洗方 熏洗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张海清 刘恒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地 观察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91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手术组各7、42、42只通过视网膜切片技术,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于伤后3、7、15各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及检测BCL-2和... 目地 观察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91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手术组各7、42、42只通过视网膜切片技术,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于伤后3、7、15各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及检测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结果 手术组各时间点RGC计数均高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组各时间点BCL-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损伤组,BAX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能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和下调BAX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G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损伤 减压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神经挤压 切开减压术 神经 RGC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变化及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初步观察
14
作者 汤善兵 钟伟 刘儒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神经挤压组和假手术组。1,2,3周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神经挤压组和假手术组。1,2,3周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法测定S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7d,14d大鼠血清中SOD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7d达峰值,以后SOD逐渐上升,MDA逐渐下降。21d假手术组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手术组7d,14d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比假手术组大鼠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到21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神经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o,P<0.05),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含量变化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发展有关,氧化损伤可能是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挤压 凋亡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部神经电刺激在阴部神经挤压伤诱导的雌性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鸣 洪莉 +3 位作者 何松明 黄国涛 李素廷 郝梦磊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12期34-38,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电刺激(perinea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PNES)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大鼠模型盆底功能和阴部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假手术组(Sham组)、损...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电刺激(perinea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PNES)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大鼠模型盆底功能和阴部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PNC组)及治疗组(PNC+ES组),各组大鼠均在处理后7 d进行喷嚏试验与尿流动力学检测,包括最大膀胱容量(maximum bladder capacity,MBC)和漏尿点压力(leak point pressure,LPP),随后取阴部神经组织及尿道膀胱颈周围组织标本,使用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尿周组织肌肉及胶原的变化,使用HE染色观察阴部神经损伤及修复状况。结果与CON组比较,Sham组喷嚏试验阳性率、MBC值和LP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阴部神经纤维均排列整齐,走形正常,膀胱颈尿道交界部组织结构完整,均无异常改变;PNC组大鼠MBC值与LPP值明显降低(P<0.001),喷嚏试验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阴部神经存在明显的神经缺损与离断现象,膀胱颈尿道交界部肌纤维含量明显减少(P<0.001),胶原纤维含量降低(P<0.05)。与PNC组相比,经过PNES治疗后,大鼠MBC值和LPP值明显回升(P<0.001),喷嚏试验阳性率下降(P<0.05),阴部神经可见修复痕迹,神经组织大部分愈合,膀胱颈尿道交界部肌纤维含量与胶原纤维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PNES能显著改善阴部神经挤压伤造模SUI大鼠的尿动力功能,修复损伤后的阴部神经及尿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电刺激 阴部神经挤压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导致脊髓单突触反射回返性抑制的长时程减弱
16
作者 舒良 董幼镕 +3 位作者 严为宏 翟宇 王云 李威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9,共9页
坐骨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神经损伤后再生肌肉和运动神经元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虽然其中一部分因素已被阐明,但多局限于受损神经局部,而对于再生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RI)通路的功能变化却... 坐骨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神经损伤后再生肌肉和运动神经元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虽然其中一部分因素已被阐明,但多局限于受损神经局部,而对于再生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RI)通路的功能变化却很少被报道。本文研究大鼠短暂坐骨神经损伤后,恢复神经再支配(reinnervation)情况下,脊髓RI通路的功能变化。在正常或坐骨神经挤压(crush)受损后的成年大鼠上,通过刺激离断的脊髓背根(L5),在外侧腓肠肌-比目鱼肌(lateral gas-trocnemius-soleus,LG-S)神经或内侧腓肠肌(medial gastrocnemius,MG)神经记录单突触反射(monosynaptic reflex,MSR),并同时在另一神经给予条件性刺激,以检测LG-S和MG运动神经元间RI的变化。结果显示:(1)脊髓运动神经元的RI在坐骨神经挤压受损后即基本丢失(<5周),至损伤6周后部分恢复至正常的50%,并至少维持至损伤14周后;(2)一侧的坐骨神经损伤对对侧的RI没有影响;(3)外周神经损伤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本身并不发生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即使在神经再支配后仍会引起脊髓运动神经元RI的长时程减弱,RI的减弱使运动神经元通过增强其功能来补偿损伤后外周肌肉力量上的减弱,提示外周神经损伤会导致中枢脊髓运动环路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挤压 脊髓 回返性抑制
原文传递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红 冯泽国 +2 位作者 徐龙河 周晓巍 张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90-459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结扎组12只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正常对照组6...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结扎组12只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正常对照组6只不干预,假手术组6只手术但不结扎,观察处理后42d内自发痛、触诱发痛、热刺激及冷刺激痛觉过敏等行为学变化。②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3,7,14,21,28,35,42d组9组,处理同前,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坐骨神经和脊髓组织大体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轴突髓鞘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7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变化:坐骨神经结扎组大鼠术后3d即出现明显的自发性疼痛,机械刺激痛阈值从术前的(17.33±5.42)g降至(3.28±1.37)g;热刺激爪退缩阈值从(12.13±2.37)s缩短至(10.43±1.65)s;冷刺激抬足次数从(3.50±1.09)次增加至(14.75±2.34)次。术后7 ̄14d这些阈值的变化逐渐达高峰,并持续至观察期结束(42d)。②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部位及其远端轴突水肿,部分脱髓鞘。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可以产生明显的、稳定的自发性疼痛和诱发性疼痛等类似临床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其局部病理变化与症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痛觉超敏 痛觉过敏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慢性挤压伤疼痛模型大鼠脊髓GABA_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龙河 薛毅珑 +2 位作者 刘耀波 高亚兵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了解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 ,CCI)模型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 2 0只 ,5只为正常对照 ,15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和CO2 激光测定大鼠足爪的疼痛阈值变化 ,... 目的 :了解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 ,CCI)模型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 2 0只 ,5只为正常对照 ,15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和CO2 激光测定大鼠足爪的疼痛阈值变化 ,并于术后 3d、7d和 14d处死 (n =5每组 ) ,取L4~ 5脊髓用RT PCR方法测定不同时点大鼠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 :CCI大鼠结扎侧在术后 3d即开始出现机械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 ,7d、14d组逐渐加重 (P <0 0 5 )。与正常大鼠比较 ,CCI大鼠GABAA受体α2 、γ2 亚单位mRNA表达量于术后 7d开始出现下降 (P <0 0 5 ) ,且术后 14d组进一步降低 (P <0 0 1)。结论 :CCI大鼠疼痛模型中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单位的表达量明显下降 ,其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慢性挤压 神经 GABA-A 脊髓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损伤后痛阈和血清IL-6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永红 孟凌新 崔健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通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神经性疼痛模型的热敏变化及血清中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IL-6在神经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250~3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大腿中部暴露坐骨神经并作结扎... 目的:通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神经性疼痛模型的热敏变化及血清中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IL-6在神经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250~3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大腿中部暴露坐骨神经并作结扎,取对侧大腿坐骨神经暴露作为模拟对照(B组).术后1,3,5,7,9,11,13,15 d测定大鼠(n=12)两侧后爪对热敏阈值的变化.于术后第15 d处死大鼠,取血清,ELISA法测定IL-6浓度.结果:大鼠双侧后爪(CCI和B)的收缩潜伏期在术后第3,5,7,9,11,13,15 d有显著差异;CCI组血清IL-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IL-6与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损伤后出现的神经源性疼痛过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神经源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志东 韩清明 +3 位作者 梁笃 何振辉 梁德 晋大祥 《中医正骨》 2003年第6期3-4,共2页
为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 ,采用清洁级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补气通络胶囊剂组、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补气通络胶囊 +手术组和对照组。经过造模给药... 为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 ,采用清洁级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补气通络胶囊剂组、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补气通络胶囊 +手术组和对照组。经过造模给药后 1天、1周、4周、8周作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阈强度、最大波幅测定作为观测指标 ,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显示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 +手术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阈强度、最大波幅均比对照组恢复快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虽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恢复最慢 ;补气通络方与补气通络方 +手术组之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后的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 ;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可能有帮助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远期疗效可能因破坏神经营养血管并不确切 ,临床运用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通络方 大鼠 坐骨神经急性挤压 功能恢复 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