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叶小丰 李建国 +3 位作者 杜朝晖 彭周全 周青 贾宝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对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g)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即“足三里”穴外侧旁开5mm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对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g)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即“足三里”穴外侧旁开5mm处),每组10只。足三里组及非经非穴组大鼠以3Hz脉冲电流持续进行电针刺激30min,强度以双下肢微颤为宜(约2~4V)。以双极铂电极分别引导左侧迷走神经传出及传入纤维,采用生物机能试验仪连续记录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和峰值。结果:刺激前后,对照组与非经非穴组大鼠迷走神经传出和传入纤维放电频率和峰值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组内各时间点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组电刺激“足三里”穴(7.5±3.4)min后,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频率明显加快,峰值增加,与刺激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参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经非穴组相应时间点(P〈0.01);而传入纤维放电的各参数值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使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增强。但对其传入纤维放电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迷走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素云 李亚 +4 位作者 李建生 邓丽 田燕歌 姜素丽 王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高、中、低剂量[9.68、4.84、2.42g/(kg·d)]组和氨...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高、中、低剂量[9.68、4.84、2.42g/(kg·d)]组和氨茶碱组[2.3mg/(kg·d)],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肺健脾方和氨茶碱至第20周取材,观察肺功能、膈神经放电时间(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time,Td)、间期(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interval,Tdi)、幅度(diaphragmaticneural discharge range,Rd)、面积(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area,Ad)、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n)和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x)、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幅度(respiratory excursion,RE)和面积(respiratoryarea,RA)、膈肌张力及耐力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潮气量(tidal volume,TV)、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 flow,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速(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显著降低(P<0.01),Td、Tdi、Tin和Tex显著延长(P<0.05,P<0.01),Rd和Ad、RR、RE和RA、离体膈肌张力与耐力均明显降低(P<0.05,P<0.01),膈肌Ⅰ、ⅡA型纤维比例显著增加(P<0.01),ⅡB型纤维比例显著减少(P<0.01),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降低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P<0.01)。补肺健脾组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尤以高、中剂量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P<0.01),部分指标疗效优于氨茶碱。结论补肺健脾方可以显著改善COPD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健脾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神经放电 膈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充盈期盆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赖焕玲 陈鹏宇 +6 位作者 段晓瑾 徐伟君 雷玉婧 郭茜 吴清和 黄萍 操红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容量、压力及盆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分别进行膀胱出口梗阻手术以复制OAB模型,随机分为OAB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缩泉丸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容量、压力及盆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分别进行膀胱出口梗阻手术以复制OAB模型,随机分为OAB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缩泉丸高、中、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以尿动力仪观察灌注过程中膀胱容量、压力及非排尿性收缩的变化,以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灌注过程中盆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OAB大鼠盆神经放电模式表现为放电频率先于压力达到峰值,而后压力达到峰值时,放电频率趋于平台或下降。OAB模型大鼠膀胱充盈过程中盆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强,膀胱压力上升,容量增加,非排尿性收缩增多;缩泉丸的干预能降低盆神经的放电冲动,减少神经放电增强引起的逼尿肌非排尿性收缩,降低膀胱压力,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调节可能是其治疗OAB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泉丸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出口梗阻 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放电加周期分岔中由随机自共振引起一类新节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明浩 古华光 +2 位作者 李莉 刘志强 任维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5-470,共6页
当改变实验性神经起步点细胞外[Ca2+]时,放电节律表现出从周期1节律转换为周期4节律的加周期分岔序列。其中,周期n节律转换为周期n+1节律的过程中(n=1,2,3)存在一种新的具有交替特征的节律,该新节律为周期n簇与周期n+1簇放电的交替,并... 当改变实验性神经起步点细胞外[Ca2+]时,放电节律表现出从周期1节律转换为周期4节律的加周期分岔序列。其中,周期n节律转换为周期n+1节律的过程中(n=1,2,3)存在一种新的具有交替特征的节律,该新节律为周期n簇与周期n+1簇放电的交替,并且周期n+1簇的时间间隔序列呈现出整数倍特征。确定性神经放电理论模型(Chay模型)只能模拟周期n节律直接到周期n+1节律的加周期分岔序列;而随机Chay模型可以模拟实验中的加周期分岔过程和新节律。进一步,新节律被确认是经随机自共振机制产生的。这不仅解释了实验现象,也将随机自共振的产生区间从以前认识到的Hopf分岔点附近扩大到加周期分岔点附近,同时扩大了噪声在神经放电和神经编码中起重要作用的参数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放电 峰峰间期 加周期分岔 随机自共振 整数倍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的抑制性自突触诱发的神经放电的加周期分岔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学利 李玉叶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7-77,共11页
神经放电节律在神经系统功能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自突触(起始和结束于同一细胞的突触)的神经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本文研究了单神经元模型在抑制性自突触作用下的放电节律.结果发现,随着时滞和/或耦合强度的增加,可以诱发Rulkov... 神经放电节律在神经系统功能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自突触(起始和结束于同一细胞的突触)的神经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本文研究了单神经元模型在抑制性自突触作用下的放电节律.结果发现,随着时滞和/或耦合强度的增加,可以诱发Rulkov神经元模型放电节律的加周期分岔.随着放电节律的周期数的增加,平均放电频率增大,当时滞和/或耦合强度大于某一阈值时,频率大于没有自突触时的放电频率.用快慢变量分离方法可以获得没有自突触的神经放电节律的分岔结构,可用于认识外界负向脉冲诱发的新节律.这些新的节律模式与加周期分岔中的节律模式一致.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抑制性自突触可以诱发典型的非线性现象——加周期分岔,还给出了抑制性自突触可以提高放电频率的新现象,与以前的自突触压制放电的观点不同,进一步丰富了对抑制性自突触诱发的非线性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周期分岔 神经放电 抑制性自突触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中硫化氢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扬 李艳 +1 位作者 余孝海 钟明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硫化氢(H2S)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用立体定位仪进行PVN核团定位并微量注射药物,并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双侧PVN内微量注射H2S供体NaHS(0.1、1.0、5.0、...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硫化氢(H2S)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用立体定位仪进行PVN核团定位并微量注射药物,并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双侧PVN内微量注射H2S供体NaHS(0.1、1.0、5.0、10.0、20.0 nmol),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AP和RSNA;PVN内微量注射H2S前体L-Cysteine(1nmol)增加内源性H2S的含量,同样也使MAP和RSNA明显降低;微量注射CBS抑制剂AOA(10nmol)抑制内源性H2S的生成,引起MAP、RSNA明显增加,而CBS激动剂SAM(10 nmol)则对MAP和RSNA无明显影响。结论 PVN中H2S参与了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硫化氢 血压 交感神经放电 肾交感神经活动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神经源性肺水肿时交感神经放电活动、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满清 张亚霏 +2 位作者 石一鸣 姚定方 钟纪根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注入大鼠双侧下丘脑外侧视前区(POA)复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观察左侧交感神经肾上腺支放电活动,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物理特性变化。大鼠 POA 注入 KA... 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注入大鼠双侧下丘脑外侧视前区(POA)复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观察左侧交感神经肾上腺支放电活动,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物理特性变化。大鼠 POA 注入 KA 后交感神经放电频率迅速增加,(?)O和60min 时分别增加22.8±7.2%和32.2±8.0%。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在30和60min 时最明显。PS 物理特性也有变化,最大表面张力降低,最小表面张力升高,回弹系数及稳定系数均下降,迟滞环面积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即有 PS 活性变化,交感神经神经放电活动和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在时间上相平行。这种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水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发放增加、血浆儿茶酚胺增多有关,PS 表面活性下降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神经放电 儿茶酚胺 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成年雄性家兔弓状核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青乐 张朝晖 +5 位作者 仲远明 贾悦 崔毓桂 冯婷 马骋 赵玫 《江苏中医药》 CAS 2002年第9期44-44,共1页
目的 :探讨针刺成年雄性家兔肾俞、命门、百会、太溪穴对弓状核神经放电的即时效应。方法 :根据Sawyer图谱 ,准确定位家兔弓状核 ,记录针刺前弓状核的神经电活动情况 ,然后采用针刺肾俞、命门、百会、太溪穴(均双取 ) ,针后加电针 (连续... 目的 :探讨针刺成年雄性家兔肾俞、命门、百会、太溪穴对弓状核神经放电的即时效应。方法 :根据Sawyer图谱 ,准确定位家兔弓状核 ,记录针刺前弓状核的神经电活动情况 ,然后采用针刺肾俞、命门、百会、太溪穴(均双取 ) ,针后加电针 (连续波 ,频率 30 0 Hz) ,留针 30 m in,记录针刺后家兔弓状核的神经放电变化情况。结果 :针刺前后 ,成年雄性家兔弓状核的核团放电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对成年雄性家兔弓状核神经的放电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家兔 弓状核 神经放电 针刺效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穴对小肠运动功能障碍大鼠植物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柯晖 郑洲 陈泽斌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小肠运动抑制大鼠的植物神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以静脉注射阿托品致小肠运动功能障碍为模型,电针单侧足三里穴,采用神经电生... 目的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小肠运动抑制大鼠的植物神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以静脉注射阿托品致小肠运动功能障碍为模型,电针单侧足三里穴,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记录各组大鼠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放电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植物神经放电频率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模型对照组造模前后比较,造模后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电针治疗组电针后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小肠植物神经放电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小肠运动功能改变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运动功能障碍电针 足三里 植物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Pb^(2+)对克氏螯虾触角神经放电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烈雄 袁崇刚 +2 位作者 林龙年 魏焕民 林丽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实验应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方法,观察Hg2+和Pb2+对克氏螫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放电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从表示其放电频率(Fn/F1)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可知,水中Hh2+的浓工只有其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量(0.0001mg/... 本实验应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方法,观察Hg2+和Pb2+对克氏螫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放电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从表示其放电频率(Fn/F1)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可知,水中Hh2+的浓工只有其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量(0.0001mg/L)的1/2,水中若还含有浓度≥0.0125mg/L的Pb2+,或水中Pb2+的浓度只有其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量(0.1mg/L)的1/2,水中若还含有浓度≥0.0000125mg/L的Hg2+,这两种金属离子联合对克氏鳌虾触角神经放电的抑制作用就会超过单一Hg2+或Pb2+最高允许量的毒性水平(b值分别<-0.08129±0.0357和<-0.07731±0.00451),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Pb2+或Hg2+浓度的增大,其毒笥作用随之增大。表明Hg2+和Ph2+的毒性具有相互增强的联合作用。提示,在渔业水体水质评估中对此似应予以必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克氏螯虾 触角神经放电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区注射腺苷对大鼠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爽 李德培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在 5 3只麻醉Sprague Dawley大鼠观察了最后区内微量注射腺苷 (1ng/ 6 0nl)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放电 (RSNA)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1)最后区内微量注射Ado后 ,MAP、HR和RSNA分别由13 76± 0 46kPa、35 6 2 ... 在 5 3只麻醉Sprague Dawley大鼠观察了最后区内微量注射腺苷 (1ng/ 6 0nl)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放电 (RSNA)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1)最后区内微量注射Ado后 ,MAP、HR和RSNA分别由13 76± 0 46kPa、35 6 2 8± 4 2 5bpm和 10 0± 0 %下降至 11 2 3± 0 49kPa (P <0 0 0 1)、336 91± 5 2 3bpm (P <0 0 1)和70 95± 5 19% (P <0 0 0 1) ;(2 )静脉注射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 8 苯茶碱 (8 phenyltheophylline,15 0 μg/kg ,0 2ml)和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 (8 cyclopentyl 1,3 dipropylxanthine,5 0 0 μg /kg ,0 2ml)后 ,腺苷的上述抑制效应可被完全阻断 ;(3)静脉注射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 (5mg/kg ,0 2ml)后 ,腺苷的上述效应也被消除。以上结果提示 ,最后区微量注射腺苷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有抑制作用 ,此作用与A1受体介导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平均动脉压 心率 肾交感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和下丘脑外侧区微量注射氯化镨对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基花 曹晓杰 +1 位作者 王绍 韩弟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82-282,共1页
侧脑室和下丘脑外侧区微量注射氯化镨对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罗基花曹晓杰1王绍1韩弟文2(吉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吉林132001;1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2通化地区卫校)本室曾观察到侧脑室注射稀土元素氯化镧可明... 侧脑室和下丘脑外侧区微量注射氯化镨对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罗基花曹晓杰1王绍1韩弟文2(吉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吉林132001;1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2通化地区卫校)本室曾观察到侧脑室注射稀土元素氯化镧可明显增加血中胰岛素的含量,而且也有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神经放电 氯化镨 脑室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膜片箝软件分析神经放电信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敏彦 易小林 +1 位作者 孟燕军 范振中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借助膜片箝微机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卡和分析软件(PCLAMP),采集和分析神经放电信号。设置采样参数表和分析参数表中的某些参数,即可用FETCHEX程序采集神经放电信号,然后用FETCHAN程序进行自动分析。用该方法对大鼠延髓腹外侧头端区... 借助膜片箝微机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卡和分析软件(PCLAMP),采集和分析神经放电信号。设置采样参数表和分析参数表中的某些参数,即可用FETCHEX程序采集神经放电信号,然后用FETCHAN程序进行自动分析。用该方法对大鼠延髓腹外侧头端区神经元放电进行了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计算机 信号分析 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夏汤对化疗呕吐模型大鼠膈下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秀伟 聂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半夏汤对化疗呕吐模型大鼠膈下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小半夏汤的止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昂丹司琼治疗组(2.6 mg·kg^(-1))、阿瑞匹坦治疗组(11.08 mg·kg^(-1))、小半夏汤大中小剂量治疗组... 目的:观察小半夏汤对化疗呕吐模型大鼠膈下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小半夏汤的止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昂丹司琼治疗组(2.6 mg·kg^(-1))、阿瑞匹坦治疗组(11.08 mg·kg^(-1))、小半夏汤大中小剂量治疗组(3.2 g·kg^(-1)、1.6 g·kg^(-1)、0.8 g·kg^(-1))、小半夏汤正常对照组(1.6 g·kg^(-1))。造模前3 d开始给药,上述剂量每天分2次给予(间隔12 h),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第三天第5次灌胃1 h后,麻醉动物,颈静脉分别注射顺铂、1-苯基双缩胍(1-PBG)和P物质建立大鼠化疗性呕吐模型,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注射上述3种工具药前后大鼠膈下迷走神经放电幅度变化。结果:分别注射上述3种工具药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膈下迷走神经各时间点放电活动均显著增强(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小半夏汤大、中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上述工具药所致的膈下迷走神经放电增强(各时间点均P<0.001)。结论:小半夏汤可显著抑制顺铂、1-PBG和P物质所致的大鼠膈下迷走神经放电活动增强,提示小半夏汤通过阻断膈下迷走神经末梢上的5-羟色胺3(5-HT_3)受体和神经激肽1(NK_1)受体,阻断了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将呕吐信号传至呕吐中枢,从而发挥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夏汤 膈下迷走神经放电 顺铂 P物质 1-苯基双缩胍 止吐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脑室给药对家兔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生 王安林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527-529,共3页
目的 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研究脑干交感中枢和呼吸中枢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乌拉坦静脉麻醉和自主呼吸条件下 ,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和膈肌肌电 ,观察第四脑室注射尼可刹米和吗啡对家兔呼吸、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 目的 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研究脑干交感中枢和呼吸中枢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乌拉坦静脉麻醉和自主呼吸条件下 ,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和膈肌肌电 ,观察第四脑室注射尼可刹米和吗啡对家兔呼吸、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注射尼可刹米可引起呼吸呈浅快型 ,肾交感神经放电的积分幅度升高 (P <0 0 1 )和其呼吸节律更加明显 ;注射吗啡可导致呼吸呈浅慢型 ,肾交感神经放电的积分幅度明显升高 (P <0 0 1 ) ,交感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频率变化与呼吸频率变化一致。结论 脑干呼吸中枢和交感中枢间存在着重要的神经联合结构 ,交感活动的呼吸节律源于呼吸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节律 肾交感神经放电 尼可刹米 第四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膈神经放电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与膈肌放电、呼吸运动的同步记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莎莉 唐毅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针对机能实验课膈神经放电实验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观察呼吸运动调节的综合实验。
关键词 家兔 神经放电 呼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电刺激家兔包钦格复合体膈神经放电的观察
17
作者 王桂敏 李勤 +6 位作者 于萍 于书彦 张发艳 李艳春 曹莹 宋刚 张衡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观察长时持续电刺激家兔Btzinger复合体(Bt.C)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10~50μA,40~100Hz,波宽0.3ms的刺激参数,对30只家兔Bt.C进行15~30s的刺激。结果刺激期间,出现膈神经放电的抑制或“切断”,即吸气相减弱或消失;随刺激... 目的观察长时持续电刺激家兔Btzinger复合体(Bt.C)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10~50μA,40~100Hz,波宽0.3ms的刺激参数,对30只家兔Bt.C进行15~30s的刺激。结果刺激期间,出现膈神经放电的抑制或“切断”,即吸气相减弱或消失;随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增加,膈神经放电被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刺激Bt.C所致的吸气抑制存在“习惯化”现象,表现为一定刺激范围内,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膈神经放电积分幅度呈“阶梯”状逐步上升;停止刺激后出现膈神经放电的“反弹”,主要表现为放电幅度明显升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膈神经放电的“习惯化”具有一定的短时记忆效应。结论非联合性学习和记忆形式存在于Bt.C对呼吸的调节中,与Bt.C有关的神经元突触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zinger复合体 神经放电 电刺激 习惯化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孤束核腹外侧区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及甘氨酸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18
作者 刘诗翔 魏书均 +1 位作者 周定邦 范亚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7-229,共3页
实验在40只麻醉、制动、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和人工通气的家兔上进行。在孤束核腹外侧区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和抑制剂甘氨酸,探讨膈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可使膈神经放电脉冲数明显增加,吸气时程延长,... 实验在40只麻醉、制动、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和人工通气的家兔上进行。在孤束核腹外侧区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和抑制剂甘氨酸,探讨膈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可使膈神经放电脉冲数明显增加,吸气时程延长,呼气时程缩短,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微量注射甘氨酸,则膈神经放电脉冲数显著减少,甚至停止,吸气时程缩短,呼气时程不规则延长,呼吸频率降低。上述结果提示:孤束核腹外测区对呼吸节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腹外侧区 神经放电 谷氨酸钠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家兔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19
作者 刘瑞丽 武文杰 +3 位作者 房志鑫 杨宇平 杨纯生 刘凤岐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并与BL-42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相连;假手术组不做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结扎,其余...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并与BL-42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相连;假手术组不做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结扎,其余同模型组。治疗组缺血10 min后静脉给予灯盏花素10 mg.kg-1。记录缺血30 min,再灌注20、40 min 3个时间点3组家兔膈神经放电曲线,测定放电幅度、放电持续时间和放电频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家兔各时间点膈神经放电幅度显著减小,放电持续时间缩短,放电频率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膈神经放电幅度显著增加,放电持续时间延长,膈神经放电频率降低,其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改善左心缺血再灌注急性肺损伤家兔膈神经放电曲线参数,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后的呼吸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左心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γ-干扰素的表达与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的关系
20
作者 千智斌 王煜霞 +1 位作者 刘友才 姬明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与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动脉血氧分压(PaO2)、外周血和...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与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动脉血氧分压(PaO2)、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表达水平及膈神经放电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PaO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ALF中和外周血中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肺组织中IFN-γ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家兔膈肌放电曲线幅度和对照组家兔相比明显减小,放电持续时间缩短,频率减少(P<0.05),而且实验组家兔PaO2数值与膈神经放电曲线的幅度、放电持续时间、放电频率呈正相关(r=0.1826,P<0.05)。结论 IFN-γ参与油酸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放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膈神经放电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Γ-干扰素 动脉血氧分压 神经放电曲线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