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促进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产生神经生长活性物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晓滨 曾园山 +3 位作者 陈玉玲 陈雅云 郭家松 陈穗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否促进受损伤脊髓组织产生神经生长活性物质。方法成年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除正常组外均实施...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否促进受损伤脊髓组织产生神经生长活性物质。方法成年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除正常组外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分别于术后14 d和28 d取材,进行受损伤脊髓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放射免疫检测;用Westenblotting检测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水平。结果1.在术后14 d,NSCs组、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的脊髓损伤区cAMP含量较正常组有增加。但除电针组外,脊髓损伤区的上段或下段组织cAMP含量低于正常组。在术后28 d,电针NSCs组脊髓损伤区上段、下段组织cAMP含量仍保持较高水平。NSCs组和电针NSCs组的脊髓损伤区cAMP含量较正常组有所增加。2.NT-3、Trk及GAP-43的表达以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较为明显,对照组和NSCs组的3种蛋白表达均低于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结论督脉电针能促进受损伤的脊髓组织产生cAMP;督脉电针与NSCs移植联合应用能保持受损伤的脊髓组织较高水平的cAMP,而且NT-3、Trk及GAP-43的含量也有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电针 神经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环-磷酸腺苷 神经生长活性物质 放射免疫 蛋白质免疫印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内的肽能神经支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少君 杨萍 +3 位作者 张世忠 李青 鞠躬 刘彦仿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14-21,共8页
肿瘤内有否神经支配,长时期以来科学界非常关注.作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人脑膜瘤内存在相当数量的甘丙肽(galanin,GAL)、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GAL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见于粗、中等... 肿瘤内有否神经支配,长时期以来科学界非常关注.作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人脑膜瘤内存在相当数量的甘丙肽(galanin,GAL)、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GAL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见于粗、中等粗细、细和膨体型4种类型;CGRP阳性神经纤维见于中等粗细和细2种类型.3种肽能神经纤维上均可见密度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膨体.它们多位于脑膜瘤近基部侧和相对一侧周围区,中央区往往缺如.3种神经纤维在质量小于1g的脑膜瘤内的分布范围可达肿瘤的2/3以上,随着肿瘤增大,其分布范围相对比例缩小,且纤维密度降低.3种神经纤维的大部分走行于瘤细胞形成的腺巢内或弥散地迂曲在肿瘤细胞之间,少部分走行在结缔组织内.在微分干涉光显微镜下,3种肽能神经纤维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肿瘤内肽能神经支配的发现给肿瘤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神经纤维 神经生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