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在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效能
1
作者 胡阳 高红亮 +1 位作者 黄波 朱孟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18-2422,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IFN-γ/IL-4在不同类型脑炎脑脊液及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病儿作为病脑组和40例化脓性...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IFN-γ/IL-4在不同类型脑炎脑脊液及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病儿作为病脑组和40例化脓性脑膜炎病儿纳入化脑组,另选取4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病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三组病儿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备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γ、IL-4及IFN-γ/IL-4含量进行检测,分析IFN-γ、IL-4及IFN-γ/IL-4在不同类型脑炎脑脊液及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而后根据病儿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再次将其分为有并发症组(n=21)和无并发症组(n=99),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价IFN-γ、IL-4及IFN-γ/IL-4对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效能的预测价值。结果病脑组病儿脑脊液、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9.63±1.04)ng/L、(29.08±3.79)ng/L],均明显高于化脑组[(5.74±1.62)ng/L、(14.73±4.25)ng/L]和对照组[(3.44±0.76)ng/L、(11.13±2.05)ng/L](P<0.05),化脑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中IFN-γ浓度高于脑脊液。化脑组病儿脑脊液、血清IL-4水平分别为[(42.17±5.24)ng/L、(91.05±10.91)ng/L],较病脑组[(21.36±1.73)ng/L、(53.26±8.18)ng/L]和对照组[(9.76±1.15)ng/L、(40.08±4.63)ng/L]均偏高(P<0.05),病脑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4含量较脑脊液偏高。病脑组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γ/IL-4最高0.51±0.05、0.49±0.12,化脑组最低0.38±0.06、0.29±0.03,三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病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γ[(7.73±0.83)ng/L、(25.13±3.17)ng/L]、IL-4[(38.83±2.35)ng/L、(73.48±7.67)ng/L]及IFN-γ/IL-4(0.42±0.03、0.43±0.0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4.15±0.58)ng/L、(12.56±2.08)ng/L、(16.77±4.12)ng/L、(60.13±4.33)ng/L、0.21±0.04、0.19±0.07](均P<0.05)。ROC曲线研究结果显示,IFN-γ、IL-4、IFN-γ/IL-4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4[95%CI:(0.72,0.96)]、0.87[95%CI:(0.76,0.97)]、0.76[95%CI:(0.62,0.90)]、0.93[95%CI:(0.85,1.00)],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因子预测(P<0.05)。预测价值:联合检测>IL-4>IFN-γ>IFN-γ/IL-4。结论IFN-γ、IL-4及IFN-γ/IL-4在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病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均为血清中水平高于脑脊液中;检测其水平可辅助临床更好地诊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毒性 脑膜炎 细菌性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神经系统并发症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临床的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万鹏程 曾宪容 《西南军医》 2012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的概念,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囊虫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神经系统囊虫病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广 安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582-1584,共3页
神经系统囊虫病(NCC)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也可引起脑积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精神异常等。NCC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寄生虫的阶段(存活、退化、钙化)和宿主的反应。从无症... 神经系统囊虫病(NCC)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也可引起脑积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精神异常等。NCC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寄生虫的阶段(存活、退化、钙化)和宿主的反应。从无症状感染到危及生命的颅内高压,其表现可能各不相同[1]。尽管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血清免疫抗体检测、PCR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总体上其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仍较差,早期、准确诊断NCC仍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二代测序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岷 陈嘉峰 +1 位作者 何振艳 李淑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7例患脑囊虫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新的临床分型建议。方法分析、研究脑囊虫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史、临床表现、血清或脑脊液囊虫免疫学检查及CT或MRI影像学改变。...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7例患脑囊虫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新的临床分型建议。方法分析、研究脑囊虫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史、临床表现、血清或脑脊液囊虫免疫学检查及CT或MRI影像学改变。结果本组神经系统囊虫病患者男性188例、女性119例,平均年龄40.26岁。有排绦虫史者78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癫痫,头痛头晕次之。其它症状则表现为单纯头晕、感觉异常、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痴呆和截瘫。血清间凝实验检查者阳性率为68.50%。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者阳性率为80.90%。CT影像改变主要有脑积水、脑膜肥厚、脑内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影、多灶性钙化、环状强化等。CT征象可单独出现或同时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征象并存。MRI征象有脑积水、脑内多发和单发病灶。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临床分型主要为癫痫型、头痛头晕型、偏瘫型、脑积水型、高颅压型、脑膜炎、颅内占位型、脊髓型。结论本组神经系统囊虫病患者多为青壮年。临床类型中以癫痫型最多见,除传统分型外,我们认为应当补充头痛头晕型和偏瘫占位型。辅助检查中,CT与MRI影像学上的变化具有诊断意义,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的阳性率高于间凝实验检出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CT MRI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HFMD)患儿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6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I检查结果。结果 186例患儿中有121例出现MRI阳性表现,阳性率为6...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HFMD)患儿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6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I检查结果。结果 186例患儿中有121例出现MRI阳性表现,阳性率为65.05%,病灶总数为287个。病灶多发74例(61.16%),其中对称性病灶61例(82.43%),非对称性病灶13例(17.57%)。病灶在MRI主要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T2FLAIR、DWI稍高信号或高信号,片状、斑点状影,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部分病灶在T2FLAIR、DWI序列显示更清楚。MRI不同序列对病灶检出率比较:T1WI(35.89%)<T2WI(44.95%)<T2FLAIR(77.70%)<DWI(86.06%)(P<0.05)。结论 MRI对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T2FLAIR、D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较高,可作为患儿早期检查的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 神经系统损害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1)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世和 《新医学》 1989年第1期50-51,56,共3页
病因与发病机理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其他原因引起者较少。Fishen剖检1217例脑出血,非高血压性仅48例,占3.9%。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可是发生脑出血者仅占10%左右。正常脑动脉耐受1520毫米汞柱的压力,并不发生破裂。临床实践表明。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神经系统疾病中罕见病和少见病的诊断及治疗
7
作者 李存江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07-407,共1页
一年一期的《北京医学》临床神经病学研究又与读者见面了,本期所刊登的文章将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感谢支持本期出版并积极投稿的各医院及临床医生。本期收集10余篇北京地区和外省兄弟单位的文章,既反映了北京地区神经学科临床科研工... 一年一期的《北京医学》临床神经病学研究又与读者见面了,本期所刊登的文章将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感谢支持本期出版并积极投稿的各医院及临床医生。本期收集10余篇北京地区和外省兄弟单位的文章,既反映了北京地区神经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少见 罕见 治疗 诊断 临床神经 北京地区 临床科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调查头痛癫痫症状与神经系统囊虫病的关系
8
作者 武峰 崔晶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3期69-73,77,共6页
头痛和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为了调查头痛和癫痫症状与神经系统囊虫病的关系,我们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具有头痛和/或癫痫症状的病人进行囊虫抗体检测,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37%,其中单独具有头痛症状者血清抗体阳性... 头痛和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为了调查头痛和癫痫症状与神经系统囊虫病的关系,我们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具有头痛和/或癫痫症状的病人进行囊虫抗体检测,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37%,其中单独具有头痛症状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1.2%,与虫病密切相关(P=0.002),有癫痫症状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亦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在河南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门诊病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 头痛 癫痫 诊断 荧光抗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彬 王文华 +1 位作者 韩志强 侯立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1期59-60,52,共3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贫穷所致传染病。目前,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每年因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1]。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血吸...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贫穷所致传染病。目前,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每年因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1]。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血吸虫病人24万余例[2]。其病原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系统。当成虫移行至宿主脑部异位寄生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3]。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易被误诊为神经胶质瘤等疾病[4-6]。本文主要就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血吸虫 中枢 日本血吸虫感染 日本血吸虫 诊断 社会经济发展 异位寄生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神经型布鲁氏菌病专家共识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6 位作者 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艾滋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数字健康专业委员会 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张译徽 赵玲玲 郭辉 李宏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NB)为布鲁氏菌感染人体神经系统所致疾病;影像学对早期诊断、术前评估、预测疗效及随访NB等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多名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以促进影像学规范化诊断NB。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神经系统 感染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重症神经系统损害临床早期识别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保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143-144,共2页
近年来,我国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流行趋势,病情发展快,重症病例较多,而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早期表现不典型,首诊医师易忽略。但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并发症,可短期内死亡,给进一步治疗造成困难... 近年来,我国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流行趋势,病情发展快,重症病例较多,而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早期表现不典型,首诊医师易忽略。但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并发症,可短期内死亡,给进一步治疗造成困难。因此,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重症 神经系统损害 早期识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砚涵 刘建柱 《兽医导刊》 2016年第7期24-27,共4页
一、疾病鉴别诊断(一)马立克氏病(MD)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淋巴细胞组织增生,内脏器官以及神经、肌肉组织肿瘤现象。1.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一般侵害坐骨神经最为... 一、疾病鉴别诊断(一)马立克氏病(MD)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淋巴细胞组织增生,内脏器官以及神经、肌肉组织肿瘤现象。1.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一般侵害坐骨神经最为常见,病鸡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一侧神经麻痹,严重的不能站立,蹲伏或呈特征性的"劈叉姿势",当迷走神经受侵时则可引起失声、嗉囊扩张以及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 鉴别诊断 神经系统 神经 接触性传染 神经麻痹 神经 临床症状 共济失调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检测对神经系统损伤早期诊断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守霞 邓群颖 +2 位作者 赵瑞月 杨建英 赵瑞堂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1156-1158,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损伤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生物学 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脑血管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炎病与神经系统损害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大年 郑国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炎 神经系统损害 症状 体征 诊断 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猫抓病2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淑坤 刘章红 黄团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 淋巴结炎 脑型猫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狼疮脑病的鉴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秋月 李六生 +1 位作者 周静 罗来敏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457-459,共3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和狼疮脑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并确诊为SLE合并CNS感染的20例患者为感染组,另设同期确诊为狼疮脑病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2组的...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和狼疮脑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并确诊为SLE合并CNS感染的20例患者为感染组,另设同期确诊为狼疮脑病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2组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头颅磁共振(MRI)、免疫学、血生化指标。结果感染组较对照组病程短,发病时激素用量大,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为主,而对照组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血抗双链DNA抗体、CSF压力、蛋白质和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预后较对照组差。结论无病原学依据的CNS感染可从临床表现、狼疮疾病活动指数、CSF改变等方面与狼疮脑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 神经系统 感染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丽珍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10期923-923,共1页
关键词 川崎 神经系统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颈反射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琳 万新华 崔丽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08-311,共4页
三叉神经-颈反射是指刺激三叉神经,在颈部肌肉上可以获得反射波形,反映了潜在的肌肉活动的抑制。三叉神经-颈反射对于脑干至颈髓上段区域病变具有定位诊断价值,有助于多发性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为肌张力障碍、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颈反射是指刺激三叉神经,在颈部肌肉上可以获得反射波形,反映了潜在的肌肉活动的抑制。三叉神经-颈反射对于脑干至颈髓上段区域病变具有定位诊断价值,有助于多发性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为肌张力障碍、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预后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颈反射 神经系统 电生理榆查 临床应用 定位诊断价值 运动神经 多发性硬化 肌张力障碍 紧张性头痛 颈部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罕见病治疗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生 崔丽英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神经系统罕见病种类繁多,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近年来,多个治疗神经系统罕见病药物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由于这些药物价格通常较为昂贵,临床医生和患者也面临着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合理选择用药的问题。另外,有多种罕见病通过... 神经系统罕见病种类繁多,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近年来,多个治疗神经系统罕见病药物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由于这些药物价格通常较为昂贵,临床医生和患者也面临着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合理选择用药的问题。另外,有多种罕见病通过廉价的药物即可有效治疗,但由于临床医生缺乏相关知识而未能早期诊断,以致延误了治疗。提高罕见病早期诊断水平,对于提高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罕见 治疗进展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利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1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对2010年6-10月我院50例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纳入研究,〈3岁33例(66%);临床表现:发热5...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对2010年6-10月我院50例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纳入研究,〈3岁33例(66%);临床表现:发热50例(100%)、皮疹50例(100%);神经系统主要表现:精神差46例(92%)、惊跳39例(78%)、肢体抖动36例(72%)、呕吐25例(50%);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21例(42%)、脑脊液白细胞增高33例(66%)、CRP增高12例(24%)、血糖增高10例(20%)、EV71阳性33例(66%);50例患儿经治疗后4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精神差、惊跳、肢体抖动、呕吐为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早期诊断依据,及时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大剂量内种球蛋白及甲基泼尼松龙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 神经系统受累 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