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晨凌 陈佳瑞 +3 位作者 王颖 叶斌 向明亮 李晓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在儿童期发病,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畸形,甚至毁容和运动障碍,可能造成终身认知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交功能受损,有些瘤灶还可出现恶变,有并发其他多种肿瘤的风险。尼罗替尼作为一种二代靶向药,也被称为第二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药物是目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作用原理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靶点,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由于儿童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其诊断、治疗、随访较成人更为复杂,因此,研究者通过以上治疗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团队的努力,包括医学专家和患儿,鉴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然在研究NF1方面取得进展,但这种疾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临床一大挑战。本研究在了解NF1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基础上,针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基因突变 儿童 头颈部 丛状神经纤维 尼罗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新发致病突变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2
作者 邢雪 徐丽琴 +4 位作者 张璇 纪浩楠 顾瑞寅 李斌 周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可能并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响口腔、眼科、骨骼、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多系统损害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咖啡牛奶斑 NF1 遗传性疾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张宏 邵蓉 +3 位作者 王军 范向达 张建伟 王娟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3期467-469,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异常发育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常常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2]。在文献统计中,Ⅰ型神经纤...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异常发育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常常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2]。在文献统计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病率约为1/3500,在头颈部的神经纤维瘤病多呈浸润性生长,常导致头颈部肥大、畸形,对于头颈部巨大的NF-Ⅰ,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以手术为主,术后出现软组织缺损较大,常常需要皮瓣进行修复,且手术的致畸风险和出血风险也较其它疾病较高,术前常需备血,术中需严格控制出血,若出血较多需及时进行输血[3-4],因此,对于头颈部的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方案,目前各位学者的意见仍不相同,仍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本文报道1例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过程及体会,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本研究经过甘肃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编号:A202207010050),且患者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串联皮瓣 缺损修复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小肠多发间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爽 吴建龙 +2 位作者 邓兴明 吕国庆 何立锐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2,16,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皮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以体检发现盆腔占位就诊。术前影像学考虑左上腹、盆腔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术中证实为小肠多发性肿物,术后病理确诊小肠多发间质瘤,基因检测示:NF1(+),KIT(-),PDGFRA(-)。结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罕见,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最终确诊及治疗方式取决于病理诊断及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CDK13相关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卢亚亚 王亚琼 +1 位作者 彭慧芳 娄丹 《检验医学》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以“CDK13基因和NF1基因”或“CDK13 gene and NF1 gene”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男,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矮小身材,特殊面容(上眼睑外斜、宽眼距、内眦赘皮、鼻梁宽),智力障碍。患儿存在NF1基因杂合变异c.3610C>G(p.Arg1204Gly)和CDK13基因移码突变c.484dupG(p.Ala162Glyfs*108)(杂合)。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母亲携带NF1基因杂合变异,未携带CDK13基因移码突变;父亲均未携带。未检索到关于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的患者的文献。共检索到CDK13相关疾病文献11篇,文献复习结果显示,9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缺陷,致病变异以错义突变为主。结论NF1基因变异可导致NF1。当发现有特殊面容的NF1患儿出现无法解释的现有表型或症状时,应注意2种遗传病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智力发育障碍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歆尹 陈志楠 +4 位作者 谢飞燕 刘志苏 袁玉峰 田素芳 杨智勇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囊癌可能;左侧腹腔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病人既往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于2023年10月31日行胆囊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胃肠间质瘤。病人术后行放化疗及靶向治疗,2024年6月8日因肝转移瘤-结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死亡。胆囊肉瘤样癌临床罕见,与其他类型胆囊癌鉴别困难,需综合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才能明确诊断,尚未有确切的诊疗指南,预后不佳。Ⅰ型神经纤维瘤老年病人建议常规筛查消化道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肉瘤样癌 Ⅰ型神经纤维 胃肠间质瘤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微循环变化和神经纤维层厚度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崔腾 谢驰 +2 位作者 蔡亚珍 徐玥 方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SS-OCTA)分析比较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盘周围微循环变化和视网膜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SS-OCTA)分析比较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盘周围微循环变化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6-9月本院眼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158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根据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的准则,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组别:对照组(53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53例)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52例)。使用SS-OCTA技术对视盘周围各扇区的三个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Retinal vessel density,RVD)、血流灌注面积(Perfusion density,PD)以及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pRNFL)厚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DR组在四个象限RVD、PD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除N象限RVD、PD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象限RVD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的pRNFL厚度较对照组增厚(P<0.05),而NPDR组与对照组比较pRNFL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视盘周RVD与pRNFL厚度呈中度正相关(r=0.7645,P<0.0001),NDR视盘周RVD与pRNFL厚度呈中度正相关(r=0.5252,P<0.0001),NPDR组视盘周RVD与pRNFL厚度呈中相关(r=0.4652,P<0.001)。对照组视盘周PD与pRNFL厚度呈中度正相关(r=0.7587,P<0.0001),NDR视盘周PD与pRNFL厚度呈中度正相关(r=0.5695,P<0.0001),NPDR组视盘周PD与pRNFL厚度呈中相关(r=0.5895,P<0.0003)。结论在DR的发展中,PD和RVD在各个象限的变化可能具有一致性。在DR初期未发生病变时,pRNFL明显变薄,这提示在DR初期pRNFL可能是视网膜血管、神经损害的标志。SS-OCTA在评估早期DR微循环变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视盘 局部血流 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右胫骨假关节伴神经纤维瘤1例
8
作者 江继轩 李杰 +1 位作者 李国弼 赵志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3,共1页
患儿,女,3岁,出生时发现右小腿畸形,一直未予特殊治疗,因患儿出现明显跛行,间歇性疼痛,负重或活动时加重,于2024年5月12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散在牛奶咖啡斑,右小腿明显畸形,小腿下段可触及骨性突起,无明显肿... 患儿,女,3岁,出生时发现右小腿畸形,一直未予特殊治疗,因患儿出现明显跛行,间歇性疼痛,负重或活动时加重,于2024年5月12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散在牛奶咖啡斑,右小腿明显畸形,小腿下段可触及骨性突起,无明显肿胀,压痛(-),活动明显受限,出现局部异常活动,右下肢肌力较左侧弱,肢端血运及感觉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斜视1例
9
作者 张裕琳 周荣妹 +1 位作者 赵晨 韦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S1期34-37,共4页
27岁女性,因“发现左眼偏斜10余年”就诊。眼位检查:左眼内斜视合并下斜视,眼球运动左眼外转、上转不过中线。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CF/15 cm。左眼上睑轻度肿胀,皮肤条索状瘢痕,上睑下垂。左眼颞侧球结膜见瘢痕,角膜明,前房常深,... 27岁女性,因“发现左眼偏斜10余年”就诊。眼位检查:左眼内斜视合并下斜视,眼球运动左眼外转、上转不过中线。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CF/15 cm。左眼上睑轻度肿胀,皮肤条索状瘢痕,上睑下垂。左眼颞侧球结膜见瘢痕,角膜明,前房常深,虹膜可见多个黄白色小结节,瞳孔欠圆,对光反应迟钝,人工晶状体位正,后囊混,眼底模糊窥不清。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躯体查体:左侧额部见结节样隆起肿物,颈部见密集分布的粟粒状大小褐色斑点,手臂处见牛奶咖啡斑、结节样肿物。眼眶影像学回报:左侧蝶骨缺损,眼眶颞上方肿物,伴外直肌增粗浸润。初步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斜视。收治入院后行斜视矫正术,术后患者外观改善满意。讨论主要围绕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的病因、手术方案的具体制定展开。讨论体会:Ⅰ型神经纤维瘤易侵袭眼眶、眼外肌,且常合并蝶骨缺损,导致非共同性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外科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瘤体血供丰富且无包膜,需谨慎选取手术方案,改善患者眼位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斜视 眼眶 手术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2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秦旭秋 崔江丽 +2 位作者 李毅 白康康 缪星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70-674,共5页
目的报道2例手术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NF1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NF1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符合靶向药物治疗指征,但因经济原因无法行药物治疗... 目的报道2例手术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NF1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NF1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符合靶向药物治疗指征,但因经济原因无法行药物治疗。结论手术治疗目前仍是NF1主要治疗手段,但无法根治。靶向药物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价格昂贵,患者家庭难以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1型 结节型神经纤维 丛状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唇孤立性神经纤维瘤1例
11
作者 刘培才 张帅 李章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孤立性神经纤维瘤(solitary neurofibroma, SNF)在口腔内少见发病,唇部极其罕见,本文报道1例下唇SNF并回顾相关文献,探讨唇SNF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治疗,为临床诊治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孤立性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处基因杂合突变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12
作者 李春芳 袁佳雨 +1 位作者 李亚洲 刘玉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病儿NF1基因c.2033delC(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8Rfs*10,为移码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c.2029C>A(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7T,为错义突变,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NF1基因c.2033delC是导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原因,基因c.2029C>A拟进一步扩充NF1基因变异谱,其是否能独立致病、能否影响该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医师的深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1型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1型伴发小肠神经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杨庆煌 陈競芳 +3 位作者 王晓冬 王梅 苏莹 李明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9-12,共4页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消化道受累较少见。当NF1累及消化系统,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以神经纤维瘤为主要表现形式。小肠神经纤维瘤早期易漏诊,通常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确诊,部分非特异性...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消化道受累较少见。当NF1累及消化系统,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以神经纤维瘤为主要表现形式。小肠神经纤维瘤早期易漏诊,通常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确诊,部分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在早期应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1例反复腹胀5岁患儿,在突发肠梗阻及坏死后,经外科手术、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提示为小肠神经纤维瘤,后经基因测序确诊为NF1。本文并对NF1及小肠神经纤维瘤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小肠神经纤维 腹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分析
14
作者 张高磊 秦琴 +7 位作者 李倩 张海花 王誉涵 曹会娜 姚楠 陈倩 王建华 刘晓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家系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GenCap液相捕获与皮肤疾病相关的441个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区域(其中包含与NF相关基因NF1和NF2、SMARCB1和LZTR1),利用IlluminaNextseq500第二代测...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家系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GenCap液相捕获与皮肤疾病相关的441个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区域(其中包含与NF相关基因NF1和NF2、SMARCB1和LZTR1),利用IlluminaNextseq500第二代测序仪对捕获到的区域进行双端测序,读长为150 bp。采用Sanger基因测序验证二代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学软件SIFT,PolyPhen2,MutationTaster,GERP和REVEAL预测基因突变致病性。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院(ACMG)指南,比对HGMD数据库,判定基因突变致病性。结果10例NF1家系共检测到11个NF1基因突变位点,包括3个(3/11)移码突变,4个(4/11)错义突变,4个(4/11)剪切突变。生物信息学预测及ACMG指南评定11个NF1基因突变位点均有致病性,HGMD数据库已收录。9例(9/10)NF1患儿NF1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1例(1/10)NF1患儿NF1基因突变来源于父亲及祖母。10例(10/10)NF1患儿全身均有多处咖啡牛奶斑及雀斑样痣,3例(3/10)NF1患儿智力发育迟缓。4例(4/10)NF1患儿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多处咖啡色质软瘤体,2例(2/10)NF1患儿发现脊柱侧弯骨骼异常。所有10例(10/10)NF1患儿就诊时无听力视力异常和Lisch结节。结论NF1患儿临床表现各异,长期随访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各系统器官,NF1患儿NF1基因突变以自发突变为主,基因突变以移码突变、错义突变和剪切突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基因突变 遗传 临床特征 N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保辉 雷霆 +10 位作者 曾岚 李宇 康列和 蔡豪杰 简书浪 刘昆 叶卫华 唐进 梅海波 赵卫华 朱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病例资料。测量... 目的评价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病例资料。测量手术前、取内固定时双下肢全长X线片及胫腓骨X线片上测量双侧胫骨长度差值,测量胫骨干近端轴线和胫骨干远端轴线的成角度数(胫骨骨干角),观察有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胫骨骨折、骺板骨桥、伤口愈合不良、软组织激惹等并发症。评估正侧位X线片上胫骨成角矫正效果、术前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记录内固定留置时间、畸形矫正速率。结果共15例纳入研究,男10例,女5例;左侧12例,右侧3例,合并腓骨假关节3例。手术时年龄(49.27±23.29)个月。15例均合并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所有患儿矫正效果满意,内固定留置时间为(24.13±7.26)个月。胫骨成角畸形正位X线片平均矫正速率每月(0.77±0.09)°。1例出现U型钉松动移位、切割骺板,但无骨桥形成,予以再次手术更换U型钉。无一例感染、内固定断裂、胫骨骨折、骺板骨桥、伤口愈合不良、软组织激惹等其他并发症。正位片骨干角术前(29.72±6.87)°、取内固定时为(10.58±3.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片骨干角术前(17.95±9.56)°、取内固定时为(14.29±5.49)°,两者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双侧胫骨长度差异(0.79±0.54)cm、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1.39±1.91)cm以及术前、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矫正速率高,损伤小,矫形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能预防胫骨骨折;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骨骺阻滞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影像学分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彦宇 毛赛虎 +5 位作者 李松 朱奕同 周杰 史本龙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9-686,共8页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数据库中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从中筛选出主弯顶椎位于上胸椎(T1~T5)的患者,根据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形态分为:A型,肩颈型;B型,远端弯代偿型;C型,躯干倾斜型;测量各型患者的侧凸Cobb角、上胸段后凸角、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T1倾斜角(T1 tilt)、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头部偏移距离(head shift,HS)、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d distance,CBD),计算畸形角率(deformity angular ratio,DAR)。3位脊柱外科医师经过分型设计者专门培训后根据该冠状面分型方法独立进行两次分型,应用Kappa值对同一观察者两次分型结果进行可重复性分析,对不同观察者间分型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结果:从367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共筛选出29例DUTS-NF1患者(7.9%),其萎缩性主弯Cobb角为78.7°±12.9°。分型设计者的分型结果A型16例,B型8例,C型5例。B型和C型的DAR显著性高于A型(20.6±2.2和20.0±3.0 vs 13.2±1.8,P<0.001);C型相对于A型存在更为显著的头部及冠状面偏移距离(HS:27.6±11.7mm vs 13.5±6.7mm,P<0.001;CBD:34.8±20.5mm vs 13.9±10.9mm,P<0.001);C型T1 tilt显著性大于A型(P<0.05);其余影像学指标三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位观察者使用DUTS-NF1冠状位影像学分型方法共进行174次(29例×3×2次)分型,包括A型96次,B型45次,C型33次,观察者内分型一致率为(82.57±8.44)%,Kappa值为0.771~0.81,属于“基本可信”;观察者间分型一致率为(84.19±8.65)%,Kappa值为0.884~0.886,属于“完全可信”。结论:根据冠状面影像学特征可将DUTS-NF1患者分为肩颈型、远端弯代偿型、躯干倾斜型三型,该分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可为临床提供诊疗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萎缩性脊柱侧凸 上胸段侧凸 冠状面分型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家伟 孙坚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1-569,共9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皮肤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治疗困难。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大鼠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更加深入,有望在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本文复习...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皮肤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治疗困难。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大鼠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更加深入,有望在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NF1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主要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以及监测、处理NF1并发症的当前策略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Von Recklinhausen病 神经纤维蛋白 牛奶咖啡色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8
作者 陆婷婷 周熠 郭建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标准分为无DR(NDR)组3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32例、增生性DR(PDR)组32例,另选取32例(32眼)健康...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标准分为无DR(NDR)组3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32例、增生性DR(PDR)组32例,另选取32例(32眼)健康对照;比较各组患者的RNFL、黄斑无血管区面积(FAZ)、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SCL)、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L)及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角膜神经弯曲度(NT)、角膜神经纤维密度(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NFB)水平,评估各项指标与DR分期的相关性,以及RNFL与NFL、NT、NFD、NFB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RNFL、SCL、DCL逐渐减小(P<0.05),FAZ逐渐增大(P<0.05);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NFL、NFD、NFB逐渐减小(P<0.05),NT逐渐增大(P<0.05);RNFL、SCL、DCL与DR分期呈负相关(P<0.05),FAZ与DR分期呈正相关(P<0.05);NFL、NFD、NFB与DR分期呈负相关(P<0.05),NT与DR分期呈正相关(P<0.05);RNFL与NFL、NFD、NFB呈正相关(P<0.05),与NT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RNFL与NFL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病情严重程度 角膜神经纤维 视网膜神经纤维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光学相关断层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嘉莉 蔡妍 李常兴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发病率为1/3500,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骨骼等多个系统的肿瘤形成。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功能丧失,受神经纤维蛋白负调控的Ras信号失去抑制,导...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发病率为1/3500,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骨骼等多个系统的肿瘤形成。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功能丧失,受神经纤维蛋白负调控的Ras信号失去抑制,导致MAPK信号通路组成型激活,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促使NF1肿瘤发生。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包括针对Raf/MEK/ERK通路和/或mTOR通路的靶向抑制剂。近年来,对NF1的遗传学、临床特征、肿瘤起源、异常信号通路以及相关靶向抑制剂的疗效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深入了解NF1的病理生物学和分子机制将为开发更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MAPK抑制剂 MEK抑制剂 施万细胞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0
作者 章建林 江华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如局限在某一部位称为神经纤维瘤),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发病...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如局限在某一部位称为神经纤维瘤),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发病率为0.00029%~0.00033%.15%~19.87%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神经纤维肉瘤 多发性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先天性发育不良 皮肤病变 多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