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1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新生乳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1
作者 赵楠 丁勇 +2 位作者 修航 刘鹏飞 梁国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56-6660,共5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免疫激活、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失调等,其中炎症促使免疫细胞释放炎症递质,损伤肠神经系统。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肠道神经炎症的良好细胞。原代肠神经胶质细胞对于探... 背景: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免疫激活、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失调等,其中炎症促使免疫细胞释放炎症递质,损伤肠神经系统。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肠道神经炎症的良好细胞。原代肠神经胶质细胞对于探索肠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疗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获得该细胞的方法大多较繁琐,因此找到一种便捷、快速提取该细胞的方法十分关键。目的:建立优化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过量吸入异氟烷处死0-7 d龄C57BL/6乳鼠,将其浸泡于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后腹正中线开腹取出十二指肠(幽门下1 cm至屈氏韧带上1 cm),用1 mL注射器充满DPBS反复冲洗肠内容物至肠道半透明,剥离肠系膜及血管。将十二指肠剪至1 mm大小,放入含0.25%EDTA胰酶中消化20 min后加入等量DMEM/F12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用100μm细胞滤器过滤后离心,加入1 mL DMEM/F12完全培养基重悬后培养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密度至80%时消化传代。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用标记肠神经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胶体饱满,突起向外延展,可以传代,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该方法可成功分离培养肠神经胶质细胞,且操作简便,为肠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乳鼠 细胞培养 炎症性肠病 神经系统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工程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
2
作者 智慧宽 李晶 +2 位作者 徐艳霞 僧东杰 许莹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鼻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异位性疾病,其实质为先天发育异常,并非真正的肿瘤[1]。根据发生位置不同,鼻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鼻外型、鼻内型、混合型3种类型。2024年3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鼻内镜下切除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 鼻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异位性疾病,其实质为先天发育异常,并非真正的肿瘤[1]。根据发生位置不同,鼻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鼻外型、鼻内型、混合型3种类型。2024年3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鼻内镜下切除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8 d。因自幼发现右侧鼻腔肿物就诊我院,患儿出生17 d时因鼻腔肿物行鼻部MRI检查示右侧筛窦区、鼻腔及鼻咽部囊实性占位,建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 鼻咽部 MRI检查 异位性疾病 实性占位 儿童医院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互动角度探讨慢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岩 孙铭声 +3 位作者 刘路 孙诗琪 胡双元 赵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2-528,共7页
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是介导痛觉敏化的主要机制之一,痛觉敏化导致的慢性疼痛持续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揭示了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慢性疼痛的调节。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激活的神经元... 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是介导痛觉敏化的主要机制之一,痛觉敏化导致的慢性疼痛持续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揭示了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慢性疼痛的调节。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激活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对慢性疼痛的调控作用,而两种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在之后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研究提示,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通过多种神经递质、趋化因子、促炎症细胞因子作用于相应受体参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本文以细胞因子为切入点,对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交互参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机制进行综述,期望为神经炎症介导慢性疼痛的细胞分子治疗策略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神经炎症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 趋化因子 促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胶质细胞探讨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化梅 蔡永刚 +2 位作者 李玮琦 黎氏琼 周友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77-80,97,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持续性疼痛。电针可有效缓解NP,目前关于电针镇痛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神经胶质细胞活性、炎症介质和蛋白激酶表达等。神经胶质细胞是除神经细胞外神经系统中占比最高的细胞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持续性疼痛。电针可有效缓解NP,目前关于电针镇痛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神经胶质细胞活性、炎症介质和蛋白激酶表达等。神经胶质细胞是除神经细胞外神经系统中占比最高的细胞类型,其生理活动与NP关系密切。动物及临床多项实验研究提示,电针通过干预神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神经活性物质等释放,发挥镇痛效应。本文总结和分析近5年关于电针治疗NP的国内外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与NP的关系及其参与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电针治疗NP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电针镇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的铁死亡
5
作者 王秋烜 冯婿洋 +3 位作者 黄月 韩景献 刘小溪 张雪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6-2172,共7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依赖于细胞内铁离子的积累,通过大量的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铁死亡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的铁死亡可以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和调节氧化...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依赖于细胞内铁离子的积累,通过大量的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铁死亡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的铁死亡可以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和调节氧化应激等途径来调控神经元死亡,从而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铁死亡在不同类型神经胶质细胞中的发生及其对神经元的影响,旨在深入理解神经胶质细胞铁死亡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并探索抑制这一过程在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超载 氧化应激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抑制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邢学良 曲阳 +1 位作者 辛贵乐 周海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组(B组)、电针预处理+MCAO组(C组)及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CBX)+MCAO组(D...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组(B组)、电针预处理+MCAO组(C组)及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CBX)+MCAO组(D组),每组各24只。A组大鼠不接受MCAO模型构建;B组大鼠仅接受MCAO模型构建;C组大鼠于电针治疗3周后,接受MCAO模型构建;D组大鼠于术前2 h预先侧脑室注射10μL CBX(5μg/μL),接受MCAO模型构建。分别于再灌注12 h、再灌注3 d进行取材,每次每组取12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上Cx43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区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相关蛋白(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Neun、eNOS、AT1R)表达情况。结果:Cx43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膜表面及突起部位。再灌注12 h,B组、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A组(P<0.05)。再灌注3 d,B组、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低于B组(P<0.05)。再灌注12 h,B组、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高于A组(P<0.05),NeuN、eNOS均低于A组(P<0.05)。再灌注3 d,B组、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高于A组(P<0.05),NeuN、eNOS均低于A组(P<0.05);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低于B组(P<0.05),NeuN、eNOS均高于B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神经血管重构,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神经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 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空间相关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
7
作者 尔天漪 蓝钰 +4 位作者 刘倍沁 王舒钥 赵亚丽 杨成佳 马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产生的影响。通过膜嵌入型荧光染料分子对外泌体进行活细胞荧光标记,以荧光强度为指标对条件培养基中的外泌体释放规律进行可视化监测。探究不同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对外泌体的数量和粒径的影响。结果首先,本实验证实模拟空间环境下受损胶质细胞释放的胞外囊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元,而外泌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确定神经系统外泌体可视化检测方案与传统外泌体验证方案的结论一致;其次,本实验建立了可用于半定量分析的外泌体数量和粒径经验曲线,为细胞培养基中外泌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本实验明确了培养基样本的最佳保存条件,为航天飞行后培养基样本的地基/天基在线分析奠定了基础。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实现外泌体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并用于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神经胶质细胞 外泌体 荧光探针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共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岳亮 熊源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抑郁等情感障碍,形成疼痛与抑郁共病的状态。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证据显示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然而,关于神...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抑郁等情感障碍,形成疼痛与抑郁共病的状态。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证据显示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然而,关于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综述。因此,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综述分析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本文旨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未来的机制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抑郁症 星形细胞 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与青光眼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白玮玲 王宁利 刘含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2-865,共4页
哺乳动物视网膜内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大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其对青光眼疾病的作用涉及形态变化、动态迁移以及活性因子分泌等,且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视网膜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在青光眼病情进展中参与对分子水平的调控,也对... 哺乳动物视网膜内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大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其对青光眼疾病的作用涉及形态变化、动态迁移以及活性因子分泌等,且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视网膜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在青光眼病情进展中参与对分子水平的调控,也对细胞外基质及结构力学造成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整合分析已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对于青光眼伴高眼压产生影响的3种核心基因模块。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可对视网膜青光眼样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造成影响。在影像学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为体内观察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在青光眼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MÜLLER细胞 胶质细胞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钙信号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钰洁 王磊 郑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56,共6页
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失的疾病[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该疾病仍是导致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与2009年相比,死亡人数上升了12.4%[2]。其中,有87%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钙信号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的“双相作用”
11
作者 邓钰华 黄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共4页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组成神经组织,胶质细胞不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主要对神经元起支持、隔离和营养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稳态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不仅发现有的胶质细胞可以调节突触的信号传递、参与神经元再生,...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组成神经组织,胶质细胞不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主要对神经元起支持、隔离和营养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稳态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不仅发现有的胶质细胞可以调节突触的信号传递、参与神经元再生,还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不同表型在神经系统中表现出“神经保护”和“神经毒害”的“双相作用”。本文综述了针对这两种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准确理解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的复杂角色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 双相作用 神经免疫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潘昱睿 王瑜元 白玉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上的临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A 型肉毒毒素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吴飞 潮敏 +2 位作者 张殷 张晔 蒋加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管周细胞 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瘤围手术期的神经认知功能
14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7-87,共1页
本文提供了关于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认知功能(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NCF)的最新文献的简要概述,并讨论了当代术中脑绘图成像工作,重点是描绘对清醒手术后NCF结果的潜在影响。近期研究发现:大多数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前表... 本文提供了关于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认知功能(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NCF)的最新文献的简要概述,并讨论了当代术中脑绘图成像工作,重点是描绘对清醒手术后NCF结果的潜在影响。近期研究发现:大多数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前表现出NCF损伤,其严重程度因种系和肿瘤遗传学、肿瘤分级、病变位置等特征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认知功能 病变位置 肿瘤遗传学 神经胶质 肿瘤分级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在睡眠和睡眠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马宇璇 张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521-526,共6页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广泛的认知中,神经胶质细胞起到了支持、运输营养物质,修复神经元,维持离子平衡,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等作用。对维持神经元周围局部微环境的稳定、实现神经元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神经胶...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广泛的认知中,神经胶质细胞起到了支持、运输营养物质,修复神经元,维持离子平衡,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等作用。对维持神经元周围局部微环境的稳定、实现神经元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对睡眠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神经元上,近年来睡眠或者睡眠障碍与神经胶质的关系受到了诸多关注,本文就神经胶质细胞对维持昼夜节律以及服务于睡眠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综述。Neuroglial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in a wide range of perceptions, neuroglial cells play a role in supporting and transporting nutrients, repairing neurons, maintaining ionic homeostasis, and regulating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sm. It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local microenvironment around neurons and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neurons. In recent year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neuroglia and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brain diseases have gradually been widely and deeply studied. Research on sleep used to focus on neuron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or sleep disorders and neuroglia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a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ce of neuroglia to the maintenance of circadian rhythms and the service of sleep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睡眠 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和芦丁对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氧化损伤及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丽 张丽娜 +4 位作者 张世栋 杨庆明 曹剑锋 丁兰 刘国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黄酮类化合物能稳定和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通过Wistar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H2O2氧化损伤及大鼠脑脂质过氧化实验,检测了槲皮素及芦丁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对大鼠星形神经胶质... 黄酮类化合物能稳定和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通过Wistar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H2O2氧化损伤及大鼠脑脂质过氧化实验,检测了槲皮素及芦丁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对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及脑脂质过氧化均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并且槲皮素的活性大于芦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芦丁 星形神经胶质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海马发育的形态学研究──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锦波 蔡琰 +4 位作者 邱建勇 鞠躬 戴洪 孙晓江 王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利用H-E和Nissl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法、Golgi镀银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60例6周至足月人胚胎海马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转化而来。未分化细... 利用H-E和Nissl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法、Golgi镀银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60例6周至足月人胚胎海马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转化而来。未分化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对硝酸银的嗜染性、免疫细胞化学特征及超微结构特征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神经细胞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主要有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篮状细胞等。星形胶质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未分化细胞体积小、球形、胞质少,为NSE及GFAP阴性,硝酸银镀染也不着色;透射电镜下未分化细胞核异染色质丰富,胞质内缺乏特化的细胞器,但糖原含量丰富。胚胎早期室管膜神经上皮细胞及由此迁徙而来的中间层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构成。星状胶质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出现较早,第11周开始出现于室管膜下的室床及海马伞部;随胎龄增加,单位面积垦状胶质细胞数量增加,17周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并且均匀分布于海马各个部位与区域。15周后中间层细胞陆续开始分化为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到足月胚胎锥体层及颗粒层不再有未分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发育 形态学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及有效成分对培养大鼠缺血损伤神经胶质细胞分泌NGF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严华 张永祥 +1 位作者 黄璐琦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清开灵 神经生长因子 脑缺血 神经胶质细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skolin体外诱导Balb/c小鼠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蔓菁 金岩 +4 位作者 史俊南 聂鑫 吕红兵 刘源 赵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639-64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forskolin诱导小鼠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过程。方法 :取妊娠 12 .5d胎鼠第 3代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 ,分别在含 5、2 5、5 0 μmol/Lforskolin的DMEM/F12 培养基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免... 目的 :探讨forskolin诱导小鼠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过程。方法 :取妊娠 12 .5d胎鼠第 3代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 ,分别在含 5、2 5、5 0 μmol/Lforskolin的DMEM/F12 培养基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结果 :培养 2d ,细胞形态及排列发生明显变化 ,呈两突的长梭形 ;胞体中有空泡样改变 ,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变化以 2 5 μmol/L组较明显。免疫组化鉴定 :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S - 10 0染色阳性 ;NSE及NF染色阴性。结论 :forskolin可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下颌 外胚间充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诱导分化 FORSKO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l散射标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技术介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邓锦波 于东明 吴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对标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DiI散射法(DiIdiolisticassay)进行改进,使操作更简捷,效果更为理想。方法用C57/B6J小鼠,对固定或培养的脑片内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进行DiI散射法标记。结果该方法可以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及神经胶... 目的对标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DiI散射法(DiIdiolisticassay)进行改进,使操作更简捷,效果更为理想。方法用C57/B6J小鼠,对固定或培养的脑片内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进行DiI散射法标记。结果该方法可以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细微结构,其中包括树突小棘。结论Dil散射标记法标记细胞的细微结构效果得到改善,可用于对树突棘分析,特别是可以直接在培养的脑片上对神经元与神经胶质进行活体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活体成像 DiI散射标记 C57/B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