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知识如何影响福利治理:基于群团组织实施心理服务案例的考察
1
作者 谭杰 李凌鸥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177,178,共13页
福利治理是一个在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念,也是现代国家治理需要面对的普遍性议题。当前的实证与理论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国际研究对中国福利实践的解释力方面还不够充分。此外,对于社会福利实践中的地方性... 福利治理是一个在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念,也是现代国家治理需要面对的普遍性议题。当前的实证与理论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国际研究对中国福利实践的解释力方面还不够充分。此外,对于社会福利实践中的地方性差异的考量也较为薄弱,尤其是在热线服务平台及其作为福利提供主体在社会及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和内在属性的探讨上。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并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有助于构建一个结合福利治理与地方性知识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群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提供理论解释。这一框架在阐释政策工具在实现治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地方性差异,从而拓展福利治理研究的边界。以华南地区某省三个地区群团组织实施的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为研究案例,有助于探讨这些组织如何发挥其优势,并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多元福利提供主体进行协作,共同提供青少年及其家庭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分析各主体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互动模式和基本特征,以及福利提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未来青少年热线服务平台在福利提供方面的制度发展趋势,以期促进良好的福利政策在基层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地方性 社会服务 群团组织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助推农村老年福利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2
2
作者 易艳阳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4期153-163,174,共12页
农村老年福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福利治理”的“价值—主体—资源—项目—对象”五维分析框架,传统农村老年福利治理存在着理念保守、主体单维、资源零散、项目单一、对象狭窄等局限。在政府的引导... 农村老年福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福利治理”的“价值—主体—资源—项目—对象”五维分析框架,传统农村老年福利治理存在着理念保守、主体单维、资源零散、项目单一、对象狭窄等局限。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现代化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老年服务供给,经由优化治理理念、拓展治理主体、链接治理资源、凝练治理项目、拓宽治理对象的实践逻辑,可多维助推农村老年福利治理现代化进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老年福利治理实践中,存在着理念分歧、主体脆弱、资源瓶颈、项目悬浮、认同阻滞等困境。鉴于此,需以“福利治理共同体”超越单一治理主体的优化发展思路,构建“人民中心”的价值共同体、共建协同的行动共同体、专业导向的资源共同体、乡土嵌合的功能共同体、缘情联动的精神共同体,保障农村老年福利治理现代化的可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福利治理 老年福利 农村养老服务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共生:乡镇社工站福利治理实践研究——基于一项历时性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擎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1期68-88,共21页
作为新兴基层福利主体,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关键性福利功能,弥补了基层民政力量的不足,新时期社工站与已有的基层福利主体如何协作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议题。共生理论为社工站与其他福利主体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对4家社工... 作为新兴基层福利主体,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关键性福利功能,弥补了基层民政力量的不足,新时期社工站与已有的基层福利主体如何协作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议题。共生理论为社工站与其他福利主体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对4家社工站的跟踪调研,从共生主体、共生界面、共生环境三个方面解析社工站福利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以及两年来的变化,展现以社工站为核心的多元福利主体的共生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并探索多元福利主体共生的内在机制。“福利共生”的视角为基层福利主体协作的关系重构以及福利供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推进基层福利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共生 乡镇社工站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理据甄选、概念界说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真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合理且有效配置受经济与政治限制的福利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一直是世界各国福利治理的重大议题。福利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应对福利危机的“去福利国家”环节中发展演变而来的社会产物。在福利政策实践中,新社群主义、“第... 合理且有效配置受经济与政治限制的福利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一直是世界各国福利治理的重大议题。福利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应对福利危机的“去福利国家”环节中发展演变而来的社会产物。在福利政策实践中,新社群主义、“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其内在的学理支撑。依循福利治理的生成过程和运作逻辑,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性、多元主体间关系的网络合作性以及分权化、准市场化和社会化等多重特征。秉持平等、民主和多元性发展原则,福利治理的价值取向从“个人主义”转向了“集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新社群主义 “第三条道路” 福利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福利治理与政府社会福利责任定位 被引量:42
5
作者 雷雨若 王浦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福利治理,是1970年代福利危机后西方国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演变的产物,体现着西方国家寻求社会福利改革的努力。福利治理以保守社群主义、左派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学理依据,依循社会福利供给改革的变迁逻辑,形成了福利治理模式。... 福利治理,是1970年代福利危机后西方国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演变的产物,体现着西方国家寻求社会福利改革的努力。福利治理以保守社群主义、左派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学理依据,依循社会福利供给改革的变迁逻辑,形成了福利治理模式。这一思路和模式强调社会和公民福利责任的回归,构建多元主义福利供给机制,重新定位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但是,福利治理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和内在矛盾,因此,也就不能根本解决西方国家的福利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社会福利责任 福利危机 福利治理 网格化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风险下的社区抗逆力能力结构与福利治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同雪莉 彭华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非常规风险以风险发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给人类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制度化的社区应急能力由此受到威胁,因而急需提升非制度化的社区抗逆力,形成弹性社区防御功能,以保护社区居民健康安全。为了非常规风险的有效应对,... 非常规风险以风险发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给人类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制度化的社区应急能力由此受到威胁,因而急需提升非制度化的社区抗逆力,形成弹性社区防御功能,以保护社区居民健康安全。为了非常规风险的有效应对,社区作为保护居民健康的基础防线,针对非常规风险的非技术选择性、跨界性及制度性等新特征,在社区内部需要构建以社区经济资源、社区人力资本、社区组织能力和信息沟通功能为核心的内在抗逆力能力结构;同时,为外部政府福利提供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搭建平台,积极发挥社区自治能力,发展居民自身潜能,构建韧性社区福利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抗逆力 非常规风险 能力结构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增能下的政府福利治理能力:意涵、体系及塑造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立超 王三秀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50,共13页
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家庭的主体性福利参与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家庭自我福利发展的功能存在弱化趋势,亟待功能上的增进。创新政府的家庭福利治理成为实现家庭有效增能的重要选... 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家庭的主体性福利参与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家庭自我福利发展的功能存在弱化趋势,亟待功能上的增进。创新政府的家庭福利治理成为实现家庭有效增能的重要选择。家庭福利治理能力具有一般治理能力的共性,同时也具有特定的意涵、价值与特性。从能力体系的构成来看,家庭增能下的政府福利治理能力包括福利新价值嵌入能力、精细规则的建构实践能力、家庭风险的协同化解能力、家庭潜能激活与运用能力、福利提供形式的创新能力等。基于客观需求,塑造政府的家庭福利治理能力需要借鉴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从价值支持、策略选择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系统进行。其中,价值支持能够为政府的家庭福利治理能力体系塑造提供有效的观念基础和目标指引;策略选择注重从福利过程、形态、治理角色等方面塑造家庭福利治理能力体系;制度保障则可以从专门的立法制度和契约化福利制度方面维护福利治理体系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增能 家庭福利治理能力 福利治理能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中的需要理论:内涵、类型与满足路径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进忠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100,共11页
人类需要满足是社会福利制度设置与福利治理运行的核心导向。需要作为社会福利研究的最核心和最具争议的概念,也是社会福利治理的价值基础之一。在社会福利中的需要是社会中生活的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缺乏的状态,但在需要概念内涵解... 人类需要满足是社会福利制度设置与福利治理运行的核心导向。需要作为社会福利研究的最核心和最具争议的概念,也是社会福利治理的价值基础之一。在社会福利中的需要是社会中生活的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缺乏的状态,但在需要概念内涵解读中一直存在着多元特性。在社会福利政策操作实践中,需要类型虽然与需要内涵一样存在多种导向的争议,但基于供给的角度,需要类型的划分立足于对个体亲密关系和社会参与重要性的认识。在需要满足上,社会福利政策设置依据呈现五种取向:价值取向、生产劳动取向、资源取向、权利取向、能力取向。各个维度理论的探讨为社会福利治理的制度设置与实务操作提供了有益启示,理论的本土文化对话和社会服务实践的探索是需要理论在中国福利治理发展与拓宽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社会福利 福利治理 需要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政主导到福利治理:社区服务的范式演变及其未来走向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杰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7,共6页
作为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服务"研究方兴未艾。立足于社区服务的"福利"本质,运用福利治理视角,聚焦于中国社区服务的政策文本演化与服务实践,可以发现中国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萌动期、推进期和发展... 作为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服务"研究方兴未艾。立足于社区服务的"福利"本质,运用福利治理视角,聚焦于中国社区服务的政策文本演化与服务实践,可以发现中国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萌动期、推进期和发展期,在这个进程中存在着从行政主导到福利治理,由政府范式向市场范式,最终形成治理范式的演变过程。治理范式下的社区服务应致力于多元主体水平化的网络格局构建,重新审视治理范式下社区内涵及其社区服务的性质界定,打造主体多元意义下的社区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服务 福利治理 范式演变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整合”与“福利分置”: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的福利治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同样面临“年老”与“残障”双重困境的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在群体归属、残障发生的时间节点、障碍延续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属性上应划归为两类不同的群体。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在福利需求、福利行政、福利补贴与福利服务... 同样面临“年老”与“残障”双重困境的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在群体归属、残障发生的时间节点、障碍延续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属性上应划归为两类不同的群体。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在福利需求、福利行政、福利补贴与福利服务等方面具有同属性;同时,二者在心理福利需求、福利行政主导、现金福利水平、福利服务场域与家庭福利状况等方面存在异质性。基于此福利特质,针对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年人的福利治理,既要着力“福利整合”,又要关注“福利分置”。在通过福利行政联动、福利机构协同、福利资源落地打造福利治理共同体的同时,应当依托福利政策精准侧重、福利资源精准递送、福利模式精准分设来推进福利治理精准化,以实现残障与老年福利的高质量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残疾人 残障老年人 福利治理 福利整合 福利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福利主体的结构转型与福利治理可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央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在我国农民福利领域,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致的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民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使既有的福利主体经历了结构转型,进而加剧了滞后的农民福利体制的改革难度。从福利主体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农民福利的供给上表现出显著的职... 在我国农民福利领域,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致的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民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使既有的福利主体经历了结构转型,进而加剧了滞后的农民福利体制的改革难度。从福利主体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农民福利的供给上表现出显著的职能回归,但因受制于既定的功能限度,国家不可能一肩挑起农民福利的治理责任,而以家庭为基础的土地福利功能亦呈现式微趋势。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全面而理性地把握农民福利的本质问题,并致力于探寻传统福利主体之外的力量组合就成为农民福利治理的重要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福利 福利主体 第三部门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为本:福利治理的行动准则 被引量:7
12
作者 臧其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98-105,共8页
福利治理的目标是建构福利体制,福利体制的生成应该遵循特定的逻辑,提升人类福祉是其必然的价值追求;政治计算而非权力制衡应是形成政策选择的基础,而科学是政治计算成功的保证。研究认为,福利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科学与政策的关系问题。... 福利治理的目标是建构福利体制,福利体制的生成应该遵循特定的逻辑,提升人类福祉是其必然的价值追求;政治计算而非权力制衡应是形成政策选择的基础,而科学是政治计算成功的保证。研究认为,福利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科学与政策的关系问题。政策来源于科学,科学建基于证据;公民参与本质上是证据的参与,它是福利治理的核心要义,也是证据为本的必然要求,是福利治理与证据为本的交集。因而,福利治理的行动准则应以证据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证据为本 社会政策 社会科学 公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现代化:概念、理论框架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岳经纶 程璆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1,M0004,共11页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福利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蕴含“对福利的治理”和“以福利进行治理”两重意涵,以及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水平四个核心要素,其实质是治理理论在社会政策领域...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福利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蕴含“对福利的治理”和“以福利进行治理”两重意涵,以及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水平四个核心要素,其实质是治理理论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应用。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经历了快速扩张、深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变迁过程,为福利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推进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深化福利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多元福利治理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完善社会政策评估机制,推动福利治理领域的政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福利治理 现代化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重构与福利治理之可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范斌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年第5期76-80,22,共6页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发展历程与阶段性特征,提出福利治理视角作为儿童福利制度重构的一种可能途径选择,并进而探讨福利治理于儿童福利制度重建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 儿童福利 制度重构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视阈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目标定位研究——基于M市辅助性就业的地方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小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94,共7页
如何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是新时代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福利治理视角,M市近三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该政策目标定位中的偏差。关系型的福利治理理念、基层社会稳定的治理目标、单维度的福利... 如何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是新时代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福利治理视角,M市近三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该政策目标定位中的偏差。关系型的福利治理理念、基层社会稳定的治理目标、单维度的福利治理关系和形式化监督的福利治理过程是形塑偏差的重要力量。为此,应通过营造平等福利关系、构建专业考评机制等,提升福利供给精度,提高福利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 目标定位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构:福利治理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君 《社会工作》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根源。留守儿童是风险最大、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亟需社会关爱和保护。研究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根源。留守儿童是风险最大、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亟需社会关爱和保护。研究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不完善,组织架构不清晰,留守儿童社会保护资源短缺。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国家基本责任承担,强化家庭主要责任主体的意识,通过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社会组织力量的有效参与,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传导机制,才能有效应对留守儿童社会保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保护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的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研究——第六届中国社会福利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永超 彭华民 《社会工作》 201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福利治理: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上,会议代表提出了中国社会改革与转型背景下新的福利治理的理念,总结了中国福利治理的本土化特色,对推动中国福利治理发展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福利治理 社会治理 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文化福利资本与文化福利治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志阳 孙琼如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7,共4页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是福利资本的一种形式。引进文化福利资本概念,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公共服务的认识。文化福利资本具生产性、投资性,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社区民主。发展文化福利资本需要提升文化福利...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是福利资本的一种形式。引进文化福利资本概念,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公共服务的认识。文化福利资本具生产性、投资性,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社区民主。发展文化福利资本需要提升文化福利治理水平,关键要处理好各级政府部门与农村第三部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 文化福利资本 文化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制度化多元协作到绩效性合作模式:困境儿童福利治理的瓶颈及其突破 被引量:6
19
作者 纪文晓 李二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年第3期14-23,共10页
困境儿童多元福利主体互动关系呈现出非制度化多元协作特点:政府对项目具体规划不足,对家庭的需求评估宏观指导不足,对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政府购买提供的更多是支持性服务,针对家庭的发展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不足,在服务角色偏好... 困境儿童多元福利主体互动关系呈现出非制度化多元协作特点:政府对项目具体规划不足,对家庭的需求评估宏观指导不足,对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政府购买提供的更多是支持性服务,针对家庭的发展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不足,在服务角色偏好、倡导就是对抗等理念的制约下,倡导功能受限;在社区与家庭的协作递送中,社区的过度行政化制约了社区对家庭的直接服务,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递送机制非制度化特点明显。针对福利资源的有限供给,应通过倡导等多种形式释放更多服务供给,实现福利供给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针对需求评估、身份认定和服务供给之间的张力,应构建多元福利主体之间的制度性衔接方案和"绩效性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困境儿童 协作 绩效性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的基本社会保障与福利治理——基于2014#1#2016年浙江省公众电话访谈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以2014-2016年三年的全省电话访谈数据为基础,通过家庭收入、医院看病和老年养老等三个方面的保障分析浙江公众关于基本社会保障的发展评价。研究发现,三年来浙江省公众关于基本社会保障的评价持续上升,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文章以2014-2016年三年的全省电话访谈数据为基础,通过家庭收入、医院看病和老年养老等三个方面的保障分析浙江公众关于基本社会保障的发展评价。研究发现,三年来浙江省公众关于基本社会保障的评价持续上升,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政府基层组织成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首选渠道,但是基本社会保障的结构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可忽视。文章从福利治理理论出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独特功能,通过协同治理,实现社会各个阶层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社会保障 福利治理 电话访谈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