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及初步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志鸿 王恩耀 +4 位作者 曾建尔 赵培福 宣伟民 康自华 王鑫全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3,共6页
新建成的HL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射频系统,经工程联调,已达到输出功率500kW、脉宽100ms、频率26~36MHz。在环向场BT=2T、等离子体电流Ip=150kA、电子密度ne=(1~5)×1013cm-3条件下,首次对HL1M装置以氢为少数粒子的氘等离... 新建成的HL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射频系统,经工程联调,已达到输出功率500kW、脉宽100ms、频率26~36MHz。在环向场BT=2T、等离子体电流Ip=150kA、电子密度ne=(1~5)×1013cm-3条件下,首次对HL1M装置以氢为少数粒子的氘等离子体进行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实验,使电子温度上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射频系统 高频机 HL-1M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调制型高压电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赵燕平 +1 位作者 黄懿赟 金国卫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介绍了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调制型高压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讨论了电源模块的构造、电路和工作原理,对电源控制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做了全面的论述,对电源的调制和短路保护能力进行了实际测试,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和波... 介绍了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调制型高压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讨论了电源模块的构造、电路和工作原理,对电源控制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做了全面的论述,对电源的调制和短路保护能力进行了实际测试,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和波形,证明了电源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高压电源 调制 脉冲阶梯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上基于PLC的阳极电源控制保护系统
3
作者 王磊 赵燕平 +1 位作者 毛玉周 袁帅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9-71,共3页
介绍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100 kW发射机所使用的电子管的IGBT模块化阳极电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电源的控制保护进行了研究,采用PLC和触摸屏设计了其控制保护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电源控制保护系统运行可靠,控制简便。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 触摸屏 IG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阻抗模拟计算
4
作者 曹振平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1-344,391,共5页
利用三维天线平板模型对托卡马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阻抗进行模拟计算,并以托卡马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简单环天线为例,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天线阻抗。计算结果表明,天线结构尺寸、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以及天线与等离子体间的距离参数对... 利用三维天线平板模型对托卡马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阻抗进行模拟计算,并以托卡马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简单环天线为例,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天线阻抗。计算结果表明,天线结构尺寸、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以及天线与等离子体间的距离参数对天线阻抗都有不同影响。结果有助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天线阻抗 三维平板模型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上中性束注入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下快离子分布函数层析反演
5
作者 孙延旭 黄娟 +4 位作者 高伟 常加峰 张伟 史唱 李云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4-73,共10页
聚变等离子体中快离子分布函数的速度空间层析反演(tomography)是研究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中快离子分布和输运的重要手段.在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与离子... 聚变等离子体中快离子分布函数的速度空间层析反演(tomography)是研究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中快离子分布和输运的重要手段.在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ange of frequencies heating,ICRF)协同加热实验中,快离子诊断测量信号以及TRANSP模拟获得的快离子分布函数中观测到协同效应产生的高于中性束注入能量的高能粒子.为了研究快离子分布行为,获得不同加热条件下诊断测量的快离子分布函数,采用不同的正则化方法,增加先验信息以及将快离子D_(α)光谱诊断(fast-ion D_(α)spectroscopy,FIDA)与中子发射谱仪(neutron emission spectrometers,NES)相结合等方式,有效提高快离子诊断信噪比以及在速度空间权重覆盖率,实现在单独NBI加热以及NBI和ICRF协同加热条件下基于诊断测量的层析反演,获得真实可靠的快离子分布函数.这为下一步提高NBI与ICRF协同加热效率,研究协同加热机制以及相关的快离子分布和输运行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空间层析反演 离子 D_(α) 光谱诊断 中性束注入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中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多组分流体模拟
6
作者 杨振宇 范威 +2 位作者 鲁海峰 张元哲 韩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208,共9页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的加热效果对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推力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为研究ICRH的加热效果,本文建立了用于模拟MPRE中ICRH单元的二维轴对称多组...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的加热效果对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推力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为研究ICRH的加热效果,本文建立了用于模拟MPRE中ICRH单元的二维轴对称多组分流体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MPRE中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的工作模式与不同输入条件的ICRH单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波等离子体源在放电过程中要经历从Trivelpiece-Gould (TG)波模式向螺旋波模式的转变过程,模式转变时电子温度出现峰值,等离子体密度迅速上升;开启ICRH输入后,电子参数基本不变,离子温度有明显提升,表明ICRH单元对离子有显著加热效果;此外,离子温度随ICRH输入增大而升高,ICRH输入电流150A时,离子温度可达50e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 螺旋波等离子体源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能量耦合 流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Tore Supra上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期间的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对流
7
作者 M.Becoulet 于新 《国外核聚变》 2002年第6期14-30,共17页
在托卡马克Toce Supra中,从实验和数值方面研究了在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磁连接的削删层中二维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在低再循环区域中朗缪尔探针测量证明在负载ICRH天线前面局部密度减小(“排出”效应),也观测到热通量... 在托卡马克Toce Supra中,从实验和数值方面研究了在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磁连接的削删层中二维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在低再循环区域中朗缪尔探针测量证明在负载ICRH天线前面局部密度减小(“排出”效应),也观测到热通量和天线腐蚀的上下不对称性,并且这种不对称性是与局部密度的极向变化相联系的,这些密度再分布归于与射频(rf)鞘有关的一种E×B对流过程,为了评估这一解释,开发用来模拟在一个ICRH天线附近密度分布的2D输运编码CELIS,并在本文中予以描述,该编码考虑了在rf鞘驱动的电位中的垂直扩散,平行输运和对流,在模拟中得到的大的密度差别再现了热通量的上下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eSupra ICRH天线 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对流 CELLS 热能量 密度分布 托卡马克装置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装置上新型离子回旋天线法拉第屏蔽的设计及应用
8
作者 梁启超 张伟 +3 位作者 刘鲁南 秦成明 毛玉周 杨桦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达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脉冲高功率目标,提高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并降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法拉第屏蔽的热负载,需对ICRH天线中的法拉第屏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RAPLICASOL ICRH天线计算模型对... 为达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脉冲高功率目标,提高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并降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法拉第屏蔽的热负载,需对ICRH天线中的法拉第屏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RAPLICASOL ICRH天线计算模型对法拉第屏蔽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考虑最大电场强度、耦合阻抗以及离子回旋天线有限的内部空间,最终确定了法拉第屏蔽的结构尺寸。然后对法拉第屏蔽的流热分布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经过仿真优化设计,在300s运行条件下,法拉第屏蔽最高温度为300℃,满足法拉第屏蔽热设计要求。该天线于2021年成功应用于EAST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ICRH天线的耦合及加热效率明显提高,已完成1.5MW/30s和0.5MW/300s的长脉冲实验,并且法拉第屏蔽最高温度为330℃,满足ICRH天线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 耦合效率 法拉第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装置离子回旋加热天线电流带热结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成昊 宋云涛 +2 位作者 杨庆喜 王忠伟 康钦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介绍了EAST装置新型离子回旋加热(ICRH)天线电流带的设计结构。通过对电流带实际工况的计算得出电流带的工作温度分布,以此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电流带的热载荷承受能力以及对电流带结构的影响。论证了在实际工况热载荷条件(0.2MW)下,... 介绍了EAST装置新型离子回旋加热(ICRH)天线电流带的设计结构。通过对电流带实际工况的计算得出电流带的工作温度分布,以此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电流带的热载荷承受能力以及对电流带结构的影响。论证了在实际工况热载荷条件(0.2MW)下,电流带辐射面温度及电流带整体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装置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 电流带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中离子回旋共振天线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振宇 曹亚文 +2 位作者 范威 魏建国 韩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中射频天线是能量注入元件,其参数直接影响能量耦合效率。为优化ICRH天线参数,建立了ICRH中粒子模拟(Particle In Ce...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中射频天线是能量注入元件,其参数直接影响能量耦合效率。为优化ICRH天线参数,建立了ICRH中粒子模拟(Particle In Cell,PIC)计算的缩比准则,以缩比PIC模型对ICRH单元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天线位置、天线构型、天线输入频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并在30kW MPRE样机上进行了羽流离子能量诊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线起始位置位于0.125m (仿真中2.5mm)处加热效果最佳,左旋天线优于右旋天线,双带天线优于单带天线,四分之一扭转天线优于二分之一扭转天线,天线参数优化后离子能量升高到优化前的5.35倍;在螺旋波源功率4kW,ICRH功率8.0kW下,羽流诊断实验中离子能量达50.23eV,表明能量已成功耦合到等离子体中,天线优化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粒子模拟 射频天线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上离子回旋波与中性束注入协同加热产生的高能粒子分布及输运研究
11
作者 张伟 张新军 +6 位作者 刘鲁南 朱光辉 杨桦 张华朋 郑艺峰 何开洋 黄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6-55,共10页
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F)与中性束注入(NBI)是两种主要的加热方法.它们的协同加热一直都是聚变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阐明了ICRF高次谐波加热以及ICRF与NBI协同加热的基本原理.通过EAST托卡马克上实验和相应的T... 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F)与中性束注入(NBI)是两种主要的加热方法.它们的协同加热一直都是聚变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阐明了ICRF高次谐波加热以及ICRF与NBI协同加热的基本原理.通过EAST托卡马克上实验和相应的TRANSP模拟,发现了ICRF与NBI的协同加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参数(极向比压、等离子体储能、离子温度、中子产额等),而且能产生大量高能粒子,形成高能粒子尾巴.例如,1 MW的ICRF三次谐波可将初始能量为60 keV的NBI高能氘离子加速至600 keV.通过改变氢少子含量、提高ICRF和NBI加热功率、使用ICRF在轴加热、优化NBI注入角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协同加热效率以及高能粒子的能量.进一步地,将协同加热产生的高能粒子分布代入粒子轨道程序中,计算了高能粒子的输运以及其在第一壁上的损失.结果表明,损失的高能粒子的初始位置位于低场侧,且损失轨道大部分为捕获粒子轨道.高能粒子损失位置主要位于主限制器以及ICRF和低杂波限制器的中上平面.这些损失的高能粒子被认为是造成限制器上热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中性束注入 协同加热 高能粒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离子回旋数据采集交换系统的开发和实现
12
作者 刘大明 赵燕平 +1 位作者 毛玉周 吴东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086,共6页
为提高现有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监测系统的性能,为EAST物理实验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手段,针对目前监控系统的多卡数据采集和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实时问题及多卡采集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EAST装置高功率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监控系统的设计... 为提高现有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监测系统的性能,为EAST物理实验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手段,针对目前监控系统的多卡数据采集和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实时问题及多卡采集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EAST装置高功率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监控系统的设计的总体基本解决方案和实现过程,设计了双操作系统下多卡数据采集交换可行的实现模型,使用Visual C++及Tornado for Windows开发相应的驱动及应用程序,对在嵌入式系统VxWorks和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通讯方式及系统性能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讨论,使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逻辑分析仪对嵌入式系统的任务调度、信号量使用、内存使用情况、系统空闲时间等作了分析,为多操作系统多卡采集交互式系统提供了参考,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嵌入式系统 数据采集 VXWORKS 套接字 多卡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H天线发射谱n_(‖)对快波少数离子加热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任玉虎 龚学余 +3 位作者 杜丹 李圣 陈双粮 任静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分层模型,利用WKB近似研究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发射谱n‖对离子回旋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表面功率反射系数、吸收衰减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天线发射谱n‖条件下快波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其它实... 采用等离子体分层模型,利用WKB近似研究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发射谱n‖对离子回旋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表面功率反射系数、吸收衰减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天线发射谱n‖条件下快波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其它实验参数一定时,ICRH天线发射合适的n‖能提高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增强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分层模型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吸收衰减系数 离子体表面功率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F加热下EAST快离子损失速度空间分布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书松 黄娟 +7 位作者 常加峰 张新军 高伟 付静 孙延旭 史唱 王曦辉 张子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基于闪烁体的快离子损失探针(Fast-Ion Loss Detector,FILD)能够测量损失快离子的速度空间分布,是研究核聚变装置中快离子损失控制机理的关键诊断手段。在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上,通过FILDSIM... 基于闪烁体的快离子损失探针(Fast-Ion Loss Detector,FILD)能够测量损失快离子的速度空间分布,是研究核聚变装置中快离子损失控制机理的关键诊断手段。在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上,通过FILDSIM程序在诊断图像与速度空间分布之间建立桥梁,将诊断探测到的信号转化为速度空间分布,获得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条件下的快离子损失速度空间分布,为进一步评估和控制离子回旋共振加热下的快离子损失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损失快离子反向追踪,探究了探头本体遮挡对诊断探测范围的影响,为损失诊断系统进一步升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损失诊断 FILDSIM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速度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的多流体模拟
15
作者 杨振宇 鲁海峰 +1 位作者 范威 张元哲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将射频能量直接耦合给离子,是发动机的工质加热单元,其加热效果对发动机推力性能有关键影响。为探究ICRH单元的工作...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将射频能量直接耦合给离子,是发动机的工质加热单元,其加热效果对发动机推力性能有关键影响。为探究ICRH单元的工作规律,建立了用于模拟MPRE的二维轴对称多流体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MPRE中螺旋波等离子体源与不同输入的ICRH单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波等离子体源在放电过程中由于沉积功率分布发生变化而不断经历模式转变过程,模式转变时电子温度出现峰值,等离子体密度迅速上升;开启ICRH输入后,电子参数基本不变,离子温度有明显提升,表明ICRH单元对离子有明显加热效果,且增加输入电流幅值与输入电流匝数均可显著提高离子温度,实现发动机高比冲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等离子体发动机 螺旋波等离子体源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能量耦合 流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原理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军学 刘宇 王一白 《火箭推进》 CAS 2007年第3期36-42,共7页
介绍了VASIMR的基本组成(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I-CRH、磁喷嘴)及工作原理。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是一种基于可控核聚变思想发展的先进高功率电推进方式,具有高比冲、比冲可变等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效率及... 介绍了VASIMR的基本组成(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I-CRH、磁喷嘴)及工作原理。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是一种基于可控核聚变思想发展的先进高功率电推进方式,具有高比冲、比冲可变等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效率及关键技术,指出VASIMR研制最关键的问题是研制高性能的螺旋波等离子体源和提高ICRH的效率等,最后评估了VASIMR在空间任务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冲 磁等离子 螺旋波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H带状双天线的间距对等离子体耦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丹 龚学余 +3 位作者 曹锦佳 王振华 郑平卫 杨文超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9-393,共5页
采用能量一次吸收假设、等离子体平板模型和三维天线模型数值模拟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时带状双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得到天线的辐射功率、等离子体的吸收功率密度分布随天线间距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 采用能量一次吸收假设、等离子体平板模型和三维天线模型数值模拟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时带状双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得到天线的辐射功率、等离子体的吸收功率密度分布随天线间距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当带状双天线同相馈电时,天线间距越小,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带状天线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装置ICRF加热实验中RF波对MHD的影响
18
作者 曾建尔 陆志鸿 +8 位作者 郭干城 洪文玉 赵培福 宣伟民 邓中朝 罗俊林 崔正英 丁玄同 刘永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研究了HL 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频率加热实验中RF波对MHD的影响。软X射线观测结果表明 ,注入RF波会诱发锯齿。在有些放电中 ,也观察到RF波有抑制锯齿振荡和蛇形扰动的现象。RF波注入期间 ,观察到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和Dα 辐射下降 ,中心密... 研究了HL 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频率加热实验中RF波对MHD的影响。软X射线观测结果表明 ,注入RF波会诱发锯齿。在有些放电中 ,也观察到RF波有抑制锯齿振荡和蛇形扰动的现象。RF波注入期间 ,观察到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和Dα 辐射下降 ,中心密度增加。马赫探针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1M装置 ICRF 加热实验 RF波 MHD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锯齿抑制 约束改善 托卡马克装置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装置ICRF加热天线的电磁力分析
19
作者 杨庆喜 宋云涛 武松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结合EAST超导托卡马克的物理运行参数,计算给出了装置在等离子体突然破裂时ICRF加热天线上感应电流和电磁力解析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讨论了电磁力的极限情况和对ICRF加热天线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电磁力 微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镜法测量等离子体离子温度
20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离子温度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一个重要参数,介绍了一套振镜扫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0.5m单色仪和安装在出射狭缝前的振动的石英镜片组成,时间分辨率小于10ms,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0eV。测量了HT 6M托卡马克CV(227.1nm)谱线的线形,并由谱线...  离子温度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一个重要参数,介绍了一套振镜扫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0.5m单色仪和安装在出射狭缝前的振动的石英镜片组成,时间分辨率小于10ms,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0eV。测量了HT 6M托卡马克CV(227.1nm)谱线的线形,并由谱线的多普勒展宽得出欧姆加热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 CRH)下的离子温度,结果表明ICRH期间离子温度由200eV升高到300eV。这套装置广泛应用在中小型托卡马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镜扫描 离子温度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