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核试剂在正离子聚合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文莉 周涵 +2 位作者 李树新 金玉顺 武冠英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51,共8页
研究了亲核试剂对IB 1 ,3 二 (2 氯异丙基 )苯 (DiCumCl) TiCl4体系正离子聚合反应的规律 ,亲核试剂与增长的碳正离子作用的紫外光谱图 ;采用分子模拟 ,利用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计算了亲核试剂与质子反应的活化能 ,确定了不同亲核试... 研究了亲核试剂对IB 1 ,3 二 (2 氯异丙基 )苯 (DiCumCl) TiCl4体系正离子聚合反应的规律 ,亲核试剂与增长的碳正离子作用的紫外光谱图 ;采用分子模拟 ,利用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计算了亲核试剂与质子反应的活化能 ,确定了不同亲核试剂与质子的作用能力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在增长碳正离子末端的不同位置亲核试剂与之络合的稳定化能 ,根据能量最低原则确定了亲核试剂在碳正离子链端的作用位置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进行构象优化后 ,借助QEq方法得到了聚异丁烯碳正离子和聚苯乙烯碳正离子的电荷数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核试剂 离子聚合反应 作用机理 活性聚合 分子模拟 聚异丁烯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反应中的极性调节剂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宝忠 刘慧明 +1 位作者 顾明初 李杨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4期44-48,共5页
论述了阴离子聚合反应中所用的各类微观结构极性调节剂以及其发展方向 ,指出调节剂向高效、适于高温下使用方向发展 ,而从结构上是从对称结构向不对称结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离子聚合反应 调节剂 极性调节剂 微观结构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甲基苯酚钾为调节剂的异戊二烯负离子聚合反应(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明 王玉荣 +2 位作者 孙良 张春庆 林春清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1,共1页
考察了间甲基苯酚钾(m-ROK)用量对正丁基锂(n-BuLi)/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异戊二烯/二甲苯负离子聚合体系的链转移反应、聚异戊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异戊二烯的特性黏数和... 考察了间甲基苯酚钾(m-ROK)用量对正丁基锂(n-BuLi)/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异戊二烯/二甲苯负离子聚合体系的链转移反应、聚异戊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异戊二烯的特性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链转移次数增加;当m-ROK/n-BuLi(摩尔比)大于0.5时,则不遵循此变化规律。m-ROK的加入明显加宽了聚异戊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加m-ROK用量时,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中1,2-结构和3,4-结构质量分数下降,1,4-结构质量分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间甲基苯酚钾 离子聚合反应 微观结构 链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烯碳正离子聚合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溶剂极性和温度的影响(美国)
4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3年第7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异丁烯碳 离子聚合反应 速率常数 溶剂极性 温度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苯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制备气体分离薄膜
5
作者 樊芷芸 李慧扬 《惠州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离子聚合 气体分离 离子聚合 六氟苯 渗透速率 复合膜 离子聚合 气体渗透性 选择性 离子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超临界CO_2中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洪 周贤爵 +1 位作者 邵惠丽 胡学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18-921,共4页
从CO2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介绍了CO2对常规聚合反应的影响,总结了以超临界CO2(sc-CO2)为反应介质 的聚合反应新特点,并介绍了以CO2为反应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随着人们对超临界CO2的不断认识,其将在聚合 反应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自由基聚合反应 离子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乙烯基-1,1-双二茂铁基丁烷的聚合反应及其聚合产物的研究
7
作者 王晓莉 邓起发 付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4-257,共4页
本文通过单体6-乙烯基-1,1-双二茂铁基丁烷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了不同的聚合产物,并利用红外,核磁,XPS,差热热重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能鉴定。通过多次自由基聚合反应确定,当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温度为80℃,AIBN... 本文通过单体6-乙烯基-1,1-双二茂铁基丁烷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了不同的聚合产物,并利用红外,核磁,XPS,差热热重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能鉴定。通过多次自由基聚合反应确定,当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温度为80℃,AIBN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1时反应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 自由基聚合反应 离子聚合反应
原文传递
氧和正丁基锂引发的阴离子活性聚合物的反应
8
作者 胡顺民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3-255,258,共4页
对氧和正丁基锂引发的阴离子活性聚合物反应的研究发现 ,反应产物中有基础分子量两倍的大分子物 ,而且大分子产物的含量与正丁基锂用量成正向关系。
关键词 正丁基锂 离子聚合反应 反应机理 离子活性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合成及光聚合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时卓 邹应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3-388,共6页
采用含氯硅烷或硅氧烷与含羟基的单乙烯基醚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含硅乙烯基醚单体,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光聚合反应.该合成反应过程简单,产率高,是合成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有效方法.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热稳定性... 采用含氯硅烷或硅氧烷与含羟基的单乙烯基醚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含硅乙烯基醚单体,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光聚合反应.该合成反应过程简单,产率高,是合成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有效方法.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热稳定性好,黏度较低,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质量分数<2.4%)增加,单体聚合反应速率随之增大.双官能度的单体在聚合速率和诱导期上整体优于单官能度单体.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固化速率非常快,可以通过增加产酸剂浓度或光强来提高双键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乙烯基醚单体 离子聚合反应 取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产即时挤塑的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工艺
10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69,共1页
先前曾与美国加州SRI咨询公司(SRIC)有过联系的Eugene Moore发明了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新工艺(USA 10210406)。在阴离子引发的间歇式聚合反应中生成的聚合物的所有链段长度是完全相等的,Moore说,这是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 先前曾与美国加州SRI咨询公司(SRIC)有过联系的Eugene Moore发明了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新工艺(USA 10210406)。在阴离子引发的间歇式聚合反应中生成的聚合物的所有链段长度是完全相等的,Moore说,这是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的原因。该新工艺以爆炸的速率释放出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绝热热量而得到熔融聚合物,由于适量的聚苯乙烯与原料单体一起加入,所以最后的熔体温度是适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合工艺 离子聚合反应 挤塑 即时 Eugene 咨询公司 美国加州 机械性能 熔体温度 聚合 SRI 间歇式 熔融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聚合物薄膜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隽 汪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29,共4页
概述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有机聚合物薄膜特性、主要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 ,简要讨论了等离子体聚合条件对薄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对聚合物薄膜结构的表征 ;阐述了近年来对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物薄膜的物理性质 (... 概述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有机聚合物薄膜特性、主要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 ,简要讨论了等离子体聚合条件对薄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对聚合物薄膜结构的表征 ;阐述了近年来对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物薄膜的物理性质 (包括表面性质、渗透性、电学和光学性质等 )的研究新进展 ,并描述了其在工业生产上的一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反应 薄膜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佛碱/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姬荣琴 佘庆彦 +3 位作者 沈涵孜 王月欣 赵敏 瞿雄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0,33,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西佛碱 (SD)刚性链 /尼龙 6(PA6)复合材料 ,并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SD刚性链已在PA6基体中生成 ;DSC和TGA热分析结果表明 ,SD的加入 ,对PA6的结晶有诱导作用 ,但没有改...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西佛碱 (SD)刚性链 /尼龙 6(PA6)复合材料 ,并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SD刚性链已在PA6基体中生成 ;DSC和TGA热分析结果表明 ,SD的加入 ,对PA6的结晶有诱导作用 ,但没有改变铸型尼龙的α晶型结构 ;SD ( 5 % ) /PA6的动态力学谱图上 ,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较PA6提高了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佛碱 SD 尼龙6 原位聚合工艺 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表征 离子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RTM工艺传热–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华 薛平 +1 位作者 陈轲 贾明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70,共6页
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玻璃纤维(GF)增强阴离子聚合尼龙6(APA6/GF)热塑性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中传热、反应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研究。建立了非线性瞬态传热和树脂反应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具温度和GF体积分数等工艺... 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玻璃纤维(GF)增强阴离子聚合尼龙6(APA6/GF)热塑性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中传热、反应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研究。建立了非线性瞬态传热和树脂反应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具温度和GF体积分数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板材内的温度场和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复合板材内部的温度分布与转化率均匀性较好;模具温度是影响温度变化和反应转化率变化的关键参数,当模具温度为150℃时,反应转化率为0.98,已满足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要求;GF体积分数的变化会对复合板材内温度峰值和反应前期的转化速率有所影响,但对最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离子聚合反应 传热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子量分布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海燕 周亚红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7-49,共3页
利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PEMA)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凝胶渗透色谱等谱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引发剂的结构、添加剂 (LiCl、LiClO4)等对PEMA分子量的影响 。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表征 合成 引发剂 离子聚合反应 傅立叶红外光谱 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谱学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敏 《橡胶工业》 CAS 2018年第3期303-303,共1页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06589247A,公开日期2017-04-26)"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即在引发剂和结构...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06589247A,公开日期2017-04-26)"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即在引发剂和结构调节剂的存在下,将丁二烯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进行间歇阴离子聚合反应,然后将阴离子聚合反应产物与二乙烯基苯进行偶联反应[二乙烯基苯用量与引发剂用量的摩尔比为(0.8~1.5):1],制备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1200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4~1.9、1,2-结构质量分数为0.08~0.2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制备方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应用 离子聚合反应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结构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_3-AlCl_3在C_5石油树脂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丽 杨靖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73-2876,共4页
裂解乙烯C5馏分含有大量线性不饱和分子和质量分数超过16%的环戊二烯,用BF3做催化剂可以得到浅色石油树脂,但当环戊二烯含量高时一般需先除去,得到的树脂软化点不是很高。本文以乙烯装置副产C5馏分为原料,考察了 BF3与 AlCl3质量比... 裂解乙烯C5馏分含有大量线性不饱和分子和质量分数超过16%的环戊二烯,用BF3做催化剂可以得到浅色石油树脂,但当环戊二烯含量高时一般需先除去,得到的树脂软化点不是很高。本文以乙烯装置副产C5馏分为原料,考察了 BF3与 AlCl3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C5石油树脂软化点及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氟化硼和无水三氯化铝最佳质量比为7∶3,催化剂总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2%,在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时,可得到收率为56.6%(质量分数),色度为6~7,软化点为101℃的浅色C5石油树脂,其直接可用于油墨、橡胶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石油树脂 离子聚合反应 三氯化铝 三氟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调节剂对锂系溶聚丁戊橡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西美 梁爱民 +3 位作者 王雪 李伟 卜少华 关逸英 《弹性体》 CAS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己烷混合溶剂为溶剂,四氯化硅为偶联剂,THF(四氢呋喃)、ESM(乙二醇二基叔丁基醚)为极性调节剂,分别进行了均聚和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实验,研究了调节剂种类及用量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己烷混合溶剂为溶剂,四氯化硅为偶联剂,THF(四氢呋喃)、ESM(乙二醇二基叔丁基醚)为极性调节剂,分别进行了均聚和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实验,研究了调节剂种类及用量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调节剂的种类及用量,可改变聚合物中乙烯基结构含量;调节能力为ESM>>THF,反应得到无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戊橡胶 结构调节剂 微观结构 离子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指纹的神秘面纱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雨嘉 黄志辉 +1 位作者 李静 胡锴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以化学指纹显影法为基础,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科普实验,全面地向科普对象展示化学指纹显影的原理和特点。在科普模式上,项目创新性地将“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居家+实验室”环境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科普中受到时间、空间和仪器设备的局限... 以化学指纹显影法为基础,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科普实验,全面地向科普对象展示化学指纹显影的原理和特点。在科普模式上,项目创新性地将“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居家+实验室”环境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科普中受到时间、空间和仪器设备的局限,将科普的范围和广度大大扩大。另外在具体科普项目实施中,注重科普对象的科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开拓公众视野并实现科学有效的辟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反应 指纹显影 502胶水 梯度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螺环单体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庆祝 王长松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利用3-甲硫基丙醛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所发生的坎尼扎罗反应合成新的三元醇:2,2-二羟甲基-3甲硫基丙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原碳酸酯化合物:3,9-二羟甲基-3’,9’二乙硫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 利用3-甲硫基丙醛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所发生的坎尼扎罗反应合成新的三元醇:2,2-二羟甲基-3甲硫基丙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原碳酸酯化合物:3,9-二羟甲基-3’,9’二乙硫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在三氟化硼单乙胺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该化合物能够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用膨胀计法跟踪测试了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该化合物的体积膨胀率约为4.05%.并且合成了该化合物与TDI反应生成的预聚物,研究了该预聚物与环氧树脂的共聚固化反应,对共聚过程中的反应历程进行初步探讨,并测试了其改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原碳酸酯 预聚物 离子开环聚合反应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sized Spinel Li4Ti5O12 Anode Material Prepared by Gel-polymer Method using Furfuryl Alcohol as Polymerizable Solvent
20
作者 丁楚雄 白耀彩 +1 位作者 魏丛 陈春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57-462,I0004,共7页
Nanosized Li4Ti5O12 powders are synthesized by a polymerization-based method using ti- tanium butoxide and lithium nitrate as precursors and furfuryl alcohol as a polymerizable solvent. The prepared samples are charac... Nanosized Li4Ti5O12 powders are synthesized by a polymerization-based method using ti- tanium butoxide and lithium nitrate as precursors and furfuryl alcohol as a polymerizable solvent. The prepared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Bra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alysi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se Li4Ti5O12 powders are also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including citric acid, polyvinylpyrrolidone, and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is also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pure spinel phase of Li4Ti5O12 is obtained at an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700 ℃ or higher. The use of surfactants can improve the powder morphology of nanosized particles with less agglomeration. With suitabl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addition of surfaetant, Li4Ti5O12 powders with high BET surface area and favor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zation process Lithium ion battery LI4TI5O12 Nanoparticle Rate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