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网络多信道时延一致性控制方法
1
作者 刘彦武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由于传统网络多信道时延控制方法主要在模拟信道频域上获得信道模拟参数,导致多信道时间同步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网络多信道时延一致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网络模拟信道的时域离散数学模型,以便获取信道的传输时延。其... 由于传统网络多信道时延控制方法主要在模拟信道频域上获得信道模拟参数,导致多信道时间同步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网络多信道时延一致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网络模拟信道的时域离散数学模型,以便获取信道的传输时延。其次,结合时延的时变性特点,对网络多信道时延进行一致性控制。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总时延与参考信道时延的差值最小,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学模型 通信网络 时延一致性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拟肿瘤内外血管生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改平 陈二云 +3 位作者 吴洁 许世雄 M.W.克林斯 龙泉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1,共7页
建立九点差分格式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拟肿瘤内外的血管生成.模型扩展了内皮细胞沿9个方向运动,考虑存在两根母血管的情况下,耦合内皮细胞在肿瘤内外不同力学环境下的随机、趋化和趋触性运动,数值生成了肿瘤内外异构的血管网.结果表明... 建立九点差分格式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拟肿瘤内外的血管生成.模型扩展了内皮细胞沿9个方向运动,考虑存在两根母血管的情况下,耦合内皮细胞在肿瘤内外不同力学环境下的随机、趋化和趋触性运动,数值生成了肿瘤内外异构的血管网.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产生相对真实的具有接近肿瘤病理生理特性的血管网,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离散数学模型 九点格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体离散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对建立发动机缸体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发动机缸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参数与试验实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即以有限元计算响应与试验响应进行相关分析 ,并根据响应相关分析结果修改有限元计算模型。反复此步骤 ,可... 对建立发动机缸体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发动机缸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参数与试验实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即以有限元计算响应与试验响应进行相关分析 ,并根据响应相关分析结果修改有限元计算模型。反复此步骤 ,可使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学模型 发动机缸体 有限元模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离散数学模型的MMC-HVDC系统直流电压控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1 位作者 庞辉 林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03-2409,共7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针对阀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针对极控层的直流电压控制,推导了稳态时MMC电流离散数学模型,设计了电流内环离散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直流电压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为抑制由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提出了含直流电压控制环节的外环有功功率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电压控制 离散数学模型 电容电压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多焦点图像缺失特征填补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波 宋志峰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亮度闪烁会造成多焦点图像特征缺失,产生视觉失真效果。为此,提出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多焦点图像缺失特征填补算法,修复多焦点图像亮度闪烁问题。根据亮度闪烁离散数学模型展现出的空间域上亮度变化连续性特征,利用位置块估计模型参数。... 亮度闪烁会造成多焦点图像特征缺失,产生视觉失真效果。为此,提出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多焦点图像缺失特征填补算法,修复多焦点图像亮度闪烁问题。根据亮度闪烁离散数学模型展现出的空间域上亮度变化连续性特征,利用位置块估计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亮度闪烁在空间中呈现的连续性特点,检测多焦点图像序列中的运动区域,分别采用基于前向多帧参考、基于运动矢量的闪烁修复算法修复图像静止区域和运动区域,共同实现多焦点图像缺失特征填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修复图像亮度闪烁,填补图像的缺失特征,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该算法可显著改善多焦点图像序列的亮度均值和标准差波动幅度,增强平滑性,且具备较快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图像 缺失特征填补 离散数学模型 模型参数估计 图像闪烁修复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及其定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有菊 《普洱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7-38,共2页
收益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收益率的稳定性和变动规律是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为此,基于差分方程理论的金融市场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收益率离... 收益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收益率的稳定性和变动规律是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为此,基于差分方程理论的金融市场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变动规律做出了预测,从而起到提高金融领域宏观决策准确性和合理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收益率 离散数学模型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模型的MMC环流抑制控制器的设计
7
作者 蔡新红 王洪坤 鲁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68-373,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部三相环流直接影响MMC的运行特性和系统损耗,为了抑制MMC的内部三相环流,本设计在MMC内部连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倍频负序坐标变换将换流器内部的三相环流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分量,利用欧拉近似公式...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部三相环流直接影响MMC的运行特性和系统损耗,为了抑制MMC的内部三相环流,本设计在MMC内部连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倍频负序坐标变换将换流器内部的三相环流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分量,利用欧拉近似公式建立了MMC内部离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由坐标变换、离散调节器及反坐标变换环节构成的环流抑制控制器,得到内部环流压降,协同载波移相调制策略,有效抑制了MMC的二倍频环流,减少了桥臂电流的畸变程度,使其逼近正弦波,同时还降低了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波动幅度;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21电平MMC-HVDC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中的控制器在不改变MMC外部特性的前提下使二倍频环流的幅值降低了84.27%,能有效抑制MMC内部的二倍频环流,有利于MMC的稳定运行,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离散数学模型 环流抑制控制器 二倍频负序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SEIT手足口病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廉锐 梁霞 +2 位作者 宗妍 张文涛 谭宏武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16年第1期49-53,68,共6页
手足口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利用一个离散数学模型研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给出了基本再生数的定义,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基于2008-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与陕西省每月公布的手足口病数据,将模型... 手足口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利用一个离散数学模型研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给出了基本再生数的定义,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基于2008-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与陕西省每月公布的手足口病数据,将模型中的染病者按年龄划分组,得到一个具有年龄结构的离散模型,估计了2015年每月陕西省0~5岁儿童中手足口病患者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学模型 手足口病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系统的离散滑模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钱甜甜 苗世洪 +2 位作者 白浩 吴英杰 刘子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8-116,共9页
VSC-HVDC的基于连续时域的控制系统多由计算机离散采样实现。对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VSC-HVDC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并使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为保证控制器在准滑模控制下的有效性,在输出反馈中采用快速输出... VSC-HVDC的基于连续时域的控制系统多由计算机离散采样实现。对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VSC-HVDC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并使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为保证控制器在准滑模控制下的有效性,在输出反馈中采用快速输出采样技术。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离散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离散数学模型 离散滑模控制 快速输出采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尚红 唐华平 +1 位作者 段吉安 钟掘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系统辨识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传统的系统辨识大都是对离散数学模型的参数估计 ,发展了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理论和方法 .而连续模型则需经过离散模型的转换方可得到 .作者基于遗传算法和系统仿真技术 ,建立了输出端噪声存在的连续系... 系统辨识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传统的系统辨识大都是对离散数学模型的参数估计 ,发展了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理论和方法 .而连续模型则需经过离散模型的转换方可得到 .作者基于遗传算法和系统仿真技术 ,建立了输出端噪声存在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方法 .遗传算法是建立在自然遗传学机理上的参数搜索方法 ,但常规的遗传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 ,因封闭竞争易导致“早熟”等缺点 ,为此 ,通过引入自适应适值函数和动态变异因子 ,采用精英保护策略 ,加速了寻优过程 ,改善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及局部寻优能力 ,为连续系统模型辨识提供了新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遗传算法 参数估计 控制系统 离散数学模型 自适应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IPMSM离散滑模电流补偿解耦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砚 辛瑞芝 +1 位作者 荆锴 张豪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由于坐标变换引入与速度有关的交叉耦合项和系统控制延迟的影响,使得高速IPMSM在数字控制中电流环解耦性能下降。针对传统离散复矢量电流控制器只适用于表贴式永磁电机,不适用于IPMSM;同时对...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由于坐标变换引入与速度有关的交叉耦合项和系统控制延迟的影响,使得高速IPMSM在数字控制中电流环解耦性能下降。针对传统离散复矢量电流控制器只适用于表贴式永磁电机,不适用于IPMSM;同时对电机参数变化敏感,不能满足系统鲁棒性的问题,根据IPMSM d,q轴电感不相等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离散数学模型,并根据零极点对消原理提出了离散电流控制器。同时,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参数不变性,设计了带离散滑模电流补偿解耦控制器。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证明,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实现d,q轴电流解耦,同时提高了系统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环解耦 离散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逆变器离散滑模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勇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以电流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离散数学模型的滑模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在滑模控制作用下,该控制系统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电流控制性能。通过DSP构建的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逆变器/滑模控制 离散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VSC-HVDC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梁营玉 张涛 +1 位作者 刘建政 杨奇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8-89,共12页
推导了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离散数学模型。针对传统的基于PI调节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存在控制结构复杂、PI参数较多且整定困难和难以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等缺点,根据系统离散数学模型... 推导了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离散数学模型。针对传统的基于PI调节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存在控制结构复杂、PI参数较多且整定困难和难以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等缺点,根据系统离散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VSCHVDC系统整流侧直接功率控制和逆变侧直接交流电压控制策略。详细描述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实现过程,提出权重系数的选取方法,并结合仿真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及验证,克服了权重系数选择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向无源网络供电的VSC-HVDC系统,对整流侧无功指令突增、直流电压指令突增以及逆变侧空载、带线性负载、带非线性负载、负载突变、交流电压抬升、模型参数出现偏差和逆变侧交流故障等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且模型参数鲁棒性较好,能在各种情况下向无源网络提供高品质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无源网络 离散数学模型 权重系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实时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崔恒斌 马志文 +2 位作者 韩坤 冯晓云 仝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101,共8页
通过分析某电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Simulink建立包含牵引变压器、四象限变流器、中间直流回路、PWM逆变器和牵引电机5个子模型的牵引传动系统离散数学模型,并联合dSPACE实时仿真器建立包含虚拟牵引传动系统、牵引控... 通过分析某电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Simulink建立包含牵引变压器、四象限变流器、中间直流回路、PWM逆变器和牵引电机5个子模型的牵引传动系统离散数学模型,并联合dSPACE实时仿真器建立包含虚拟牵引传动系统、牵引控制器和接口箱的牵引传动系统实时仿真平台,以模拟电动车组运行时的牵引传动系统,并首次通过虚拟司控台和电动车组中央控制系统,模拟牵引传动系统对司机操纵的响应。利用该实时仿真平台对牵引控制器车载程序进行测试,得到的牵引特性曲线与给定的牵引特性曲线基本一致,牵引和制动工况下的四象限变流器和牵引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也满足牵引和制动控制的要求,表明所建立的牵引传动系统实时仿真平台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实际电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运行,平台中的虚拟牵引传动系统可代替实际传动系统用于电动车组牵引控制器的研究及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组 牵引传动系统 离散数学模型 实时仿真平台 车载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原理的MMC-HVDC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炜 王朝亮 +4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义 黄晓明 陆翌 裘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3,共7页
简述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本原理,针对采用内环离散控制器后系统抗扰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原理,采用新型非线性函数设计了外环控制器;针对MMC的环流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 简述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本原理,针对采用内环离散控制器后系统抗扰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原理,采用新型非线性函数设计了外环控制器;针对MMC的环流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直接环流抑制器;为了抑制故障条件下的负序电流,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负序电流抑制器。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21电平的MMC-HVDC系统模型,对所设计的混合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离散数学模型 自抗扰控制 内部环流 负序电流 电流控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PR调节下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分岔现象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陶彩霞 陈庆花 +2 位作者 田莉 任亚博 祁小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分析了准比例谐振(PR)调节下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分岔现象。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了其在正弦脉宽调制时的离散数学模型,对其在快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岔图法、Jacobian矩阵法等对其在不同参数下的稳定边界进行... 分析了准比例谐振(PR)调节下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分岔现象。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了其在正弦脉宽调制时的离散数学模型,对其在快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岔图法、Jacobian矩阵法等对其在不同参数下的稳定边界进行了预测,得出三相逆变电路的稳定运行域,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得出的相关结论为准PR调节下的三相并网逆变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 准比例谐振 三相并网逆变器 离散数学模型 分岔图 Jacobian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Buck变换器混沌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季英 潘如政 +1 位作者 段大鹏 潘春伟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3,共5页
鉴于软开关DC/DC变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谐振元件的存在使得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变得复杂。该文以BuckZVS PWM变换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其精确离散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Buck ZVS PWM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利用稳定性判据求出给... 鉴于软开关DC/DC变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谐振元件的存在使得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变得复杂。该文以BuckZVS PWM变换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其精确离散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Buck ZVS PWM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利用稳定性判据求出给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值,通过电路仿真证明了混沌图与变换器运行状态基本一致。该文建立的精确离散数学模型是在数学通用公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可以应用于其它软开关DC/DC变换器混沌现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软开关 直流/直流变换器 离散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 ZVS PWM变换器混沌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如政 孙广生 +2 位作者 严萍 潘春伟 段大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了研究软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以Boost ZVS PWM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精确离散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得到Boost ZVS PWM变换器的分岔图,通过仿真电压、电流及相平面图证明了分岔图与变换器运行状态基本一致,利用曲线拟合的方... 为了研究软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以Boost ZVS PWM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精确离散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得到Boost ZVS PWM变换器的分岔图,通过仿真电压、电流及相平面图证明了分岔图与变换器运行状态基本一致,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划分出变换器的稳定区域,得到稳定区域随负载变化的趋势。本文建立的精确离散数学模型建立在数学通用公式基础上,可以应用于其他软开关DC/DC变换器混沌现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幌沌 软开关 DC/DC变换器 离散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PWM整流器的无差拍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辑 魏盛彪 孙祖明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6-239,共4页
为了便于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数字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SVPWM整流器的无差拍控制策略。为分析无差拍控制,本文推导了三相PWM整流器的离散数学模型,提出了在dq坐标系进行无差拍控制的方法,由于控制量是直流量,稳态时就省去了预测环节。在M... 为了便于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数字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SVPWM整流器的无差拍控制策略。为分析无差拍控制,本文推导了三相PWM整流器的离散数学模型,提出了在dq坐标系进行无差拍控制的方法,由于控制量是直流量,稳态时就省去了预测环节。在MATLAB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且可达到良好的动静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拍控制 PWM整流器 离散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 Boost变换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次谐波和混沌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群 张波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建立了PWMboost变换器连续模态和不连续模态的离散数学模型 ,证明了系统运行中次谐波和混沌行为的存在 ,确定了系统运行的混沌区域 ,为进一步运用非线性系统混沌理论探索DC/DC功率变换器的运行规律打下基础。
关键词 离散数学模型 DC/DC功率变换器 PWMBoost变换器 工作方式 次谐波 混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