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人工老化法测定玉米种子耐储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邸宏 吕婷婷 +3 位作者 刘玲玲 郭新海 夏鹤鸣 王振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耐储玉米自交系东156和不耐储自交系东237为试材,对40℃高温高湿老化法、饱和盐加速老化法、58℃±1℃热水浴老化法和50%甲醇老化法4种玉米种子人工老化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适合玉米种子耐储性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人工老化处... 以耐储玉米自交系东156和不耐储自交系东237为试材,对40℃高温高湿老化法、饱和盐加速老化法、58℃±1℃热水浴老化法和50%甲醇老化法4种玉米种子人工老化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适合玉米种子耐储性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东156与东237种子耐储性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4种老化方法中只有热水浴老化法处理后,东156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寿命指数等耐储性相关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237,其中寿命指数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耐储性 测定方法 人工老化
原文传递
玉米种子耐储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2
作者 孙晓慧 李春翔 +7 位作者 刘玲玲 刘杉 韩笑 付畅 周羽 曾兴 王振华 邸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4,共6页
以197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人工加速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检测种子耐储性相关表型性状,结合平均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个与相对发芽势(RGE)、相对发芽指数(RGI)、相... 以197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人工加速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检测种子耐储性相关表型性状,结合平均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个与相对发芽势(RGE)、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活力指数(RVI)和相对简易活力指数(RSVI)等性状呈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0.0001),分布于染色体bin1.08、bin3.08、bin4.03、bin4.05和bin6.05区域;PZE-104063000、PZE-104064763和PZE-106085414这3个SNP位点均与2个性状关联。预测到7个候选基因,分别与纤维素合成酶活性、翻译起始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磷酸二酯酶活性、类囊体膜组分、脂肪酸生物合成酰基转运活性和微管有关组分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耐储性 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原文传递
小麦种子超干燥储藏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列亮 马廷惠 《枣庄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超干燥储藏 种子安全水分 种子储藏时间 种子耐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