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庆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临沂市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腔种...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临沂市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及口腔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牙体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及口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修复 列缺损 周指标 口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刘海波 张玥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698-2700,共3页
目的:探究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口腔医院2018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接受口... 目的:探究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口腔医院2018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种植牙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牙菌斑指数评分、牙龈指数评分、修复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学性能指标(7.45±1.64)分、各项功能指标和生物学性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PLI)评分、牙龈指数(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牙齿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相比于固定义齿修复,口腔种植牙修复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牙菌斑及牙龈情况。因此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修复满意度,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应将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作为牙列缺损患者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缺损 固定义齿修复 口腔种植牙修复 菌斑指数 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咬合纸在人工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3
作者 潘旭祯 王煜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比较3种咬合纸在人工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舟山市口腔医院117例人工种植牙修复患者,根据咬合紧密程度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均为单颗患牙。A组采用12μm咬合纸,B组采用20μm咬合纸,C组采... 目的 :比较3种咬合纸在人工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舟山市口腔医院117例人工种植牙修复患者,根据咬合紧密程度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均为单颗患牙。A组采用12μm咬合纸,B组采用20μm咬合纸,C组采用30μm咬合纸。比较3组修复后3个月的牙周指标(种植体周骨吸收程度、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松动度),修复前、修复当天、修复后3个月和修复后6个月咬合平衡指数绝对值,并评估患者及医师满意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牙周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组内咬合平衡指数绝对值比较,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当天<修复前(P<0.05);修复后3个月,A组咬合平衡指数绝对值显著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与20μm、30μm咬合纸比较,12μm咬合纸应用于人工种植牙修复能调整咬合平衡,提高患者及医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纸 种植牙修复 种植体周骨吸收程度 咬合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岑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77-0080,共4页
将常规修复和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应用到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并观察两种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实验纳入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患者,实验截止2022年12月。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观察组使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 将常规修复和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应用到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并观察两种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实验纳入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患者,实验截止2022年12月。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观察组使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充分评估两组各项修复指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研究得出总结,组间比对,固定程度、美观程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满意度最高的是观察组;两组比对得知,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由此可见,总有效率最高的是观察组,且达到统计学标准;针对并发症方面,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是观察组。结论 尽管两种技术都能对牙列缺损起到修复作用,不过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得知,修复效果最优的是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修复 口腔种植牙修复 列缺损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比较
5
作者 黄玉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6-0039,共4页
牙列缺损(DAD)的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DIR)疗效对比。方法 取55例DAD患者,抽签分2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修复,观察组29例行DIR。比对炎性指标、口腔功能等。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炎性指标、口腔功能、牙周指标等均优(P<0.05)... 牙列缺损(DAD)的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DIR)疗效对比。方法 取55例DAD患者,抽签分2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修复,观察组29例行DIR。比对炎性指标、口腔功能等。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炎性指标、口腔功能、牙周指标等均优(P<0.05)。结论 在DAD治疗中,与常规修复对比,DIR效果更好,在修复牙齿同时改善了口腔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缺损 常规修复 口腔种植牙修复 口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的效果及牙槽骨吸收观察
6
作者 柏青 吴京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高拔牙预后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深圳博爱曙光医院收治的106例种植牙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高拔牙预后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深圳博爱曙光医院收治的106例种植牙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种植牙操作)和研究组(53例,接受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操作)。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治疗后1个月的种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和修复治疗3、6个月后的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均呈降低又升高状态,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牙槽骨吸收量、OHIP-14评分均呈降低趋势,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PES、WES评分均呈升高趋势,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种植牙操作比,种植牙修复患者采取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够减少牙槽骨骨吸收情况,提升种植成功率,且还可改善种植牙美学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修复 骨缺失 槽骨吸收 位点保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缺失伴骨缺损行种植牙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7
作者 郭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66-0169,共4页
分析种植牙修复术治疗牙齿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22.01-2024.01本院接诊的64例牙齿缺失伴骨缺损患者,借助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定为对比组(32例、常规围术期护理)、探究组(32例、围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接受... 分析种植牙修复术治疗牙齿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22.01-2024.01本院接诊的64例牙齿缺失伴骨缺损患者,借助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定为对比组(32例、常规围术期护理)、探究组(32例、围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接受种植牙修复治疗,针对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探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3.13%)相较于对比组(15.63%)更低,患者满意度(96.88%)相较于对比组(84.38%)更高,疼痛及生活质量(NHP)评分更低,(P<0.05)。结论 针对牙齿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于围术期为其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其负性情绪问题的缓解,同时减少并发症及疼痛感受,对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可起到积极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修复 齿缺失伴骨缺损 综合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人工种植牙修复手术前后血清BGP AK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海峰 迟丹丹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786-1790,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人工种植牙修复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行人工种植牙修复的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组(n=66)和...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人工种植牙修复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行人工种植牙修复的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组(n=66)和血糖控制不佳组(n=40),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人工种植牙修复者作为对照组。种植牙修复术前、术后6个月、1年,评估各组BGP、AKP水平,比较各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时探测深度(PD)、骨丧失深度(DSB),记录患者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率。结果:①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各时间点BGP、AK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术前-术后1年BGP、AKP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各时间点BGP、AKP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组(P<0.05),BGP、AKP不同组间与时间均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②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术后1年PD水平高于术后6个月(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两时间点差值高于血糖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组两时间点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1年时,三组DSB水平均高于术后6个月时(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两时间点差值高于血糖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组两时间点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④血糖控制不佳组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组与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会对种植牙产生多种负影响,DM患者行种植牙手术后应积极控制血糖,以改善种植牙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植牙修复 糖尿病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伦昌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义齿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修复...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义齿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修复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位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方法修复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修复总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口腔牙齿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修复 列缺损 临床效果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炜 彭国光 +1 位作者 沈琳 潘桂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6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的疗效。方法:以佛山市中医院100例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以上...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的疗效。方法:以佛山市中医院100例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以上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种植牙修复技术、口腔正畸疗法与种植牙修复技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半年内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随访结果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80.0%,两组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口腔正畸与种植牙修复技术联合方法对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种植体利存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疗法 种植牙修复技术 创伤性缺失 槽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种植牙修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宝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种植牙修复 全口缺 游离端缺 骨缺损种植 磁附着技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蛋白小牛骨同期植入在骨量不足时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建民 童昕 +3 位作者 汤春波 景建龙 黄政 娄季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3-884,共2页
关键词 种植牙修复 骨量不足 同期植入 去蛋白 牛骨 临床效果 种植治疗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昕 张世娟 +1 位作者 路璐 李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修复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讨论组与常... 目的:分析比较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修复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讨论组与常模组,每组各80例。给予常模组常规的种植牙修复,讨论组则在种植牙修复过程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及治疗后的牙槽嵴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垂直向骨吸收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讨论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讨论组的牙槽嵴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和垂直向骨吸收量均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P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讨论组的PES评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相较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牙槽骨吸收,提高牙齿的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技术 常规种植 种植牙修复 后骨缺失 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晔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9期25-25,27,共2页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行常规修复,实验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行常规修复,实验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87.78%),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用于牙列缺损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缺损 口腔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护理方法在牙周病人人工种植牙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丹霞 李红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74-75,共2页
目的对加强护理方法在牙周病人人工种植牙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进行人工种植牙修复术的87例牙周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参照组(n=43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加强护理方式,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对加强护理方法在牙周病人人工种植牙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进行人工种植牙修复术的87例牙周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参照组(n=43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加强护理方式,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牙成功率97.72%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植牙成功率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患者进行人工种植牙修复术时加强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工植牙修复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护理 人工种植牙修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时机对患者修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仲淑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时机对患者修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在该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治疗的牙齿外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延迟种植牙修复,研究组(43例)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时机对患者修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在该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治疗的牙齿外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延迟种植牙修复,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即刻种植牙修复。以患者修复效果、治疗周期、疼痛程度、牙周指标及并发症为观察指标,并统计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在患者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周期上,研究组为(2.59±0.51)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4±1.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0,P<0.05)。在患者疼痛程度上,研究组为(1.09±0.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8±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67,P<0.05)。在患者牙周指标方面,研究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数值分别为(1.76±0.46)分、(1.08±0.27)分、(2.29±0.51)mm,均小于对照组的(2.38±0.61)分、(1.47±0.34)分、(3.73±0.8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5.890、9.779,P<0.05)。结论在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中,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效果相当,但前者治疗周期更短,疼痛程度更轻,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外伤 种植牙修复 即刻修复 延迟修复 修复效果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或缺失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宽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接诊的88例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种植牙修复组(IR组,n=44)与义齿修复组(DR组,n=44)。分别...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接诊的88例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种植牙修复组(IR组,n=44)与义齿修复组(DR组,n=44)。分别采用传统的义齿修复技术与种植牙修复技术对DR组患者与IR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DR组患者相比,IR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更高,术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用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修复技术 列缺损 列缺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上颌窦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术治疗上颌后牙缺失伴骨量严重不足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昌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与常规上颌窦外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上颌后牙缺失伴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上颌后牙区骨...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与常规上颌窦外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上颌后牙缺失伴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分别用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与常规的上颌窦外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上颌窦底提升的高度及种植体种植的成功率相比,P>0.05。结论:用这两种修复技术对上颌后牙缺失伴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患者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用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其进行治疗能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轻其术中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骨块内嵌式窦底提升术 常规上颌窦外提升术 种植牙修复技术 上颌后缺失 上颌后区骨量严重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种植牙修复下颌切牙缺失风险评估
19
作者 马建民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5-65,共1页
目的:规避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的失败风险。方法:收集1998~2008年对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治疗的病例,并对骨劈开、植骨、骨牵引手术方式及即刻与延期种植时机等临床诸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临床上对于下颌切... 目的:规避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的失败风险。方法:收集1998~2008年对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治疗的病例,并对骨劈开、植骨、骨牵引手术方式及即刻与延期种植时机等临床诸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临床上对于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是可行的,但失败率高于其他区域。讨论:本研究对下颌切牙缺失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失败率高分析如下;采用了常规直径种植体、与固有牙槽骨宽度、牙缺失时间、牙龈牙周等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由于下颌切牙缺失后所表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牙槽骨量不足,因此,对下颌切牙牙种植常常需要其他辅助手术增加了种植失败率。结论:对下颌切牙区牙进行牙种植前风险评估,可以最大程度规避牙种植的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植牙修复 下颌切 种植 种植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伟伟 单显峰 +4 位作者 管庆华 戚震伟 伊赫楠 矫洪杰 张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稳定性、语言能...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牙齿舒适感评分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性评分(95.64±1.03)分、语言能力评分(89.68±1.13)分、咀嚼功能评分(90.24±1.35)分、牙齿舒适感评分(91.68±1.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85±1.32)、(50.33±1.68)、(51.74±1.55)、(49.55±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但观察组TNF-α(3.02±0.02)μg/L、IL-6(25.22±1.02)μg/L、IL-8(69.22±1.0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5±1.56)、(41.25±1.89)、(108.25±2.89)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相比常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缺损 口腔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