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速对浮游藻类生长和种群变化影响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飞鹏 高雅 +2 位作者 张海平 肖宜华 陈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9,共6页
采集夏季崇明岛中心湖原水,在环形有机玻璃水槽开展了不同流速对浮游藻类生长和种群变化影响的研究.相对于静止水槽,实验前期不同的流速条件均对浮游藻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后期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均稳定在一定水平,且流... 采集夏季崇明岛中心湖原水,在环形有机玻璃水槽开展了不同流速对浮游藻类生长和种群变化影响的研究.相对于静止水槽,实验前期不同的流速条件均对浮游藻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后期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均稳定在一定水平,且流动水槽中叶绿素a含量略大于静止水槽,这可能与静止围隔中出现大量枝角类浮游动物有关,而流动条件则抑制了浮游动物的生长,减轻了对浮游藻类的捕食压力.水体流动导致了浮游藻类种群的变化,蓝藻的迅速消失、绿藻和硅藻形成生长优势是主要特征,表明持续的流动条件是导致浮游植物种属减少和群落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该研究可为调水引流在河道、湖泊和水库中的富营养化控制和水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浮游藻类 种群变化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分子生物学解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寓姣 左剑恶 +1 位作者 李建平 鲁颐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内不同状态下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颗粒污泥中真细菌明显多于古细菌,但随着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的提高,古细菌明显增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内不同状态下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颗粒污泥中真细菌明显多于古细菌,但随着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的提高,古细菌明显增加,其中产甲烷丝菌也明显增加;真细菌多分布生长在颗粒污泥的外层,而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古细菌多分布生长在内层,且随着反应器有机负荷的提高,这种层状分布的特点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微生物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阳朔岩溶植被演替过程种群变化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欧祖兰 李先琨 苏宗明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295-297,309,共4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进展表现出草丛<落叶阔叶林<灌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趋势;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各演替阶段中均是最高的;在各演替阶段中,落叶阔叶林阶段的群落均匀度均表现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朔 岩溶植被 演替 种群变化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区蟑螂种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志伟 沈福杰 马立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了解黄浦区蟑螂种类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用目测法和药激法 ,将调查结果与 1980~1985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980~ 1985年调查的黑胸大蠊、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构成比分别为 87 47%、3 51%、9 0 2 %。 2 0 0 1年分别为 75 0... 目的 了解黄浦区蟑螂种类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用目测法和药激法 ,将调查结果与 1980~1985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980~ 1985年调查的黑胸大蠊、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构成比分别为 87 47%、3 51%、9 0 2 %。 2 0 0 1年分别为 75 0 6%、2 4 94%、0。结论  1980~ 1985年与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区 蟑螂 种群变化 目测法 药激法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鹏湾反曲原甲藻种群变化率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贯虹 郭远琼 黄伟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0,共4页
大鹏湾反曲原甲藻种群变化率动态模型研究黄贯虹(广东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广州510633)郭远琼黄伟建(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计算机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StudyofaMode... 大鹏湾反曲原甲藻种群变化率动态模型研究黄贯虹(广东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广州510633)郭远琼黄伟建(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计算机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StudyofaModelonChangeRatioo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湾 反曲原甲藻 种群变化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光 王秀云 +5 位作者 郦春燕 叶勤淼 彭贵洲 杜金荣 王宇伟 张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42-205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为探讨杂草持续危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草坪的可能成因,制定控制杂草对策提供依据。2000-2016年在该球场通过实地踏勘及定点调查,明确该球场有杂... 本研究旨在明确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为探讨杂草持续危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草坪的可能成因,制定控制杂草对策提供依据。2000-2016年在该球场通过实地踏勘及定点调查,明确该球场有杂草36科130种,含禾草类1科27种,莎草类2科8种,阔叶类32科94种和藻类1科1种。16年中持续查见杂草28科63种;2006-2016年新见杂草9科13种;2009年前查见、2010年后草坪中未见的杂草20科54种。研究表明,该球场杂草种群丰富,相对聚集于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及十字花科等,稳定又有消长变化。2016年底,尚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局部危害百慕大草坪。在球场长草区外围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iensis)迅速扩展,钻形紫菀(Aster stubulatus)被发现。这两种杂草已在华东地区向高尔夫球场场地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百慕大草坪 杂草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螟种群变化与预测预报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爱良 郑建佳 黄继育 《世界竹藤通讯》 2005年第3期42-45,共4页
竹螟是浙江省安吉县的竹子主要害虫。近几年来,由于竹林经营集约化和开展综合防治,我们在竹螟测报调查中发现竹螟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竹金黄镰翅野螟5a数量占竹螟总蛾量的53.8%,最高年份达78%。原来的测报规程是以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规... 竹螟是浙江省安吉县的竹子主要害虫。近几年来,由于竹林经营集约化和开展综合防治,我们在竹螟测报调查中发现竹螟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竹金黄镰翅野螟5a数量占竹螟总蛾量的53.8%,最高年份达78%。原来的测报规程是以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规律为依据制订的,这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种群变化 预测预报 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技术 种群变化 经营集约化 竹织叶野螟 主要害虫 综合防治 种群结构 发生规律 安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建设与白蚁种群变化、种群数量变动关系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镈尧 吴建国 《白蚁科技》 1994年第3期16-21,共6页
白蚁是城市中极其重要的害虫,为害对象广泛,十分严重。本文阐述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对白蚁种群变化的影响──①原有大、中型城市建设逐步发展,一些外来种的白蚁.如小楹白蚁Incisitermesminor(Hagen)和侧... 白蚁是城市中极其重要的害虫,为害对象广泛,十分严重。本文阐述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对白蚁种群变化的影响──①原有大、中型城市建设逐步发展,一些外来种的白蚁.如小楹白蚁Incisitermesminor(Hagen)和侧角楹白蚁I.laterangularisHan由国外传入。②新兴城市发展淘汰了依赖山林的白蚁,而适应性强的白蚁类群得以生存和发展。③Coptotermes分布北界附近的城市,受气候因子的限制,种群数量小,用“灭蚊灵”灭治,即可较长时间控制。城市建设对白蚁生存、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①城区园林绿地扩大,花木增多对白蚁生存、发展极为有利,很多大树常有Coptotermes的树巢。②水运方便的城市,码头灯光照明为Coptotermes分飞建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城区水泥、沥青路面大量增加对Reticulitermes和Coptotermes分群落巢建群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种群变化 城市建设 生态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园植物种群变化对杂草防治及效益的研究
9
作者 刘化琴 蔡静 +2 位作者 何剑中 石雷 张长海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传统式纯林白蜡园内,改变植物种群结构,在寄主树行间种粮食、经济作物,占据林下空间,取代杂草生长,不但能有效防治杂草,改善生境,而且可增收农副产品。
关键词 白蜡园 种群变化 杂草防治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2期157-161,共5页
有机污染物极大影响海洋生物种群结构,为此,深入探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运用拓扑指数划分有机污染物原子结构特征,创建定量结构-生物富集因子解析式,使用误差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并通过吸收演变算子与... 有机污染物极大影响海洋生物种群结构,为此,深入探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运用拓扑指数划分有机污染物原子结构特征,创建定量结构-生物富集因子解析式,使用误差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并通过吸收演变算子与毒素演变算子量化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不良影响,组建海洋生物种群变化函数。以厦门东海鱼类和浮游植物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得出适当浓度有机污染物会加速浮游植物生长速率,但浓度过高会使植物种群数量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污染 有机污染物 生物种群变化 富集因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颗粒污泥驯化试验及主要微生物种群变化
11
作者 童庆 樊霆 +1 位作者 王浩明 孙礼明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3期8-11,共4页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污泥进行接种,并选择间歇培养同驯化的启动方法,分阶段提高废水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d的污泥驯化,MLSS保持在5000mg/L左右,HRT=3d,SV=36,F/M为0.144kgBOD5/kgML...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污泥进行接种,并选择间歇培养同驯化的启动方法,分阶段提高废水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d的污泥驯化,MLSS保持在5000mg/L左右,HRT=3d,SV=36,F/M为0.144kgBOD5/kgMLVSS.d,容积负荷(Fv)为1.3~1.6kgCOD/m^3.d,温度28~300C,pH=7,DO为3~5mg/L条件下,该渗滤液CODCr降至450.05mg/L,去除率保持80%左右,NH3-N的去除率最终达96.1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通过显微观察,活性污泥絮状性能变好,絮体增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反应器内原生动物种类丰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协同,可提高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污泥驯化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麦田杂草种群变化研究初报
12
作者 邱学林 涂鹤龄 辛存岳 《青海农林科技》 1992年第3期15-22,共8页
针对青海省麦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引起优势杂草与次要杂草种群变化现象,采用定点试验和典型调查方法,对杂草种群变化的主导因子、变化趋势等进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施用选择性除草荆控制杂草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靶子杂草后,对整个杂草群落... 针对青海省麦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引起优势杂草与次要杂草种群变化现象,采用定点试验和典型调查方法,对杂草种群变化的主导因子、变化趋势等进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施用选择性除草荆控制杂草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靶子杂草后,对整个杂草群落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非靶子杂草和次要杂草迅速上升,成为新的优势种群,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原优势种。(1)当除去田间优势种野燕麦后,当年阔叶杂草株数增加28.1%,鲜重增加80%以上。(2)控制占优势的多种阔叶杂草后,原轻度危害的野燕麦上升迅猛,当年穗数增加98.3%,次年可造成严重危害,发生量较原来增加7.1倍。进而说明野燕麦的竞争力优于阔叶杂草。(3)长期使用2.4—D丁酯除草剂,导致抗、耐药杂草如猪殃殃、鼬瓣花、节裂角茴香、刺儿菜、苣荬菜等的兴起。鉴于上述情况,作者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积极采取除草剂混配、轮用、交替施用等措施,以减轻杂草群落长期受到单一的定向选择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杂草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稻区螟虫种群变化与防治技术的探讨
13
作者 沈书龙 姜春义 陈安丰 《植物医生》 1997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螟虫 种群变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发生世代、历期及种群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立亚 顾宇书 +6 位作者 赫魏 范俊岗 高军 苑辉 陈军 矫式方 曹艳杰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年第4期60-61,共2页
文章研究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发生世代、历期及种群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丹东凤城地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一年可发生六个世代和一个不完整的越冬代。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中旬。
关键词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 发生世代 历期 种群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新棉33B田间害虫种群变化特点与防治策略
15
作者 马元清 马重富 +1 位作者 张迎彩 李红丽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抗虫棉 新棉33B 田间害虫 种群变化特点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市小麦蚜虫种群变化规律及气象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文峰 尹彬 +2 位作者 曹志伟 杨晓莉 曹永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共4页
小麦蚜虫是危害许昌小麦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广、危害重。为此,对许昌市小麦蚜虫的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其发生危害的预测模型。根据许昌植保站2007年、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蚜虫在小麦上迁移危害其种群数量变化遵... 小麦蚜虫是危害许昌小麦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广、危害重。为此,对许昌市小麦蚜虫的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其发生危害的预测模型。根据许昌植保站2007年、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蚜虫在小麦上迁移危害其种群数量变化遵从logistic增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开始增长期(3月下旬-4月上旬)、加速增长期(4月中旬-5月上旬)和减速增长期(5月中旬-6月上旬),其中4月下旬-5月上旬是蚜虫种群繁殖增长的关键期。根据1999-2008年许昌植保站监测资料和许昌国家基本气象站数据资料,通过相关法分析小麦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及高峰期蚜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蚜虫种群消长的关键气象因素,其中光热因子对蚜虫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水分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小麦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出现日数、高峰期蚜量分别与3月份地面0 cm低温,5月份降水量,3-4月份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0.615、-0.597,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SPSS软件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了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及危害程度的预报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在73%~80%,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小麦蚜虫 种群变化规律 预测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杂草种群变化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金峰 仝柳香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3,共1页
麦田杂草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市秸秆禁烧、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和小麦、玉米的多年连作,麦田草害呈加重趋势。
关键词 麦田杂草 种群变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食叶害虫种群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习华 赵星 杨健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9-41,共3页
根据常德市鼎成区6个竹产区的3种主要食叶害虫虫口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了6个竹产区8年的虫口差异情况,同时分析了3种主要食叶害虫种群变化原因。
关键词 毛竹 食叶害虫 虫口密度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鱼类种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陶黎 叶俊峰 +2 位作者 李晓霞 张奋清 赵云峰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2年第3期16-17,共2页
根据乌梁素海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 ,对乌梁素海鱼类种类、区系特征、鱼类种群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 。
关键词 鱼类 种群变化 乌梁素海 区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棉铃虫自然种群变化动态及对天敌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磊 任莉 +3 位作者 宁跃翠 韩晓辉 姚刘亮 颜金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88-89,91,共3页
本文对棉田棉铃虫自然种群变化动态及天敌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在年度间、代别间成活率、生育期存在差异。同一年份内观察,2代棉铃虫与4代棉铃虫相比,2代时处在天敌初发期,且气候波动较小,2代卵孵化率高于4代,2代幼虫成活率... 本文对棉田棉铃虫自然种群变化动态及天敌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在年度间、代别间成活率、生育期存在差异。同一年份内观察,2代棉铃虫与4代棉铃虫相比,2代时处在天敌初发期,且气候波动较小,2代卵孵化率高于4代,2代幼虫成活率比4代高8个百分点;7月以后,天敌数量增多,不良天气较多,制约了棉铃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自然种群变化动态 天敌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