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学生科学志向发展:科学教学的理念构想与范式构建
1
作者 陈云奔 徐海鹏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科学志向作为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凝练,应在科学教育中给予更多关照。科学志向的本质是基于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情感感受,其发展建立在对科学价值的明察之上和感受之中,并需要意志的保障。科学教学是促进学生科学志向发展的重要方式,科学志向... 科学志向作为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凝练,应在科学教育中给予更多关照。科学志向的本质是基于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情感感受,其发展建立在对科学价值的明察之上和感受之中,并需要意志的保障。科学教学是促进学生科学志向发展的重要方式,科学志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教学的支持。促进学生科学志向发展的科学教学要在价值层面加以构想,教学应定位于价值本源、聚焦于情感发展、重点在于意志生成。在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促进学生科学志向发展的教学范式构建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建构为教学目标,依托面向情感进阶的教学模式搭建志向发展的能力阶梯,落实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跟踪学生情感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并成全自身的科学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志向 科学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学需要导航吗
2
作者 童海云 《小学科学》 2025年第3期1-1,共1页
开车需要导航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太需要了。即使一些老司机在对道路情况十分熟悉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导航,因为交通路况时刻都会发生改变,导航路径的智能规划能规避一些拥堵路段。正因为大家开车时使用导航工具,让导航工具更智能化变成... 开车需要导航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太需要了。即使一些老司机在对道路情况十分熟悉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导航,因为交通路况时刻都会发生改变,导航路径的智能规划能规避一些拥堵路段。正因为大家开车时使用导航工具,让导航工具更智能化变成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工具 智能规划 科学教学 导航路径 智能化 开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3
作者 韩立 《中国新通信》 2025年第1期164-166,共3页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同时,幼儿教师也需注意遵循信息技术应用的适配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要求,设计优质的科学教育活动。基于此,本文以提升幼儿园科学教学质量为目标...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同时,幼儿教师也需注意遵循信息技术应用的适配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要求,设计优质的科学教育活动。基于此,本文以提升幼儿园科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浅谈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原则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科学教学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小衔接中的科学教学
4
作者 梁艳敏 《小学科学》 202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科学教学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践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与归纳,幼儿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并培养... 科学教学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践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与归纳,幼儿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并培养初步的科学思维方式。此外,科学教育还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技能、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他们的创新思维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小学初期的科学教学应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在幼小衔接中,优化策略包括家校社会协同发展、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及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科学教学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教学做合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5
作者 王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98-101,共4页
文章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践行意义及实施策略。该理念强调将“教”“学”“做”紧密结合,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知识与能力,有助于强化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文章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践行意义及实施策略。该理念强调将“教”“学”“做”紧密结合,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知识与能力,有助于强化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式课堂,通过实验和探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设计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融入创新教育与德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教学有效实施。通过这些策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同时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3D打印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与实践探索
6
作者 邓竣翀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
受到基础教育持续革新的推动,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已转向提升学生核心技能。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引起了众多教育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以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一... 受到基础教育持续革新的推动,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已转向提升学生核心技能。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引起了众多教育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以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科学教学与3D打印技术相融合,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科学教学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现状和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李妍霖 蔡辉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了分析2013—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现状和热点,文章以“中医内科学”和“教学”为检索主题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来源,时间限定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1日,对检索到的375篇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共现或聚类分析,... 为了分析2013—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现状和热点,文章以“中医内科学”和“教学”为检索主题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来源,时间限定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1日,对检索到的375篇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共现或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近11年发文量呈动态变化的趋势;作者及机构较多,但核心作者不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是近些年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微课”“对分课堂”“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腔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
8
作者 郭艳玲 王琳 徐明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口腔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口腔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解构—梳理—重塑”课程内... 文章首先概述了口腔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口腔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解构—梳理—重塑”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聚焦岗位胜任力培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学教学 口腔助理医师 岗位胜任力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9
作者 佘端容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本文围绕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展开研究。先是阐述其意义,包含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促进知识理解与内化、培养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科学素养与生活应用能力等方面。接着介绍了应用策略,有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实例、开展... 本文围绕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展开研究。先是阐述其意义,包含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促进知识理解与内化、培养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科学素养与生活应用能力等方面。接着介绍了应用策略,有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实例、开展生活实验、联系生活问题等,指出通过这些策略能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培养多种能力,提升素养,强调今后应进一步推广优化该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意义 教学策略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0
作者 彭燕玉 《天津教育》 2025年第9期102-104,共3页
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科学思维、科学观念与探究实践等内容,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教师深入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小学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发挥小学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并组织学生积极... 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科学思维、科学观念与探究实践等内容,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教师深入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小学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发挥小学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学会从多个视角围绕科学知识进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 探究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 促进作用 科学观念 良好习惯 科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
11
作者 房丽 《天津教育》 202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理念强调: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聚焦学科核心概念,精选与每个核心概念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设计相应的系列学习活动,确保在大概念的...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理念强调: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聚焦学科核心概念,精选与每个核心概念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设计相应的系列学习活动,确保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有效组织与实施教学。课程理念同时提出了“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因此,教师需要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教师应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实施综合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念 增值评价 少而精 小学科学教学 信息技术手段 义务教育 系列学习 组织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12
作者 张为波 《天津教育》 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信息教学技术,顺应现代化教育改革趋势,引入智慧化的教学理念,打造全新的课堂样态,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信息教学技术,顺应现代化教育改革趋势,引入智慧化的教学理念,打造全新的课堂样态,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价值、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一、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信息教学 教育信息化 小学科学教师 信息技术 智慧化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路径
13
作者 文荣 《天津教育》 2025年第9期69-71,共3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科学素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作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学科,小学科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科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科学素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作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学科,小学科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科学这门学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适应科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科学知识,最终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科 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 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理念 创造力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新”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14
作者 戴琳 《天津教育》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随着“三新”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小学科学教学与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三新”背景下实现有效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随着“三新”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小学科学教学与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三新”背景下实现有效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策略与实践经验,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学生科学素养 有效融合 三新 策略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15
作者 杜娟 《教育瞭望》 2025年第4期53-54,共2页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是学生教育生涯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在此阶段的影响力深远,因此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性。科学教育不仅仅关乎知识传授...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是学生教育生涯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在此阶段的影响力深远,因此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性。科学教育不仅仅关乎知识传授,还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思维 教育生涯 当今教育 科学素养的培养 好奇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外科学教学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冉 官泽宇 +3 位作者 王孝高 聂中林 余朝文 高涌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当今互联网深入普及时代,外科学教学采取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对于夯实医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学生态增强其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促进我国外科学行业蓬...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当今互联网深入普及时代,外科学教学采取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对于夯实医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学生态增强其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促进我国外科学行业蓬勃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外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处于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较少、教师对教学平台应用不充分、学生操作机会有限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教学配套资源、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以及持续加强线上教学和平台建设,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不断破除外科学教学各种阻力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互联网+”时代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伪论证”:表现、症结与破解之道
17
作者 高潇怡 李亭亭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3,共14页
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类似科学家经历的论证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实现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重要素轻知识”“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协商”的“伪论证”现象层出不... 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类似科学家经历的论证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实现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重要素轻知识”“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协商”的“伪论证”现象层出不穷,科学论证面临认知性、认识性和社会性多重特征的缺位。科学论证的概念分歧与理性失调,评价标准对实践的裹挟以及教师教学惯习的束缚,是“伪论证”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推动科学论证回归本真,迫切需要从科学实践的视域理解论证的意义,构建科学论证概念框架,创设真实的科学论证环境,同时寻求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科学论证 科学实践 伪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科学教学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变革的研究
18
作者 王换荣 周忠辉 肖中荣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8期6-10,共5页
为扭转现行科学探究教学呈现的空泛化和表层化的现象,依托于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到高中阶段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均极力倡导科学实践。将科学探究转变到科学实践,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和论证能力,... 为扭转现行科学探究教学呈现的空泛化和表层化的现象,依托于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到高中阶段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均极力倡导科学实践。将科学探究转变到科学实践,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和论证能力,更要教会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文章建立了跨学科主题“植物细胞中DNA的粗提取”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实践证明,跨学科核心概念、思想和方法的主题式教学是践行科学实践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实践 跨学科 核心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赫尔巴特和杜威:本纳普通科学教学论的考察
19
作者 彭正梅 苏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8,共16页
如何连接并超越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知识传统和杜威教育性经验的问题探究传统,来重塑德国普通教学论,本纳在其最新的科学教学论中予以了回应。多元的知识形式之间具有一种非等级性的关系,这些多元的知识形式都有其自身独特且关键的方法... 如何连接并超越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知识传统和杜威教育性经验的问题探究传统,来重塑德国普通教学论,本纳在其最新的科学教学论中予以了回应。多元的知识形式之间具有一种非等级性的关系,这些多元的知识形式都有其自身独特且关键的方法论;方法处于主体—方法—客体的核心位置;教学过程必须涉及提问、指示、回答三个元素;教学过程通过教育行动敦促学生产生教化行动,并迈向方法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即达到自我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涉及三种因果性:教育因果性、教化因果性和方法因果性;把方法因果性作为教育实践的终点,从而把高阶能力培养内化到教育学理论本身。本纳的科学教学论及其经典性的普通教育学原创性地提出了知识形式的非等级性和分化的实践领域的非等级性,从而捍卫了教育和教学的自身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形式 非等级性 三种因果性 科学教学 普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概念引领下的科学教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健 叶兆宁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2022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是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次修订从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完善,其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增设引起了各界的强... 2022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是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次修订从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完善,其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增设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这体现了在当前课程改革突出强调的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学科实践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给中小学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化 义务教育课程 学科课程标准 科学教学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学科实践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