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场景下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瑞丹 陈祖刚 +2 位作者 石蕾 卢逸航 李国庆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2年第2期27-34,64,共9页
科学数据成为科研工作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内外纷纷设立了一大批科学数据中心。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相互隔离,水平高低不同的现象十分明显,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国家数据战略需求的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评价体... 科学数据成为科研工作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内外纷纷设立了一大批科学数据中心。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相互隔离,水平高低不同的现象十分明显,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国家数据战略需求的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科学数据中心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评价。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学科领域、层次级别、地理空间位置分布、发展阶段、隶属系统等异构性特征和学科动态发展、国家政策变化、科学数据中心工作重点等动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能有效应对科学数据中心多样化、差异化和动态变化等复杂场景,提供公平合理的科学数据中心量化运行状况评价值,在我国科学数据中心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 评价模型 动态性 异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
2
作者 邢文明 殷丹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为推动我国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提升服务能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文章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及网络影响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5W传播理论阐述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影响力的形成过程,构建包括官网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 为推动我国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提升服务能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文章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及网络影响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5W传播理论阐述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影响力的形成过程,构建包括官网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社会影响力、网络学术影响力四维度的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影响力评价体系。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开展实证测评,把握其建设成效与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我国科学数据中心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数据资源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未来需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效能、完善数据服务体验、优化数据引用、凝聚社会多方力量,从而扩大中心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网络影响力 影响力评价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国际影响力:概念内涵、形成机制与提升路径
3
作者 邢文明 陈紫嫣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5年第1期2-10,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科学数据中心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阐明科学数据中心国际影响力的概念内涵,结合5W传播理论和信任理论深入分析其形...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科学数据中心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阐明科学数据中心国际影响力的概念内涵,结合5W传播理论和信任理论深入分析其形成要素与历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科学数据中心国际影响力的建议,为构建和完善科学数据中心国际影响力理论研究框架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向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更强全球竞争力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国际影响力 5W传播理论 信任理论 理论体系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漪 徐墨庚 +4 位作者 童心 符昱 姜晓轶 康林冲 赵龙飞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技部和财政部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以打造海洋领域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为发展定位。成立4年来,在科技部和... 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技部和财政部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以打造海洋领域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为发展定位。成立4年来,在科技部和自然资源部的支持及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持续推动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从运行管理和标准规范、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关键技术应用与工具研制、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该中心在海洋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建设进展与成效,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与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资源体系 开放共享 数据应用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异构性的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总量指标评价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孟绪 王悦悦 +3 位作者 武新乾 陈祖刚 石蕾 王瑞丹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目的】数据总量指标是衡量科学数据中心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科学数据中心具有不同的学科、级别、隶属系统、建设时长等背景,直接通过比较数据中心间的数据总量大小来判别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有失公允。... 【目的】数据总量指标是衡量科学数据中心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科学数据中心具有不同的学科、级别、隶属系统、建设时长等背景,直接通过比较数据中心间的数据总量大小来判别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有失公允。【方法】本研究基于科学数据中心统计的数据资源总量数据,借助“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收集了相关科学数据中心的异构性因素数据,利用虚拟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异构性因素的量化及其对数据总量的影响分析,采用假设检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等统计方法构建了耦合科学数据中心异构性的数据总量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消除了数据总量指标由于科学数据中心异构性造成的差异,实现了多种类型科学数据中心间数据总量的横向差异化比较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针对科学数据中心数据资源总量的异构性平差方法,对于开展科学数据中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评价具有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异构性 数据总量 面板数据模型 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文本视角下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恒 刘凤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通过对FAIR原则在政策文本中的出现频次和高相似词汇的分析,揭示FAIR原则在各个数据中心、不同类型政策文本中表现出的关注度差异与语义特征。[结果/结论]数据中心的数据政策已体现了一定的FAIR原则理念,但对每项FAIR原则的关注度不均衡;不同类型的数据政策关注FAIR原则的不同方面,共性在于对可发现原则和可互操作原则比较关注;对元数据给予了重点关注。[创新/价值]建议数据中心在数据政策制定中突出“元数据”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推动“数据增值驱动”的数据政策体系构建,并立足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际,适度引入FAIR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管理 FAIR原则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卢祖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64,共11页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平台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国家数据平台在服务形式多样化、制度标准建设、数据描述规范化与科研效能发挥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重存储轻共享的“数据貔貅”现象,而数据获取过程繁复、数据时效性不强、不太注重用户参与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绩效评价 平衡记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安全工作实践——以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耀南 张名成 康建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78-285,共8页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安全 数据安全 安全能力建设 安全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数据中心评价的知识图谱分析
9
作者 王悦悦 陈祖刚 武新乾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3期373-379,共7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学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使其绩效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近十年科学数据中心评价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为我国科学数据中心评价模型的深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学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使其绩效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近十年科学数据中心评价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为我国科学数据中心评价模型的深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3年期间CNKI的科学数据中心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研究演进上看,2015-2019年为高峰期,文献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研究热点上看,可归纳为评价对象、评价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估模式。经过对各个主题的深入分析,发现科学数据中心评价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积累,然而,对于我国的科学数据中心体系而言,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可比性和通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对科学数据中心的协调统一发展形成了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评价模型 科学知识图谱 关键词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展望
10
作者 康建芳 张耀南 +7 位作者 敏玉芳 李红星 艾鸣浩 赵彦博 赵国辉 张名成 张爱芬 刘景琦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704-1714,共11页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研究了寒区旱区科学数据的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在寒区旱区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针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建设思路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综合运行评价体系赋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波 王瑞丹 +3 位作者 陈祖刚 李国庆 石蕾 高孟绪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年第4期96-103,共8页
体系赋权是科学数据中心综合运行状况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赋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本文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来赋权。通过构建同一层级内各个指标的两两重要性矩阵,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检验... 体系赋权是科学数据中心综合运行状况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赋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本文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来赋权。通过构建同一层级内各个指标的两两重要性矩阵,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检验矩阵的一致性,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获取每个层次指标体系的权重向量,再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选出质量不合格的判断,提取共识,最终形成准确可靠的权重体系。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计算的结果对科学数据中心明确工作重点具有指导意义,能够有力地支撑科学数据中心的评价工作,也为类似任务的赋权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综合运行评价 赋权 层次分析法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间重大事件联合应急响应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爽 张连翀 +2 位作者 李国庆 赵文明 罗葳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1-7,91,共8页
科学数据中心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和载体,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国内外不同数据中心间应急响应机制模式,从资源保障、政策协调、参与程度、响应效果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 科学数据中心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和载体,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国内外不同数据中心间应急响应机制模式,从资源保障、政策协调、参与程度、响应效果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科学数据中心体系的“管理部门—责任中心—代理机构”联合应急响应机制,并阐述具体应急响应流程,为提高科学数据中心应急数据保障能力、增强我国在应急响应方面的制度性优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重大事件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加快构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13
作者 武凤珠 《人民周刊》 2024年第6期59-60,共2页
一份建议,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陈众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张翼等15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署附议,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意见。... 一份建议,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陈众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张翼等15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署附议,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巴莫曲布嫫用数量比“20:0”,向记者阐述提出这份建议的核心理据:2019年起,在财政部、科技部支持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形成了20家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起到了学科、行业,乃至领域的根基奠定和引领发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中心 哲学社会科学 巴莫 引领发展 人大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力新 戴琦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完善科学数据共享和管理体系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调研并梳理当前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内部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资源支撑、数据规范、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产权标示、交流... 完善科学数据共享和管理体系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调研并梳理当前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内部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资源支撑、数据规范、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产权标示、交流合作7个方面提炼出我国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的基本框架,为今后我国布局科学数据中心、推动其持续运行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中心建设 运行机制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数据集成与共享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新 南卓铜 +6 位作者 吴立宗 冉有华 王建 潘小多 王亮绪 李红星 祝忠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中国西部 生态科学 环境科学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线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南卓铜 李新 +3 位作者 王亮绪 丁永建 祝忠明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0-975,共6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的共享.在介绍西部数据中心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西部数据中心的在线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结构,元数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的共享.在介绍西部数据中心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西部数据中心的在线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结构,元数据标准、数据知识关联、分类和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进行了介绍.西部数据中心共享平台本着方便查询、详细数据说明、易于管理、着眼未来和突出服务等原则,充分利用最新的Web和GIS技术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最后,讨论了数据中心之间集成、模型服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在线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西部 数据 数据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实践及展望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昕 郑晓欢 +3 位作者 潘博雅 沈志宏 周园春 褚大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139-157,共19页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 科学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在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面向新型科研范式和国家创新战略等新需求,基于40多年的科学数据库建设积累,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1家总中心+18家学科中心+13家所级中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数据资源总量约100 PB,基本实现了科学数据中心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与服务,有力支撑了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布局,持续推进科学数据资源汇聚,打造科学数据品牌,发展数据智能的创新环境,支撑新范式下的融合科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技术在地球科学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亮绪 吴立宗 +1 位作者 南卓铜 李新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7-23,35,共8页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共享门户系统,并以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空间数据共享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软件 开源技术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空间数据 数据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数据与知识集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南卓铜 王亮绪 +3 位作者 吴立宗 祝忠明 李新 丁永建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15-21,36,共8页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西部数据中心)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数据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完整体系,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和生态研究的关键数据,在数据中心层次上集成多元知识作了有益的开拓性的工作。文章还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知识的表达形式,描述了以元数据为核心,数据文档和科学文献为补充的知识组织形式,并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开展的集成数据检索导航、模型数据集和在线模型服务等知识挖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知识集成 知识挖掘 数据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建设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远征 徐超 +1 位作者 唐世林 李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海洋科...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及邻近海区 科学数据中心 资源建设 科学数据 海洋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