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史视阈下的区域科学气质建构之思 |
阎国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论科学规范的层次结构——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另一种解读 |
盛华根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科学的精神气质的文化解释 |
阎莉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
1999 |
2
|
|
4
|
试论马尔凯对“科学的精神气质”的批判 |
文剑英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论对我国学界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培育 |
江新华
吕良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 |
0 |
|
6
|
科学的精神气质与中国传统世界观的差异——从17世纪英格兰社会的科学精神气质看 |
罗雯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7
|
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的精神气质 |
王士平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3
|
|
8
|
知识阶层的行为规范与科学精神气质 |
林荣芹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自由软件运动与科学伦理精神 |
李伦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0
|
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理论新解 |
王民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1
|
科学精神的谱系:默顿、齐曼与马克思——兼论科学的公共性价值追求 |
桑明旭
|
《科学.经济.社会》
|
2014 |
1
|
|
12
|
论默顿的科学精神特质 |
闫鸿斐
吴楠
|
《神州》
|
2011 |
0 |
|
13
|
科学精神的结构与功能 |
彭炳忠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4
|
古代科技巅峰为何出现在宋代 |
陆敏珍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公众科学——科学共同体模式的转向 |
李际
王子仪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21 |
5
|
|
16
|
发掘科学的深层底蕴──从《科学思想文库》的出版谈起 |
李醒民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7
|
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 |
江涛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8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科学道德宣讲教育活动 |
|
《科技传播》
|
2013 |
0 |
|
19
|
论科学精神传统(注) |
陈方
|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
1994 |
0 |
|
20
|
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对精神文明的作用? |
肖广岭
|
《前线》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