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新版印度科学课程标准特点解析 |
段芳红
王祖浩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5 |
0 |
|
2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科学课程标准(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对比研究——以“能量”主题为例 |
张元
彭朝阳
|
《中学物理》
|
2024 |
1
|
|
3
|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
李琦琦
|
《教育科学论坛》
|
2024 |
1
|
|
4
|
中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工程教育比较研究 |
赵萱
林长春
|
《湖北教育》
|
2024 |
0 |
|
5
|
比较研究视角下中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分析 |
吴辛禹
刘爽
|
《漫科学(科学教育)》
|
2024 |
0 |
|
6
|
指向素养提升的科学课程大概念:价值意蕴、设计理念与教学步骤——基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
孙友鹏
|
《江苏教育研究》
|
2024 |
0 |
|
7
|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的框架、特点与启示 |
刘庆莹
钱卓豪
首新
|
《教育参考》
|
2024 |
0 |
|
8
|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观念”——理解科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 |
严奕峰
丁杰
|
《中小学科学教育》
|
2024 |
0 |
|
9
|
科学课程标准与中考试题的一致性研究 |
段戴平
李广洲
倪娟
|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0
|
美国《CSTA 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的解读与启示 |
王学男
林众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1
|
当前国际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概念探析——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为例 |
高潇怡
孙慧芳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4
|
|
12
|
以STEM教育视角比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为例 |
肖化
区楚瑜
周少娜
|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3
|
科学探究如何编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加拿大、日本、美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 |
郝敬云
郝京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4
|
东西方科学课程标准中批判性思维的比较分析 |
李晶晶
潘苏东
|
《教育参考》
|
2019 |
2
|
|
15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的新变化 |
张勇
徐文彬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3 |
9
|
|
16
|
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的信念与取向 |
杨宝山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7
|
科学本质教育及其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为例 |
陈彦芬
|
《衡水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8
|
韦钰院士错了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随议 |
胡继飞
|
《基础教育》
|
2010 |
1
|
|
19
|
理解课程标准 明确育人目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
林维超
|
《福建教育》
|
2017 |
5
|
|
20
|
中美科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特点及知识层级结构的比较分析——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 |
杨青青
|
《教育与装备研究》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