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ERTopic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主题识别与量化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1
作者 苗宏慧 全情爽 舒心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BERTopic模型对其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识别、关键词提取、相似度计算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省政策主题的纵横向比较,并与粤苏浙鲁等发达省份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东北三省科技人才政策已形成了以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为主线的政策体系,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在政策供给、需求牵引、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据此,本研究提出,东北三省应立足区域实际,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时效性,聚焦政策供给、需求牵引、区域特色等关键问题,在人才政策的集成优化、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以新时代人才政策变革引领和保障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主题识别 BERTopic模型 对比分析 东北振兴 政策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长三角和东三省两区域的政策文本对比
2
作者 马香媛 吴卡佤 黄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5-40,共16页
为研判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文章筛选出长三角和东三省近12年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327份,借助Nvivo软件,使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和熵权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三方面对两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 为研判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文章筛选出长三角和东三省近12年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327份,借助Nvivo软件,使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和熵权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三方面对两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东三省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更明显;长三角政策工具互补性结构更优。长三角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更理想;东三省实施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两区域需求型工具表现最佳,但政策工具内部贡献率不同。两区域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由替代式反向变动向互补式结合使用转变,体现出各地注重政策工具的有机互构。各区域、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目标各有侧重,避免了“一刀切”。各地注重政策目标间的内聚,形成地区总目标“一盘棋”,但工具与目标组合存在错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政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实证评估研究
3
作者 王君玲 林悦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7期33-44,共12页
回顾和评价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历程,对于完善山东省未来科技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和NetDraw软件提取了各个时期科技人才政策文本的关键词并进行网络可... 回顾和评价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历程,对于完善山东省未来科技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和NetDraw软件提取了各个时期科技人才政策文本的关键词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基于社会治理理论探究了各个阶段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运用DEA模型对科技人才政策实行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在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机制、治理目标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演变过程,整体呈现出引才方式多元化、科技人才类型多元化、科技人才评价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经评估得出,山东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关键在于规模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地方科技人才政策优化
4
作者 宋艳红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人民生命健康 国家重大需求 科技人才政策 内容分析法 科技前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科技人才政策量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石磊 熊嘉慧 +1 位作者 李金雨 刘春秀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22-31,共10页
采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40份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为样本,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科技人才发展阶段构建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制定部门及颁布形式、基本政策工具、政策作用场域、两维度交叉4个方面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 采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40份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为样本,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科技人才发展阶段构建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制定部门及颁布形式、基本政策工具、政策作用场域、两维度交叉4个方面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但政策效力和层次性有待提高。政策工具的内部平衡性,政策工具与政策作用场域的适配性,政策间关联的紧密性等仍有提升空间。据此提出以下3条建议:一是统筹政策工具要均衡使用;二是提高政策工具与政策作用场域的适配性和精准度;三是提高政策之间的联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信息
6
作者 《中国科技人才》 2024年第6期69-80,共12页
1月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把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1月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把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加大高效绿色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绿色技术创新 科研单位 产品供给 绿色低碳 科技人才政策 市场导向 污染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2017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81
7
作者 刘忠艳 赵永乐 王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4,共9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以1978—2017年国家层面发布的625条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数据,以重大事件为时间节点,对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的历史轨迹、发文主体、阶段性政策要点以及政策工具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以1978—2017年国家层面发布的625条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数据,以重大事件为时间节点,对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的历史轨迹、发文主体、阶段性政策要点以及政策工具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历经恢复调适、初步确立、积极推进、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治理五个阶段,政策数量整体呈现递增态势;(2)形成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为高发文量的主体结构网络体系;(3)政策工具由权威、劝诫为主导逐步向能力、激励、系统变革类工具演进;(4)政策着力点与各阶段面临的形势和发展需求呈现出高度的耦合性,政策传递、创新、扩散得以深入推进;(5)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供需结构矛盾突出,长期滞后于社会经济、用人主体以及科技人才的发展需求。最后,以政策供需两侧为突破口提出优化和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计量研究——以京汉沪三大自创区为例(2009-2018年) 被引量:77
8
作者 解佳龙 李雯 雷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7,共10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政策试验场,其科技人才政策制定与执行任务重、周期长、影响广。本文基于颁布年度、适用范畴、政策工具和执行效力四个维度,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关村、光谷和张江三家代表性...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政策试验场,其科技人才政策制定与执行任务重、周期长、影响广。本文基于颁布年度、适用范畴、政策工具和执行效力四个维度,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关村、光谷和张江三家代表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人才政策,比较了彼此政策文本的异同,呈现政策出台阶段性波动,综合型政策占主体,政策工具应用领域分布不均,多主体发文且应对型政策居多等文本特征;选取关键指标分析了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规模稳步上升,人力资本加速积累且个体创新效率提高,但人员结构尚待优化。最后,从统一政策框架、增强群体指向、健全工具体系和重视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思路与建议,以期为其科技人才政策试验与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特征 实施效果 文本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的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宁 徐友真 杨文才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对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为后续政策调整改善提供依据。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对河南省2011~2015年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对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为后续政策调整改善提供依据。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对河南省2011~2015年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有显著差异,规模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以及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综合环境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成效评估 因子分析 DEA-B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科技人才政策的国际化转向 被引量:14
10
作者 乌云其其格 袁江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6,共8页
19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实施并加速推进科技人才政策的国际化转向工作,为吸引海外科技人才而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制度改革和创新。本文拟就之进行系统综述,并将这些制度变化置于当代日本科技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予以理解和分... 19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实施并加速推进科技人才政策的国际化转向工作,为吸引海外科技人才而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制度改革和创新。本文拟就之进行系统综述,并将这些制度变化置于当代日本科技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予以理解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科技人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人才短缺 国际化转向 吸引海外人才 科技人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特区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及对策建议——以深圳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崔宏轶 潘梦启 吴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6,共7页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在其突破和转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发挥了聚天下英才的作用。可以说,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产业转型和战略升...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在其突破和转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发挥了聚天下英才的作用。可以说,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产业转型和战略升级史,也是一部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史。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不辱使命,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深圳模式”和经济发展的“深圳奇迹”。深圳的科技人才政策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演进过程,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和发挥引领作用,使得深圳从科技人才洼地成功转型为创新创意之都。但面对国家自主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国内外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深圳经济特区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本文以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市层面发布的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样本,对其演进的历史轨迹、发文主体、政策工具及适用目标进行多维度解析,据此进行阶段性评述,提出现阶段深圳科技人才政策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深圳 科技人才政策 阶段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科技人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慷 黄辰 邓大胜 《调研世界》 CSSCI 2021年第7期41-47,共7页
为分析省级科技人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的空间影响机制,本文以31个省(区、市)200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为支撑,构建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地理相邻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省级科技人才集聚呈... 为分析省级科技人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的空间影响机制,本文以31个省(区、市)200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为支撑,构建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地理相邻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省级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空间特征,省级出台的以人才激励、科研管理、人才服务、自主研发为主的人才政策对省内科技人才集聚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对人才和科技关注度增大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激励、人才服务政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即本地人才激励政策、服务政策强度越大越不利于周边省(区、市)科技人才集聚;科研管理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自主研发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整体而言,邻近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水平对本地区人才集聚的吸引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效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科技人才集聚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文本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婧 王璐嘉 胡品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42,共6页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微观层面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对象、中观层面话语策略以及宏观层面政策效果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政策注意力已经转向...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微观层面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对象、中观层面话语策略以及宏观层面政策效果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政策注意力已经转向特定人才群体的专门化、精细化和差异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政策示范领域趋向多元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重点;科技人才政策注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人才政策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多维度分析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量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欣 马文雅 林芬芬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8,共14页
从多维度视角研究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特征,对于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优化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有重要意义。以1978—2021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时间、主体、文种、类别、工具和主题的科技人才政策六维度分... 从多维度视角研究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特征,对于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优化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有重要意义。以1978—2021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时间、主体、文种、类别、工具和主题的科技人才政策六维度分析框架,分别对政策发布年度、发文部门、政策文种、政策类别、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多维度视角探究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科技人才政策发布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发文部门呈现多元化特征,部门间合作程度不断加强且权利分配更加均衡;政策文种类型不断丰富,以通知、意见为主,规范性和指导性较强但约束性与实践性不足;政策类别聚焦人才使用与集聚、激励与引导,但对科技人才安全的关注度不够;政策工具的使用以供给面为主,需求面和环境面工具的使用次数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政策工具内部存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政策主题数量持续增长,主要聚焦在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但在战略与规划方面关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多维度分析 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科技人才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申峥峥 张玉娟 于怡鑫 《情报工程》 2018年第1期89-100,共12页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本文搜集了上海现行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从出台政策的频度、政策发文单位、政策面向的人才层次、政策类型四个角度对上海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上海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现状有一...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本文搜集了上海现行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从出台政策的频度、政策发文单位、政策面向的人才层次、政策类型四个角度对上海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上海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发文单位 人才层次 政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演变历史探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杜红亮 任昱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3,共6页
我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本文系统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脉络,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继而概括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的主要特点,最后对政策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归纳... 我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本文系统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脉络,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继而概括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的主要特点,最后对政策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外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演变历史 政策特点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比较研究——从扶持走向服务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庚 刘兵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大战略实施中,科技人才政策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京津冀从扶持走向服务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进行分析,然后比较分析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研...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大战略实施中,科技人才政策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京津冀从扶持走向服务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进行分析,然后比较分析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从扶持走向服务的大趋势下,三地科技人才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针对三地政策在人才特区、战略目标、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人才政策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战略转型与变革逻辑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6-8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历经恢复调整、初步确立、转型完善、深化改革到全面建设等5个发展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探究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革逻辑与动力机制。结果显示,路径依赖是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保持结构稳定性与内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历经恢复调整、初步确立、转型完善、深化改革到全面建设等5个发展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探究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革逻辑与动力机制。结果显示,路径依赖是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保持结构稳定性与内在连贯性的基本阐释工具,体现在回报递增效应、多主体协作效应和制度场域自我强化等方面;关键节点在政治逻辑作用下成为科技人才政策变革的原始驱动力,其本质是在保证政治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建构以绩效为核心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进一步,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缓冲器”式中介组织为核心的行政认同、市场协调和学术本位之间的合理张力,进而推进利益相关者群体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成为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自我革新的有效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关键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70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于飞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3,共5页
通过系统梳理建国7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脉络,结合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节点,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总结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特点。通过研究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规律,发现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相辅... 通过系统梳理建国7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脉络,结合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节点,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总结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特点。通过研究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规律,发现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根据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规律,提出新时期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70年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恢复时期的特点分析——基于1978年至1984年政策外部特征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园淅 赵吝加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第5期502-508,共7页
对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机构等外部属性进行分析,是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有益补充。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恢复时期,也是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形成的基础时期。对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机构及其合作关系进行分... 对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机构等外部属性进行分析,是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有益补充。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恢复时期,也是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形成的基础时期。对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机构及其合作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段时间内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发布总量不大,但呈现波动中增加的态势;政策发布以部门单独发文为主;政策制定参与部门多,以国务院为主导;部门联合发文关系中,国家科委和劳动人事部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外部特征 发文机构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