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科技公共传播:多元参与和科学家的责任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翟杰全
聂晓霞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共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职责,演变成为多个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科技公共传播获得了多元的发展推动,但也使非科学职业的参与主体站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最前沿,这直接影响到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如何通过必要的激励和支持,充分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让科学家在科技公共传播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多元参与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家的责任
-
Keywords
PCST, multiple participation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cientist's responsibility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科技公共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唐敏珊
刘银娣
刘力维
-
机构
广东省科技信息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6,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科技舆情监测系统研究"(2011A070200003)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广东省政府机构科技传播行为及其效果调查"
-
文摘
通过对受众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的科技公共传播行为及其职能和业务的认识情况以及广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发布科技信息的渠道不畅;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对自身业务及职能以及广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宣传不够充分;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主办的科技公共传播活动传播效果不佳,参与度较低;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的科技公共传播行为在不同性别受众和不同职业受众中的传播效果也有所不同。进而提出加强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科技公共传播效果的建议。
-
关键词
科技行政机构
科技公共传播行为
传播效果
广东省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ublic dissemination behavior
disseminate of results
Guangdong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G206.7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
被引量:26
- 3
-
-
作者
翟杰全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29-32,40,共5页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技公共传播)建立一个包括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在内的整合性模型。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知识普及
理解科学
公众参与
-
Keywords
PCST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N49
[自然科学总论]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广东省公众科技信息需求及科技公共传播渠道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唐敏珊
刘银娣
田卡
-
机构
广东省科技信息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7-190,195,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专题研究"(2010A070200006)
-
文摘
通过对广东省公众的科技信息需求和科技公共传播渠道相关情况的调查,发现大众媒体最有助于广东省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科技信息的类别和核心价值会对广东省公众科技信息传播渠道选择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广东省公众科技信息需求和科技传播渠道选择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据此,提出加强广东省科技公共传播效果的建议。
-
关键词
科技信息需求
科技公共传播渠道
传播效果
广东省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e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ublic dissemination channel
disseminate of results
Guangdong
-
分类号
G322.7
[文化科学]
-
-
题名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
被引量:5
- 5
-
-
作者
翟杰全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39-142,14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机制创新及传播体系构建研究"(13BKS101)
-
文摘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发展图景
碎片化特性
六要素模型
体系化建设
-
Keywords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six elements model
PCST system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科技公共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参与动机
被引量:6
- 6
-
-
作者
翟杰全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
文摘
科技公共传播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科技传播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科技公共传播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成为科学家、公众、媒体、政府、工业部门等多个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科技公共传播参与动机的多样化,促进了传播关系的复杂化。文章对科技公共传播的参与主体及其参与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传播主体
参与动机
-
Keywords
publ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subject
motive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当代科技公共传播:价值、发展、研究
被引量:5
- 7
-
-
作者
翟杰全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科技传播》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
文摘
20世纪下半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科技推动增长、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对人们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进了科技公共传播的活跃发展。科技公共传播在当代已经成长为一个包含多样化的对象和参与者、多样化的渠道和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和实践、多样化的任务和目标的异常活跃的实践领域。科技公共传播实践也成为受到个人层面上的认知和心理因素、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和环境因素以及媒体相关因素等复杂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我们需要系统考察科技公共传播在当代的多重价值,推进科技公共传播的深化研究,促进科技公共传播的繁荣发展。文章考察了当代科技公共传播的多重价值,分析了当代科技公共传播的发展特征,并就推进科技公共传播研究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科学传播
创新时代
价值
发展
研究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315
[文化科学]
-
-
题名科技公共传播:碎片化特性与当代发展策略
被引量:5
- 8
-
-
作者
翟杰全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科普研究》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
文摘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发展到利用多样化渠道、传播多样化内容、达成多样化目标的新阶段,科技公共传播在实践层面上的差异化特征和碎片化特性日益凸显。碎片化的内在特性以及当代传播的碎片化,使科技公共传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积极推进体系化建设和全媒体、融媒体战略,整合各种传播媒体、传播渠道、传播资源,推进科学技术传播的广泛化,扩展科学技术传播的覆盖面,提升科学技术传播的影响力。
-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碎片化特性
体系化
全媒体
融媒体
-
Keywords
public, communicatinn of science and technnlogy (PCST)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PCST system
omnimedia
media convergence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