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质量研究
1
作者 张岩 沈文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发展型资助工作在育人主体、育人制度、育人成效等方面面临困境。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从教育理念、教育设计、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积极心理学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价...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发展型资助工作在育人主体、育人制度、育人成效等方面面临困境。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从教育理念、教育设计、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积极心理学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并提出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加强多主体积极协同力量,完善资助育人考核机制;以激发积极体验为手段,增强资助育人过程成效;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提高被资助学生的心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发展型资助育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以运用PERMA模型助力大学生积极就业为例
2
作者 高洁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积极就业心理品质,然后运用PERMA模型对学生工作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入手,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培养路径。
关键词 积极就业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干预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刘静娟 刘双双 +1 位作者 杨毛毛 齐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干预联合合理情绪(REBT)疗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在某院确诊的1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2021年4月-2022年6月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干预联合合理情绪(REBT)疗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在某院确诊的1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2021年4月-2022年6月采用常规干预的80例患者纳入为参照组,将2022年7月-2024年3月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适应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干预的80例患者纳入为联合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采用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精神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人格特质[采用中国版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评分评估]、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估]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结果:干预后,联合组HAMA和HAMD量表评分、SCL-90量表评分和EPQ-RSC量表评分较参照组低,联合组患者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适应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干预REBT疗法可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降低患者人格特征倾向化表现,提高其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理论 积极心理学 合理情绪疗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探析
4
作者 吴涛 李素敏 谢晓琳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是基于心理韧性这一积极心理品质建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前,工科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主要面临课程体系构建滞后显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匮乏、家校社协同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 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是基于心理韧性这一积极心理品质建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前,工科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主要面临课程体系构建滞后显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匮乏、家校社协同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了工科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的内容框架:提升情绪管理的知识、增强自我意识的知识、培养共情能力的知识、改善合作交流的知识、优化目标管理的知识。进而,提出工科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课程的建设路径:构建主题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嵌入专业课程体系,深化心理韧性与专业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持久发展动能;深化家校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化社会实践,拓展心理韧性空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心理韧性 协同育人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的延伸与拓展模式下心理干预对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性心理弹性及勃起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文容 田丽 李娜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延伸与拓展(PERMA)模式下心理干预对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性心理弹性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确诊的122例心因性ED患者,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其分为试验...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延伸与拓展(PERMA)模式下心理干预对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性心理弹性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确诊的122例心因性ED患者,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基础药物治疗保持一致,试验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PERMA模式干预,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干预前后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尊及性关系满意度、性生活质量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2、4、8周后的IIEF-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8周治疗后,试验组个人能力、抗压能力、控制、精神影响、心理弹性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自尊及性关系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8周治疗后,试验组自尊评分、性关系满意度评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平均有效勃起次数、平均每次勃起时间、平均勃起硬度均无显著差异,8周治疗后,试验组平均有效勃起次数、平均每次勃起时间、平均勃起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因性ED患者在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PERMA模式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延伸与拓展模式 心理干预 心因性 勃起功能障碍 心理弹性 勃起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6
作者 张蒙 张东亚 蒋波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11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11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5例)。研究组男、女分别为33、22例,年龄30~68岁[(53.42±11.68)岁],病程4~12个月[(7.45±2.40)个月];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1、24例,年龄28~66岁[(53.30±11.42)]岁,病程3~11个月[(7.40±2.3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Herth希望量表(HHI)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2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情况、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干预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GWB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0.01)。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HHI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0.01)。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1)。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可增加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团体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主观幸福感 希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魏晓辉 丁勇哲 马冬冬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15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予以常规干预指导,干预组75例在其基础上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15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予以常规干预指导,干预组75例在其基础上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创伤后成长水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痛苦温度计(DT)、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426,-2.957,-4.342;P<0.05);干预组Piper疲乏量表(PFS-12)行为、情感、感觉、认知及最终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t=-2.785,-3.080,-2.923,-2.514,-2.902;P<0.05);干预组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2.741,4.478,4.843,3.457,4.596,8.804;P<0.05);两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生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FACT-G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总分高于对照组(t=3.197,3.454,2.614,4.867;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和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理论 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放疗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自信心提升的干预探究
8
作者 张小娟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5年第1期129-131,共3页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高度关注,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团体辅导的干预手段,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团体成员间的人际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并对高职学生自信心的提...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高度关注,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团体辅导的干预手段,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团体成员间的人际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并对高职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高职学生自信心水平的干预效果。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高职学生自信心方面的有效性,并对其干预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生的学业、职业及人际应对提供积极的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团体辅导 高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9
作者 雷音 潘治辉 《科教文汇》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研究生心理健康建设起步较晚,研究生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随着研究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各种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现象并提倡新的解读方... 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研究生心理健康建设起步较晚,研究生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随着研究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各种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现象并提倡新的解读方式。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新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这一新体系旨在帮助研究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增强适应能力,并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成长型思维与学习投入和职业抱负的调查研究
10
作者 李霞 张芬 邓汇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1,共8页
对1852名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学习投入和职业抱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成长型思维呈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独生子女和三年级的高职生成长型思维水平显著偏低;成长型思维对高职生在校的学习投入和未来的职业抱负具有正向预... 对1852名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学习投入和职业抱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成长型思维呈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独生子女和三年级的高职生成长型思维水平显著偏低;成长型思维对高职生在校的学习投入和未来的职业抱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学习投入对职业抱负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力,且在成长型思维影响职业抱负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3%。基于此,有必要培育成长型思维,铸就积极核心素养;强化思维教育干预,激发学习增益潜能;引导学习投入,促进学力积极回弹;积极建构自我认同,由内而发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生 成长型思维 学习投入 职业抱负 积极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路径探索
11
作者 肖思佳 《学周刊》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在大学生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相关教育政策及文件也明确指出,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积极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在大学生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相关教育政策及文件也明确指出,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人的潜力和优势,着重于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培养正面情绪、增强个人投入、改善人际关系、寻找生活意义和追求成就等方式实现心理上的“良好状态”。文章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路径为主题展开探究,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的启示,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再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具体的方法与策略,不断提升高校心理育人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心理健康 育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12
作者 周佳豪 杜浩祯 周佳男 《学周刊》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方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新思潮,以其积极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研究视角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指明... 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方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新思潮,以其积极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研究视角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三项具体策略,旨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取向下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13
作者 王永萍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随着社会环境发展,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情感、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形成心理危机。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本文即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 随着社会环境发展,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情感、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形成心理危机。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本文即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理论,通过分析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特征,总结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策略与干预措施,为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高专 心理危机 预防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干预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应用与实践
14
作者 梁其青 《教育瞭望》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校园欺凌作为一项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积极心理学,作为聚焦于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的学科,为预防校园欺凌提供了新颖视角与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积极心理学干预活动,旨在探... 校园欺凌作为一项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积极心理学,作为聚焦于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的学科,为预防校园欺凌提供了新颖视角与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积极心理学干预活动,旨在探讨其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此类干预活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自我觉察能力,塑造了正向的道德价值观,引导了健康的社交观念,并强化了家校合作,从而有效降低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校园欺凌 干预活动 情感认知 道德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学融合探微
15
作者 吴芳 《成才之路》 2025年第6期33-36,共4页
高校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文章阐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探讨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积极心... 高校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文章阐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探讨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积极心理学与开放大学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性,指出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学习氛围、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课程设计、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团体辅导、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入实践活动等,是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学融合的主要策略,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大学生 思政教育 积极心理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杜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5-028,共4页
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不同康复护理方案分组,每组40例。比较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与观察组(基于积极心理... 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不同康复护理方案分组,每组40例。比较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与观察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患者MCMQ、SDSS、GQOLI-74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CMQ、SDSS、GQOLI-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者患者来说,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可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可促进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 康复护理 应对方式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班主任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
17
作者 魏弘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对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与策略进行探讨,深入剖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比如乐观解释风格、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既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又关注学生在情感... 本文对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与策略进行探讨,深入剖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比如乐观解释风格、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既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又关注学生在情感、社交、身体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小学班主任实施这些策略,则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希望文中观点能够最大化发挥积极心理学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积极心理学 乐观解释 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丁丽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158-160,1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另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PSQI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TBA、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7.14%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心理弹性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作为培养人积极品质、关注人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科学,与思政课具有异曲同工的育人目标。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可有效增... 高职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作为培养人积极品质、关注人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科学,与思政课具有异曲同工的育人目标。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可有效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体验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