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治疗运用于北京高校大学生谈心谈话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9-201,共3页
谈心谈话是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谈心谈话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积极品质与潜力培养等,而积极心理治疗是关注个体积极方面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为谈心谈话教育... 谈心谈话是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谈心谈话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积极品质与潜力培养等,而积极心理治疗是关注个体积极方面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为谈心谈话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在北京高校大学生谈心谈话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北京高校 大学生 谈心谈话 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在校学生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苏荣坤 陈春武 +5 位作者 李培革 王晓坤 李璞鸥 高柏慧 张凡 韩笑宇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对初中在校学生实施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其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初中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接受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对初中在校学生实施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其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初中生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接受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接受团体积极心理治疗。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与睡眠评分结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组间比较后测结果,观察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与睡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中在校学生实施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程度,并提升学生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心理 影响 在校学生 初中学生 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敏瑞 郎俊辉 +2 位作者 朱英 陈霞 王雅宁 《新疆医学》 2024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自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推广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基于其强大的实用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心理学治疗(Positive psychotherapy,PPT)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 自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推广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基于其强大的实用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心理学治疗(Positive psychotherapy,PPT)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原则的新兴治疗方法,是积极心理学的临床或治疗分支。其将症状与优势、风险与资源、弱点与价值、遗憾与希望结合,用一种平衡的方式去理解人类经验的内在复杂性[1]。学者提出,积极心理治疗不是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式,而是对心理治疗的重新定位——构建优势模式,它补充了传统的纠正错误疗法,平衡过往主要关注患者缺陷和弱点的心理疗法,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患者学习具体的、可应用的、与个人相关的技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促进其寻求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2-3]。通过注入和整合优势,心理治疗领域可以丰富患者和临床医生的经验,这样的扩展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挑战污名、歧视以及促进社会福祉的机会[4]。许多学者注意到,在医学模式中叠加心理治疗,为心理干预提供了实施治疗达到超越医学模式的目的[5]。目前,积极心理学治疗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能有助于减少干预群体负性情绪的产生,促进其心理健康。本文就国内外积极心理治疗的类型及内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积极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临床医生 积极心理 患者及家属 负性情绪 心理疗法 美国心理学会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及启示
4
作者 牛敏瑞 郎俊辉 +2 位作者 朱英 陈霞 王雅宁 《新疆医学》 2024年第8期990-993,共4页
自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推广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基于其强大的实用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心理学治疗(Positive psychotherapy,PPT)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 自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推广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基于其强大的实用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心理学治疗(Positive psychotherapy,PPT)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原则的新兴治疗方法,是积极心理学的临床或治疗分支。其将症状与优势、风险与资源、弱点与价值、遗憾与希望结合,用一种平衡的方式去理解人类经验的内在复杂性[1]。学者提出,积极心理治疗不是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式,而是对心理治疗的重新定位---构建优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 美国心理学会 优势模式 塞利格曼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现实冲突,促进生活平衡——积极心理治疗范式下高中生情绪问题个案咨询 被引量:1
5
作者 任逸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3期45-49,共5页
一名高二女生因为成绩下滑,经常感到沮丧、焦虑,并且情绪起伏较大,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最后难以在学校学习,被医院诊断为心境(情感)障碍。心理咨询师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在九次短程心理咨询中,帮助她转换视角、提升能力,启发她运用... 一名高二女生因为成绩下滑,经常感到沮丧、焦虑,并且情绪起伏较大,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最后难以在学校学习,被医院诊断为心境(情感)障碍。心理咨询师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在九次短程心理咨询中,帮助她转换视角、提升能力,启发她运用自身资源解决现实冲突,促进生活平衡。咨询结束后,她的情绪明显稳定,能够在家安排学习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 积极心理治疗 冲突理论 希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 被引量:70
6
作者 任俊 叶浩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46-749,共4页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积极心理治疗的实践却早已有之。积极心理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以反传统医学式心理治疗的面貌出现,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病人之间的媒介,充分发挥病人的直觉和想象...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积极心理治疗的实践却早已有之。积极心理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以反传统医学式心理治疗的面貌出现,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病人之间的媒介,充分发挥病人的直觉和想象,在与病人的观念不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提出改变病人观点的建议,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疗法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思想 人本主义 情感体验 人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英 黄雪竹 +3 位作者 任冬梅 刘淑玉 李帮兰 林洁 《西部医学》 2012年第7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治疗。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治疗。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1年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治疗能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消化性溃疡 负性情绪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8
作者 滑卉坤 张勇 +1 位作者 孙健 史延卿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1,共2页
积极心理治疗是在跨文化的基础上以冲突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治疗中关注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并借助东方寓言故事哲理,用跨文化的认知观点解释冲突。这种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为心理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心理治疗的发展。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冲突 治疗模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对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倩 王崴 +1 位作者 贾敏 马现仓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1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较传统心理治疗对职业女性幸福感的作用。方法 2017年1至6月期间在西安市4家公司招募120名女性员工,随机分为控制组(组1)、品味好事组(组2)、感恩短信组(组3)和主动-建构回应组(组4),接受2周的积极心理治疗干预。...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较传统心理治疗对职业女性幸福感的作用。方法 2017年1至6月期间在西安市4家公司招募120名女性员工,随机分为控制组(组1)、品味好事组(组2)、感恩短信组(组3)和主动-建构回应组(组4),接受2周的积极心理治疗干预。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和幸福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分别在干预前后对4组研究对象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 4组各量表的基线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40、0.93、2.25和2.38,均P>0.05)。经过2周干预后,除消极情绪外,不同组别中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15、5.82、28.02,均P<0.01)。结论对职业女性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其幸福感的提升,其中感恩短信及主动-建构回应方法均能提高幸福感,在为职业女性提供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治疗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秀敏 刘立华 张建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将积极心理治疗的理念运用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改变其消极的人格特质的目的。通过五个阶段的心理治疗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处境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培养贫困大学生三种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 将积极心理治疗的理念运用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改变其消极的人格特质的目的。通过五个阶段的心理治疗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处境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培养贫困大学生三种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乐观情绪和快乐感,激发和强化贫困大学生自身两种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贫困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述评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郝琦 乐国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8-34,共7页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从疾病出发 ,把患者看成是疾病的载体有所不同 ,积极心理治疗从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 ,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积极心理治疗是多种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模式 ,并在治疗中借助...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从疾病出发 ,把患者看成是疾病的载体有所不同 ,积极心理治疗从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 ,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积极心理治疗是多种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模式 ,并在治疗中借助东方寓言、神话等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观点 ,使患者能从比喻的角度认识自己的问题。作为一种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治疗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治疗理论 治疗方法 现实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小光 徐娅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积极心理治疗的积极取向与跨文化观,暗合了心理学发展的两大转向,具有反传统心理治疗的意义,为心理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取向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的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24
13
作者 秦彧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7,共3页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解决冲突为核心,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治疗中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观点。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解决冲突为核心,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治疗中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观点。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扩展了人们对心理治疗性质的认识,推进了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 积极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特点与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景贵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31,共5页
积极心理治疗由德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创立,已经发展成为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治疗方法的范式。与传统心理治疗相比,积极心理治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表现出跨文化研究、积极型视角、整合化理念、人性... 积极心理治疗由德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创立,已经发展成为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治疗方法的范式。与传统心理治疗相比,积极心理治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表现出跨文化研究、积极型视角、整合化理念、人性化原则、自助式疗法和社会化效应等特点。积极心理治疗范式具有反传统的学科发展意义、实践创新意义和社会建构意义,为当今心理治疗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范式 德国心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丰勤 王伟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实施一对一心理干预,比较入院3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自评...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实施一对一心理干预,比较入院3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苗元江 朱晓红 +1 位作者 龚继峰 陈浩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第6期4-7,共4页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积极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等特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三个层面实施干预;积极心理治疗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处境鼓励、语...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积极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等特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三个层面实施干预;积极心理治疗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处境鼓励、语言表达和扩充目标五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中的感恩练习、生活喜事、利他行为、人际交往、积极品质等策略可用于增进幸福。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干预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实施过程 被引量:7
17
作者 贺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治疗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新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青青 彭燕 张黎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八周团体积极心理治疗计划对新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毕业后入职于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的96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名。干预组实施八周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 目的探讨八周团体积极心理治疗计划对新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毕业后入职于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的96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名。干预组实施八周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护士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的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团体积极心理治疗计划纳入新护士的睡眠障碍心理支持培训方案中,能改善新护士的睡眠质量,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 新护士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治疗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兴 徐春芳 刘秀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积极心理治疗着眼于冲突的积极方面,以跨文化的观点审视心理问题,强调每个人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觉和想象,以故事作为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媒介,把患者理解为有自助能力的个体,通过鉴别... 积极心理治疗着眼于冲突的积极方面,以跨文化的观点审视心理问题,强调每个人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觉和想象,以故事作为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媒介,把患者理解为有自助能力的个体,通过鉴别分析准确把握引发症状的现实冲突以及冲突之后的现实能力和基本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抑强补弱,使各种能力趋于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治疗 跨文化 鉴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塞施基安与塞利格曼“积极心理治疗”之辨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莹 闻一鸣 陈晓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9-52,57,共5页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德国精神病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都曾提出过“积极心理治疗”思想。二者都倡导人性的积极观,重视积极的人格特质,强调思维的积极转向,提倡心理自助、积极预防和积极社会组织,不过在科学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德国精神病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都曾提出过“积极心理治疗”思想。二者都倡导人性的积极观,重视积极的人格特质,强调思维的积极转向,提倡心理自助、积极预防和积极社会组织,不过在科学特征、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研究普适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差异。从当代价值的视角来看,两种积极心理治疗虽然各胜一筹,但难免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必要以整合的视角看待二者的异同,以推动积极心理治疗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 马丁·塞利格曼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