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润滑移动载荷系统的三维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刘硕 张博宏 +3 位作者 崔毅 高礼宁 李玉娟 王子敬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含润滑的移动载荷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十分常见,而这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提出一种三维润滑振动耦合动力学模型,用于分析含润滑移动载荷系统在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三维润滑振动耦合模型分别由润滑模型和多柔体动力... 含润滑的移动载荷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十分常见,而这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提出一种三维润滑振动耦合动力学模型,用于分析含润滑移动载荷系统在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三维润滑振动耦合模型分别由润滑模型和多柔体动力学模型组成,通过将两模型计算结果相互传递来实现耦合,并通过迭代算法求解。此外,设计并制造相应实验装置。通过将根据模型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构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结构的阻尼振动周期与振幅衰减时间,振动幅值相差不超过2.22 dB,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最后,利用三维润滑振动耦合模型分析移动载荷速度对结构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移动速度增加,结构阻尼振动最大加速度幅值基本不变,但阻尼振动衰减时间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移动载荷 润滑 动力学建模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效应影响下矩形移动载荷作用对地面的动力响应分析
2
作者 王震强 李奎奎 汪过兵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233-1241,共9页
针对地面摩擦效应在工程车辆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提出了一个考虑摩擦效应的三维计算模型和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将地面和地基土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并利用Dirac-delta函数和Heaviside函数描述矩形移动载荷,采用三重Fourier变换以及... 针对地面摩擦效应在工程车辆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提出了一个考虑摩擦效应的三维计算模型和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将地面和地基土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并利用Dirac-delta函数和Heaviside函数描述矩形移动载荷,采用三重Fourier变换以及降阶法进行求解并进行算法验证及动力响应分析。研究显示,摩擦效应减弱了矩形移动载荷对地面的纵向振动位移影响,而对横向振动及振动频率分布无显著影响。当土层厚度超过10 m后振动影响基本消失,且载荷移动速度是影响振幅和频率分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效应 矩形移动载荷 三重Fourier变换 降阶法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气缸套动态特性建模与穴蚀倾向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洪全 冯慧华 +2 位作者 董彪 武咪咪 牟小龙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7-472,共6页
以V型高强化柴油机为对象,开展了考虑活塞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气缸套动态特性建模、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基于所建立发动机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得了更为精确的缸套侧向力变化曲线.利用移动载荷理论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了气缸套... 以V型高强化柴油机为对象,开展了考虑活塞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气缸套动态特性建模、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基于所建立发动机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得了更为精确的缸套侧向力变化曲线.利用移动载荷理论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了气缸套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三维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缸套外壁面响应加速度与穴蚀倾向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指导气缸套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准确地计算出缸套所受移动载荷激励,缸套外壁面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幅值可较好地评价气缸套的穴蚀倾向.通过增大缸套结构厚度,可减小缸套外壁面振动加速度幅值,降低缸套穴蚀倾向,为高强化柴油机气缸套动态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气缸套 移动载荷 动态特性 活塞侧向力 穴蚀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的动态响应及裂纹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俊 张伟伟 马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3,共7页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根据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特性,利用梁上一点振动信号对裂纹梁进行损伤识别。移动载荷经过梁上裂纹处时,必然导致梁响应时间历程曲线的奇异性,这种奇异性不能直接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小波多分辨...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根据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特性,利用梁上一点振动信号对裂纹梁进行损伤识别。移动载荷经过梁上裂纹处时,必然导致梁响应时间历程曲线的奇异性,这种奇异性不能直接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小波多分辨率分析进行识别。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的瞬态分析方法进行裂纹梁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识别数值模拟,通过梁上某一点挠度、速度和加速度的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有效地识别出单个及多个裂纹,同时扩展到多个同向和相向移动载荷作用下裂纹梁的损伤识别。最后,通过不同小波函数的分析结果比较,寻找更加有效的小波函数。以上的损伤识别方法均在较低的移动载荷速度作用下有效,随着速度的增加,裂纹梁损伤识别的有效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裂纹梁 损伤识别 小波多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非线性连接浮桥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世晓 崔维成 +1 位作者 陈徐均 林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4-1009,共6页
以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为基础,考虑桥节间非线性连接的影响,建立了浮桥三维动力响应分析控制方程,并采用超单元方法对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缩减;然后用Newmark直接积分和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求解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研究了移动载荷作... 以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为基础,考虑桥节间非线性连接的影响,建立了浮桥三维动力响应分析控制方程,并采用超单元方法对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缩减;然后用Newmark直接积分和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求解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研究了移动载荷作用下非线性连接浮桥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桥节之间连接的非线性特性和间隙的大小对于浮桥的动力响应影响很大,必须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桥 移动载荷 动力响应 间隙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运动梁受移动载荷作用的横向动力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罗炳华 高跃飞 +1 位作者 刘荣华 贾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3,共5页
建立了轴向运动梁受移动载荷作用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描述运动梁节点约束状态的节点生死方法。该方法使得单元数目及长度固定不变,节点的参数在不同时间步下无缝传递,克服了采用单元数目或长度改变的方法引起的精度不足的缺点。最后利... 建立了轴向运动梁受移动载荷作用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描述运动梁节点约束状态的节点生死方法。该方法使得单元数目及长度固定不变,节点的参数在不同时间步下无缝传递,克服了采用单元数目或长度改变的方法引起的精度不足的缺点。最后利用该方法建立火炮在两种发射方式下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计算其炮口点横向动力响应,并和采用以往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运动梁 移动载荷 动态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下齿根应力的时间历程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步青 佟景伟 +1 位作者 李鸿琦 王世斌 《机械传动》 CSCD 2001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直齿圆柱齿轮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齿轮齿根弯曲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二维有限元和三维有限元结果分析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圆柱直齿轮 移动载荷 二维有限元 三维有限元 齿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移动载荷识别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秦远田 陈国平 +1 位作者 余岭 张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在正交域中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将任意复杂结构上移动载荷的识别转化为正交多项式拟合系数的识别,由响应和激励之间的线性关系识别出拟合系数。该方法适用任意边界条件的复杂模型,且能识别速度变化的移动载荷。文中讨论了连续载荷在有... 在正交域中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将任意复杂结构上移动载荷的识别转化为正交多项式拟合系数的识别,由响应和激励之间的线性关系识别出拟合系数。该方法适用任意边界条件的复杂模型,且能识别速度变化的移动载荷。文中讨论了连续载荷在有限元节点上的等效问题,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简单、有效、抗噪性较好,适用于复杂的工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法 移动载荷 载荷识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载荷作用下板式轨道-软岩路基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卿启湘 王永和 +1 位作者 赵明华 万智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96-1402,共7页
运用D’Alembert原理和能量弱变分,建立了板式轨道-软岩路基系统半空间垂向耦合的动力计算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软岩路基系统的动态响应特征,获得了基床面上和软岩路堤面上各种动态响应值,将其作为确定基床厚度和基床表层厚度... 运用D’Alembert原理和能量弱变分,建立了板式轨道-软岩路基系统半空间垂向耦合的动力计算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软岩路基系统的动态响应特征,获得了基床面上和软岩路堤面上各种动态响应值,将其作为确定基床厚度和基床表层厚度的前提依据,以指导无碴轨道路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室内试验,对软岩及软岩填料的一般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用其来判断软岩能否作为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基床以下部分填料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轨道 移动载荷 软岩 基床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海岸囊式浮桥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欢欢 杨勋 金先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2-208,共7页
针对一种新型海岸囊式浮桥,分析了其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基于ALE方法描述浮桥周边流体及囊内气体,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浮桥结构,并结合罚函数方法实现结构与流体之间的耦合。通过与以往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可... 针对一种新型海岸囊式浮桥,分析了其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基于ALE方法描述浮桥周边流体及囊内气体,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浮桥结构,并结合罚函数方法实现结构与流体之间的耦合。通过与以往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囊式浮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了浮桥的初始平衡位置。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重载卡车在浮桥上的通行过程。通过比较浮桥中部承重板的位移,研究了载重、速度及拼装间隙等因素对浮桥位移响应的影响。针对作为浮桥关键结构的囊体,分析了其不同时刻的最大一阶主应力,以及最大应力出现的位置。研究结果可为这类新型浮桥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式浮桥 ALE方法 动力响应 移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桥结构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丽娟 林铸明 崔维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7,共12页
浮桥的载荷具有移动性,并有可能在同时遭受风、浪、流联合作用的恶劣环境中使用。为了使浮桥的设计做到既经济又安全,必须对浮桥的载荷和强度有一个比较精确的评估方法。推导了适合模型计算的用户单元的特性矩阵,并将该用户单元导入现... 浮桥的载荷具有移动性,并有可能在同时遭受风、浪、流联合作用的恶劣环境中使用。为了使浮桥的设计做到既经济又安全,必须对浮桥的载荷和强度有一个比较精确的评估方法。推导了适合模型计算的用户单元的特性矩阵,并将该用户单元导入现有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利用其功能强大的求解器,求解了静水中自由浮式均匀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桥 移动载荷 有限元分析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载荷响应的多跨连续桥梁损伤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伟华 吕中荣 刘济科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应用有限元法将连续桥梁结构离散为两跨弱耦合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研究了该弱耦合梁系统由于局部损伤而引起的振动模态局部化现象.利用Newmark直接积分法求出在移动车载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并进一步推导出动态响应桥梁对物理参数(如杨... 应用有限元法将连续桥梁结构离散为两跨弱耦合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研究了该弱耦合梁系统由于局部损伤而引起的振动模态局部化现象.利用Newmark直接积分法求出在移动车载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并进一步推导出动态响应桥梁对物理参数(如杨氏模量)的时域灵敏度.在反问题中利用基于响应灵敏度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法识别出桥梁的局部损伤,并讨论了人工测量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具有相重频率的弱耦合系统的局部损伤,并具有精度高、对测量噪声不敏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模态局部化 损伤检测 响应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弹性基础梁的计算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铸明 陈徐均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弹性基础连续梁或铰接梁是进行浮桥结构计算时通常采用的力学模型。目前对弹性基础连续梁或铰接梁的计算大多还只按静载作用来考虑。从动力学微分方程出发 ,研究了匀速移动载荷作用下弹性基础连续梁和弹性基础铰接梁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弹性基础梁 移动载荷 动力响应 浮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载荷变化的机床地脚螺栓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敏 马军旭 +2 位作者 金涛 赵万华 张文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3,157,共5页
目前,机床地脚螺栓的布局或通过经验的方法获取,或通过选择几种常用的地脚螺栓布局方式中最优的一种,使得床身变形最小。然而,对工件轮廓精度有直接影响的是水平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误差,而这与工作台以及工件等移动部件在床身上的运动... 目前,机床地脚螺栓的布局或通过经验的方法获取,或通过选择几种常用的地脚螺栓布局方式中最优的一种,使得床身变形最小。然而,对工件轮廓精度有直接影响的是水平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误差,而这与工作台以及工件等移动部件在床身上的运动造成的床身系统重心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但是上述方法均未能考虑。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机床地脚螺栓布局优化方法,针对地脚螺栓的间距和数量进行优化。该方法以床身水平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为目标函数,以地脚螺栓的数量和间距为自变量,结合优化迭代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地脚螺栓数量和布局,以满足床身水平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要求。该方法考虑了工作台移动造成的床身系统重心的变化,对地脚螺栓的布局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水平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地脚螺栓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有限元-Wavelet-Galerkin法识别桥面移动载荷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邵庆 史治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基于欧拉梁模型,将有限元法与Wavelet-Galerkin法相结合应用于车桥系统移动载荷识别中,建立了一种动载荷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小波识别的方法将原来复杂的微分方程(组)分解成小波空间里互相独立的线性方程(组),简化了计算... 基于欧拉梁模型,将有限元法与Wavelet-Galerkin法相结合应用于车桥系统移动载荷识别中,建立了一种动载荷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小波识别的方法将原来复杂的微分方程(组)分解成小波空间里互相独立的线性方程(组),简化了计算,同时也消除现有方法如力平衡法Ⅱ、有限元法等由位移(应变)信号得到速度、加速度信号过程中的拟合求导的误差。文中讨论了测点排布,采样频率等因素对识别精度的影响,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正确而方便地进行车桥系统的移动载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有限元法 移动载荷识别 Wavelet—Galerki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多跨超静定梁内力及变形计算的奇异函数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士创 蔡瑜玮 李顺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55-59,共5页
多跨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变形计算及其动态响应问题,在道路、桥梁及机械设计中广受重视.经典的力学方法对多跨超静定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的求解十分繁琐.采用奇异函数法,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用奇异函数不需分段即可... 多跨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变形计算及其动态响应问题,在道路、桥梁及机械设计中广受重视.经典的力学方法对多跨超静定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的求解十分繁琐.采用奇异函数法,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用奇异函数不需分段即可表示整梁的弯矩方程和挠度方程,输入到软件Mathcad中,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的功能模块,可以快速绘制任意横截面的内力及变形随移动载荷位置的变化曲线,进而确定指定截面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及全梁的最大弯矩及其截面位置.多跨梁在不同几何尺寸或不同大小的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图及变形图,只需在Mathcad软件中修改相应的参数即可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梁 移动载荷 奇异函数法 MATHCAD 弯矩图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稳态响应与计算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小云 田润利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移动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稳态响应,将沥青路面看作为作用在Kelvin黏弹性地基上不仅具有弹性而且具有黏滞性的无限长梁,建立了梁的稳态响应数学模型.找到了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的关系,由瞬态响应解析解得到了稳态响应近似解析解,... 为了研究移动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稳态响应,将沥青路面看作为作用在Kelvin黏弹性地基上不仅具有弹性而且具有黏滞性的无限长梁,建立了梁的稳态响应数学模型.找到了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的关系,由瞬态响应解析解得到了稳态响应近似解析解,并进行了实例计算.从而解决了稳态数学模型难以求解和计算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依所给的道路参数和车辆载荷,只要响应位置距初始位置一定距离,移动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的瞬态响应即为稳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沥青路面 稳态响应 近似解析解 简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载荷下粘弹性道路瞬态响应解析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小云 田润利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本文同时考虑道路基层和面层的粘弹性,将道路面层看作具有粘弹性的无限长梁作用在Kelvin粘弹性地基上,建立了移动载荷作用下路面动力学模型,利用Green函数法、Laplace变换和Fourier变换等方法,推导出了基于面...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本文同时考虑道路基层和面层的粘弹性,将道路面层看作具有粘弹性的无限长梁作用在Kelvin粘弹性地基上,建立了移动载荷作用下路面动力学模型,利用Green函数法、Laplace变换和Fourier变换等方法,推导出了基于面层和基层粘弹性的移动载荷作用下路面瞬态响应解析解。由于该模型考虑了面层的粘弹性,从而能更全面的考虑车速、温度、道路材料等因素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粘弹性基层 粘弹性面层 瞬态响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政 刘大维 +1 位作者 陈焕明 蒋荣超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研究多轴车辆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规律,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将半刚性路面的沥青层、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及土基层按线弹性考虑,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车辆三轴移动载荷... 为研究多轴车辆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规律,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将半刚性路面的沥青层、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及土基层按线弹性考虑,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车辆三轴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轴载荷作用下路面应力变化与车辆轴数有关,当车桥依次驶过路面时,路面应力出现3次突变,沥青层三向压应力、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垂直压应力、横向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力均增大,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结合处;前轴驶过时轮迹带中心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后轴驶过时轮迹带边缘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最大值出现在沥青层底部;中轴驶过时路面各层的水平剪应力最大,最大值也出现在沥青层底部。因此,设计路面结构时,半刚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应选取抗弯和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应加强沥青面层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路面 动力响应 重型车辆 多轴移动载荷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下有限长圆柱厚壳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建波 司秀勇 白象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5-191,共7页
在介绍圆柱厚壳应力与位移理论分析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了有限长圆柱厚壳在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三维力学模型,假设沿厚度方向径向剪切应变二次分布、径向正应变线性分布,且建立了为满足边界条件待定的位移表达式,采用Heaviside函数和... 在介绍圆柱厚壳应力与位移理论分析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了有限长圆柱厚壳在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三维力学模型,假设沿厚度方向径向剪切应变二次分布、径向正应变线性分布,且建立了为满足边界条件待定的位移表达式,采用Heaviside函数和Dirac函数表达移动和作用变化着的移动载荷的基础上,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该圆柱厚壳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Galerkin法和修正的Runge-Kutta-Fehlberg法,求得了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圆柱厚壳的动力响应。通过具体算例,对有限长圆柱厚壳的位移响应和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将动态响应的理论解与ANSYS数值解进行了对比,从而相互印证了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厚壳 非轴对称移动载荷 最小势能原理 动力响应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