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8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新鲜脐血移植治疗儿童β重型地中海贫血
1
作者 温建芸 陈丽白 +6 位作者 何岳林 冯晓勤 刘璇 徐肖肖 李秀 刘秋君 吴学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99-4906,共8页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找到相合的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同胞来源脐血干细胞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是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移植治疗的一种潜在造血干细...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找到相合的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同胞来源脐血干细胞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是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移植治疗的一种潜在造血干细胞替代来源。目的:探讨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新鲜脐血移植治疗儿童β重型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48例,男28例,女20例,中位年龄4岁,均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新鲜脐血移植治疗,脐血移植前均采用清髓性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预处理方案,脐血移植后均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1)48例患儿输注的总有核细胞中位数为8.17×10^(7)/kg,输注的CD34^(+)细胞中位数为2.40×10^(5)/kg,脐血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98个月,44例植入成功,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28 d和31 d,其中37例移植后植入证据检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7例移植后早期检测为供受者稳定混合嵌合;(2)44例植入成功患儿中,4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分别为Ⅰ级(n=2)和Ⅱ级(n=2),受累器官均为皮肤,均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脐血移植后,48例患儿中5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激活,12例发生败血症,3例发生侵袭性真菌病,21例发生口腔炎,8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1例发生肝静脉闭塞;(4)48例患儿中,47例存活,1例在移植后28 d因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死亡,43例无病存活,3例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1例发生移植后全血细胞减少,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和89%,1年时移植相关死亡的累计发病率为2.1%;(5)结果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新鲜脐血移植治疗儿童β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效果良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新鲜脐血移植 β重型地中海贫血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与肿瘤:弥合免疫冲突——基于移植肿瘤学
2
作者 郑虹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4-34,共1页
移植肿瘤学是与器官移植伴生共进的交叉性学科,近十年来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器官移植与肿瘤防控是移植肿瘤学两大核心主题,这两个主题在免疫学的免疫识别领域形成交叉并派生内在性免疫学冲突,而伴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 移植肿瘤学是与器官移植伴生共进的交叉性学科,近十年来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器官移植与肿瘤防控是移植肿瘤学两大核心主题,这两个主题在免疫学的免疫识别领域形成交叉并派生内在性免疫学冲突,而伴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等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发与普及,这种冲突将更加丰富多彩。肝癌肝移植是移植肿瘤学的重要临床主线,肿瘤复发是影响移植受者预后生存的首要原因,而血行性微转移是肝癌肝移植肿瘤复发的根源,移植肿瘤学宜借鉴血液肿瘤学的“微小残留病”防控策略,需采取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化微转移防控,减少复发率、减轻复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肿瘤 微小残留病 肿瘤复发 肿瘤免疫疗法 微转移 移植受者 器官移植 全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癌协会器官移植整合肿瘤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移植肿瘤学前沿论坛(TOFF-2024)会议纪要
3
作者 吴迪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
2024年11月14~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器官移植整合肿瘤学专委会主办、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西安抗癌协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器官移植整合肿瘤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移植肿瘤学前沿论坛2024(... 2024年11月14~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器官移植整合肿瘤学专委会主办、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西安抗癌协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器官移植整合肿瘤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移植肿瘤学前沿论坛2024(TOFF-2024)”在西安顺利召开。会议采用了线下主题演讲及讨论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国内外各地的知名专家进行了8个专题讲座,围绕移植与肿瘤、供体传播肿瘤风险防控、移植技术对肿瘤外科发展等主题,就国内外新进展、新发现做了详尽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移植肿瘤 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外科 器官移植 移植技术 医学研究院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肝脏移植病理新动向
4
作者 Hanlin L.Wang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5-35,共1页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及其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91年,第一届移植肾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研讨会在加拿大Banff举行,标志着Banff会议的起源。从1993年开始,Banff标准正式发表,并不断更新。这些标准...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及其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91年,第一届移植肾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研讨会在加拿大Banff举行,标志着Banff会议的起源。从1993年开始,Banff标准正式发表,并不断更新。这些标准最初针对移植肾,随后扩展至心、肺、肝、胰、小肠等移植器官。2022年9月Banff会议再次在加拿大Banff召开,期间肝脏移植病理工作组讨论了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3年)的移植物结构变化、肝活检的价值、非侵入性监测方法价值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肝活检 移植 诊断标准 移植术后 移植 非侵入性 肾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免疫前沿进展
5
作者 苏晓均 Xianchang Li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首例肾移植成功实施以来[1],实体器官移植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此过程中,器官移植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首选方法。与之相伴的免疫排斥反应更是促进了移植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移植免疫研究的要点是理解免疫排斥反应,... 首例肾移植成功实施以来[1],实体器官移植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此过程中,器官移植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首选方法。与之相伴的免疫排斥反应更是促进了移植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移植免疫研究的要点是理解免疫排斥反应,这也是器官移植创新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如多维度与高精度的组学技术发展、干细胞及新型材料的研发[2],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迭代[3],更进一步促进移植免疫学科的发展,加深我们对移植免疫应答的理解和干预。本文将从免疫细胞亚群对移植物结局的调控、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和应用为主要线索,简要归纳近年移植免疫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衰竭 组学技术 移植免疫学 器官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移植 新型材料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卵裂对单卵裂胚和单囊胚移植后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余敏 夏雷震 +2 位作者 黄志辉 伍琼芳 谭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研究早期卵裂对新鲜周期单卵裂胚和单囊胚移植后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新鲜周期治疗中单卵裂胚移植的患者794... 目的:研究早期卵裂对新鲜周期单卵裂胚和单囊胚移植后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新鲜周期治疗中单卵裂胚移植的患者794例和单囊胚移植的患者1466例,根据移植的胚胎是否发生正常早期卵裂分组。在单卵裂胚移植中,正常早期卵裂组(早卵裂组)383例,无正常早期卵裂组(未早卵裂组)411例;在单囊胚移植中,早卵裂组815例,未早卵裂组651例。比较早卵裂组和未早卵裂组在单卵裂胚移植和单囊胚移植中的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结果:在单卵裂胚移植中,早卵裂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高于未早卵裂组(64.0%vs.55.7%,P=0.018;54.6%vs.47.0%,P=0.032;46.7%vs.38.7%,P=0.022),生化流产率、多胎率、流产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巨大儿率、出生缺陷率与未早卵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囊胚移植中,早卵裂组各项妊娠指标和产科指标与未早卵裂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后,在单卵裂胚移植中,早卵裂有助于提高hCG阳性率[调整比值比(aOR)1.54,95%CI 1.12~2.11,P=0.008]、临床妊娠率(aOR 1.49,95%CI 1.09~2.04,P=0.012)、活产率(aOR 1.53,95%CI 1.12~2.09,P=0.008);在单囊胚移植中,早卵裂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移植有正常早期卵裂的单卵裂胚可明显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单囊胚移植中早期卵裂对临床妊娠结局却无明显影响。早期卵裂对单卵裂胚和单囊胚移植的产科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卵裂 单卵裂期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妊娠结局 产科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
7
作者 巨春蓉 郝创利 +1 位作者 薛武军 何建行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该类人群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性管理,就移植受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后早期诊断及干预、重症预警、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同行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实体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巨细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调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陆海洋 赵维莅 胡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3,共6页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D88信号等通路调控造血干细胞向多谱系血细胞的分化,并在应激压力下推动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系快速分化和成熟。因此,移植早期的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可能与肠道菌群功能紊乱有关。在免疫重建上,肠道菌群促进小肠上皮表达抗原递呈分子,是肠道aGVHD的重要始动因素。其次,肠道菌群可通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吲哚衍生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其功能失调可导致肠道黏液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紊乱,进一步促进肠道aGVHD发生和发展。因此,靶向肠道菌群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中,粪便菌群移植联合传统抗排异治疗,可显著改善SR-aGVHD的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可控,是SR-aGVHD治疗的新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9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移植后环磷酰胺对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影响
10
作者 胡梦泽 胡涛 +5 位作者 李君惠 张朝霞 冯顺乔 宋泽亮 玄立田 刘嵘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对儿童急性白血病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亲缘单倍体HSCT的3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 目的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对儿童急性白血病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亲缘单倍体HSCT的3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使用ATG联合PTCy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有患儿根据ATG剂量高低分为低剂量ATG组(总剂量2.5~5.0 mg/kg,n=15)和高剂量ATG组(总剂量7.5~10.0 mg/kg,n=20)。分析两组患儿急慢性GVHD、造血植入、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活化、总体生存、复发、无白血病生存(LFS)、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和非复发死亡(NRM)的差异,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急性GVHD、Ⅱ~Ⅳ级急性GVHD、Ⅲ~Ⅳ级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以及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和血小板植入时间、CMV和EBV活化率、总体生存率、LFS、复发率、GRFS、NR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剂量ATG组移植后1年内的复发率高于低剂量A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复发是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复发和移植前疾病状态是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剂量ATG联合PTCy预防儿童急性白血病移植后GVHD,患儿移植后早期复发风险低,对GVHD的预防效果与高剂量ATG相同,有望进一步改善患儿移植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移植后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同种同体或异体移植术后不同阶段大鼠抗移植物反应强度的研究
11
作者 杨帆 张涛 +3 位作者 李振豪 王泽文 何挺 刘保一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7-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同种同体/异体移植术后,不同阶段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的强度,指导实验研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36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自体移植组和异体移植组。术后3、5、7 d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 目的探讨大鼠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同种同体/异体移植术后,不同阶段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的强度,指导实验研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36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自体移植组和异体移植组。术后3、5、7 d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脾脏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移植部位的骨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炎症反应结果如炎性细胞变化流式细胞学、炎性因子ELISA检测结果均应用统计分析。结果在模型软骨缺损处植入不同移植物后3、5 d,异体移植组大鼠血液中单核细胞与NK细胞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单核细胞计数在第5 d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脾脏中,异体移植组的NK细胞表达也在第3 d和第5 d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自体移植组。在第3 d的首次采样中,自体移植组的Tregs表达高于其他两组,在第5、7 d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体移植组中,第5 d和第7 d的单核细胞和T细胞表达水平高于第3 d。组织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 d局部炎症明显。第5 d和第7 d制备的染色切片显示,免疫反应在第5 d达到峰值。ELISA检测结果中异体移植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在术后便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宿主在接受同种异体全层软骨移植后,对移植物反应的强度在5 d内不断增强至最高,往后呈减弱的趋势。本研究为同种异体全层软骨移植术后引发的急性免疫反应过程提供了时间序列的证据,对临床全层软骨移植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 软骨缺损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宫腔灌注应用于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胚胎种植率的影响
12
作者 吕映频 谭慧芳 高静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生长激素宫腔灌注应用于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诊疗的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生长激素宫腔灌注应用于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诊疗的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进行人工周期和胚胎移植,经期第10、12、14天时,对照组(n=40)进行生理盐水宫腔灌注,观察组(n=40)进行生长激素宫腔灌注。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移植结局、子宫内膜厚度及蠕动波情况。结果:宫腔灌注后,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种植率为50.00%,较对照组的2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妊娠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妊娠率、活产率、持续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灌注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宫腔灌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灌注后,两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均低于宫腔灌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宫腔灌注应用于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而且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蠕动波方面也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宫腔灌注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移植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9例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观察
13
作者 张伟 王锐 +3 位作者 孔燕茹 宫淑 郑苑俊 王永梅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特点。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的患者149例,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年龄[青中年(15~45岁...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特点。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的患者149例,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年龄[青中年(15~45岁)、中老年(46~75岁)]、不同治疗措施的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其中肾动脉吻合口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150 cm/s者判定为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结果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149例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中,128例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85.9%。其中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0.2%,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92.6%,两者相比,P<0.05。青中年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76.0%,中老年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7.1%,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100.0%,中老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8.0%,其中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者比例最高(P均<0.05)。17例进行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中,12例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70.6%;132例未进行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中,116例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87.9%;两者相比,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较好,其中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比例高于男性,特别是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比例最高。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与是否进行介入治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移植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吻合口 血流速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李咏恬 赵沨 +4 位作者 王文平 程丹清 王益松 王儒娟 田崇越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1例手术均圆满完成,手术中共切除甲状旁腺120枚,其中切除4颗甲状旁腺的有27例(87.10%),切除3颗甲状旁腺的有4例(12.90%)。平均住院天数(15.82±8.74) d。与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比较,甲状旁腺全切20 min后数值下降50%以上;术后各时点血钙、磷、iPTH及钙磷乘积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所有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31例患者术后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6个月证实为移植物复发予以手术切除。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小腿皮下自体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小腿移植 皮下移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厚度对角膜内皮失代偿行简易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巴颜红 高明宏 陈颖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7,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较薄移植物视力恢复更快、排斥风险更低,国内缺乏对内皮移植术后不同植片厚度的临床疗效分析,因此,确定最佳移植物厚度对于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目的:评价简易后弹力层剥离内皮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植片厚度对视力恢复及其... 背景:研究表明较薄移植物视力恢复更快、排斥风险更低,国内缺乏对内皮移植术后不同植片厚度的临床疗效分析,因此,确定最佳移植物厚度对于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目的:评价简易后弹力层剥离内皮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植片厚度对视力恢复及其他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简易后弹力层剥离内皮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共72例(72眼),其中薄植片组(<100μm)32例(32眼),厚植片组(≥100μm)40例(40眼)。随访1年,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年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植片透明度、术后并发症、植片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薄植片组患者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厚植片组(P<0.05);②两组术后1年角膜内皮细胞数及植片透明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继发性青光眼、植片免疫排斥、植片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术后1年植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3.8%,92.3%,P>0.05);⑤结论:简易后弹力层剥离内皮角膜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方式,其术后疗效与传统后弹力层剥离内皮角膜移植术相似,而且植片植入方式更为简便。较薄植片能够更早提供最佳矫正视力,更早完成角膜重塑,因此在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疾病时,优先选择薄移植物来提高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 角膜内皮失代偿 继发性青光眼 植片移位 原发移植失败 植片排斥 角膜内皮细胞数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脏供者概况指数、零点活检、供者年龄建立的移植肾术后存活预测模型
16
作者 蒋铖熙 杨顺良 +3 位作者 高霞 巫立乾 刘嘉树 王栋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肾移植术后预测移植肾存活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肾移植受者与供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供者概况指数(KDPI)将受者分为低危组101例、中危组189例和高危组76例。各组进一步根据供肾零点活检Remuzzi评分分为Remuzzi评分... 目的构建用于肾移植术后预测移植肾存活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肾移植受者与供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供者概况指数(KDPI)将受者分为低危组101例、中危组189例和高危组76例。各组进一步根据供肾零点活检Remuzzi评分分为Remuzzi评分≤3组和Remuzzi评分>3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移植肾存活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建立移植肾存活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中位KDPI为65%,中位Remuzzi评分为3分。术后移植肾5年存活率为83.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KDPI中危组和KDPI高危组,Remuzzi评分较低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高于Remuzzi评分较高的亚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DPI、Remuzzi评分、供者年龄是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中的训练集和验证集1、3、5年移植肾存活率的AUC分别为0.91、0.93、0.94和0.89、0.85、0.88。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KDPI、零点活检Remuzzi评分、供者年龄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于移植肾存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肾脏供者概况指数 零点活检 Remuzzi评分 移植肾丢失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质量的指标
17
作者 侯晶晶 陈贵珍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597-1602,共6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器官在获取、保存和再灌注后都会受到缺氧缺血性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IRI是器官血流短暂减少或停止,血流再灌注引发炎症产生的结果。肾脏对IRI敏感,IRI与一...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器官在获取、保存和再灌注后都会受到缺氧缺血性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IRI是器官血流短暂减少或停止,血流再灌注引发炎症产生的结果。肾脏对IRI敏感,IRI与一系列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有关,包括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移植物排斥、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 AKI),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率。IRI引起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可引起肾脏微循环发生障碍,在移植肾恢复灌注时可导致循环灌注不足,而器官灌注的质量和充分性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与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策略和移植物结果相关。本综述主要是总结临床中可以用于评价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各项指标。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end-stage renal failure, and dur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 organs are subjected to hypoxic-ischemic injury (IRI) after acquisition, preserva-tion and reperfus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IRI is the result of transient reduction or cessation of blood flow to an organ, with reperfusion triggering 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ion. The kidneys are sensitive to IRI, and IRI is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post-transplant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graft rejection, chronic graft dysfunction, and severe acute kindey injury AKI, which increases inpatient mortality. IRI is the main cause of kidney injury.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renal injury is the impairment of renal microcirculation, which can lead to in-adequate circulatory perfusion when perfusion is restored to the transplanted kidney, whereas the quality and adequacy of organ perfusion is critical and correlates with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nd graft outcome. The present review focuses on a summary of clinical indi-cators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renal function of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移植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中国临床操作指南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学组 +8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 华南劈离式肝移植联盟 傅斌生 冯啸 刘剑戎 任杰 王劲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劈离式肝移植能有效扩大儿童供肝来源,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具有特殊临床特点和规律,建立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技术操作规范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供者和供肝评估、供受体匹... 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劈离式肝移植能有效扩大儿童供肝来源,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具有特殊临床特点和规律,建立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技术操作规范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供者和供肝评估、供受体匹配、供肝管道的分割与重建方面形成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临床操作指南,旨在规范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的技术流程,优化手术细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我国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离式肝移植 儿童 移植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9
作者 唐宏涛 李偲涵 +6 位作者 郑翔匀 侯森林 陈蔚洋 喻赠玮 王亚波 田东 安琪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7,共8页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超声检查。结果 供心获取、供心处理、受体准备和移植吻合时间分别为(14.3±1.4)min、(3.5±0.6) min、(13.6±2.1)min和(38.3±5.2)min。手术成功率为87%(13/15),术后1周存活率为100%(13/13)。改良Stanford评分提示技术成功率为92%(12/13),术后1周超声检查提示Stanford评分≥3分的移植物均可检测到明显的搏动和血流信号。结论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步骤、成功率较高且质量稳定,未来可作为心脏移植基础研究的建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异位移植 钟摆式 改良 动物模型 大鼠 供心获取 供心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汤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小鼠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制
20
作者 夏梦婷 孙润洁 +3 位作者 付佳琪 李素贞 于漫亚 崔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背景: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如何通过应用中药改善肠道炎症、调节自噬以治疗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黄芩汤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肠道急性移... 背景: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如何通过应用中药改善肠道炎症、调节自噬以治疗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黄芩汤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制。方法:CB6F1小鼠经总剂量8 Gy的60Co X射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输入Balb/c H-2d小鼠的单个核细胞悬液(骨髓+脾)制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芩汤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黄芩汤或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进行临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评分并记录生存时间,取小肠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行小肠黏膜病理分级评分。使用16S rDNA测序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行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PCR等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中、高剂量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临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评分显著降低(P<0.01),小肠黏膜病理分级评分显著降低(P<0.01),小肠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下降(P<0.01),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性部分恢复;(2)肠道菌群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中剂量组促炎菌株肠球菌显著减少(P<0.05),而有益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及促自噬的红球菌显著增多(P<0.05);(3)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中剂量组的自噬标志物显著升高(P<0.05);透射电镜下,黄芩汤中剂量组自噬泡数量显著增多;(4)结果表明:黄芩汤显著降低条件性致病菌丰度和小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有益菌相对丰度,同时促进小肠黏膜自噬的表达,从而明显改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黄芩汤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菌群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抗炎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