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选。使用Stata17.0软件对生存期、肿瘤反应、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研究共计855例uHCC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P组相比,T-T-P治疗方案能延长OS(HR=0.49,95%CI:0.40~0.60,I^(2)=0,P=0.804)和PFS(HR=0.60,95%CI:0.50~0.71,I^(2)=7%,P=0.376);提高ORR(RR=2.00,95%CI:1.69~2.37,I^(2)=0,P=0.937)以及DCR(RR=1.40,95%CI:1.27~1.54,I^(2)=3%,P=0.407)。3/4级不良反应在T-T-P组发生率更高,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疲劳、恶心或呕吐。结论T-T-P的联合治疗方案优于T-P方案,其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OS、PFS、ORR和DCR,并且不良反应可控。展开更多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高糖环境下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PD-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高糖环境下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PD-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6 mmol/L)、高糖组(30 mmol/L)、PD-1过表达组、PD-1过表达空载组、PD-1敲低组、PD-1敲低空载组、PI3K/AKT通路抑制剂组(PD-1敲低+5μmol/L LY294002)。通过在高糖培养基中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模拟体外糖尿病环境,采用qRT-PCR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PD-1及其配体PD-L1和成骨标志物Runx2、OSX的mRNA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D-1、PD-L1、p-PI3K、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PD-1及PD-L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糖组,高糖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②敲低PD-1表达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激活PI3K/AKT通路;③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结果表明:PD-1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展开更多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攻击,最终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应[1]。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中抽取5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和顺铂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7例纳入观察组,将2组患者按照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差异;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LUAD患者,进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选。使用Stata17.0软件对生存期、肿瘤反应、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研究共计855例uHCC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P组相比,T-T-P治疗方案能延长OS(HR=0.49,95%CI:0.40~0.60,I^(2)=0,P=0.804)和PFS(HR=0.60,95%CI:0.50~0.71,I^(2)=7%,P=0.376);提高ORR(RR=2.00,95%CI:1.69~2.37,I^(2)=0,P=0.937)以及DCR(RR=1.40,95%CI:1.27~1.54,I^(2)=3%,P=0.407)。3/4级不良反应在T-T-P组发生率更高,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疲劳、恶心或呕吐。结论T-T-P的联合治疗方案优于T-P方案,其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OS、PFS、ORR和DCR,并且不良反应可控。
文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攻击,最终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应[1]。
文摘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中抽取5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和顺铂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7例纳入观察组,将2组患者按照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差异;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LUAD患者,进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